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耐火试验炉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功能耐火试验炉装置。
背景技术:
2.单种耐火试验炉只能对最多两种建筑构件产品进行耐火检测,当多种类建筑构件进行耐火试验时需要建造多个耐火试验炉,各个耐火试验炉的使用需要提供相应的燃气供应、燃烧系统、排烟除尘设备和框架等,且各个耐火试验炉所用的烧嘴以及管路等规格不同,所以传统多种类建筑构件进行耐火试验需要准备多种备用件,每个耐火试验炉的控制系统(计算机和控制程序)也不一样,这样导致建造成本高,维护维修成本高占地面积也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耐火试验炉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耐火试验炉装置,包括:
6.炉体,所述炉体包括两侧炉墙和通风墙体,所述两侧炉墙作为多功能耐火试验炉装置的主体结构,所述两侧炉墙之间设置所述通风墙体,所述通风墙体作为所述两侧炉墙间的空气管路;
7.配套框架,所述配套框架和所述炉体连接完成建筑构件的耐火试验检测;
8.分隔墙体,于所述两侧炉墙之间设置所述分隔墙体,所述分隔墙体位于所述通风墙体上方且与所述通风墙体连接,所述分隔墙体将基础试验炉分割成两个垂直炉;
9.燃烧系统,所述燃烧系统与所述两侧炉墙连接,所述燃烧系统包括烧嘴、管路和热电偶,所述两侧炉墙上设有至少一个所述烧嘴。
10.优选地,还包括加载装置和导轨,所述加载装置用于钢结构防火涂料测试时给钢梁加载,所述导轨支撑所述加载装置。
11.优选地,所述配套框架为垂直构件框架,所述垂直构件框架两侧设有连接部,所述垂直构件框架两侧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两侧炉墙连接,所述垂直构件框架上开设用于安装被测试件的洞口。
12.优选地,所述配套框架为防火阀门框架,所述防火阀门框架两侧设有连接部,所述防火阀门框架两侧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两侧炉墙连接,所述防火阀门框架上开设用于安装被测试件的洞口。
13.优选地,还包括钢梁实验炉盖,所述配套框架为钢梁实验框架,所述钢梁实验框架两侧设有连接部,所述钢梁实验框架两侧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两侧炉墙连接,所述钢梁实验炉盖设置于两侧炉墙及钢梁实验框架上方。
14.优选地,所述配套框架为隧道涂料框架和盲板,所述隧道涂料框架设置于所述两侧炉墙顶部,所述盲板两侧设有连接部,所述盲板两侧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两侧炉墙连接,所述隧道涂料框架上开设用于安装被测试件的洞口。
15.优选地,所述配套框架为风管框架和盲板,所述风管框架两侧设有连接部,所述风管框架两侧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两侧炉墙连接,所述盲板两侧设有连接部,所述盲板两侧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两侧炉墙连接,所述风管框架上开设用于安装被测试件的洞口。
16.优选地,还包括炉盖,所述两侧炉墙顶部设有用于承接所述炉盖的承接部。
17.优选地,所述两侧炉墙顶部设有用于承接所述炉盖和所述配套框架的承接部。
1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耐火试验炉装置,炉体和不同的配套框架配合即可覆盖门窗、玻璃、卷帘等垂直建筑构件,钢结构防火涂料、耐火母线槽等水平建筑构件,防火阀门、消防排烟风机、排油烟气止回阀等消防排烟建筑构件的试验检测,只需配套一套燃气供应、排烟除尘设备即可满足试验炉所需,建造成本低,占地面积小;配件规格统一,便于维修和更换,通过选取程序相应构件子程序,配合相应的框架系统(配套框架),即可满足耐火试验要求。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多功能耐火试验炉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炉体的结构示意图;
22.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多功能耐火试验炉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23.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多功能耐火试验炉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24.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多功能耐火试验炉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25.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多功能耐火试验炉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
26.图7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通风墙体的结构示意图。
27.图中:1、两侧炉墙;2、通风墙体;3、炉盖1;4、炉盖2;5、垂直构件框架;6、防火阀门框架;7、隧道涂料框架;8、盲板;9、风管框架;11、基底;12、钢梁实验框架;13、钢梁实验炉盖。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
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29.下面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各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应的技术特征。各附图仅作为示意图,并非一定按实际比例绘制的。
30.一种多功能耐火试验炉装置,包括:
31.炉体,如图2所示,炉体包括两侧炉墙1和通风墙体2,两侧炉墙作为多功能耐火试验炉装置的主体结构,两侧炉墙之间设置通风墙体,通风墙体(如图7所示)作为两侧炉墙间的空气管路;
32.配套框架,配套框架和炉体连接完成建筑构件的耐火试验检测;
33.分隔墙体,于两侧炉墙之间设置分隔墙体,分隔墙体位于通风墙体上方且与通风墙体连接,分隔墙体将基础试验炉分割成两个垂直炉;
34.燃烧系统,燃烧系统与两侧炉墙连接,燃烧系统包括烧嘴、管路和热电偶,两侧炉墙上设有至少一个烧嘴。
35.数量和位置是依据检测的标准(gb/t9978.1-2008)制定的,标准中规定了检测试验中针对不同建筑构件烧嘴的位置和数量,以下实施例是按照构件实际火灾中的状态,进行模拟实验,实施例1中垂直构件(门窗卷帘玻璃)检测时使用abcabc(或efgefg),就是门窗在火灾时受火的情况,火焰在构件的立面,水平构件(钢结构防火涂料和母线槽)实际受火,火焰是在它的下方,都是按照实际使用时的状态决定试验时火焰的方位(即哪些烧嘴开启),标准对烧嘴数量有要求,同时实验过程中温度的要求也决定了开启烧嘴的数量。
36.实施例1
37.对垂直构件(门窗玻璃卷帘等)进行耐火检测,如图1所示:
38.两侧炉墙作为多功能耐火试验炉装置的主体结构,兼顾燃烧系统氧气供应,两侧炉墙底部连接基底11,垂直构件框架两侧设有连接部,垂直构件框架两侧通过连接部与两侧炉墙连接,垂直构件框架上开设用于安装被测试件的洞口,两侧炉墙的两侧分别与两个垂直构件框架5连接,即炉体的两个炉口对应垂直构件框架,两侧炉墙之间设置通风墙体,通风墙体作为所述两侧炉墙间的空气管路,将分割墙体放置在通风墙体上,将试验炉分割成两个垂直试验炉,分割墙体一端与通风墙体连接,分割墙体另一端端面与两侧炉墙顶部齐平,之后将炉盖1与炉盖2盖在两侧炉墙顶部,炉盖1与炉盖2分别对应两个垂直试验炉,垂直构件框架上设有洞口,被测试件安装在垂直构件框架洞口内,选取与垂直构件相对应的耐火控制程序(耐火控制程序控制对应的烧嘴启动工作,如图2所示,前侧烧嘴a,b,c,a,b,c工作,后侧烧嘴e,f,g,e,f,g工作),燃烧系统包括烧嘴、管路和热电偶,两侧炉墙上设有多个烧嘴,烧嘴通过管路和燃烧系统连接,燃烧系统配置氧气供应,两个垂直试验炉内设置热电偶,耐火控制程序分别对两个垂直试验炉进行控温和数据采集记录;
39.两个垂直试验炉互不干扰,可同时对两个垂直构件进行试验,如前门后窗同时试验。
40.实施例2
41.对防火阀门进行耐火检测,如图3所示:
42.两侧炉墙作为多功能耐火试验炉装置的主体结构,兼顾燃烧系统氧气供应,两侧炉墙底部连接基底,两侧炉墙的两侧分别与两个防火阀门框架6连接,即炉体的两个炉口对
应防火阀门框架,两侧炉墙之间设置通风墙体,通风墙体作为所述两侧炉墙间的空气管路,将分割墙体放置在通风墙体上,将试验炉分割成两个垂直试验炉,分割墙体一端与通风墙体连接,分割墙体另一端端面与两侧炉墙顶部齐平,之后将炉盖1与炉盖2盖在两侧炉墙顶部,炉盖1与炉盖2分别对应两个垂直试验炉,防火阀门框架上设有洞口,被测试件安装在防火阀门框架洞口处,配合防火阀检测所需管道,选取与防火阀门相对应的耐火控制程序(耐火控制程序控制对应的烧嘴启动工作,如图2所示,烧嘴a,b,c,a,b,c工作),燃烧系统包括烧嘴、管路和热电偶,两侧炉墙上设有多个烧嘴,烧嘴通过管路和燃烧系统连接,燃烧系统配置氧气供应,两个垂直试验炉内设置热电偶,耐火控制程序分别对两个垂直试验炉进行控温和数据采集记录。
43.实施例3
44.对钢结构防火涂料进行耐火检测,如图4所示:
45.将涂料涂刷在钢梁上进行试验,两侧炉墙作为多功能耐火试验炉装置的主体结构,兼顾燃烧系统氧气供应,两侧炉墙底部连接基底11,两侧炉墙的两侧分别与两个钢梁实验框架连接,即炉体的两个炉口对应钢梁实验框架12,两侧炉墙之间设置通风墙体,通风墙体作为所述两侧炉墙间的空气管路,钢梁实验炉盖13放置于两侧炉墙及钢梁实验框架上方,安装钢梁,将加载系统(加载装置)安装于导轨上方,选取与钢结构防火涂料相对应的耐火控制程序(耐火控制程序控制对应的烧嘴启动工作,如图2所示,烧嘴bfhi和bfhi工作),燃烧系统包括烧嘴、管路和热电偶,两侧炉墙上设有多个烧嘴,烧嘴通过管路和燃烧系统连接,燃烧系统配置氧气供应,试验炉内设置热电偶,耐火控制程序分别对试验炉进行控温和数据采集记录。
46.实施例4
47.对耐火母线槽进行耐火检测:
48.两侧炉墙作为多功能耐火试验炉装置的主体结构,兼顾燃烧系统氧气供应,两侧炉墙底部连接基底,两侧炉墙的两侧分别与两个钢梁实验框架连接,两侧炉墙之间设置通风墙体,通风墙体作为所述两侧炉墙间的空气管路,钢梁实验炉盖放置于两侧炉墙及钢梁实验框架上方,安装耐火母线槽,选取相应耐火程序控制程序(如图2所示,烧嘴bfhi和bfhi工作),对试验炉进行控温和数据采集记录。
49.实施例5
50.对隧道涂料进行耐火检测,如图5所示:
51.两侧炉墙作为多功能耐火试验炉装置的主体结构,兼顾燃烧系统氧气供应,两侧炉墙底部连接基底,隧道涂料框架放置于(一侧)两侧炉墙上,将盲板8放置于一侧炉口处,两侧炉墙之间设置通风墙体,通风墙体作为所述两侧炉墙间的空气管路,将分割墙体放置在通风墙体上,分割墙体一端与通风墙体连接,分割墙体另一端端面与两侧炉墙顶部齐平,被测试件安装在隧道涂料框架7洞口处,选取与隧道涂料相对应的耐火控制程序(耐火控制程序控制对应的烧嘴启动工作,如图2所示,烧嘴abdi和abdi工作),燃烧系统包括烧嘴、管路和热电偶,两侧炉墙上设有多个烧嘴,烧嘴通过管路和燃烧系统连接,燃烧系统配置氧气供应,基础试验炉内设置热电偶,耐火控制程序进行控温和数据采集记录。
52.实施例6
53.对风管进行耐火检测,如图6所示:
54.两侧炉墙作为多功能耐火试验炉装置的主体结构,兼顾燃烧系统氧气供应,两侧炉墙底部连接基底,将盲板放置于一侧炉口处,风管框架放置于另一侧炉口处,风管框架两侧设有连接部,风管框架两侧通过连接部与两侧炉墙连接,盲板两侧设有连接部,盲板两侧通过所述连接部与两侧炉墙连接,风管框架上开设用于安装被测试件的两个洞口,将被侧试件安装在风管框架9的洞口上,将炉盖1与炉盖2放置于两侧炉墙上,选取相应耐火程序控制程序(如图2所示,烧嘴b、烧嘴f、烧嘴h、烧嘴i、和烧嘴b、烧嘴f、烧嘴h、烧嘴i工作),对试验炉进行控温和数据采集记录。
55.耐火控制程序主要控制步骤:
56.s1:选取对应试验区,整个试验炉或者只是单侧试验炉;
57.s2:选取烧嘴后启动烧嘴;
58.s3:点火;
59.s4:热电偶测温,将热电偶获得的温度数据进行比对后调节烧嘴。
6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功能耐火试验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包括两侧炉墙和通风墙体,所述两侧炉墙作为多功能耐火试验炉装置的主体结构,所述两侧炉墙之间设置所述通风墙体,所述两侧炉墙底部连接基底,所述两侧炉墙、所述通风墙体与所述基底组成具有两个炉口的所述炉体,所述通风墙体作为所述两侧炉墙间的空气管路;配套框架,所述配套框架和所述炉体连接完成建筑构件的耐火试验检测;分隔墙体,于所述两侧炉墙之间设置所述分隔墙体,所述分隔墙体位于所述通风墙体上方且与所述通风墙体连接,所述分隔墙体将基础试验炉分割成两个垂直炉;燃烧系统,所述燃烧系统与所述两侧炉墙连接,所述燃烧系统包括烧嘴、管路和热电偶,所述两侧炉墙上设有至少一个所述烧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耐火试验炉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载装置和导轨,所述加载装置用于钢结构防火涂料测试时给钢梁加载,所述导轨支撑所述加载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耐火试验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套框架为垂直构件框架,所述垂直构件框架两侧设有连接部,所述垂直构件框架两侧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两侧炉墙连接,所述垂直构件框架上开设用于安装被测试件的洞口。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耐火试验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套框架为防火阀门框架,所述防火阀门框架两侧设有连接部,所述防火阀门框架两侧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两侧炉墙连接,所述防火阀门框架上开设用于安装被测试件的洞口。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耐火试验炉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钢梁实验炉盖,所述配套框架为钢梁实验框架,所述钢梁实验框架两侧设有连接部,所述钢梁实验框架两侧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两侧炉墙连接,所述钢梁实验炉盖设置于两侧炉墙及钢梁实验框架上方。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耐火试验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套框架为隧道涂料框架和盲板,所述隧道涂料框架设置于所述两侧炉墙顶部,所述盲板两侧设有连接部,所述盲板两侧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两侧炉墙连接,所述隧道涂料框架上开设用于安装被测试件的洞口。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耐火试验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套框架为风管框架和盲板,所述风管框架两侧设有连接部,所述风管框架两侧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两侧炉墙连接,所述盲板两侧设有连接部,所述盲板两侧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两侧炉墙连接,所述风管框架上开设用于安装被测试件的洞口。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耐火试验炉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炉盖,所述两侧炉墙顶部设有用于承接所述炉盖的承接部。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功能耐火试验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侧炉墙顶部设有用于承接所述炉盖和所述配套框架的承接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耐火试验炉装置,包括:炉体,炉体包括两侧炉墙和通风墙体,两侧炉墙作为多功能耐火试验炉装置的主体结构,两侧炉墙之间设置通风墙体,通风墙体作为两侧炉墙间的空气管路;配套框架,配套框架和炉体连接完成建筑构件的耐火试验检测;燃烧系统,燃烧系统与两侧炉墙连接,燃烧系统包括烧嘴、管路和热电偶,两侧炉墙上设有至少一个烧嘴,本实用新型用炉体和不同的配套框架配合即可覆盖门窗、玻璃、卷帘等垂直建筑构件,钢结构防火涂料、耐火母线槽等水平建筑构件,只需配套一套燃气供应、排烟除尘设备即可满足试验炉所需,建造成本低,占地面积小。占地面积小。占地面积小。
技术研发人员:赵凌瑞 王兆君 王宝亮 李连宏 范启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消(天津)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17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4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