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传动装置,尤其是一种分动总成。
背景技术:
2.在矿区等易燃易爆场所使用的工程车辆,通常都需要采用防爆制动器,目前市场上采用防爆制动器的工程车辆,如矿用运输车等,其防爆制动器通常是独立设置在分动箱的输出端和驱动桥之间,或者独立连接在分动箱的输入端,当车辆要行驶时,需要先解除防爆制动器的制动状态,此时,由于摩擦片组中的各摩擦片之间不可避免会存在动摩擦,产生大量的热量,为实现防爆制动器的防爆功能,这些热量不能直接排放到制动器的壳体外部,只能自然冷却,然而,由于防爆制动器的壳体内腔空间相对较小,热量不能及时排除会导致防爆制动器的温升相对较快,壳体内腔的气体受热膨胀会导致壳体内腔的气压增大,使得防爆制动器容易出现渗油或漏油现象,影响防爆制动器的使用寿命。
3.有鉴于此,本技术人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爆制动器的使用寿命相对较高的分动总成。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分动总成,包括分动箱和防爆制动器,所述分动箱包括分动箱体,所述防爆制动器包括制动壳体,所述制动壳体固定连接或一体连接在所述分动箱体上,且所述制动壳体的内腔与所述分动箱体的内腔相互连通。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分动箱还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分动箱体上且一端从所述分动箱体的内腔穿出并穿过在所述制动壳体的后驱输出轴,所述防爆制动器还包括套设在所述后驱输出轴上并与所述后驱输出轴传动连接的连接套、套设在所述连接套上且与所述连接套传动连接的摩擦片组、一端抵顶在所述摩擦片组上的制动活塞以及抵顶在所述制动活塞远离所述摩擦片组的一端上的制动弹簧,所述摩擦片组和所述制动弹簧远离所述制动活塞的一端都抵顶在所述制动壳体的内腔侧壁上,所述制动活塞和所述制动壳体的内侧壁之间形成有液压油腔,且当所述制动活塞朝向所述制动弹簧的一侧滑动时,所述液压油腔的容积逐渐增大,所述制动壳体上还开设有与所述液压油腔连通的液压进油孔。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连接套上开设有穿孔。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后驱输出轴上套设有同时支撑在所述分动箱体和所述制动壳体上的输出轴承。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还包括强制散热装置,所述强制散热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进热管、输送泵、送热管、散热器和冷却管,所述进热管与所述分动箱体的内腔连通,所述冷却管与所述制动壳体的内腔连通。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进热管连接在所述分动箱体的下部,所述冷却管连接在所述制动壳体的上部。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分动箱体朝向所述制动壳体或背离所述制动壳体的一侧开设有与所述分动箱体的内腔连通的排气孔,所述排气孔未与所述分动箱体的内腔连通的一端朝上布置,且所述排气孔上设置有气阀。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分动箱还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分动箱体上的输入轴,所述分动箱体的一侧在与所述输入轴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上设置有套设在所述输入轴上的支撑轴承,且所述分动箱体上设置有覆盖所述安装孔的端盖,所述排气孔开设在所述端盖上。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还包括变速箱,所述变速箱包括变速箱体,所述变速箱体固定连接在所述分动箱体上,且所述变速箱体的内腔和所述分动箱体的内腔相互连通。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变速箱体内设置有同时穿插在所述分动箱体上的变速输出轴,所述变速输出轴上套设有同时支撑在所述变速箱体和所述分动箱体上的变速轴承。
1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分动箱体内分别转动连接有相互平行布置的输入轴、中间轴、前驱输出轴和后驱输出轴,所述中间轴位于所述输入轴的下方,所述前驱输出轴和所述后驱输出轴都位于所述中间轴的下方,且所述前驱输出轴和所述后驱输出轴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1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分动箱体内分别转动连接有相互平行布置的输入轴、中间轴、前驱输出轴和后驱输出轴,所述输入轴上套设有沿所述输入轴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的低档输入齿轮、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和高档输入齿轮,所述低档输入齿轮和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分别与所述输入轴一体连接或传动连接,所述高档输入齿轮与所述输入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固定连接或一体连接在所述高档输入齿轮上,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上套设有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配合的输入滑动齿套,所述输入滑动齿套上连接有第一拨叉,所述中间轴上套设有与所述低档输入齿轮啮合的低档输出齿轮、与所述高档输入齿轮啮合的中间齿轮、固定连接或一体连接在所述低档输出齿轮上的第三传动齿轮以及固定连接或一体连接在所述中间齿轮上的第四传动齿轮,所述第四传动齿轮上套设有与所述第三传动齿轮配合的中间滑动齿套,所述中间滑动齿套上连接有第二拨叉,所述前驱输出轴上设置有与所述中间齿轮啮合的前驱输出齿轮,所述后驱输出轴上设置有与所述中间齿轮啮合的后驱输出齿轮。
1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输入轴的一端开设有花键孔,所述花键孔内设置有用于套设在变速箱的输出轴上的花键套和用于将所述花键套锁紧在变速箱的输出轴上的锁紧螺母。
1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拨叉和所述第二拨叉相互固定连接或一体连接。
2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后驱输出轴上直接或间接套设有导正套,所述制动弹簧套设在所述导正套上,且所述导正套的外径与所述制动弹簧的内径相匹配,所述导正套的外周缘固定连接或一体连接有位于所述制动弹簧朝向所述摩擦片组的一侧的定位环;
21.所述定位环远离所述制动弹簧的一侧抵顶在所述制动活塞上或者所述定位环固
定连接在所述制动活塞上或者所述定位环一体连接在所述制动活塞上。
2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3.1、通过将制动壳体的内腔和分动箱体的内腔连通,防爆制动器摩擦产生的热量可以扩散到分动箱体内,极大的扩展了容纳热量的空间,减缓温升速度,进而降低制动壳体内的气压,有效避免防爆制动器容易出现渗油或漏油现象,防爆制动器的使用寿命相对较高。
24.2、通过在连接套上开设穿孔,便于空气和/或润滑油流入分动箱体。
25.3、通过设置强制散热装置,可主动冷却防爆制动器产生的热气,当进热管连接在分动箱体的下部时,其泵送的是位于分动箱体内腔下部的润滑油,能够实现对防爆制动器进行强制润滑,有助于进一步提高防爆制动器的使用寿命。
26.4、通过将排气孔开设在端盖上,且其与分动箱体的内腔连通的通道需要经过支撑轴承,能够有效避免使用时飞溅的润滑油从排气孔排除。
27.5、通过将前驱输出轴和后驱输出轴下置并设置在同一水平面,避免前后驱传动轴出现较大的拐角,有助于避免传动轴承损坏或异响。
28.6、本实用新型中分动箱体内各齿轮布置结构,可以避免输出低档转速时存在高速转动的齿轮,或者输出高档转速时低档输入齿轮由于被反向输入转速而高速转动,有助于降低分动箱的噪音和温升。
29.7、通过设置导正盘,便于在装配过程中对制动弹簧进行径向定位,有助于提高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30.图1为实施例一中分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31.图2为实施例一中分动总成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32.图3为实施例一中分动总成省略变速箱和分动箱体等部分零部件后的结构示意图;
33.图4为图3所示的省略部分零部件的分动总成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34.图5为实施例一中分动总成的复合剖切展开结构示意图,图中省略变速箱体等部分零部件;
35.图6为实施例二中分动总成在防爆制动器位置的局部剖切结构示意图。
36.图中标示对应如下:
37.10-分动箱;
ꢀꢀꢀꢀꢀꢀꢀꢀꢀꢀꢀꢀꢀꢀꢀ
11-分动箱体;
38.12-输入轴;
ꢀꢀꢀꢀꢀꢀꢀꢀꢀꢀꢀꢀꢀꢀꢀ
13-中间轴;
39.14-前驱输出轴;
ꢀꢀꢀꢀꢀꢀꢀꢀꢀꢀꢀ
15-后驱输出轴;
40.16-低档输入齿轮;
ꢀꢀꢀꢀꢀꢀꢀꢀꢀ
17-第一传动齿轮;
41.18-第二传动齿轮;
ꢀꢀꢀꢀꢀꢀꢀꢀꢀ
19-高档输入齿轮;
42.20-防爆制动器;
ꢀꢀꢀꢀꢀꢀꢀꢀꢀꢀꢀ
21-制动壳体;
43.22-连接套;
ꢀꢀꢀꢀꢀꢀꢀꢀꢀꢀꢀꢀꢀꢀꢀ
23-摩擦片组;
44.24-制动活塞;
ꢀꢀꢀꢀꢀꢀꢀꢀꢀꢀꢀꢀꢀ
25-制动弹簧;
45.26-液压油腔;
ꢀꢀꢀꢀꢀꢀꢀꢀꢀꢀꢀꢀꢀ
27-液压进油孔;
46.28-导正套;
ꢀꢀꢀꢀꢀꢀꢀꢀꢀꢀꢀꢀꢀꢀꢀ
29-定位环;
47.30-变速箱;
ꢀꢀꢀꢀꢀꢀꢀꢀꢀꢀꢀꢀꢀꢀꢀ
31-变速箱体;
48.32-变速输出轴;
ꢀꢀꢀꢀꢀꢀꢀꢀꢀꢀꢀ
33-变速轴承;
49.34-花键套;
ꢀꢀꢀꢀꢀꢀꢀꢀꢀꢀꢀꢀꢀꢀꢀ
35-锁紧螺母;
50.40-输出轴承;
ꢀꢀꢀꢀꢀꢀꢀꢀꢀꢀꢀꢀꢀ
41-输入滑动齿套;
51.42-第一拨叉;
ꢀꢀꢀꢀꢀꢀꢀꢀꢀꢀꢀꢀꢀ
43-低档输出齿轮;
52.44-中间齿轮;
ꢀꢀꢀꢀꢀꢀꢀꢀꢀꢀꢀꢀꢀ
45-第三传动齿轮;
53.46-第四传动齿轮;
ꢀꢀꢀꢀꢀꢀꢀꢀꢀ
47-中间滑动齿套;
54.48-第二拨叉;
ꢀꢀꢀꢀꢀꢀꢀꢀꢀꢀꢀꢀꢀ
49-前驱输出齿轮;
55.51-第五传动齿轮;
ꢀꢀꢀꢀꢀꢀꢀꢀꢀ
52-第六传动齿轮;
56.53-前驱滑动齿套;
ꢀꢀꢀꢀꢀꢀꢀꢀꢀ
54-前驱拨叉;
57.55-后驱输出齿轮;
ꢀꢀꢀꢀꢀꢀꢀꢀꢀ
56-气阀;
58.57-支撑轴承;
ꢀꢀꢀꢀꢀꢀꢀꢀꢀꢀꢀꢀꢀ
58-端盖;
59.60-强制散热装置;
ꢀꢀꢀꢀꢀꢀꢀꢀ
61-进热管;
60.62-输送泵;
ꢀꢀꢀꢀꢀꢀꢀꢀꢀꢀꢀꢀꢀ
63-送热管;
61.64-散热器;
ꢀꢀꢀꢀꢀꢀꢀꢀꢀꢀꢀꢀꢀꢀ
65-冷却管。
具体实施方式
6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63.实施例一。
64.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分动总成,该分动总成可以用于各类工程车辆中,主要用于将发动机的动力分别传递给前桥和后桥。在本实施例中以应用于轮式矿用运输车为例进行说明。该分动总成包括分动箱10和防爆制动器20,其中,分动箱10包括分动箱体11,防爆制动器20包括制动壳体21,制动壳体21固定连接或一体连接在分动箱体11上以形成连体式结构,且制动壳体21的内腔与分动箱体11的内腔相互连通,这样可以利用分动箱体11的容纳防爆制动器20产生的热量,进而减小防爆制动器20的温升,避免出现渗油或漏油现象。
65.优选的,本实施例提供的分动总成还包括变速箱30,变速箱30包括变速箱体31,变速箱体31固定连接在分动箱体11上以形成连体式结构,且变速箱体31的内腔和分动箱体11的内腔相互连通,这样可以进一步增加容纳热量的空间。在本实施例中,变速箱30和防爆制动器20分别位于分动箱10的两侧,必要时,变速箱体31和制动壳体21与分动箱体11的连接位置可以设置常规的密封结构,如设置密封圈或涂抹密封胶等,以避免润滑油泄漏。
66.分动箱10的内部结构可以为常规的结构,例如采用公开号为cn213088658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一种轮式挖掘机的分动箱中采用的结构。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噪音和温升相对较小的分动箱的内部结构,具体的,分动箱体11内分别转动连接有相互平行布置的输入轴12、中间轴13、前驱输出轴14和后驱输出轴15,输入轴12上套设有沿输入轴12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的低档输入齿轮16、第一传动齿轮17、第二传动齿轮18和高档输入齿轮19,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提及的低档、低速是相对于高档、高速而言的,并非指实际转速的高低。低档输入齿轮16和第一传动齿轮17分别与输入轴12一体连接或通过键连接实现传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是一体连接结构,即输入轴12为齿轮轴,高档输入齿轮19与输
入轴12转动连接,第二传动齿轮18固定连接或一体连接在高档输入齿轮19上,且两者同轴布置,第一传动齿轮17上套设有与第二传动齿轮18配合的输入滑动齿套41,该输入滑动齿套41上连接有第一拨叉42,以便驱动输入滑动齿轮41滑动。
67.中间轴13上套设有与低档输入齿轮16啮合的低档输出齿轮43、与高档输入齿轮19啮合的中间齿轮44、固定连接或一体连接在低档输出齿轮上43的第三传动齿轮45以及固定连接或一体连接在中间齿轮44上的第四传动齿轮46,其中,第三传动齿轮45和第四传动齿轮46都位于中间齿轮44和低档输出齿轮43之间,且第四传动齿轮46上套设有与第三传动齿轮45配合的中间滑动齿套47,该中间滑动齿套47上连接有第二拨叉48。
68.前驱输出轴14上设置有与中间齿轮44啮合的前驱输出齿轮49,该前驱输出齿轮49可以直接通过键连接与前驱输出轴14实现传动连接,此时前驱输出没有离合功能,前驱输出齿轮49也可以与前驱输出轴14转动连接,此时前驱输出轴14上需要固定连接或一体连接第五传动齿轮51,且前驱输出齿轮49朝向第五传动齿轮5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六传动齿轮52,第五传动齿轮51上套设有与第六传动齿轮52配合的前驱滑动齿套53,该前驱滑动齿轮53上连接有前驱拨叉54,这样使得前驱输出具有离合功能,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是具有离合功能的结构。
69.后驱输出轴15上设置有与中间齿轮44啮合的后驱输出齿轮55。与前驱输出齿轮49相同,后驱输出齿轮55和后驱输出轴15之间可以采用具有离合功能的结构,也可以采用没有离合功能的结构,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是没有离合功能的结构,即后驱输出齿轮55直接通过键连接与后驱输出轴15实现传动连接。
70.优选的,第一拨叉42和第二拨叉48相互固定连接或一体连接,以便两个拨叉同步动作。各拨叉具有的驱动方式可以为常规的方式,例如采用气缸驱动、电机驱动或人工操作连杆驱动等,并非本实施例的重点,此处不再详述。使用时,变速箱30的动力经输入轴12传递到分动箱10内,需要低速行驶时,操作第一拨叉42使得输入滑动齿套41仅套设在第一传动齿轮17上,同时第二拨叉48同步动作使得中间滑动齿套47同时套设在第三传动齿轮45和第四传动齿轮46上,输入轴12的动力依次经低档输入齿轮16、低档输出齿轮43、第三传动齿轮45、第四传动齿轮46和中间齿轮44传递到前驱输出齿轮49和后驱输出齿轮55上,实现低速输出(前驱输出14是否有实际动力输出取决于前驱拨叉54是否控制前驱滑动齿套53同时套设在第五传动齿轮51和第六传动齿轮52上,高速行驶时亦同),此时中间齿轮44反向带动高档输入齿轮19低速转动,各齿轮都不存在高速转动,噪音和温升相对较小;需要高速行驶时,操作第一拨叉42使得输入滑动齿套41同时套设在第一传动齿轮17和第二传动齿轮18上,同时第二拨叉48同步动作使得中间滑动齿套47仅套设在第四传动齿轮46上,输入轴12的动力依次经低档输入齿轮16、第一传动齿轮17、第二传动齿轮18、高档输入齿轮19和中间齿轮44传递到前驱输出齿轮49和后驱输出齿轮55上,实现高速输出,此时低档输出齿轮43在低档输入齿轮16的带动下保持低速转动,而不会反向带动低档输入齿轮16高速转动,噪音和温升相对较小。
71.优选的,中间轴13位于输入轴12的下方,前驱输出轴14和后驱输出轴15都位于中间轴13的下方,且前驱输出轴15和后驱输出轴15位于同一水平面上,这样可以避免使用时与分动箱10连接的前后驱传动轴出现较大的拐角,进而避免传动轴承损坏或异响。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同一水平面并非要求前驱输出轴14和后驱输出轴15的中心轴绝对位于同一
水平面上,只要两者的高度相当,能够避免使用时与分动箱10连接的前后驱传动轴出现较大的拐角,即使其中一个输出轴的水位位置略高于另一个输出轴的水位位置,也应该视为两者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72.前驱输出轴14在使用时与车辆的前桥之间的具体连接结构以及后驱输出轴15在使用时与车辆的后桥之间的具体连接结构都为常规的机构,当然,前驱输出轴14和后驱输出轴15的一端都从所述分动箱体11的内腔穿出,其中,后驱输出轴15从分动箱体11的内腔穿出的一端还穿过制动壳体21,且后驱输出轴15上套设有同时支撑在分动箱体11和制动壳体21上的输出轴承40,这样结构较为紧凑,装配同轴度高,且有助于缩短后驱输出轴15的长度,减小分动总成在矿用运输车中所占用的空间。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分动箱体11的内腔和制动壳体21的内腔是在输出轴承40的位置处实现相互连通的,这样不仅可以实现气体的流动,还可以实现润滑油的流动,进而借助润滑油的流动提高防爆制动器20的降温效果。当然,在分动箱体11和制动壳体21之间的相互连接位置,后驱输出轴15上也可以仅设置一个支撑在分动箱体11或制动壳体21上的输出轴承40。
73.优选的,分动箱体11朝向制动壳体21或背离制动壳体21的一侧开设有与分动箱体11的内腔连通的排气孔,该排气孔未与分动箱体11的内腔连通的一端朝上布置,且该排气孔上设置有气阀56,这样,当制动壳体21内温度相对较高的气体排入分动箱体11之后,由于气体受热膨胀会导致分动箱体11内的气压正大,此时可通过气阀56将分动箱体11内温度相对较低的气体及时排除以降低气压。当然,气阀56的位置应该尽可能远离制动壳体21和分动箱体11的连通位置,以避免直接将制动壳体21流出的热气排除而影响防爆效果。具体的,分动箱体11的一侧在与输入轴12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安装孔,该安装孔上设置有套设在输入轴12上的支撑轴承57,以实现输入轴12和分动箱体11之间的转动连接,同时,分动箱体11上设置有覆盖安装孔的端盖58,排气孔开设在端盖58上,由于制动壳体21和分动箱体11的连通位置位于分动箱体11的下部(下文将会具体描述),而排气孔位于分动箱体11的上部,可以避免热气被直接排除,同时气体需要经支撑轴承57的内部间隙流到排气孔,流动路径较为曲折,在分动箱体11的内腔飞溅的润滑油不易从该流动路径流出,有助于避免润滑油泄漏。
74.防爆制动器20还包括套设在后驱输出轴15上并与后驱输出轴15通过花键实现传动连接的连接套22、套设在连接套22上且与连接套22传动连接的摩擦片组23、一端抵顶在摩擦片组23上的制动活塞24以及抵顶在制动活塞24远离摩擦片组23的一端上的制动弹簧25,其中,摩擦片组23和制动弹簧25都是常规的湿式防爆制动器所采用的零部件,并非本实施例的重点,此处不再详述。摩擦片组23和制动弹簧25远离制动活塞24的一端都抵顶在制动壳体21的内腔侧壁上,且两者所抵顶的侧壁相对布置;制动活塞24和制动壳体21的内侧壁之间形成有液压油腔26,且当制动活塞24朝向制动弹簧25的一侧滑动时,液压油腔26的容积逐渐增大,该液压油腔26的具体结构与常规的湿式制动器的液压油腔结构相同,此处不再详述。此外,制动壳体21上还开设有与液压油腔26连通的液压进油孔27。需要制动时,将液压进油孔27与矿用运输车的油箱直接或间接连通,制动活塞24在制动弹簧25的作用下压紧在摩擦片组23上,借助摩擦片组23中相邻摩擦片之间的摩擦力限制各摩擦片的转动,使得连接套22和后驱输出轴15被止住,实现制动;需要行驶时,将液压油经液压进油孔27充入液压油腔26是其容积增大,推动制动活塞24离开摩擦片组23并压缩制动弹簧25,摩擦片
组23中的各摩擦片由于失去压力而相互弹开,不在限制连接套22的转动,失去制动力。
75.优选的,连接套22上开设有穿孔,以便提高制动壳体21内的气体或润滑油往分动箱体11流动时的流畅度。此外,本实施例提供的分动总成还包括强制散热装置60,该强制散热装置60包括依次连接的进热管61、输送泵62、送热管63、散热器64和冷却管65,其中,输送泵62和散热器64的固定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例如可以固定在分动箱体11或变速箱体31上,也可以固定在矿用运输车的机架上,进热管61与分动箱体21的内腔连通,冷却管65与制动壳体21的内腔连通,需要说明的是,当进热管61在分动箱体11的上部与分动箱体11连通时,输送泵62抽取的是分动箱体11内温度相对较低的气体,当进热管61连接在分动箱体11的下部时,由于使用时分动箱体11的内腔下部装盛有润滑油,输送板62抽取的是润滑油,在这种情况下,强制散热装置60只要是通过冷却润滑油并泵入制动壳体21实现强制冷却,同时也具有强制润滑效果,本实施例采用进热管61连接在分动箱体11的下部的结构。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冷却管65连接在制动壳体21的上部,以便将润滑油从上往下喷射,提高润滑效果。
76.变速箱30的内部结构与常规的矿用运输车变速箱结构相同,都设置有从变速箱体31的内腔穿出到外部的变速输出轴32,该变速输出轴32上套设有支撑在变速箱体31上的变速轴承33,且该变速输出轴32穿出变速箱体31的部位设置有外花键段和外螺纹段。在本实施例中,变速输出轴32同时穿插在分动箱体11上,具体的,输入轴12远离端盖58的一端开设有花键孔,花键孔内设置有用于套设在变速箱的输出轴(即变速输出轴32)上的花键套34和用于将花键套34锁紧在变速箱的输出轴上的锁紧螺母35。需要说明的是,当分动总成不包括变速箱30时,花键套34和锁紧螺母35作为配件并不安装在分动总成上,使用时再将其与变速箱30的输出轴连接;当分动总成包括变速箱30时(即本实施例所采用的优选结构),花键套34套设在变速输出轴32与变速输出轴32通过花键实现传动连接,锁紧螺母35螺旋连接在变速输出轴32上并抵顶在花键套34上以避免花键套34从变速输出轴32上脱离,花键套34穿出在输入轴12的花键孔内与输入轴12通过花键实现传动连接。此外,变速输出轴32上套设有的变速轴承33同时支撑在变速箱体31和分动箱体11上,这样有助于减小分动总成在矿用运输车上的占用空间。当然,在分动箱体11和变速箱体之间的相互连接位置,变速输出轴32上也可以仅设置一个支撑在分动箱体11或变速箱体31上的变速轴承33。
77.优选的,本实施例提及的各齿轮都为斜齿轮。
78.本实施例供的分动总成可以替代常规的工程车辆上相互连接的变速箱、分动箱和防爆制动器,其与车辆其他零部件之间的连接结构以及其使用方式并没有改变,此处不再详述。
79.实施例二。
80.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的制动弹簧25为碟簧组,该碟簧组包括多个碟簧(本实施例以四个碟簧为例进行说明),各碟簧沿后驱输出轴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相邻两个碟簧相互抵顶,多个碟簧(三个以上)的使用有助于增加摩擦片组23的侧隙,提高制动性能,此外,后驱输出轴15上直接或间接套设有导正套28。
81.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后驱输出轴15从制动壳体21穿出的一端在与制动壳体21对应的位置处套设有支撑在制动壳体21上的轴承,该轴承和连接套22之间设置有套设在后驱输出轴15上的隔套,以便利用该隔套和输出轴轴承40对连接套22进行限位,防止其轴向
窜动,导正套22通过套设在隔套上间接套设在后驱输出轴15上,制动弹簧25套设在导正套15上,且导正套的外径与制动弹簧25各碟簧的内径相匹配,以便在装配时对各碟簧进行径向定位,提高装配效率。
82.导正套28的外周缘固定连接或一体连接有位于制动弹簧25朝向摩擦片组23的一侧的定位环29,制动弹簧25朝向摩擦片组23的一端同时抵顶在定位环29和制动活塞24上,或者通过抵顶在定位环29上间接抵顶在制动活塞24上,这样有助于增加制动弹簧25的接触面积,提高制动稳定性。定位环29远离制动弹簧25的一侧抵顶在制动活塞24上,必要时,定位环29也可以固定连接在制动活塞24上,或者一体连接在制动活塞24上。
83.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现有技术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形,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分动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动箱和防爆制动器,所述分动箱包括分动箱体,所述防爆制动器包括制动壳体,所述制动壳体固定连接或一体连接在所述分动箱体上,且所述制动壳体的内腔与所述分动箱体的内腔相互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动箱还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分动箱体上且一端从所述分动箱体的内腔穿出并穿过所述制动壳体的后驱输出轴,所述防爆制动器还包括套设在所述后驱输出轴上并与所述后驱输出轴传动连接的连接套、套设在所述连接套上且与所述连接套传动连接的摩擦片组、一端抵顶在所述摩擦片组上的制动活塞以及抵顶在所述制动活塞远离所述摩擦片组的一端上的制动弹簧,所述摩擦片组和所述制动弹簧远离所述制动活塞的一端都抵顶在所述制动壳体的内腔侧壁上,所述制动活塞和所述制动壳体的内侧壁之间形成有液压油腔,且当所述制动活塞朝向所述制动弹簧的一侧滑动时,所述液压油腔的容积逐渐增大,所述制动壳体上还开设有与所述液压油腔连通的液压进油孔。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上开设有穿孔。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驱输出轴上套设有同时支撑在所述分动箱体和所述制动壳体上的输出轴承。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动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强制散热装置,所述强制散热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进热管、输送泵、送热管、散热器和冷却管,所述进热管与所述分动箱体的内腔连通,所述冷却管与所述制动壳体的内腔连通。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热管连接在所述分动箱体的下部,所述冷却管连接在所述制动壳体的上部。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动箱体朝向所述制动壳体或背离所述制动壳体的一侧开设有与所述分动箱体的内腔连通的排气孔,所述排气孔未与所述分动箱体的内腔连通的一端朝上布置,且所述排气孔上设置有气阀。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动箱还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分动箱体上的输入轴,所述分动箱体的一侧在与所述输入轴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上设置有套设在所述输入轴上的支撑轴承,且所述分动箱体上设置有覆盖所述安装孔的端盖,所述排气孔开设在所述端盖上。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动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变速箱,所述变速箱包括变速箱体,所述变速箱体固定连接在所述分动箱体上,且所述变速箱体的内腔和所述分动箱体的内腔相互连通。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分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箱体内设置有同时穿插在所述分动箱体上的变速输出轴,所述变速输出轴上套设有同时支撑在所述变速箱体和所述分动箱体上的变速轴承。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动箱体内分别转动连接有相互平行布置的输入轴、中间轴、前驱输出轴和后驱输出轴,所述中间轴位于所述输入轴的下方,所述前驱输出轴和所述后驱输出轴都位于所述中间轴的下方,且所述前驱输出轴和所述后驱输出轴位于同一水平面上。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动箱体内分别转动连接有相互平行布置的输入轴、中间轴、前驱输出轴和后驱输出轴,所述输入轴上套设有沿所述输入轴
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的低档输入齿轮、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和高档输入齿轮,所述低档输入齿轮和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分别与所述输入轴一体连接或传动连接,所述高档输入齿轮与所述输入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固定连接或一体连接在所述高档输入齿轮上,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上套设有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配合的输入滑动齿套,所述输入滑动齿套上连接有第一拨叉,所述中间轴上套设有与所述低档输入齿轮啮合的低档输出齿轮、与所述高档输入齿轮啮合的中间齿轮、固定连接或一体连接在所述低档输出齿轮上的第三传动齿轮以及固定连接或一体连接在所述中间齿轮上的第四传动齿轮,所述第四传动齿轮上套设有与所述第三传动齿轮配合的中间滑动齿套,所述中间滑动齿套上连接有第二拨叉,所述前驱输出轴上设置有与所述中间齿轮啮合的前驱输出齿轮,所述后驱输出轴上设置有与所述中间齿轮啮合的后驱输出齿轮。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分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的一端开设有花键孔,所述花键孔内设置有用于套设在变速箱的输出轴上的花键套和用于将所述花键套锁紧在变速箱的输出轴上的锁紧螺母。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分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拨叉和所述第二拨叉相互固定连接或一体连接。1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驱输出轴上直接或间接套设有导正套,所述制动弹簧套设在所述导正套上,且所述导正套的外径与所述制动弹簧的内径相匹配,所述导正套的外周缘固定连接或一体连接有位于所述制动弹簧朝向所述摩擦片组的一侧的定位环;所述定位环远离所述制动弹簧的一侧抵顶在所述制动活塞上或者所述定位环固定连接在所述制动活塞上或者所述定位环一体连接在所述制动活塞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动总成,包括分动箱和防爆制动器,所述分动箱包括分动箱体,所述防爆制动器包括制动壳体,所述制动壳体固定连接或一体连接在所述分动箱体上,且所述制动壳体的内腔与所述分动箱体的内腔相互连通。通过将制动壳体的内腔和分动箱体的内腔连通,防爆制动器摩擦产生的热量可以扩散到分动箱体内,极大的扩展了容纳热量的空间,减缓温升速度,进而降低制动壳体内的气压,有效避免防爆制动器容易出现渗油或漏油现象,防爆制动器的使用寿命相对较高。寿命相对较高。寿命相对较高。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科 王宽镖 王伟鹏 王伟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省晋江市科华汽配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12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4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