陈皮陈化储存桶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12-08  164



    1.本发明涉及一种储存桶,特别是一种用于储存陈皮的陈皮陈化储存桶。


    背景技术:

    2.新会陈皮名扬世界,不但能作为中药使用,而且还能作为茶叶使用;其独特的品质与其传统的制造保存工艺有关;目前,传统的新会陈皮是将陈皮晒干后,将陈皮储存防潮的容器内,天气干燥时,需要将桶盖打开陈化陈皮,所述的陈化就是让陈皮在合适的温度以及温度条件下与空气接触,使陈皮在空气中氧化;同时,天气潮湿时,需要将陈皮密封保存,天气高温或者低温时,需要将陈皮隔热保存,天气温度适合时,需要将陈皮控制在适合的温度下保存,陈皮需要存放陈化8至10年,才能制成传统的新会陈皮;一种具有隔热状态、陈化状态、适合温度状态以及防止老鼠、蟑螂、蚂蚁以及小虫进入桶内功能的陈皮陈化储存桶已成为储存陈化陈皮的需要,包括家居储存陈化陈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全新的陈皮陈化储存桶,用于陈皮的储存和陈化以及防止老鼠、蟑螂、蚂蚁、小虫进入储存桶内。
    4.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陈皮陈化储存桶包括有陈化桶盖、陈化桶以及状态标记,使用时,将陈皮储存于陈化桶内,将陈化桶盖盖住陈化桶,利用陈化桶盖控制陈皮分别处于隔离状态、陈化状态以及合适温度状态,并用状态标记对上述不同的储存状态进行标记,以实施陈皮的传统陈化以及保存;陈化桶盖包括有外盖以及桶密封装置,桶密封装置安装于外盖上,外盖设有盖隔热层;桶密封装置包括有第一桶密封装置以及第二桶密封装置,第一桶密封装置包括有第一内导套以及第一内密封球,第一内导套与外盖固定连接,第一内密封球设于第一内导套内;第二桶密封装置包括有第二内导套以及第二内密封球,第二内导套与外盖固定连接,第二内密封球设于第二内导套内;第一内导套与第二内导套分别设置于外盖的不同位置上;陈化桶包括有桶座、桶隔热层、内桶以及盖密封装置,内桶与桶座连接,盖密封装置设于内桶上,桶隔热层设于桶座上,第一内密封球以及第二内密封球位于内桶的对面,第一内密封球以及第二内密封球与内桶接触;盖密封装置包括有外导套以及外密封球,外导套与内桶固定连接,外密封球设于外导套内,外密封球与外盖接触;外盖设有透气孔,内桶设有陈化孔,外盖的盖隔热层与内桶之间留有透气空间,透气孔与透气空间连通,透气空间与陈化孔连通,陈化孔与内桶的内型腔连通;状态标记包括有桶盖标记、隔离标记、陈化标记以及合适温度标记,桶盖标记设于陈化桶盖外盖的圆周上,隔离标记、陈化标记以及合适温度标记设于桶座的圆周上;隔离标记与陈化标记的夹角为45
    °
    角,陈化标记与合适温度标记夹角为45
    °
    角。
    5.陈皮陈化储存桶的使用方法是,使用时,将晒干的陈皮储存于陈化桶的内桶的内型腔内,并利用陈化桶盖将陈化桶盖住,使陈化桶盖与陈化桶密封连接;当天气温度高于30
    °
    c时,或者温度低于20
    °
    c时,或者天气湿度大于65%时,将陈皮陈化储存桶控制于隔离状
    态,减少高温、低温以及潮湿天气对陈皮品质的影响;将陈皮陈化储存桶控制于隔离状态时,转动陈化桶盖,使陈化桶盖上的桶盖标记对准桶座上的隔离标记,陈化桶盖上的第一桶密封装置跟随陈化桶盖转动,使第一桶密封装置的第一内密封球转动到内桶的陈化孔的位置,利用第一内密封球将陈化孔密封;同时,外盖上的透气孔跟随陈化桶盖转动,使透气孔转动到盖密封装置的外密封球的位置,利用外密封球将透气孔密封;使内桶的内型腔与透气空间不连通,使透气孔与外部大气不连通,避免外部的湿气传到内桶的陈皮上;当天气干燥,湿度在65%(含65%以下)以及温度在20
    °
    c(含20
    °
    c)至30
    °
    c(含30
    °
    c)时,将陈皮陈化储存桶控制于陈化状态,将空气导入内桶的内型腔里,利用干燥以及20
    °
    c至30
    °
    c空气陈化内桶的陈皮;将陈化储存桶控制于陈化状态时,转动陈化桶盖,使陈化桶盖上的桶盖标记对准桶座上的陈化标记;第一桶密封装置跟随陈化桶盖转动,使第一桶密封装置的第一内密封球转动到离开陈化桶内桶的陈化孔的位置,使内桶的内型腔通过陈化孔与透气空间连通;同时,外盖上的透气孔跟随陈化桶盖转动,使透气孔转动到离开盖密封装置的外密封球的位置,透气空间通过透气孔与外部大气连通;外部空气通过透气孔、透气空间以及陈化孔进入内桶的内型腔,利用外部空气陈化内桶的陈皮;当湿度在65%以上以及温度在20
    °
    c(含20
    °
    c)至30
    °
    c(含30
    °
    c)时,将陈皮陈化储存桶控制于合适温度状态,将20
    °
    c至30
    °
    c空气导入透气空间,利用外部空气来调节内桶的温度,使陈皮控制于设定的20
    °
    c至30
    °
    c合适温度范围内;将陈化储存桶控制于合适温度状态时,转动陈化桶盖,使陈化桶盖上的桶盖标记对准桶座上的合适温度标记;使第二桶密封装置的第二内密封球转动到陈化桶内桶的陈化孔的位置,利用第二内密封球将陈化孔密封;同时,外盖上的透气孔跟随陈化桶盖转动,使透气孔转动到离开盖密封装置的外密封球的位置,透气空间通过透气孔与外部大气连通;外部空气由透气孔进入透气空间,在避免内桶的陈皮受潮的同时,利用合适温度的外部空气将透气空间温度控制在20
    °
    c至30
    °
    c的范围内。
    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陈皮陈化储存桶包括有陈化桶盖、陈化桶以及状态标记,陈化桶盖包括有外盖以及桶密封装置,桶密封装置包括有第一桶密封装置以及第二桶密封装置,陈化桶包括有桶座、桶隔热层、内桶以及盖密封装置,状态标记包括有桶盖标记、隔离标记、陈化标记以及合适温度标记;使用时,将陈皮储存于陈化桶内,将陈化桶盖盖住陈化桶,根据天气的温度以及湿度情况,利用陈化桶盖旋转控制陈皮分别保存于隔离状态、陈化状态以及合适温度状态,并用状态标记对上述不同的储存状态进行标记,以实施陈皮的传统陈化以及保存,同时,有效防止老鼠、蟑螂、蚂蚁以及小虫进入桶内。
    附图说明
    7.图1是陈皮陈化储存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陈皮陈化储存桶隔离状态a-a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陈皮陈化储存桶隔离状态b-b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陈皮陈化储存桶陈化状态a-a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陈皮陈化储存桶陈化状态b-b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陈皮陈化储存桶合适温度状态a-a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陈皮陈化储存桶合适温度状态b-b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8.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的陈皮陈化储存桶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2所示图1的俯视图的,陈皮陈化储存桶包括有陈化桶盖1、陈化桶2以及状态标记3,使用时,将陈皮储存于陈化桶2内,将陈化桶盖1盖住陈化桶2,利用陈化桶盖1控制陈皮分别处于密封隔离状态、陈化状态以及合适温度状态,并用状态标记3对上述不同的储存状态进行标记,以实施陈皮的传统陈化以及保存;陈化桶盖1包括有外盖4以及桶密封装置6,桶密封装置6安装于外盖4上,外盖4设有盖隔热层5;桶密封装置6包括有第一桶密封装置7以及第二桶密封装置8,第一桶密封装置7包括有第一内导套9以及第一内密封球11,第一内导套9与外盖4固定连接,第一内密封球11设于第一内导套9内;第二桶密封装置8包括有第二内导套13以及第二内密封球15,第二内导套13与外盖4固定连接,第二内密封球15设于第二内导套13内;第一内导套9与第二内导套13分别设置于外盖4的不同位置上;陈化桶2包括有桶座17、桶隔热层18、内桶19以及盖密封装置20,内桶19与桶座17连接,盖密封装置20设于内桶19上,桶隔热层18设于桶座17上,第一内密封球11以及第二内密封球15位于内桶19的对面,第一内密封球11以及第二内密封球15与内桶19接触;盖密封装置20包括有外导套21以及外密封球23,外导套21与内桶19固定连接,外密封球23设于外导套21内,外密封球23与外盖4接触;外盖4设有透气孔25,内桶19设有陈化孔26,外盖4的盖隔热层5与内桶19之间留有透气空间27,透气孔25与透气空间27连通,透气空间27与陈化孔26连通,陈化孔26与内桶19的内型腔28连通;状态标记3包括有桶盖标记29、隔离标记30、陈化标记31以及合适温度标记32,桶盖标记29设于陈化桶盖1外盖4的圆周上,隔离标记30、陈化标记31以及合适温度标记32设于桶座17的圆周上;隔离标记30与陈化标记31的夹角为45
    °
    角,陈化标记31与合适温度标记32夹角为45
    °
    角。
    9.为了实施第一内密封球11以及第二内密封球15与内桶19的陈化孔26的密封连接,以及实施外密封球23与外盖4的透气孔25的密封连接;第一桶密封装置7包括有第一内弹簧10,第一内弹簧10位于第一内导套9的第一套底12与第一内密封球11之间,第一内密封球11动配合于第一内导套9内;第二桶密封装置8包括有第二内弹簧14,第二内弹簧14位于第二内导套13的第二套底16与第二内密封球15之间,第二内密封球15动配合于第二内导套13内;盖密封装置20包括有外弹簧22,外弹簧22位于外导套21的外套底24与外密封球23之间,外密封球23动配合于外导套21内。
    10.为了将陈皮保存在干燥、通风以及适合陈皮保存的温度,避免高温、或者低温、或者潮湿影响陈皮的品质,需要将陈皮保存在隔离状态的陈皮陈化储存桶里;陈皮陈化储存桶的隔离状态是:陈化桶盖1盖住陈化桶2,第一桶密封装置7的第一内密封球9与陈化桶2的内桶19的陈化孔26密封连接,盖密封装置20的外密封球23与外盖4上的透气孔25密封连接;透气空间17与外部大气不连通,内桶19的内型腔28与透气空间17不连通,减少高温、或者低温、或者潮湿空气对陈皮品质的影响。
    11.为了将干燥以及适合陈皮保存的温度的空气引入内桶19的内型腔28,实施将陈皮的传统陈化,需要将陈皮保存在陈化状态的陈皮陈化储存桶里;陈皮陈化储存桶的陈化状态是:陈化桶盖1盖住陈化桶2,第一桶密封装置7的第一内密封球9离开陈化桶2的内桶19的
    陈化孔26的位置,外盖4上的透气孔25离开盖密封装置20的外密封球23位置;外部空气通过外盖4上的透气孔25与透气空间17连通,透气空间17通过陈化孔26与内桶19的内型腔28连通,利用外部空气陈化内桶19的陈皮。
    12.为了实施利用外部空气调节陈皮陈化储存桶的内桶19温度,以有利于陈皮的保存,需要将陈皮保存在合适温度状态的陈皮陈化储存桶里;陈皮陈化储存桶的合适温度状态是:陈化桶盖1盖住陈化桶2,第二桶密封装置8的第二内密封球15与陈化桶2的内桶19的陈化孔26密封连接,外盖4上的透气孔25离开盖密封装置20的外密封球23位置;外部空气通过外盖4上的透气孔25与透气空间17连通,透气空间17与内桶19的内型腔28不连通,利用合适温度的外部空气来调节内桶19陈皮的温度。
    13.陈皮陈化储存桶的使用方法是,使用时,将晒干的陈皮储存于陈化桶2的内桶19的内型腔28内,并利用陈化桶盖1将陈化桶2盖住,使陈化桶盖1与陈化桶2密封连接;当天气温度高于30
    °
    c时,或者温度低于20
    °
    c时,或者天气湿度大于65%时,将陈皮陈化储存桶控制于隔离状态,减少高温、低温以及潮湿天气对陈皮品质的影响;将陈皮陈化储存桶控制于隔离状态时,转动陈化桶盖1,使陈化桶盖1上的桶盖标记29对准桶座17上的隔离标记30,陈化桶盖1上的第一桶密封装置7跟随陈化桶盖1转动,使第一桶密封装置7的第一内密封球9转动到内桶19的陈化孔26的位置,利用第一内密封球9将陈化孔26密封;同时,外盖4上的透气孔25跟随陈化桶盖1转动,使透气孔25转动到盖密封装置20的外密封球23的位置,利用外密封球23将透气孔25密封;使内桶19的内型腔28与透气空间27不连通,使透气孔25与外部大气不连通,避免外部的湿气传到内桶19的陈皮上;当天气干燥,湿度在65%(含65%)以下以及温度在20
    °
    c(含20
    °
    c)至30
    °
    c(含30
    °
    c)时,将陈皮陈化储存桶控制于陈化状态,将空气导入内桶19的内型腔28里,利用干燥以及20
    °
    c至30
    °
    c空气陈化内桶19的陈皮;将陈化储存桶控制于陈化状态时,转动陈化桶盖1,使陈化桶盖1上的桶盖标记29对准桶座17上的陈化标记31;第一桶密封装置7跟随陈化桶盖1转动,使第一桶密封装置7的第一内密封球9转动到离开陈化桶2内桶19的陈化孔26的位置,使内桶19的内型腔28通过陈化孔26与透气空间27连通;同时,外盖4上的透气孔25跟随跟随陈化桶盖1转动,使透气孔25转动到离开盖密封装置20的外密封球23的位置,透气空间17通过透气孔25与外部大气连通;外部空气通过透气孔25、透气空间17以及陈化孔26进入内桶19的内型腔28,利用外部空气陈化内桶19的陈皮;当湿度在65%以上以及温度在20
    °
    c(含20
    °
    c)至30
    °
    c(含30
    °
    c)时,将陈皮陈化储存桶控制于合适温度状态,将20
    °
    c至30
    °
    c空气导入透气空间17,利用外部空气来调节内桶19的温度,使陈皮控制于设定的20
    °
    c至30
    °
    c合适温度范围内;将陈化储存桶控制于合适温度状态时,转动陈化桶盖1,使陈化桶盖1上的桶盖标记29对准桶座17上的合适温度标记32;使第二桶密封装置8的第二内密封球15转动到陈化桶2内桶19的陈化孔26的位置,利用第二内密封球15将陈化孔26密封;同时,外盖4上的透气孔25跟随陈化桶盖1转动,使透气孔25转动到离开盖密封装置20的外密封球23的位置,透气空间17通过透气孔25与外部大气连通;外部空气由透气孔25进入透气空间17,在避免内桶19的陈皮受潮的同时,利用合适温度的外部空气将透气空间17温度控制在20
    °
    c至30
    °
    c的范围内。
    14.为了实施将陈皮陈化储存桶分别控制在不同的隔离状态、陈化状态以及合适温度状态;陈化桶盖1的外盖4的轴线与陈化桶2的内桶19的轴线相同;第一桶密封装置7第一内
    导套9的中心线、第二桶密封装置8第二内导套13的中心线、盖密封装置20外导套21的中心线、内桶19的陈化孔26的轴线以及外盖4的透气孔25的轴线相互平行,第一桶密封装置7的第一内导套9中心线与第二桶密封装置8的第二内导套13中心线的夹角为90
    °
    角;陈皮陈化储存桶的隔离状态时,第一桶密封装置7的第一内导套9中心线与盖密封装置20外导套21的中心线的夹角为135
    °
    角,盖密封装置20外导套21的中心线与第二桶密封装置8的第二内导套13中心线的夹角为135
    °
    角;陈皮陈化储存桶的陈化状态时,第一桶密封装置7的第一内导套9中心线与盖密封装置20外导套21的中心线的夹角为90
    °
    角,盖密封装置20外导套21的中心线与第二桶密封装置8的第二内导套13中心线的夹角为180
    °
    角;陈皮陈化储存桶的合适温度状态时,第一桶密封装置7的第一内导套9中心线与盖密封装置20外导套21的中心线的夹角为45
    °
    角,盖密封装置20外导套21的中心线与第二桶密封装置8的第二内导套13中心线的夹角为225
    °
    角。
    15.为了实施第一桶密封装置7的第一内密封球9与内桶19的陈化孔26密封连接,以及实施盖密封装置20的外密封球23与透气孔25密封连接;将陈皮陈化储存桶控制于陈化状态时,用手抓住陈化桶盖1的外盖4克服第一外弹簧22、第二内弹簧14以及外弹簧22的弹力控制外盖4转动,使外盖4上的桶盖标记29对准桶座17上的隔离标记30,使第一桶密封装置7的第一内密封球9跟随外盖4转动到对准内桶19的陈化孔26的位置,第一内密封球9转动到对准内桶19的陈化孔26的位置后,第一内密封球9在第一内弹簧10弹力的作用下与陈化孔26密封连接;同时,外盖4上的透气孔25跟随外盖4转动,透气孔25转动到对准施盖密封装置20外密封球23的位置后,外密封球23在外弹簧22弹力的作用下与透气孔25密封连接,以达到密封陈化孔26以及透气孔25的目的。
    16.为了实施外盖4的透气孔25与透气空间17的连通,以及实施透气空间17与内桶19的陈化孔26的连通;外盖4上的桶盖标记29对准桶座17上的隔离标记30后,将陈皮陈化储存桶转动到陈化状态时,手抓外盖4,控制外盖4克服第一外弹簧22、第二内弹簧14以及外弹簧22的弹力按顺时针方向转动45
    °
    角,使外盖4上的桶盖标记29转动到对准桶座17上陈化标记31的位置,第一桶密封装置7的第一内密封球11、第二桶密封装置8的第二内密封球15以及盖密封装置20的外密封球23跟随外盖4按顺时针方向转动45
    °
    角,使第一桶密封装置7的第一内密封球11离开陈化孔26的位置,使外盖4的透气孔25离开外密封球23的位置,使外部空气由透气孔25进入透气空间17,并由透气空间17进入内桶19的内型腔28,利用外部空气陈化内桶19的陈皮。
    17.为了实施第二桶密封装置8的第二内密封球15与陈化孔26密封连接;外盖4上的桶盖标记29转动到对准桶座17上陈化标记31的位置后,将陈皮陈化储存桶转动到合适温度状态时,手抓外盖4,控制外盖4克服第一外弹簧22、第二内弹簧14以及外弹簧22的弹力按顺时针方向转动45
    °
    角,使外盖4上的桶盖标记29转动到对准桶座17上合适温度标记32的位置,第一桶密封装置7的第一内密封球11、第二桶密封装置8的第二内密封球15以及盖密封装置20的外密封球23跟随外盖4按顺时针方向转动45
    °
    角,使第一桶密封装置7的第一内密封球11离开陈化孔26的位置,第二桶密封装置8的第二内密封球15转动到对准内桶19的陈化孔26的位置,第二内密封球15转动到对准内桶19的陈化孔26的位置后,第二内密封球15在第二内弹簧14弹力的作用下与陈化孔26密封连接,使外部空气不能进入内桶19内型腔28的;使外盖4的透气孔25离开外密封球23的位置,使外部空气由透气孔25进入透气空间17,利用
    外部空气控制透气空间17以及内桶19陈皮的温度。
    18.为了实施将外部空气引入内桶19的内型腔28,外盖4上的桶盖标记29转动到对准桶座17上合适温度标记32的位置后,手抓外盖4,控制外盖4克服第一外弹簧22、第二内弹簧14以及外弹簧22的弹力按逆时针方向转动45
    °
    角,将外盖4上的桶盖标记29转动到对准桶座17上陈化标记31的位置,第一桶密封装置7的第一内密封球11、第二桶密封装置8的第二内密封球15以及盖密封装置20的外密封球23跟随外盖4按逆时针方向转动45
    °
    角,使第二内密封球15离开陈化孔26的位置,使外盖4的透气孔25维持在离开外密封球23的位置,使外部空气由透气孔25进入透气空间17,并由透气空间17进入内桶19的内型腔28,利用外部空气陈化内桶19的陈皮。
    19.为了实施内桶19内型腔28的陈皮与外部隔离,避免外部空气以及热量传到内桶19陈皮,外盖4上的桶盖标记29转动到对准桶座17上陈化标记31的位置后,手抓外盖4,控制外盖4克服第一外弹簧22、第二内弹簧14以及外弹簧22的弹力按逆时针方向转动45
    °
    角,将外盖4上的桶盖标记29转动到对准桶座17上隔离标记30的位置,第一桶密封装置7的第一内密封球11、第二桶密封装置8的第二内密封球15以及盖密封装置20的外密封球23跟随外盖4按逆时针方向转动45
    °
    角,使第一内密封球11转动到对准陈化孔26的位置,第一内密封球11在第一外弹簧22弹力的作用下与陈化孔26密封连接,使外盖4的透气孔25转动到对准外密封球23的位置,外密封球23在外弹簧22的弹力的作用下与透气孔25密封连接,利用第一内密封球11将陈化孔26封住,利用外密封球23将透气孔25封住,避免外部空气与内桶19的陈皮接触;并利用外盖4的盖隔热层5以及陈化桶2的桶隔热层18与内桶19的陈皮的隔离,避免外部热量传到内桶19的陈皮。
    20.如图3所示的陈皮陈化储存桶隔离状态a-a的结构示意图、图4所示的陈皮陈化储存桶隔离状态b-b的结构示意图、图5所示的陈皮陈化储存桶陈化状态a-a的结构示意图、图6所示的陈皮陈化储存桶陈化状态b-b的结构示意图、图7所示的陈皮陈化储存桶合适温度状态a-a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8所示的陈皮陈化储存桶合适温度状态b-b的结构示意图。
    21.为了实施外部空气与内桶19的内型腔28空气的循环流动;第一桶密封装置7、第二桶密封装置8以及盖密封装置20的数量相同;第一桶密封装置7设有多个,第一桶密封装置7包括有第一上桶密封装置33以及第一下桶密封装置34;第二桶密封装置8设有多个,第二桶密封装置8包括有第二上桶密封装置35以及第二下桶密封装置36;盖密封装置20设有多个,盖密封装置20包括有第一盖密封装置37以及第二盖密封装置38;透气孔25设有多个,透气孔25包括有第一透气孔39以及第二透气孔40;陈化孔26设有多个,陈化孔26包括第一陈化孔41以及第二陈化孔42。
    22.为了实施第一透气孔39、第一陈化孔41、第二透气孔40以及第二陈化孔42的密封以及开通,将陈皮陈化储存桶控制于不同的状态;第一上桶密封装置33设有第一上内导套43、第一上内弹簧45以及第一上内密封球46,第一下桶密封装置34设有第一下内导套47、第一下内弹簧49以及第一下内密封球50;第二上桶密封装置35设有第二上内导套51、第二上内弹簧53以及第二上内密封球54,第二下桶密封装置36设有第二下内导套55、第二下内弹簧56以及第二下内密封球57;第一上内导套43的中心线、第二上内导套51的中心线、第一陈化孔41的轴线以及第一透气孔39的轴线在在同一平面上,该平面与内桶19的轴线垂直;第一下内导套47的中心线、第二下内导套55的中心线、第二陈化孔42的轴线以及第二透气孔
    40的轴线在在同一平面上,该平面与内桶19的轴线垂直。
    23.为了实施陈皮陈化储存桶的隔离状态,外盖4上的桶盖标记29对准桶座17上的隔离标记30时,第一上桶密封装置33的第一上内密封球46在第一上内弹簧45弹力的作用下与第一陈化孔41密封连接,第一盖密封装置37的外密封球23在其外弹簧22弹力的作用下与第一透气孔39密封连接;第一下桶密封装置34的第一下内密封球50在第二下内弹簧56弹力的作用下与第二陈化孔42密封连接,第二盖密封装置38的外密封球23在其外弹簧22弹力的作用下与第二透气孔40密封连接,将内桶19的陈皮与外部隔离。
    24.为了实施陈皮陈化储存桶的陈化状态,外盖4上的桶盖标记29转动到对准桶座17上陈化标记31的位置时,第一上桶密封装置33的第一上内密封球46离开第一陈化孔41的位置,第一盖密封装置37的外密封球23离开第一透气孔39的位置;第一下桶密封装置34的第一下内密封球50离开第二陈化孔42的位置,第二盖密封装置38的外密封球23离开第二透气孔40的位置;透气空间17通过第一透气孔39以及第二透气孔40与外部大气连通,内桶19内型腔28通过第一陈化孔41以及第二陈化孔42与透气空间17连通,外部空气通过第一透气孔39、第一陈化孔41、第二透气孔40以及第二陈化孔42内桶19内型腔28的空气循环,利用外部空气陈化内桶19的陈皮。
    25.为了实施陈皮陈化储存桶的合适温度状,外盖4上的桶盖标记29转动到对准桶座17上合适温度标记32的位置时,第二上桶密封装置35的第二上内密封球54在第二上内弹簧53弹力的作用下与第一陈化孔41密封连接,第二下桶密封装置36的第二下内密封球57在第二下内弹簧56弹力的作用下与第二陈化孔42密封连接,使透气空间17与内桶19的内型腔28不连通;第一盖密封装置37的外密封球23离开第一透气孔39的位置;第二盖密封装置38的外密封球23离开第二透气孔40的位置;外部空气由第一透气孔39以及第二透气孔40进入透气空间17进行循环,利用外部空气调节内桶19陈皮的温度。
    26.为了实施陈化桶盖1与陈化桶2的封闭连接,陈化桶盖1包括有内盖58,内盖58设有内盖密封环59,内盖密封环59镶嵌在内盖58上,内盖密封环59的轴线与内盖58轴线相同,内盖58的轴线与内桶19的轴线相同,内盖58的内径大于内桶19的外径1毫米至2毫米;桶座17包括有外桶60,外桶60设有桶密封环61,外桶60的轴线与内桶19的轴线相同,桶密封环61与外桶60的轴线相同,桶密封环61镶嵌于外桶60上;外桶60的内径大于外盖4的内径1毫米至2毫米。
    27.陈化桶盖1盖住陈化桶2时,陈化桶2的内桶19插入陈化桶盖1的内盖58,内桶19通过内盖密封环59与内盖58密封连接;同时,陈化桶盖1的外盖4插入陈化桶2的外桶60,外盖4通过桶密封环61与外桶60密封连接。
    28.为了将透气空间17的结露水排走,桶座17的底部44设有排水孔62以及环形密封件63,环形密封件63的轴线与内桶19的轴线相同,环形密封件63与底部44以及内桶19的外壁密封连接,环形密封件63设有球形凹槽64,球形凹槽64与排水孔62连通,球形凹槽64设有浮球65,浮球65与球形凹槽64动配合连接,浮球65设有导向柱48,导向柱48的外径比排水孔62小,导向柱48位于排水孔62内,排水孔62与外部大气连通。
    29.陈化桶盖1盖住陈化桶2后,当透气空间17由结露水产生时,结露水流到透气空间17下面的环形密封件63上,结露水将浮球65浮起,结露水由环形密封件63的球形凹槽64经排水孔62排走,避免结露水留在透气空间17内。
    30.为了检测空气的温度以及湿度,将陈皮陈化储存桶控制于不同的状态,陈化桶盖1设有温湿度计52,用于检测陈皮陈化储存桶外部的空气温度以及湿度,并根据空气的温度以及湿度将陈皮陈化储存桶分别控制于隔离状态、陈化状态以及合适温度状态。
    31.外盖4的透气孔25设有透气网66,用于防止老鼠、蟑螂以及虫蚁进入桶内;外盖4设有手把67,用于操作外盖4转动。
    32.在保证密封装置20的外密封球23能沿外导套21移动、第一桶密封装置7的第一内密封球11能沿第一内导套9移动以及第二桶密封装置8的第二内密封球15能沿第二内导套13移动的同时,为了避免盖密封装置20的外密封球23脱离外导套21、第一桶密封装置7的第一内密封球11脱离第一内导套9以及第二桶密封装置8的第二内密封球15脱离第二内导套13,盖密封装置20的外密封球23、第一桶密封装置7的第一内密封球11以及第二桶密封装置8的第二内密封球15的球体内动配合有限位件68,用于限制外密封球23脱离外导套21、限制第一内密封球11脱离第一内导套9以及限制第二内密封球15脱离第二内导套13。

    技术特征:
    1.陈皮陈化储存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陈皮陈化储存桶包括有陈化桶盖(1)、陈化桶(2)以及状态标记(3),陈化桶盖(1)包括有外盖(4)以及桶密封装置(6),桶密封装置(6)安装于外盖(4)上,外盖(4)设有盖隔热层(5);桶密封装置(6)包括有第一桶密封装置(7)以及第二桶密封装置(8),第一桶密封装置(7)包括有第一内导套(9)以及第一内密封球(11),第一内导套(9)与外盖(4)固定连接,第一内密封球(11)设于第一内导套(9)内;第二桶密封装置(8)包括有第二内导套(13)以及第二内密封球(15),第二内导套(13)与外盖(4)固定连接,第二内密封球(15)设于第二内导套(13)内;第一内导套(9)与第二内导套(13)分别设置于外盖(4)的不同位置上;陈化桶(2)包括有桶座(17)、桶隔热层(18)、内桶(19)以及盖密封装置(20),内桶(19)与桶座(17)连接,盖密封装置(20)设于内桶(19)上,桶隔热层(18)设于桶座(17)上,第一内密封球(11)以及第二内密封球(15)位于内桶(19)的对面,第一内密封球(11)以及第二内密封球(15)与内桶(19)接触;盖密封装置(20)包括有外导套(21)以及外密封球(23),外导套(21)与内桶(19)固定连接,外密封球(23)设于外导套(21)内,外密封球(23)与外盖(4)接触;外盖(4)设有透气孔(25),内桶(19)设有陈化孔(26),外盖(4)的盖隔热层(5)与内桶(19)之间留有透气空间(27),透气孔(25)与透气空间(27)连通,透气空间(27)与陈化孔(26)连通,陈化孔(26)与内桶(19)的内型腔(28)连通;状态标记(3)包括有桶盖标记(29)、隔离标记(30)、陈化标记(31)以及合适温度标记(32),桶盖标记(29)设于陈化桶盖(1)外盖(4)的圆周上,隔离标记(30)、陈化标记(31)以及合适温度标记(32)设于桶座(17)的圆周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陈皮陈化储存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桶密封装置(7)包括有第一内弹簧(10),第一内弹簧(10)位于第一内导套(9)的第一套底(12)与第一内密封球(11)之间,第一内密封球(11)动配合于第一内导套(9)内;第二桶密封装置(8)包括有第二内弹簧(14),第二内弹簧(14)位于第二内导套(13)的第二套底(16)与第二内密封球(15)之间,第二内密封球(15)动配合于第二内导套(13)内;盖密封装置(20)包括有外弹簧(22),外弹簧(22)位于外导套(21)的外套底(24)与外密封球(23)之间,外密封球(23)动配合于外导套(21)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陈皮陈化储存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陈皮陈化储存桶的隔离状态是:陈化桶盖(1)盖住陈化桶(2),第一桶密封装置(7)的第一内密封球(9)与陈化桶(2)的内桶(19)的陈化孔(26)密封连接,盖密封装置(20)的外密封球(23)与外盖(4)上的透气孔(25)密封连接;透气空间(17)与外部大气不连通,内桶(19)的内型腔(28)与透气空间(17)不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陈皮陈化储存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陈皮陈化储存桶的陈化状态是:陈化桶盖(1)盖住陈化桶(2),第一桶密封装置(7)的第一内密封球(9)离开陈化桶(2)的内桶(19)的陈化孔(26)的位置,外盖(4)上的透气孔(25)离开盖密封装置(20)的外密封球(23)位置;外部空气通过外盖(4)上的透气孔(25)与透气空间(17)连通,透气空间(17)通过陈化孔(26)与内桶(19)的内型腔(28)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陈皮陈化储存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陈皮陈化储存桶的合适温度状态是:陈化桶盖(1)盖住陈化桶(2),第二桶密封装置(8)的第二内密封球(15)与陈化桶(2)的内桶(19)的陈化孔(26)密封连接,外盖(4)上的透气孔(25)离开盖密封装置(20)的外密封球(23)位置;外部空气通过外盖(4)上的透气孔(25)与透气空间(17)连通,透气空间
    (17)与内桶(19)的内型腔(28)不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陈皮陈化储存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离标记(30)与陈化标记(31)的夹角为45
    °
    角,陈化标记(31)与合适温度标记(32)夹角为45
    °
    角;陈化桶盖(1)的外盖(4)的轴线与陈化桶(2)的内桶(19)的轴线相同;第一桶密封装置(7)第一内导套(9)的中心线、第二桶密封装置(8)第二内导套(13)的中心线、盖密封装置(20)外导套(21)的中心线、内桶(19)的陈化孔(26)的轴线以及外盖(4)的透气孔(25)的轴线相互平行,第一桶密封装置(7)的第一内导套(9)中心线与第二桶密封装置(8)的第二内导套(13)中心线的夹角为90
    °
    角;陈皮陈化储存桶的隔离状态时,第一桶密封装置(7)的第一内导套(9)中心线与盖密封装置(20)外导套(21)的中心线的夹角为135
    °
    角,盖密封装置(20)外导套(21)的中心线与第二桶密封装置(21)的第二内导套(13)中心线的夹角为135
    °
    角;陈皮陈化储存桶的陈化状态时,第一桶密封装置(7)的第一内导套(9)中心线与盖密封装置(20)外导套(21)的中心线的夹角为90
    °
    角,盖密封装置(20)外导套(21)的中心线与第二桶密封装置(8)的第二内导套13中心线的夹角为180
    °
    角;陈皮陈化储存桶的合适温度状态时,第一桶密封装置(7)的第一内导套(9)中心线与盖密封装置(20)外导套(21)的中心线的夹角为45
    °
    角,盖密封装置(20)外导套(21)的中心线与第二桶密封装置(8)的第二内导套(13)中心线的夹角为225
    °
    角。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陈皮陈化储存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桶密封装置(7)、第二桶密封装置(8)以及盖密封装置(20)的数量相同;第一桶密封装置(7)设有多个,第一桶密封装置(7)包括有第一上桶密封装置(33)以及第一下桶密封装置(34);第二桶密封装置(8)设有多个,第二桶密封装置(8)包括有第二上桶密封装置(35)以及第二下桶密封装置(36);盖密封装置(20)设有多个,盖密封装置(20)包括有第一盖密封装置(37)以及第二盖密封装置(38);透气孔(25)设有多个,透气孔(25)包括有第一透气孔(39)以及第二透气孔(40);陈化孔(26)设有多个,陈化孔(26)包括第一陈化孔(41)以及第二陈化孔(42)。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陈皮陈化储存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上桶密封装置(33)设有第一上内导套(43)、第一上内弹簧(45)以及第一上内密封球(46),第一下桶密封装置(34)设有第一下内导套(47)、第一下内弹簧(49)以及第一下内密封球(50);第二上桶密封装置(35)设有第二上内导套(51)、第二上内弹簧(53)以及第二上内密封球(54),第二下桶密封装置(36)设有第二下内导套(55)、第二下内弹簧(56)以及第二下内密封球(57);第一上内导套(43)的中心线、第二上内导套(51)的中心线、第一陈化孔(41)的轴线以及第一透气孔(39)的轴线在在同一平面上,该平面与内桶(19)的轴线垂直;第一下内导套(47)的中心线、第二下内导套(55)的中心线、第二陈化孔(42)的轴线以及第二透气孔(40)的轴线在在同一平面上,该平面与内桶(19)的轴线垂直。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陈皮陈化储存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陈化桶盖(1)包括有内盖(58),内盖(58)设有内盖密封环(59),内盖密封环(59)镶嵌在内盖(58)上,内盖密封环(59)的轴线与内盖(58)轴线相同,内盖(58)的轴线与内桶(19)的轴线相同,内盖(58)的内径大于内桶(19)的外径;桶座(17)包括有外桶(60),外桶(60)设有桶密封环(61),外桶(60)的轴线与内桶(19)的轴线相同,桶密封环(61)与外桶(60)的轴线相同,桶密封环(61)镶嵌于外桶(60)上;外桶(60)的内径大于外盖(4)的内径。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陈皮陈化储存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盖密封装置(20)的外密封球(23)、第一桶密封装置(7)的第一内密封球(11)以及第二桶密封装置(8)的第二内密
    封球(15)的球体内动配合有限位件(68)。

    技术总结
    陈皮陈化储存桶,包括有陈化桶盖、陈化桶以及状态标记,陈化桶盖包括有外盖以及桶密封装置,桶密封装置包括有第一桶密封装置以及第二桶密封装置,陈化桶包括有桶座、桶隔热层、内桶以及盖密封装置,状态标记包括有桶盖标记、隔离标记、陈化标记以及合适温度标记;使用时,将陈皮储存于陈化桶内,将陈化桶盖盖住陈化桶,根据天气的温度以及湿度情况,利用陈化桶盖旋转控制陈皮分别保存于隔离状态、陈化状态以及合适温度状态,并用状态标记对上述不同的储存状态进行标记,以实施陈皮的传统陈化以及保存,同时,有效防止老鼠、蟑螂、蚂蚁以及小虫进入桶内。进入桶内。进入桶内。


    技术研发人员:林智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林智勇
    技术研发日:2022.03.18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422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