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注塑模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注塑模具水路连接套结构,具体地说,是涉及一些塑料模具内部空间狭小水路孔会与模仁上的其它孔干涉或热流道孔位置需要布置冷却水,这样水路无法整条接通形成回路;通过设计水路连接套结构,就可以让水路能够正常联通形成回路。
背景技术:
2.在设计笔记本外壳模具时客户要求模具冷却水尽可能多布置且排布均匀,这样能使产品在生产中尽快冷却从而缩短产品成型周期。但是笔记本外壳模具结构复杂各种斜顶、镶件、顶针和热流道都较多,这导致模具内部空间狭小,经常导致水路会碰到这些孔或槽而无法从一侧穿到另一侧形成回路。特别是热流道周围温度相对于其它位置要高,通常都会设计水路经过,但很多时候由于热流道孔的存在导致水路孔会跟热流道孔干涉无法布置冷却水,影响模具冷却。因此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就成为现下技术人员需要思考的事情了。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注塑模具水路连接套结构,其目的是为了解决冷却水孔与模具上的孔发生干涉后还能继续通过,在干涉的地方通过设计连接水套,水路经过连接水套就能跟另一端的水路联通起来了;有了连接水套结构,根据其大小制定几种规格作为标准,在模具设计中通过采用不同规格的连接水套,一方面使模具水路布置更方便,同时冷却效果已达到了预期效果;同时水路连接套做成标准件,也方便了后续模具的维修和保养。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注塑模具水路连接套结构,包括圆柱体状的水套(2),所述的水套(2)包括相互连通的上端、体端及底端;
5.在所述水套(2)上端的外壁上开设有一圈用于放置轴向密封圈(1)的凹槽一,在所述凹槽一的内部安设有轴向密封圈(1);
6.在所述水套(2)底端的底平面上开设有用于放置径向密封圈(3)的凹槽二,在所述凹槽二的内部安设有径向密封圈(3)。
7.进一步的,所述水套(2)上端及体端的中央呈中空状的大圆孔;
8.在所述水套(2)底端的底平面的中央开设有与大圆孔相通的小圆孔。
9.进一步的,在所述水套(2)上端的圆弧侧面与未做凹槽位置对齐处开设有用于水路连接套定位的一段平面,
10.在所述水套(2)体端的外侧圆弧面开设有不相通的凹槽,在所述凹槽之间安设有隔断。
11.进一步的,所述水套(2)上端的外壁直径大于所述水套(2)体端及底端的外壁直径。
12.进一步的,所述水套(2)上端及体端中央呈中空状的大圆孔的直径大于所述水套
(2)底端的底平面中央的小圆孔的直径。
13.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靠,制造成本低,可使其标准化,后期生产维修和保养方便,模具冷却均匀提高了生产效益;同时在模具设计中不用长时间思考水路布置时这么连接,减轻了设计人员的工作强度。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操作示意图;
17.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冷却水流动方向的示意图;
18.图中1是轴向密封圈,2是水套,3是径向密封圈,4是模仁,5是压片,6是热流道。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20.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水路连接套结构,包括圆柱体状的水套2,所述的水套2包括相互连通的上端、体端及底端;
21.在所述水套2上端的外壁上开设有一圈用于放置轴向密封圈1的凹槽一,在所述凹槽一的内部安设有轴向密封圈1;
22.在所述水套2底端的底平面上开设有用于放置径向密封圈3的凹槽二,在所述凹槽二的内部安设有径向密封圈3。
23.进一步的,所述水套2上端及体端的中央呈中空状的大圆孔;
24.在所述水套2底端的底平面的中央开设有与大圆孔相通的小圆孔。
25.进一步的,在所述水套2上端的圆弧侧面与未做凹槽位置对齐处开设有用于水路连接套定位的一段平面,
26.在所述水套2体端的外侧圆弧面开设有不相通的凹槽,在所述凹槽之间安设有隔断。
27.进一步的,所述水套2上端的外壁直径大于所述水套2体端及底端的外壁直径。
28.进一步的,所述水套2上端及体端中央呈中空状的大圆孔的直径大于所述水套2底端的底平面中央的小圆孔的直径。
29.具体的,如图1-2所述,水路连接套的结构由轴向密封圈1、水套2及径向密封圈3三部分组成;所述水套2的中间做通便于其它零件穿过,其体端的外侧圆弧面加工一圈凹槽但不要完全拉通留出一段用于隔断水路,凹槽部分用于冷却水的流通;
30.在水套2上端的圆弧侧面与未做凹槽位置对齐有一段平面用于水路连接套定位,便于与模仁4上的水路对准位置;在水套2外径靠上端位置加工一圈凹槽一,所述凹槽一中放置轴向密封圈1,安装时跟模仁槽侧面配合防止冷却水渗出,在水套2的底端的底平面上加工有凹槽二,所述的凹槽二放置径向密封圈3,安装时跟模仁4槽底面配合防止冷却水渗出。
31.如图3所述,水路连接套的使用方法如图3所示,当水路孔与模仁4上的零件孔有干
涉时,在干涉位置铣出圆形凹槽,顶部圆弧侧面留一平位;将水路连接套放入模仁4圆形凹槽,侧面与凹槽贴合,顶面用压片5锁住,径向密封圈3 与凹槽二底面贴合防止冷却水从底面渗漏,轴向密封圈1与凹槽一侧面贴合防止冷却水从侧面渗漏,这样冷却水就可以从水套2中间的凹槽内流过;由于水套2 中间已经做通其它零件可以穿过不影响其装配,特别是热流道6位置使用水路连接套后可以很好的将热流道释放的热量给带走,起到很好的冷却作用。
32.冷却水的流动方向如图4所示,冷却水从一侧流入经过模仁4流到水套2内,通过水套2转接后从另一侧流出,很好的解决了模具中水路与模仁4上的孔干涉无法通冷却水水的问题。
3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注塑模具水路连接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体状的水套(2),所述的水套(2)包括相互连通的上端、体端及底端;在所述水套(2)上端的外壁上开设有一圈用于放置轴向密封圈(1)的凹槽一,在所述凹槽一的内部安设有轴向密封圈(1);在所述水套(2)底端的底平面上开设有用于放置径向密封圈(3)的凹槽二,在所述凹槽二的内部安设有径向密封圈(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水路连接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套(2)上端及体端的中央呈中空状的大圆孔;在所述水套(2)底端的底平面的中央开设有与大圆孔相通的小圆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水路连接套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水套(2)上端的圆弧侧面与未做凹槽位置对齐处开设有用于水路连接套定位的一段平面,在所述水套(2)体端的外侧圆弧面开设有不相通的凹槽,在所述凹槽之间安设有隔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水路连接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套(2)上端的外壁直径大于所述水套(2)体端及底端的外壁直径。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水路连接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套(2)上端及体端中央呈中空状的大圆孔的直径大于所述水套(2)底端的底平面中央的小圆孔的直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水路连接套结构。属于注塑成型技术领域,包括中空的水套,在水套外径靠上端位置加工凹槽放置轴向密封圈,在水套的底端的底平面上加工有凹槽二放置径向密封圈。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靠,制造成本低,可使其标准化,后期生产维修和保养方便,模具冷却均匀提高了生产效益;同时在模具设计中不用长时间思考水路布置时这么连接,减轻了设计人员的工作强度。轻了设计人员的工作强度。轻了设计人员的工作强度。
技术研发人员:杨兴隆 车宽 刘礼华 罗元均 许珍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凯勒(南京)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26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4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