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桩基施工的清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12-13  105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桩基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筑桩基施工的清孔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部分的桩基钻孔施工一般都是采用单一施工方法,具体施工方法有:冲击钻机钻孔和旋挖钻机钻孔等,在桩孔开设成型后,需要将桩孔内的余料进行清理,目前部分的余料清除主要针对桩孔的底部,但是没有对桩孔孔壁上的余料进行清理,影响基桩后续的施工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建筑桩基施工的清孔装置,能够解决桩孔孔壁难以清理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桩基施工的清孔装置,包括壳体、定位组件和调节机构,所述壳体的内壁固定安装有连块,连块的数量为四个且两两一组,壳体的外壁设置有两组第一刮刀和两组第二刮刀,壳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吊耳,两组第一刮刀呈前后分布,两组第二刮刀呈左右分布;
    5.所述定位组件由导杆和双向丝杆组成,导杆的数量为两组且分别固定安装于两组连块的相邻侧壁,双向丝杆的数量为两组且分别转动安装于两组连块的相邻侧壁;
    6.所述调节机构由传动组件和调节组件组成,传动组件和调节组件均设置于壳体的内部。
    7.优选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有套块、u形板和条杆,套块的数量为四个且呈两两一组,两组套块均螺纹套设于双向丝杆的外壁,两组套块均滑动套设于导杆的外壁,壳体上开设有四组条形开口,两组第一刮刀和两组第二刮刀的相邻侧壁均固定安装有一组u形板,两组套块的外壁均固定安装有另一组u 形板,条杆分别与两组u形板铰接安装。
    8.优选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有电机、蜗杆和蜗轮,电机固定安装于壳体的内侧底部,蜗杆固定安装于电机的输出轴,蜗杆的另一端与壳体的内侧顶部转动连接,蜗轮的数量为两组且分别套设于两组双向丝杆的外壁,蜗杆与蜗轮啮合设置,方便调节第一刮刀和第二刮刀的位置。
    9.优选的,所述吊耳的两侧外壁均固定安装有加固块,加固块的底部与壳体的顶部固定安装,能够将吊耳进行加固。
    10.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组配重块,两组配重块的重量相同,壳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u形把手,方便将该装置进行扶持。
    11.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前侧铰接安装有门,门的外壁固定安装有防滑把手,方便后续的检修。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该建筑桩基施工的清孔装置,通过第一刮刀、第二刮刀、配重块和吊耳的设置,能够将桩孔内壁的余料刮落至桩孔的底部,方便后续的统一清理,避免了孔壁上的余料难以清理,对基桩施工质量造成的负面影响,进而有效的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通过电机、蜗杆、蜗轮、套块、u形板和条杆的配合使用,能够调节第一刮刀和第二刮刀的位置,进而方便根据桩孔的孔径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得该装置适用于不同孔径的桩孔使用,相对性的提高了该装置的机动性和容错率,进一步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且该装置的成本较低,使用简单,便于推广和使用。
    附图说明
    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壳体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壳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8.附图标记:壳体1、第一刮刀2、第二刮刀3、调节机构4、传动组件41、电机411、蜗杆412、蜗轮413、调节组件42、套块421、u形板422、条杆423、连块5、导杆6、双向丝杆7、吊耳8。
    具体实施方式
    19.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2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22.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3.实施例一:
    24.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桩基施工的清孔装置,包括壳体1、定位组件和调节机构4,壳体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连块5,连块5的数量为四个且两两一组,壳体1的外壁设置有两组第一刮刀2和两组第二刮刀3,壳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吊耳8,两组第一刮刀2呈前后分布,两组第二刮刀3呈左右分布,定位组件由导杆6和双向丝杆7组成,导杆6 的数量为两组且分别固定安装于两组连块5的相邻侧壁,双向丝杆7的数量为两组且分别转动安装于两组连块5的相邻侧壁,调节机构4由传动组件41 和调节组件42组
    成,传动组件41和调节组件42均设置于壳体1的内部。
    25.进一步的,吊耳8的两侧外壁均固定安装有加固块,加固块的底部与壳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
    26.更进一步的,壳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组配重块,两组配重块的重量相同,壳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u形把手。
    27.再进一步的,壳体1的前侧铰接安装有门,门的外壁固定安装有防滑把手。
    28.实施例二:
    29.请参阅图1-3,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调节组件42包括有套块421、u形板422和条杆423,套块421的数量为四个且呈两两一组,两组套块421均螺纹套设于双向丝杆7的外壁,两组套块421均滑动套设于导杆6的外壁,壳体1上开设有四组条形开口,两组第一刮刀2和两组第二刮刀3的相邻侧壁均固定安装有一组u形板422,两组套块421的外壁均固定安装有另一组u形板422,条杆423分别与两组u形板422铰接安装。
    30.进一步的,传动组件41包括有电机411、蜗杆412和蜗轮413,电机411 固定安装于壳体1的内侧底部,蜗杆412固定安装于电机411的输出轴,蜗杆412的另一端与壳体1的内侧顶部转动连接,蜗轮413的数量为两组且分别套设于两组双向丝杆7的外壁,蜗杆412与蜗轮413啮合设置,使用钢索与吊耳8和吊车连接,然后根据桩孔的孔径控制电机411的启动,电机411 带动蜗杆412的转动,蜗杆412啮合带动蜗轮413的转动,蜗轮413带动双向丝杆7的转动,双向丝杆7带动两组套块421进行反向运动,随即通过u 形板422和条杆423顶动第一刮刀2和第二刮刀3进行调节,调节完成后控制吊车将壳体1向桩孔内沉降,第一刮刀2和第二刮刀3将桩孔内的余料进行刮落,能够将桩孔内壁的余料刮落至桩孔的底部,方便后续的统一清理,避免了孔壁上的余料难以清理,对基桩施工质量造成的负面影响,进而有效的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且方便根据桩孔的孔径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得该装置适用于不同孔径的桩孔使用,相对性的提高了该装置的机动性和容错率,进一步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且该装置的成本较低,使用简单,便于推广和使用。
    31.工作原理:使用钢索与吊耳8和吊车连接,然后根据桩孔的孔径控制电机411的启动,电机411带动蜗杆412的转动,蜗杆412啮合带动蜗轮413 的转动,蜗轮413带动双向丝杆7的转动,双向丝杆7带动两组套块421进行反向运动,随即通过u形板422和条杆423顶动第一刮刀2和第二刮刀3 进行调节,调节完成后控制吊车将壳体1向桩孔内沉降,第一刮刀2和第二刮刀3将桩孔内的余料进行刮落。
    32.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桩基施工的清孔装置,包括壳体(1)、定位组件和调节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连块(5),连块(5)的数量为四个且两两一组,壳体(1)的外壁设置有两组第一刮刀(2)和两组第二刮刀(3),壳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吊耳(8),两组第一刮刀(2)呈前后分布,两组第二刮刀(3)呈左右分布;所述定位组件由导杆(6)和双向丝杆(7)组成,导杆(6)的数量为两组且分别固定安装于两组连块(5)的相邻侧壁,双向丝杆(7)的数量为两组且分别转动安装于两组连块(5)的相邻侧壁;所述调节机构(4)由传动组件(41)和调节组件(42)组成,传动组件(41)和调节组件(42)均设置于壳体(1)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桩基施工的清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42)包括有套块(421)、u形板(422)和条杆(423),套块(421)的数量为四个且呈两两一组,两组套块(421)均螺纹套设于双向丝杆(7)的外壁,两组套块(421)均滑动套设于导杆(6)的外壁,壳体(1)上开设有四组条形开口,两组第一刮刀(2)和两组第二刮刀(3)的相邻侧壁均固定安装有一组u形板(422),两组套块(421)的外壁均固定安装有另一组u形板(422),条杆(423)分别与两组u形板(422)铰接安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桩基施工的清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41)包括有电机(411)、蜗杆(412)和蜗轮(413),电机(411)固定安装于壳体(1)的内侧底部,蜗杆(412)固定安装于电机(411)的输出轴,蜗杆(412)的另一端与壳体(1)的内侧顶部转动连接,蜗轮(413)的数量为两组且分别套设于两组双向丝杆(7)的外壁,蜗杆(412)与蜗轮(413)啮合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桩基施工的清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耳(8)的两侧外壁均固定安装有加固块,加固块的底部与壳体(1) 的顶部固定安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桩基施工的清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组配重块,两组配重块的重量相同,壳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u形把手。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桩基施工的清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前侧铰接安装有门,门的外壁固定安装有防滑把手。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桩基施工的清孔装置,涉及建筑桩基施工技术领域。该建筑桩基施工的清孔装置,包括壳体、定位组件和调节机构,所述壳体的内壁固定安装有连块,连块的数量为四个且两两一组,壳体的外壁设置有两组第一刮刀和两组第二刮刀,壳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吊耳,两组第一刮刀呈前后分布,两组第二刮刀呈左右分布。该建筑桩基施工的清孔装置,能够将桩孔内壁的余料刮落至桩孔的底部,方便后续的统一清理,避免了孔壁上的余料难以清理,对基桩施工质量造成的负面影响,还能够根据桩孔的孔径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得该装置适用于不同孔径的桩孔使用,且该装置的成本较低,使用简单,便于推广和使用。便于推广和使用。便于推广和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李婷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西旋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25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432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