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下可变式标记气管导管

    专利查询2022-12-12  90



    1.本发明涉及一种气管导管,具体涉及一种超声下可变式标记气管导管。


    背景技术:

    2.气管导管是插入患者气管,为患者特别是不能自主呼吸患者创建一个临时性的人工呼吸通道的一种医疗器械。常见的插管头部有一个套囊,套囊充气后可以起到固定插管和密封气道的作用。在新生儿或幼儿由于解剖因素气管的长度非常短,气管内气管导管可调节的范围小,如插管过深会进入一侧支气管造成单肺通气,而过浅则容易从气管内脱出变成无法通气状态,从而危及患者生命,目前还没有一种通过无创、简便、直观和可测量的方式通过对气管导管自身携带的标记判断气管导管尖端位置的气管导管。
    3.现有的气管导管中虽然有造影管,如中国专利一种支气管动脉造影管(申请号:201510148913.2,公开日2015.08.05),但是其造影时主要是通过“支气管动脉造影管置入主动脉腔内支气管开口部位以上造影,侧孔能尽可能的靠近支气管动脉开口,造影剂从侧孔流出进入支气管动脉造影”,即其是插入造影管后通入造影剂实现造影,实际上该专利是在x光机下检测显影的,而x光机下的显影对人体具备一定的损伤,且x光机较大,在临床上或者手术中并不适用,因此不适合在临床上或者手术中用于新生儿或幼儿在插入气管导管时对气管导管尖端位置的判断。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背景技术中现有气管导管的顶端在手术中位置不易判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超声下可变式标记气管导管。
    5.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声下可变式标记气管导管,包括管体,所述的管体上设有囊体,所述的囊体包覆在管体的前段,所述的囊体的内壁和管体的外壁之间相互配合形成容置腔,所述的囊体具有安装时的第一状态和膨胀后的第二状态,所述的容置腔内设有超声造影剂,所述的超声造影剂在囊体处于第二状态或向第二状态变形时通过超声检测用于造影。
    6.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管体上设有导流管,所述的导流管插入囊体的下方,所述的导流管内设有使得囊体膨胀的膨胀物,所述的膨胀物从囊体的下方通入容置腔内并具有带动超声造影剂向囊体上方运动的运动趋势。
    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管体在容置腔处的外壁向内凹陷形成容置槽,所述的超声造影剂在囊体处于第二状态或向第二状态变形时通过超声检测用于造影。
    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容置槽呈环形设置于容置腔的前端,所述的超声造影剂在囊体处于第二状态或向第二状态变形时由膨胀物带动向容置槽的前端汇集并由囊体在容置腔前端处的内壁限位。
    9.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超声造影剂在囊体向第二状态变形时由膨胀物带动向容置槽的前端汇集并在容置腔前端堆积,且超声造影剂在超声检测时在容置腔内形
    成“强反射带”。
    1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管体在容置腔处的管壁上设有导向槽,所述的导向槽与容置槽相连通。
    11.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导向槽有多个,多个导向槽呈环形周向均布于管体的外壁上。
    12.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向槽的长度大于容置腔长度的一半。
    13.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膨胀物采用在超声检测时为无回声型或者低回声型的物质。
    14.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囊体的上下两端均设有用于囊体密封的密封件。
    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囊体内设置造影剂,通过囊体膨胀使得造影剂在容置腔内运动从而在超声检测时造影,通过造影剂判断气管端部的位置,减少或避免插管、术中移位造成对器官损伤甚至危及生命。本发明还具有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动作可靠,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附图说明
    16.附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7.附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囊体处于第二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管体;2、囊体;3、容置腔;4、超声造影剂;5、导流管;6、容置槽;7、导向槽;8、密封件。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由图1结合图2所示,一种超声下可变式标记气管导管,包括管体1,所述的管体1上设有囊体2,所述的囊体2包覆在管体1的前段,所述的囊体2的内壁和管体1的外壁之间相互配合形成容置腔3,所述的囊体2具有安装时的第一状态和膨胀后的第二状态,所述的容置腔3内设有超声造影剂4,所述的超声造影剂4在囊体2处于第二状态或向第二状态变形时通过超声检测用于造影。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囊体内设置造影剂,通过囊体膨胀使得造影剂在容置腔内运动从而在超声检测时造影,通过造影剂判断气管端部的位置,减少或避免插管、术中移位造成对器官的损伤,避免发生危机事件。本发明还具有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动作可靠,使用寿命长等优点。本发明可以指导临床麻醉医师直接客观的判断气管导管位置,减少或避免插管、术中移位造成对器官损伤甚至危及生命。具体的说,当囊体膨胀后,造影剂会朝向容置腔顶部运动,在超声检测造影时可以作为标记,而容置腔顶部至管体端部的距离为确定值,即通过造影剂的标记可以确定气管导管端部的位置,避免插入过深损伤器官。本发明特别适合应用于临床上手术中,特别对婴幼儿及儿童在实际手术中具有积极的意义。通过造影剂形成“强反射带”利用超声检测对活动标记物检测更灵敏的特性,使得产品造影效果更好,指示明确。“强反射带”是相对通入的膨胀物而言的,如通入无回声型的膨胀物,其可以认为形成的是“无反射带”或者“弱反射带”。
    20.所述的管体1上设有导流管5,所述的导流管5插入囊体的下方(参看附图2,下同),
    所述的导流管5内设有使得囊体2膨胀的膨胀物,所述的膨胀物从囊体2的下方通入容置腔3内并具有带动超声造影剂4向囊体2上方运动的运动趋势。导流管的设置可以将膨胀物通入容置腔内使得囊体膨胀,囊体下方通入膨胀物,其会带动超声造影剂向囊体上方运动,在运动过程中使得造影效果更好,而且当超声造影剂集中在容置腔上方时,也会使得容置腔上方区域更为明显,可以作为管体端部位置的标识。本发明中可以囊体上方端部与管体端部之间设置一定的间距如3mm、4mm、5mm、6mm等等,只要通过简单换算就可以知道管体端部位置,这样不会改变现有气管导管的结构,便于医护操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式,当然也可以直接将囊体上方端部与管体端部之间相同或相接近。
    21.所述的管体1在容置腔3处的外壁向内凹陷形成容置槽6,所述的超声造影剂4在囊体2处于第二状态或向第二状态变形时通过超声检测用于造影。具体的说,所述的容置槽6呈环形设置于容置腔3的前端,所述的超声造影剂4在囊体2处于第二状态或向第二状态变形时由膨胀物带动向容置槽6的前端汇集并由囊体2在容置腔3前端处的内壁限位。本发明的容置槽便于加工,且不会增加管体的外径,结构简单,当然容置槽也可以采用多个凹槽相互配合的方式实现。容置槽的设置对超声造影剂起到的容置及引导作用,便于超声造影剂优先向容置槽汇集,便于造影。
    22.所述的超声造影剂4在囊体2向第二状态变形时由膨胀物带动向容置槽6的前端汇集并在容置腔3前端堆积,且超声造影剂4在超声检测时在容置腔内形成“强反射带”。这样使得造影效果更好,利用超声检测对活动标记物检测更灵敏的特性,使得产品造影效果更好,指示明确。
    23.所述的管体1在容置腔3处的管壁上设有导向槽7,所述的导向槽7与容置槽6相连通。具体的说,所述的导向槽7有多个,多个导向槽7呈环形周向均布于管体1的外壁上。更具体的说,所述导向槽7的长度大于容置腔3长度的一半。导向槽的设置,便于超声造影剂向容置槽运动,更具体的说,容置槽的超声造影剂和导向槽内的造影剂会形成头部环形带多个“i”的结构,形成类似向上箭头的形状,使得产品指示明确,便于观察。
    24.所述的膨胀物采用在超声检测时为无回声型或者低回声型的物质。具体的说,膨胀物可以为水或者生理盐水等无回声型物质,这样和超声造影剂造影配合形成明显反差,便于观察,为本发明的优选方式,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变换。
    25.所述的囊体2的上下两端均设有用于囊体2密封的密封件8。这样的结构使得囊体在状态变化时不会泄露。
    26.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7.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
    发明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28.各位技术人员须知:虽然本发明已按照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做了描述,但是本发明的发明思想并不仅限于此发明,任何运用本发明思想的改装,都将纳入本专利专利权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超声下可变式标记气管导管,包括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体(1)上设有囊体(2),所述的囊体(2)包覆在管体(1)的前段,所述的囊体(2)的内壁和管体(1)的外壁之间相互配合形成容置腔(3),所述的囊体(2)具有安装时的第一状态和膨胀后的第二状态,所述的容置腔(3)内设有超声造影剂(4),所述的超声造影剂(4)在囊体(2)处于第二状态或向第二状态变形时通过超声检测用于造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下可变式标记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体(1)上设有导流管(5),所述的导流管(5)插入囊体的下方,所述的导流管(5)内设有使得囊体(2)膨胀的膨胀物,所述的膨胀物从囊体(2)的下方通入容置腔(3)内并具有带动超声造影剂(4)向囊体(2)上方运动的运动趋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声下可变式标记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体(1)在容置腔(3)处的外壁向内凹陷形成容置槽(6),所述的超声造影剂(4)在囊体(2)处于第二状态或向第二状态变形时通过超声检测用于造影。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声下可变式标记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容置槽(6)呈环形设置于容置腔(3)的前端,所述的超声造影剂(4)在囊体(2)处于第二状态或向第二状态变形时由膨胀物带动向容置槽(6)的前端汇集并由囊体(2)在容置腔(3)前端处的内壁限位。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声下可变式标记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声造影剂(4)在囊体(2)向第二状态变形时由膨胀物带动向容置槽(6)的前端汇集并在容置腔(3)前端堆积,且超声造影剂(4)在超声检测时在容置腔内形成“强反射带”。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声下可变式标记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体(1)在容置腔(3)处的管壁上设有导向槽(7),所述的导向槽(7)与容置槽(6)相连通。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超声下可变式标记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向槽(7)有多个,多个导向槽(7)呈环形周向均布于管体(1)的外壁上。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超声下可变式标记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7)的长度大于容置腔(3)长度的一半。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声下可变式标记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膨胀物采用在超声检测时为无回声型或者低回声型的物质。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下可变式标记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囊体(2)的上下两端均设有用于囊体(2)密封的密封件(8)。

    技术总结
    一种超声下可变式标记气管导管。解决了现有气管导管的顶端在手术中位置不易判断的问题。它包括管体,所述的管体上设有囊体,所述的囊体包覆在管体的前段,所述的囊体的内壁和管体的外壁之间相互配合形成容置腔,所述的囊体具有安装时的第一状态和膨胀后的第二状态,所述的容置腔内设有超声造影剂,所述的超声造影剂在囊体处于第二状态或向第二状态变形时通过超声检测用于造影。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囊体内设置造影剂,通过囊体膨胀使得造影剂在容置腔内运动从而在超声检测时造影,通过造影剂判断气管端部的位置,减少或避免插管、术中移位造成对器官损伤甚至危及生命。移位造成对器官损伤甚至危及生命。移位造成对器官损伤甚至危及生命。


    技术研发人员:马剑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2.03.18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430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