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气机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线耐高温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耐高温电线一般采用硅橡胶来制作,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耐油、抗强酸、耐高温、阻燃性强的特点。
3.其中,经检索发现,有一篇专利号为cn201920635275.0一种用于耐高温电线检测用封闭实验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加热槽、密封机构和主体,所述主体内部的底端安装有水箱,且水箱内部的底端安装有水泵,所述水箱内部的顶端安装有固定架,且固定架的内部均匀设置有活性炭过滤板,所述主体内部的顶端设置有实验腔,且实验腔的底端设置有与水箱内部顶端相连通的导水槽,所述实验腔内部的两端皆安装有加热槽,且相邻的加热槽之间安装有密封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有竖杆、u形卡座、固定螺栓、固定架、插条、插槽和防滑橡胶套,使得装置优化了自身的结构,便于使用者将竖杆和固定架进行拆卸和维护,从而增强了装置的功能性;
4.其中,不足点如下:该装置在对电线样品检测之前,对电线的夹取较为不便,导致操作较为繁琐,该装置在实验的过程中,在电线起火后,不能够对内部的电线样品的阻燃性以及能不能自动熄灭的实验过程进行观察,该装置通过水源对电线样品进行降温灭火,该操作危险性较大,容易产生短路的危险,该装置不能够对试验后产生的残渣进行清理,不利于下一次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对电线的夹取较为不便,不能够对内部的电线样品的阻燃性以及能不能自动熄灭的实验过程进行观察,通过水源对电线样品进行降温灭火,该操作危险性较大,不能够对试验后产生的残渣进行清理的问题,提供一种电线耐高温检测装置。
6.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7.一种电线耐高温检测装置,包括底座、火焰喷枪,所述底座上方有火焰喷枪,所述底座上方设置有固定结构以及冷却结构。
8.其中,所述固定结构包括有保护框、转轴、玻璃壁、固定管、活动管、限位板、制动钮,所述底座上方固定设置有保护框,所述保护框顶部一侧安装有转轴,且转轴上安装有玻璃壁,所述保护框一侧壁中部固定设置有固定管,所述保护框一侧壁贯穿设置有活动管,所述活动管靠近两端处固定设置有限位板,所述活动管外部端头固定设置有制动钮。
9.其中,所述冷却结构包括有出风口、冷风机、通风口、滑轨、储存箱,所述保护框内部另一侧壁固定设置有出风口,且出风口配套设置有冷风机,所述保护框左右侧壁上方开口设置有通风口,所述保护框底部固定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上方滑动设置有储存箱。
10.其中,所述限位板的数量为两个,所述通风口的数量为多个。
11.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加装了固定管和活动管,可以使得对电线样品固定限位的过程更加方便简洁,节省了实验人员的工作时间,提升工作效率。
13.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加装了转轴、玻璃壁,可以在实验的过程中,在保证实验人员安全的情况下,让实验人员能够更好的观察的电线样品的阻燃性以及能不能自动熄灭的情况。
14.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加装了冷风机、通风口,使得在不用采用水源,避免短路危险的情况下,就可以对电线样品进行降温,防止后续取出的时候,温度过高对实验人员造成危险。
15.4、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加装了滑轨、储存箱,可以使得在检测的过程中,收集产生出的残渣废料,实验完毕后将其进行清理,方便下一次实验人员的使用。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正面内部结构示意简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整体侧面内部结构示意简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整体侧面外部结构示意简图。
19.图中标记:1、底座;2、保护框;201、转轴;202、玻璃壁;3、固定管; 4、活动管;401、限位板;402、制动钮;5、火焰喷枪;6、出风口;601、冷风机;602、通风口;7、滑轨;701、储存箱。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本实用新型中:
22.参照图1-3,一种电线耐高温检测装置,包括底座1、火焰喷枪5,底座1 上方有火焰喷枪5,底座1上方设置有固定结构以及冷却结构。
23.参照图1、2、3,进一步的,固定结构包括有保护框2、转轴201、玻璃壁 202、固定管3、活动管4、限位板401、制动钮402,底座1上方固定设置有保护框2,保护框2顶部一侧安装有转轴201,且转轴201上安装有玻璃壁202。
24.参照图1,进一步的,保护框2一侧壁中部固定设置有固定管3,保护框2 一侧壁贯穿设置有活动管4,活动管4靠近两端处固定设置有限位板401,活动管4外部端头固定设置有制动钮402,使用者可以将需要检测的电线样品通过固定管3外部的一端进入,然后同时推动制动钮402将保护框2侧壁的活动管4 推向前与固定管3的另一端契合,然后将电线样品推入活动管4中进行限位,然后再拉动制动钮402将活动管4拉回,从而漏出线路样品的中部,通过活动管4上的限位板401防止活动管4掉入保护框2内部,然后使用者可以通过保护框2侧壁的玻璃壁202来观察内部电线样品是否能够防止火焰的蔓延以及自动熄灭,然后可以通过保护框2上的转轴201可以使得玻璃壁202进行转动开启。
25.参照图2、3,进一步的,冷却结构包括有出风口6、冷风机601、通风口 602、滑轨7、储存箱701,保护框2内部另一侧壁固定设置有出风口6,且出风口6配套设置有冷风机601。
26.参照图2、3,进一步的,保护框2左右侧壁上方开口设置有通风口602,保护框2底部固定设置有滑轨7,滑轨7上方滑动设置有储存箱701,然后使用者可以开启火焰喷枪5对漏出的电线样品进行加热,观察完毕电线样品的阻燃性和耐热性后,使用者可以开启冷风机601使得出风口6吹出冷风,将保护框2 内的高温气体通过通风口602排除,对电线样品进行冷却,防止电线样品烫手,然后通过转轴201开启玻璃壁202,将线路样品取出,然后再在加热的过程中,电线样品产出的残渣废料会通过重力掉入下方的储存箱701内部,然后使用者可以通过滑轨7将储存箱701抽出,进行清理,以此保证保护框2内部的环境干净整洁方便下次的使用。
27.参照图1、3,进一步的,限位板401的数量为两个,通风口602的数量为多个。
28.参照图2,进一步的,火焰喷枪5、冷风机601均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29.工作原理:首先使用者可以将需要检测的电线样品通过固定管3外部的一端进入,然后同时推动制动钮402将保护框2侧壁的活动管4推向前与固定管3 的另一端契合,然后将电线样品推入活动管4中进行限位,然后再拉动制动钮 402将活动管4拉回,从而漏出线路样品的中部,通过活动管4上的限位板401 防止活动管4掉入保护框2内部以及外部,然后使用者可以开启火焰喷枪5对漏出的电线样品进行加热,使用者可以通过保护框2侧壁的玻璃壁202来观察内部电线样品是否能够防止火焰的蔓延以及自动熄灭,观察完毕电线样品的阻燃性和耐热性后,使用者可以开启冷风机601使得出风口6吹出冷风,将保护框2内的高温气体通过通风口602排除,对电线样品进行冷却,防止电线样品烫手,然后通过转轴201开启玻璃壁202,将线路样品取出,然后再在加热的过程中,电线样品产出的残渣废料会通过重力掉入下方的储存箱701内部,然后使用者可以通过滑轨7将储存箱701抽出,进行清理,以此保证保护框2内部的环境干净整洁方便下次的使用。
3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电线耐高温检测装置,包括底座(1)、火焰喷枪(5),所述底座(1)上方有火焰喷枪(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方设置有固定结构以及冷却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有保护框(2)、转轴(201)、玻璃壁(202)、固定管(3)、活动管(4)、限位板(401)、制动钮(402),所述底座(1)上方设置有保护框(2),所述保护框(2)顶部一侧安装有转轴(201),且转轴(201)上安装有玻璃壁(202);所述保护框(2)一侧壁中部设置有固定管(3),所述保护框(2)一侧壁贯穿设置有活动管(4),所述活动管(4)靠近两端处设置有限位板(401),所述活动管(4)外部端头固定设置有制动钮(402);所述冷却结构包括有出风口(6)、冷风机(601)、通风口(602)、滑轨(7)、储存箱(701),所述保护框(2)内部另一侧壁设置有出风口(6),且出风口(6)配套设置有冷风机(601);所述保护框(2)左右侧壁上方开口设置有通风口(602),所述保护框(2)底部设置有滑轨(7),所述滑轨(7)上方滑动设置有储存箱(70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线耐高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401)的数量为两个,所述通风口(602)的数量为多个。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线耐高温检测装置,属于电气机械技术领域,包括底座、火焰喷枪。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加装了固定管和活动管,可以使得对电线样品固定限位的过程更加方便简洁,节省了实验人员的工作时间,提升工作效率,通过加装了转轴、玻璃壁,可以在实验的过程中,在保证实验人员安全的情况下,让实验人员能够更好的观察的电线样品的阻燃性以及能不能自动熄灭的情况,通过加装了冷风机、通风口,使得在不用采用水源,避免短路危险的情况下,就可以对电线样品进行降温,防止后续取出的时候,温度过高对实验人员造成危险,通过加装了滑轨、储存箱,可以收集检测产生出的残渣废料,实验完毕后将其进行清理,方便下一次实验人员的使用。的使用。的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杨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沅江市志豪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25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4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