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监测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空冷岛无线智能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2.空冷岛是直接空冷系统,又称为空气冷却系统,它是一种以节水为目的的火电厂冷却技术,是一种以空气取代水为冷却介质的冷却方式,是指汽轮机的排汽直接进入空冷凝汽器用空气来冷凝,空气与蒸汽进行热交换,所需的冷却空气通常由机械通风方式供应,其冷凝水由凝结水泵排入汽轮机组的回热系统,空冷岛需要设置温度监测装置。
3.现有的空冷岛温度监测装置一般需要对不同环境的温度进行检测,需要对监测装置进行搬运,现在主要通过人工去搬运到拖车上,通过拖车进行搬运,但这种运输方式极为耗时耗力,且不方便,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对温度监测装置搬运不方便的缺点,而提出的空冷岛无线智能监测装置。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空冷岛无线智能监测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开设有第一放置槽,所述第一放置槽内活动设置有拉伸机构;
7.所述拉伸机构包括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放置槽内的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两端延伸至所述第一放置槽的外部后固定设置有限位块,所述活动杆上套设有拉伸杆,所述壳体的顶端固定设置有挡板,所述壳体的底部固定设置有万向轮。
8.优选地,所述壳体的底部固定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固定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远离所述凹槽的一端与所述万向轮固定连接。
9.优选地,所述固定杆上贯穿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两端活动设置有旋转螺母,所述转动杆上套设有支撑架,所述万向轮位于所述支撑架内。
10.优选地,所述转动杆与所述固定杆之间固定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转动杆的固定胶。
11.优选地,所述转动杆上开设有与所述旋转螺母相匹配的螺纹。
12.优选地,所述壳体的侧壁开设有第二放置槽,所述第二放置槽内固定设置有显示屏和控制按钮。
13.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4.1、本监测装置通过活动杆和拉伸杆实现在搬运时进行推拉,壳体底部的万向轮进一步方便监测装置的搬运,省去了人力,第一放置槽方便不使用拉伸杆时对其进行储放,节省了空间。
15.2、本监测装置通过壳体底部可活动的支撑架,实现在进行监测时对装置进行稳定支撑,防止因万向轮的滚动而影响装置的监测的准确性,且支撑架可以根据旋转螺母调节,
不使用时也不妨碍万向轮的滚动,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空冷岛无线智能监测装置侧视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空冷岛无线智能监测装置正视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空冷岛无线智能监测装置仰视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空冷岛无线智能监测装置局部的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壳体;2、显示屏;3、控制按钮;4、拉伸杆;5、支撑架;6、限位块;7、挡板;8、旋转螺母;9、万向轮;10、固定杆;11、凹槽;12、转动杆;13、活动杆;14、第一放置槽;15、第二放置槽。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2.参照图1-4,空冷岛无线智能监测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上开设有第一放置槽14,第一放置槽14内活动设置有拉伸机构,壳体1的侧壁开设有第二放置槽15,第二放置槽15内固定设置有显示屏2和控制按钮3,控制按钮3用于对监测装置进行操作,显示屏2用于显示出相对应的数据;
23.拉伸机构包括活动设置在第一放置槽14内的活动杆13,活动杆13的两端延伸至第一放置槽14的外部后固定设置有限位块6,活动杆13上套设有拉伸杆4,壳体1的顶端固定设置有挡板7,挡板7防止活动杆13拉出第一放置槽14,当不需要使用拉伸杆4时,第一放置槽14可以用于储放拉伸杆4,壳体1的底部固定设置有万向轮9,具体为,壳体1的底部固定开设有凹槽11,凹槽11内固定设置有固定杆10,固定杆10远离凹槽11的一端与万向轮9固定连接,万向轮9方便对监测装置进行移动,为了方便在进行监测时,保持装置的稳定,固定杆10上贯穿有转动杆12,转动杆12与固定杆10之间固定设置有用于固定转动杆12的固定胶,这样可以将转动杆12固定住,转动杆12的两端活动设置有旋转螺母8,转动杆12上开设有与旋转螺母8相匹配的螺纹,转动杆12上套设有支撑架5,调节旋转螺母8可以对支撑架5进行固定,当不需要使用支撑架5时,拧松旋转螺母8,将支撑架5绕着转动杆12向上旋转,再将旋转螺母8拧紧对支撑架5进行固定,万向轮9位于支撑架5内,这样可以防止因万向轮9的滚动而影响装置的监测的准确性。
2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当需要对空冷岛的温度监测装置进行搬运时,向上拉出拉伸杆4,拧松旋转螺母8,调节支撑架5,使支撑架5绕着转动杆12向上转动,再将旋转螺母8拧紧,将支撑架5固定住,使万向轮9与地面接触方便搬运;
25.当搬运到合适的监测位置时,将拉伸杆4向下推动,放回第一放置槽14内进行储放,节省空间,再拧松旋转螺母8,调节支撑架5至竖直放置在地面上,再将旋转螺母8拧紧固定支撑架5,进而实现对整个监测装置的稳定支撑。
26.在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7.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空冷岛无线智能监测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开设有第一放置槽(14),所述第一放置槽(14)内活动设置有拉伸机构;所述拉伸机构包括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放置槽(14)内的活动杆(13),所述活动杆(13)的两端延伸至所述第一放置槽(14)的外部后固定设置有限位块(6),所述活动杆(13)上套设有拉伸杆(4),所述壳体(1)的顶端固定设置有挡板(7),所述壳体(1)的底部固定设置有万向轮(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冷岛无线智能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底部固定开设有凹槽(11),所述凹槽(11)内固定设置有固定杆(10),所述固定杆(10)远离所述凹槽(11)的一端与所述万向轮(9)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冷岛无线智能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10)上贯穿有转动杆(12),所述转动杆(12)的两端活动设置有旋转螺母(8),所述转动杆(12)上套设有支撑架(5),所述万向轮(9)位于所述支撑架(5)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冷岛无线智能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12)与所述固定杆(10)之间固定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转动杆(12)的固定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冷岛无线智能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12)上开设有与所述旋转螺母(8)相匹配的螺纹。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冷岛无线智能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侧壁开设有第二放置槽(15),所述第二放置槽(15)内固定设置有显示屏(2)和控制按钮(3)。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空冷岛无线智能监测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上开设有第一放置槽,第一放置槽内活动设置有拉伸机构;当需要对监测装置进行搬运时,向上拉出拉伸杆,拧松旋转螺母,调节支撑架,使支撑架绕着转动杆向上转动,再将旋转螺母拧紧,将支撑架固定住,使万向轮与地面接触方便搬运;当搬运到合适的监测位置时,将拉伸杆向下推动,放回第一放置槽内进行储放,节省空间,再拧松旋转螺母,调节支撑架至竖直放置在地面上,再将旋转螺母拧紧固定支撑架,进而实现对整个监测装置的稳定支撑;本装置节省人力,第一放置槽方便不使用拉伸杆时对其进行储放,节省空间,支撑架可以根据旋转螺母调节,不使用时也不妨碍万向轮的滚动,提高装置的实用性。装置的实用性。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燕平 徐强 南雄 张永辉 邱桂芝 王锡凯 万逵芳 高静 杨晋 刘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华北电力试验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21.08.24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4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