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标识腕带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12-20  84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标识腕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用标识腕带。


    背景技术:

    2.医用腕带,又叫医疗识别带,是腕带的一种,主要用于医疗领域。医用腕带可提供病人识别信息,其腕带涵盖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及其它医疗特别要求的信息,医用腕带是用于保证医务人员随时对病人身份进行快速而准确的识别,确保标识对象的唯一性及正确性。
    3.现有技术中,医用腕带一般为一次性使用,带体两端之间通过扣件与扣孔配合的形式实现穿戴连接,生产时,由于扣件一般为塑料材质,带体则通常为纸质,带体与扣件分开单独进行生产,后续再将扣件与带体连接到一起,带体与扣件的单独生产加上两者的安装组合造成腕带的生产工序复杂化及生产成本的增加,鉴于此,提出一种更加易于生产制造和更加低生产成本所能够实现的医用标识腕带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涉及的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而提供一种医用标识腕带。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医用标识腕带,包括带体,所述带体设置有a端和b端,所述带体的a端两侧均设置有侧边切口,并且带体的b端内部两侧均设置有间断切口,所述侧边切口沿着带体的a端两侧等距离设置有多个,并且间断切口沿着带体b端设置有多个,所述带体的中段两面均设置有标识区。
    7.优选的,所述带体呈矩形状,所述侧边切口垂直于带体的长边,并且间断切口平行于带体的长边,所述间断切口距离带体长边的距离与侧边切口的切口深度相等。
    8.优选的,所述侧边切口的切口宽度为0.5-2mm,并且两个相邻侧边切口之间的距离为5-8mm。
    9.优选的,所述间断切口的切口长度为5-8mm,并且两个相邻间断切口之间的距离为0.5-2mm。
    10.优选的,所述带体包括基带层和增韧层,所述增韧层设置有两层,并且两个增韧层分别设置于基带层的两面。
    11.本实用新型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通过在带体的一端两侧设置多个侧边切口,并在带体的另一端内部设置多个间断切口,多个侧边切口之间形成与带体一体的翼形边结构,翼形边结构可伸插进间断切口内,翼形边结构伸插进间断切口后形成带体长边方向上的拉拽限制,实现带体两端之间的衔接连接,相比现有通过扣件连接的方式,本装置只使用带体一种材料,加工时只需要通过模切辊进行一次压辊模切加工即可实现带体结构的成型,从而实现生产工艺和材料的优化,可
    有效降低生产使用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主视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带体结构展开状态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带体结构的示意图。
    17.图中:1、带体;11、基带层;12、增韧层;2、侧边切口;3、间断切口;4、标识区。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19.参照图1-3,一种医用标识腕带,包括带体1,带体1设置有a端和b端,带体1的a端两侧均设置有侧边切口2,并且带体1的b端内部两侧均设置有间断切口3,侧边切口2沿着带体1的a端两侧等距离设置有多个,并且间断切口3沿着带体1b端设置有多个,带体1的中段两面均设置有标识区4,标识区4用于填写标识信息,本装置侧边切口2与间断切口3的配合通过带体1两面均可实现,配合双面标识区4设计,可在一面填错的情况下使用另一面标识区4填写,减少浪费,多侧边切口2和多间断切口3的设置,可根据手腕粗细进行合适距离的翼形边结构与间断切口3承插配合,增强穿戴通用性。
    20.本方案具备以下工作过程:
    21.使用时,在标识区4填写好患者的相关信息,填写信息完成后将带体1置于患者手腕部位,将带体1的a端与b端对齐,根据患者手腕部位的粗细,选择合适位置的翼形边结构对准间断切口3承插,使带体1a端两侧翼形边结构均与间断切口3承插匹配,翼形边结构通过间断切口3伸入带体1内侧,侧边切口2与间断切口3之间形成咬合限制,即完成带体1的佩戴。
    22.进一步的,带体1呈矩形状,侧边切口2垂直于带体1的长边,并且间断切口3平行于带体1的长边,间断切口3距离带体1长边的距离与侧边切口2的切口深度相等。
    23.进一步的,侧边切口2的切口宽度为0.5-2mm,并且两个相邻侧边切口2之间的距离为5-8mm。
    24.进一步的,间断切口3的切口长度为5-8mm,并且两个相邻间断切口3之间的距离为0.5-2mm,间断切口3的切口长度与翼形边结构(两个相邻侧边切口2之间的距离)相适配,两个相邻间断切口3之间的距离与侧边切口2的切口宽度相适配,保证翼形边结构与间断切口3的对齐配合。
    25.进一步的,带体1包括基带层11和增韧层12,增韧层12设置有两层,并且两个增韧层12分别设置于基带层11的两面,设置增韧层12提高带体1结构的韧性,进而提升翼形边结
    构的强度和韧性,增强翼形边结构与间断切口3之间的配合效果。
    26.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医用标识腕带,包括带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体(1)设置有a端和b端,所述带体(1)的a端两侧均设置有侧边切口(2),并且带体(1)的b端内部两侧均设置有间断切口(3),所述侧边切口(2)沿着带体(1)的a端两侧等距离设置有多个,并且间断切口(3)沿着带体(1)b端设置有多个,所述带体(1)的中段两面均设置有标识区(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标识腕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体(1)呈矩形状,所述侧边切口(2)垂直于带体(1)的长边,并且间断切口(3)平行于带体(1)的长边,所述间断切口(3)距离带体(1)长边的距离与侧边切口(2)的切口深度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标识腕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边切口(2)的切口宽度为0.5-2mm,并且两个相邻侧边切口(2)之间的距离为5-8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标识腕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间断切口(3)的切口长度为5-8mm,并且两个相邻间断切口(3)之间的距离为0.5-2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标识腕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体(1)包括基带层(11)和增韧层(12),所述增韧层(12)设置有两层,并且两个增韧层(12)分别设置于基带层(11)的两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标识腕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用标识腕带,包括带体,所述带体设置有A端和B端,所述带体的A端两侧均设置有侧边切口,并且带体的B端内部两侧均设置有间断切口。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带体的端头设置侧边切口和间断切口实现配合,多个侧边切口之间形成与带体一体的翼形边结构,翼形边结构可伸插进间断切口内,翼形边结构伸插进间断切口后形成带体长边方向上的拉拽限制,实现带体两端之间的衔接连接,相比现有通过扣件连接的方式,本装置只使用带体一种材料,加工时只需要通过模切辊进行一次压辊模切加工即可实现带体结构的成型,从而实现生产工艺和材料的优化,可有效降低生产使用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崔纪林 赵少华 陶玉琼 袁露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六安市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11.18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443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