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药喷雾连接器。
背景技术:
2.气管切开术系切开颈段气管,放入金属气管套管和硅胶套管,是解除喉源性呼吸困难、呼吸功能失常或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所致呼吸困难的常见手术。
3.气切患者在初期是插入硅胶套管,由硅胶套管连接呼吸机进行供养呼吸,在恢复一段时间后,取下硅胶套管,插入金属套管,然后取下呼吸机,患者独立进行呼吸,这个时候需要进行湿化等,需要在患者脖子上套上颈罩,金属套管位于颈罩内,然后将湿化器与颈罩上的连接口连接,在颈罩内对空气进行加湿,目前在患者同时需要进行湿化和雾化时,无法同时进行。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药喷雾连接器,以实现对气切患者同时进行湿化和雾化。
5.一种加药喷雾连接器,包括颈罩和三通管,所述颈罩的后壁开有进气孔,颈罩的后壁开有通气孔,所述颈罩上固定有弹性带,弹性带能够将颈罩固定在人体颈部,三通管排气端与进气孔连接,三通管的两个进气端能够分别与雾化器的输出口和湿化器的输出口连接。
6.优选地,所述三通管包括横管和立管,横管沿前后方向布设,立管与横管的圆周壁连接,立管从上往下的方向上整体向后侧倾斜,横管的前端为排气端,横管的后端为三通管的其中一个进气端,立管的底端为三通管的另一个进气端。
7.优选地,还包括塑料螺纹管,所述塑料螺纹管的一端与立管的底端连接,塑料螺纹管的另一端能够与湿化器的输出口连接。
8.优选地,所述横管的后端可拆卸连接有橡胶盖。
9.优选地,所述进气孔设置于颈罩后壁的中部。
10.优选地,所述通气孔设置为两个,两个通气孔分别位于进气孔的左右两侧。
11.优选地,还包括温度探头、单片机、电池、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立管的顶端设置有第一电磁阀,立管的侧壁开有出气孔,出气孔处设置有第二电磁阀,温度探头穿过立管的侧壁进入立管内,温度探头能够检测立管内的温度信息并将信息发送给单片机,单片机能够控制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的打开和关闭,电池为温度探头、单片机、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供电。
12.优选地,所述电池为充电电池。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技术方案中设置颈罩,使用时,颈罩固定在人体颈部,金属套管的进气端位于颈罩内,颈罩上开有进气孔和通气孔,进气孔与三通管的排气端连接,通气孔用于进气和排气,三通管的两个进气端能够分别与雾化器的输出口和湿化
器的输出口连接,在需要同时进行雾化和湿化的时候,将两个进气端分别连接湿化器和雾化器,利用湿化器增加空气湿度,利用雾化器雾化给药,实现患者同时进行湿化和雾化。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附图中,1-颈罩,2-弹性带,3-三通管,4-塑料螺纹管,6-通气孔,7-橡胶盖,8-电池,31-横管,32-立管。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8.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技术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19.实施例1
20.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加药喷雾连接器,包括颈罩1和三通管3,所述颈罩1的后壁开有进气孔,颈罩1的后壁开有通气孔6,所述颈罩1上固定有弹性带2,弹性带2能够将颈罩1固定在人体颈部,三通管3排气端与进气孔连接,三通管3的两个进气端能够分别与雾化器的输出口和湿化器的输出口连接。
21.本实施例中设置颈罩1,使用时,颈罩1固定在人体颈部,金属套管的进气端位于颈罩1内,颈罩1上开有进气孔和通气孔6,进气孔与三通管3的排气端连接,通气孔6用于进气和排气,三通管3的两个进气端能够分别与雾化器的输出口和湿化器的输出口连接,在需要同时进行雾化和湿化的时候,将两个进气端分别连接湿化器和雾化器,利用湿化器增加空气湿度,利用雾化器雾化给药,实现患者同时进行湿化和雾化。
22.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气孔设置于颈罩1后壁的中部。本实施例中所述通气孔6设置为两个,两个通气孔6分别位于进气孔的左右两侧。进气孔设置在中部,两侧均设置通气孔6,可以保证呼出的气体顺利排出。颈罩1的形状根据人体工学进行设计,材料尽量柔软,弹性带2设置的宽度宽一些,既能固定颈罩1,也不使患者勒的难受。
23.本实施例中所述三通管3包括横管31和立管32,横管31沿前后方向布设,立管32与横管31的圆周壁连接,立管32从上往下的方向上整体向后侧倾斜,横管31的前端为排气端,横管31的后端为三通管3的其中一个进气端,立管32的底端为三通管3的另一个进气端。
24.三通管3包括横管31和立管32,横管31沿前后方向分布,立管32的顶端与横管31的圆周壁连接,立管32从上往下的方向上整体向后侧倾斜,这样在连接上湿化器和雾化器后,可以满足患者抬头等需求,不会阻碍患者头部的正常运动。
25.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塑料螺纹管4,所述塑料螺纹管4的一端与立管32的底端连接,
塑料螺纹管4的另一端能够与湿化器的输出口连接。
26.由于塑料螺纹管4具有伸缩性,因此可以作为缓冲,长度可以拉伸满足各种距离使用需求。
27.湿化器有损坏和误操作的风险,这时会产生高温,塑料螺纹管4内壁面积增加可以增加散热,同等管径内径变小可以增加流速。
28.本实施例中所述横管31的后端可拆卸连接有橡胶盖。在需要单独使用湿化器的时候,使用橡胶盖将横管31的后端封闭即可。
29.实施例2
30.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限定,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温度探头、单片机、电池8、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立管32的顶端设置有第一电磁阀,立管32的侧壁开有出气孔,出气孔处设置有第二电磁阀,温度探头穿过立管32的侧壁进入立管32内,温度探头能够检测立管32内的温度信息并将信息发送给单片机,单片机能够控制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的打开和关闭,电池8为温度探头、单片机、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供电。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池8为充电电池。湿化器有损坏和误操作的风险,这时会产生高温,本实施例中设置温度探头,温度探头检测立管32内的温度,当温度过高时,温度探头将信息发送给单片机,单片机控制第一电磁阀关闭,第二电磁阀打开,此时高温的湿气从出气孔排出,以防止温度过高对人体造成伤害。
3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加药喷雾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颈罩(1)和三通管(3),所述颈罩(1)的后壁开有进气孔,颈罩(1)的后壁开有通气孔(6),颈罩(1)上固定有弹性带(2),弹性带(2)能够将颈罩(1)固定在人体颈部,三通管(3)排气端与进气孔连接,三通管(3)的两个进气端能够分别与雾化器的输出口和湿化器的输出口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药喷雾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管(3)包括横管(31)和立管(32),横管(31)沿前后方向布设,立管(32)与横管(31)的圆周壁连接,立管(32)从上往下的方向上整体向后侧倾斜,横管(31)的前端为排气端,横管(31)的后端为三通管(3)的其中一个进气端,立管(32)的底端为三通管(3)的另一个进气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加药喷雾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塑料螺纹管(4),所述塑料螺纹管(4)的一端与立管(32)的底端连接,塑料螺纹管(4)的另一端能够与湿化器的输出口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加药喷雾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管(31)的后端可拆卸连接有橡胶盖。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药喷雾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孔设置于颈罩(1)后壁的中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加药喷雾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孔(6)设置为两个,两个通气孔(6)分别位于进气孔的左右两侧。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药喷雾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探头、单片机、电池(8)、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立管(32)的顶端设置有第一电磁阀,立管(32)的侧壁开有出气孔,出气孔处设置有第二电磁阀,温度探头穿过立管(32)的侧壁进入立管(32)内,温度探头能够检测立管(32)内的温度信息并将信息发送给单片机,单片机能够控制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的打开和关闭,电池(8)为温度探头、单片机、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供电。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加药喷雾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8)为充电电池。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药喷雾连接器,包括颈罩和三通管,所述颈罩的后壁开有进气孔,颈罩的后壁开有通气孔,所述颈罩上固定有弹性带,弹性带能够将颈罩固定在人体颈部,三通管排气端与进气孔连接,三通管的两个进气端能够分别与雾化器的输出口和湿化器的输出口连接,本装置可以实现对气切患者同时进行湿化和雾化。化。化。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刘国渊
技术研发日:2021.11.17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4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