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抛投式监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12-20  76



    1.本实用新型涉及监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抛投式监测设备。


    背景技术:

    2.在众多场景中,需要对一目标地理范围进行物体抛投,然后被抛投物体再继续完成自己的工作。例如:用于外星登陆的登陆车等登陆装置,野外抛投电子通信信标用于与卫星(例如gnss监测终端)、无人机、搜救飞行器、雷达和中继通信塔等实现电子通信,野外环境监测的倾角传感器和雨量传感器,被抛投物自身具有光学识别件来实现上空识别等等。以上种种情况下的被抛投物有一个共性就是其自身可以作为一个通信信号源需要与外部实现通信,在通信中为了保证通信的有效性和质量,那么就需要被抛投物在着陆后实现特定方位的正位。除此以外,例如野外环境监测的倾角传感器等地质传感器,也需要自身正位来作为仪器工作的基准。
    3.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当面对土壤覆盖层较厚,植被低矮草丛的地区时,仅通过设置正位机构已经不能满足对监测设备主体支撑的需求,监测设备均安装部署在远离人群居住或远离市政基础设施的地方,甚至大部分位于高寒、高海拔等恶劣环境中,这些环境通常通信条件较差,另外,监测设备若被杂草杂物等遮挡,也会影响其通信信号,现有的抛投式监测设备难以对其高度进行调节,监测范围受到严重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抛投式监测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抛投式监测设备,包括:
    7.监测设备主体,监测设备主体包括设有第一外侧壁的外壳、连接于外壳底部的底壳体以及内置于所述外壳内的可充电的电池模组;
    8.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设置于底壳体底部。
    9.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设置有若干组,若干组固定组件均匀布置在所述底壳体底部,所述固定组件包括高度调节机构以及插接部件,所述高度调节机构一端与所述底壳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插接部件连接,所述高度调节机构用于对插接部件的长度进行调节以使监测设备主体距离地面的高度发生变化。
    10.优选的,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螺纹部件以及螺纹杆,所述螺纹部件为螺纹套筒,所述螺纹套筒一端与底壳体固定连接,螺纹套筒内置螺纹结构且远离底壳体的一端与螺纹杆螺纹连接,以使螺纹杆在螺纹套筒内进行高度调节,所述螺纹杆远离螺纹套筒的一端与插接部件固定连接。
    11.优选的,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伸缩杆以及与伸缩杆连接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一端与底壳体固定连接,另一端连接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远离驱动组件的一端与插接
    部件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组件用于带动伸缩杆拉伸和收缩以实现对插接部件的长度调节。
    12.优选的,所述插接部件包括抓地插脚,所述抓地插脚一端与高度调节机构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锥形部,用于插入土中以实现与土壤插接固定。
    13.优选的,还包括太阳能充电装置,所述太阳能充电装置包括装设有太阳能板的第一展开部;
    14.其中,所述外壳上开设有用于收纳所述太阳能板的收纳槽,所述第一展开部活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外侧壁上,所述第一展开部用于将所述太阳能板从所述收纳槽中脱离。
    15.优选的,还包括伸缩装置,伸缩装置用于将收纳在外壳内的太阳能板从收纳槽中抽出,外壳包括第一壳体和设置在第一壳体底部的第二壳体,第一展开部设置在第一壳体上,伸缩装置固定在第二壳体内部并与第一壳体底部连接,伸缩装置用于带动第一壳体上升或下降,以使第一展开部从收纳槽中脱离;
    16.还包括太阳板限位件,所述太阳能板限位件固定在所述收纳槽边缘。
    17.优选的,所述第一外侧壁设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展开部包括活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外侧壁上的安装架和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安装架和所述第一外侧壁上的第一拉簧,所述太阳能板活动连接在所述安装架上;
    18.还包括第二展开部,所述第二展开部包括分别与所述安装架固定的第二拉簧和第三拉簧,所述太阳能板设置两个,两个所述太阳能板分别通过所述第二拉簧和所述第三拉簧对称枢接在所述安装架上。
    19.优选的,所述安装架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太阳能板的枢接架,所述太阳能板上设有与所述枢接架对应的枢接套筒,所述太阳能板套装在所述枢接套筒上,以使所述太阳能板与所述安装架枢转连接。
    20.优选的,所述底壳体表面布置有置于外壳内的可充电的电池模组,电池模组靠近底壳体以起到配重和降低重心的效果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2.1)首先,通过在底壳体底端周向布置有多组固定组件,通过固定组件插接在土壤内以实现对监测设备主体的进一步固定,对插接部件的长度调节可以实现监测设备主体距离地面的高度发生变化,当面对复杂的或者杂草过高的地形时,可以通过调节高度来提高监测设备主体的监测范围,实用性更高,其次,电池组以及电路板在监测设备主体内的位置较现有技术更低,从而可以有效降低设备主体的重心以提高其稳定性;
    23.2)本发明实施例的监测设备落地时,监测设备主体朝向上侧,插接部件的锥形部朝向下侧,入土深度可达30-50cm,进一步提高了整个设备的稳定性,实用性更高,适用于土壤覆盖层较厚,植被低矮草丛的地区。
    附图说明
    24.图1为一种抛投式监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一种抛投式监测设备中待机状态外部的结构示意图。
    26.图3为一种抛投式监测设备中待机状态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27.图4为一种抛投式监测设备中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8.图中:1-监测设备主体;2-电池模组;3-太阳能充电装置;4-信号收发装置;5-收纳
    槽;6-太阳能板限位件;7-底壳体;8-插接部件;9-螺纹套筒;10-螺纹杆;11-保护罩;12-安装架;13-固定筒;14-第一拉簧;15-控制主板;16-伸缩件;17-太阳能板;18-驱动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30.请参阅图1-4,一种抛投式监测设备,包括监测设备主体1,监测设备主体1包括设有第一外侧壁的外壳、连接于外壳底部的底壳体7以及内置于所述外壳内的可充电的电池模组2,所述底壳体7底部设置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用于插接至待监测范围的土壤内进而实现对监测设备主体1的定位固定。
    31.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被抛投监测设备主体1为抛投动作中,实现后续工作的硬件主体,该硬件主体根据不同的使用背景,搭载不同的功能模块和附属物,例如卫星信标中搭载信号发生器,摄像头,录音器;物资空投中搭载荧光板或反光片等,火场投放中搭载温度传感器等,不限于以上所具体举例,一切依据使用的场景及技术设定和条件,通过在底壳体7底端周向布置有多组固定组件,通过固定组件插接在土壤内以实现对监测设备主体1的进一步固定。
    32.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组件设置有若干组,若干组固定组件均匀布置在底壳体7底部,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高度调节机构以及插接部件8,所述高度调节机构一端与所述底壳体7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插接部件8连接,所述高度调节机构用于对插接部件8的长度进行调节以使监测设备主体1距离地面的高度发生变化。
    33.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螺纹部件以及螺纹杆,所述螺纹部件可以采用螺纹套筒,所述螺纹套筒一端与底壳体7固定连接,螺纹套筒内置螺纹结构且远离底壳体7的一端与螺纹杆10螺纹连接,以使螺纹杆10在螺纹套筒9内进行高度调节,所述螺纹杆10远离螺纹套筒9的一端与插接部件8固定连接。
    34.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当需要对插接部件8的长度进行调节时,通过在螺纹套筒9间转动螺纹杆10,螺纹杆10通过在螺纹套筒9内上下移动进而实现对插接部件8的长度调节。
    35.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高度调节机构还可以采用伸缩杆以及与伸缩杆连接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一端与底壳体7固定连接,另一端连接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远离驱动组件的一端与插接部件8固定连接,可选的,驱动组件采用步进电机,伸缩杆采用丝杆,丝杆与步进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通过控制步进电机正向运转或反向运转进而控制丝杆上升和下降,从而实现对插接部件8的长度调节,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驱动组件还可以采用伸缩气缸,伸缩杆采用活塞杆。
    36.具体的,所述插接部件8包括抓地插脚,所述抓地插脚一端与高度调节机构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锥形部,用于插入土中以实现与土壤插接固定,可选的,所述插接部件8还可以采用定位销钉或端部呈锥形的尖钉。
    37.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对插接部件8的长度调节可以实现监测设备主体1距离地面的高度发生变化,当面对复杂的或者杂草过高的地形时,可以通过调节高度来提高监测设备主体1的监测范围。
    38.通过无人机对该监测设备进行抛投,抛投高度为25-35米,当抛投高度过高时,难
    以保证插接部件的锥形部朝向下侧,当抛投高度过低时,重力势能较小,难以使锥形部扎入土壤内,本发明实施例的监测设备落地时,监测设备主体1朝向上侧,插接部件的锥形部朝向下侧,入土深度可达30-50cm,进一步提高了整个设备的稳定性,实用性更高。
    39.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一步的方案,还包括太阳能充电装置3,所述底壳体7表面布置有置于外壳内的可充电的电池模组2,电池模组2靠近底壳体7以起到配重和降低重心的效果,太阳能充电装置3包括装设有太阳能板17的第一展开部和分别与太阳能板17以及电池模组2连接的充电模块;外壳上开设有用于收纳太阳能板17的收纳槽5,第一展开部活动连接在第一外侧壁上,第一展开部用于将太阳能板17从收纳槽5中脱离。可选的,使第一展开部从收纳槽5中脱离的触发方式可通过在第一展开部和监测设备主体1之间设置电磁开关并通过远程控制或延时芯片控制电磁开关在特点情况或特定时间点打开,从而释放位于收纳槽5内的太阳能板17。可选的,太阳能充电装置3设置两组,两组太阳能充电装置3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一外侧壁上。
    40.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太阳板限位件,太阳能板限位件6固定在收纳槽5边缘。第一外侧壁设于第一壳体,第一展开部包括活动连接在第一外侧壁上的安装架12和两端分别连接在安装架12和第一外侧壁上的第一拉簧14,太阳能板17活动连接在安装架12上。可选的,安装架12上固定有安装杆,安装杆上设有拉环,第一拉簧14一端与第一外侧壁固定,另一端固定在拉环上。
    41.优选的,还包括第二展开部,第二展开部包括分别与安装架12固定的第二拉簧和第三拉簧,太阳能板17设置两个,两个太阳能板17分别通过第二拉簧和第三拉簧对称枢接在安装架12上。安装架12设有用于安装太阳能板17的枢接架,太阳能板17上设有与枢接架对应的枢接套筒,太阳能板17套装在枢接套筒上,以使太阳能板17与安装架12枢转连接。
    42.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伸缩装置,伸缩装置用于将收纳在外壳内的太阳能板17从收纳槽5中抽出,外壳包括第一壳体和设置在第一壳体底部的第二壳体,第一展开部设置在第一壳体上,伸缩装置固定在第二壳体内部并与第一壳体底部连接,伸缩装置用于带动第一壳体上升或下降,以使第一展开部从收纳槽5中脱离。可选的,伸缩装置包括伸缩件16和与伸缩件16连接的驱动部件18。监测设备主体1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壳体内的控制主板15和与控制主板15以及电池模组2连接的信号收发装置4,第二壳体设置为上下开口的空心套筒状结构,第一壳体包括设置为下开口的空心圆筒结构的固定筒13和封装在固定筒13顶部的保护罩11,控制主板15固定在所述固定筒13内,信号收发装置4固定在固定筒13顶部并被保护罩11封装固定。固定筒13底部封装有伸缩杆连接板,伸缩杆连接板用于连接伸缩杆并使固定在伸缩杆上的第一壳体以及封装在第一壳体内部的控制主板15、信号收发装置4在伸缩杆的带动下上升或下降。
    43.具体的,当本监测设备处于待机状态时,将两个太阳能板17互相贴合后插入收纳槽5,使两个太阳能板17嵌入外壳内,并使太阳能板限位件6抵压在安装架12外部,当本监测设备启动,伸缩装置带动第一壳体部分上升并使安装架12的下缘高于太阳能板限位件6的顶部时,安装架12将在第一拉簧14的作用下展开并将收纳在外壳内的太阳能板17从收纳槽5中抽出。当太阳能板17完全脱离收纳槽5时,第二拉簧和第三拉簧将两个太阳能板17展开成水平状。
    44.实施例二
    45.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被抛投物为倾角传感器。
    46.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给出了一种具体作为倾角传感器的结构和设置形式。作为地理监测手段,倾角传感器的野外投放,可以起到监测例如山体滑坡等情况的作用,同样作为地理监测传感器的还有雨量传感器等。
    47.综上所示、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壳体7底端周向布置有多组固定组件,通过固定组件插接在土壤内以实现对监测设备主体1的进一步固定,对插接部件8的长度调节可以实现监测设备主体1距离地面的高度发生变化,当面对复杂的或者杂草过高的地形时,可以通过调节高度来提高监测设备主体1的监测范围,采用无人机对该监测设备进行抛投,抛投高度为25-35米,当抛投高度过高时,难以保证插接部件的锥形部朝向下侧,当抛投高度过低时,重力势能较小,难以使锥形部扎入土壤内,本发明实施例的监测设备落地时,监测设备主体朝向上侧,插接部件的锥形部朝向下侧,入土深度可达30-50cm,实用性更高;通过设置与信号收发装置4连接的伸缩装置,使监测设备在安装固定后仍能通过伸缩装置对信号收发装置4的高度进行调节以达到不改变监测设备整体尺寸但信号增强或缩小监测设备尺寸仍能保持较佳通信信号的效果,提供了一种通信信号稳定且方便运输的监测设备,有效解决了监测设备尺寸过大不便于运输、尺寸过小影响其通信信号的问题,并进一步地设有可解决监测设备供能问题的太阳能充电装置3,保证了监测设备的长期稳定监测工作。更进一步的,太阳能充电装置3均设有收纳结构,使其在待机状态时收纳在检测设备内部或包覆在监测设备表面,既能起到保护监测设备的作用也有利于监测设备储存及运输。
    48.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49.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技术特征:
    1.一种抛投式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监测设备主体,监测设备主体包括设有第一外侧壁的外壳、连接于外壳底部的底壳体以及内置于所述外壳内的可充电的电池模组;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设置于底壳体底部;所述固定组件包括高度调节机构以及插接部件,所述高度调节机构一端与所述底壳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插接部件连接,所述高度调节机构用于对插接部件的长度进行调节以使监测设备主体距离地面的高度发生变化;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螺纹部件以及螺纹杆,所述螺纹部件为螺纹套筒,所述螺纹套筒一端与底壳体固定连接,螺纹套筒内置螺纹结构且远离底壳体的一端与螺纹杆螺纹连接,以使螺纹杆在螺纹套筒内进行高度调节,所述螺纹杆远离螺纹套筒的一端与插接部件固定连接;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伸缩杆以及与伸缩杆连接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一端与底壳体固定连接,另一端连接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远离驱动组件的一端与插接部件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组件用于带动伸缩杆拉伸和收缩以实现对插接部件的长度调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抛投式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设置有若干组,若干组固定组件均匀布置在所述底壳体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抛投式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部件包括抓地插脚,所述抓地插脚一端与高度调节机构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锥形部,用于插入土中以实现与土壤插接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抛投式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太阳能充电装置,所述太阳能充电装置包括装设有太阳能板的第一展开部;其中,所述外壳上开设有用于收纳所述太阳能板的收纳槽,所述第一展开部活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外侧壁上,所述第一展开部用于将所述太阳能板从所述收纳槽中脱离。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抛投式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伸缩装置,伸缩装置用于将收纳在外壳内的太阳能板从收纳槽中抽出,外壳包括第一壳体和设置在第一壳体底部的第二壳体,第一展开部设置在第一壳体上,伸缩装置固定在第二壳体内部并与第一壳体底部连接,伸缩装置用于带动第一壳体上升或下降,以使第一展开部从收纳槽中脱离;还包括太阳能板限位件,所述太阳能板限位件固定在所述收纳槽边缘。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抛投式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侧壁设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展开部包括活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外侧壁上的安装架和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安装架和所述第一外侧壁上的第一拉簧,所述太阳能板活动连接在所述安装架上;还包括第二展开部,所述第二展开部包括分别与所述安装架固定的第二拉簧和第三拉簧,所述太阳能板设置两个,两个所述太阳能板分别通过所述第二拉簧和所述第三拉簧对称枢接在所述安装架上。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抛投式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太阳能板的枢接架,所述太阳能板上设有与所述枢接架对应的枢接套筒,所述太阳能板套装在所述枢接套筒上,以使所述太阳能板与所述安装架枢转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抛投式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体表面布置有置于外壳内的可充电的电池模组,电池模组靠近底壳体以起到配重和降低重心的效果。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抛投式监测设备,涉及监测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监测设备主体,监测设备主体包括设有第一外侧壁的外壳、固定安装在外壳底部的底壳体以及内置于所述外壳内的可充电的电池模组;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设置于所述底壳体底部,监测设备落地时,监测设备主体朝向上侧,插接部件朝向下侧,用于插接至土壤内实现对监测设备主体的定位固定,通过对插接部件的长度调节可以实现监测设备主体距离地面的高度发生变化,同时通过调节高度来提高监测设备主体的监测范围,电池组以及电路板在监测设备主体内的位置较现有技术更低,从而有效降低设备主体的重心以提高其稳定性,适用于土壤覆盖层较厚,植被低矮草丛的地区。植被低矮草丛的地区。植被低矮草丛的地区。


    技术研发人员:李慧生 王超 袁畅 刘起霞 彭震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北斗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24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444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