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保险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用前保险杠。
背景技术:
2.汽车保险杠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在汽车受到冲击时,能有效将冲击力吸收进而保护汽车本体。传统保险杠一般包括横梁和外板,横梁和外板之间填充缓冲材料进行吸能,但是传统缓冲材料的吸能效果并不好,进而导致保险杠的缓冲能力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设计一种吸能效果好的汽车用前保险杠。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5.汽车用前保险杠,包括:横梁、外板以及避震弹簧,所述横梁与汽车前端纵梁固定连接,所述外板通过避震弹簧与所述横梁固定连接,所述横梁与外板之间还设置有橡胶气囊,所述橡胶气囊内充有惰性气体,所述橡胶气囊与所述横梁接外板均接触。
6.进一步地,所述外板包括外包围板,所述外包围板内填充有缓冲层,所述外包围板内侧设置有导杆,所述导杆与所述横梁接触。
7.进一步地,所述外板上还固定有导向杆,所述横梁上开设有与所述导向杆对应的导向孔,所述避震弹簧套设于所述导向杆上。
8.进一步地,所述橡胶气囊上还连通有压力计和储气罐,所述储气罐与所述橡胶气囊之间设置有气阀。
9.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较于传统技术手段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0.本实用新型采用避震弹簧和橡胶气囊以及缓冲材料三重防护手段进行吸能,将汽车发生碰撞时的冲击力有效吸收,相较于传统仅采用缓冲材料进行缓冲的情况而言,本实用新型的吸能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11.通过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前述的和其他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4.其中:
15.1.横梁、11.导向孔、2.外板、21.外包围板、22.缓冲层、23.导向杆、3.避震弹簧、4.橡胶气囊、41.压力计、42.储气罐。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例,
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17.参考下列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地说明:
18.汽车用前保险杠,包括:横梁1、外板2以及避震弹簧3,所述横梁1与汽车前端纵梁固定连接,所述外板2通过避震弹簧3与所述横梁1固定连接,所述横梁1与外板2之间还设置有橡胶气囊4,所述橡胶气囊4内充有惰性气体,所述橡胶气囊4与所述横梁1接外板2均接触。
19.外板2包括外包围板21,所述外包围板21内填充有缓冲层22,所述外包围板21内侧设置有导杆,所述导杆与所述横梁1接触。
20.外板2上还固定有导向杆23,所述横梁1上开设有与所述导向杆23对应的导向孔11,所述避震弹簧3套设于所述导向杆23上。
21.橡胶气囊4上还连通有压力计41和储气罐42,所述储气罐42与所述橡胶气囊4之间设置有气阀。
2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简述:
23.在上述的汽车用前保险杠中,横梁1横贯在汽车前端的纵梁上,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横梁1上开设有导向孔11,外板2上两侧和导向孔11相对的位置向后延伸有导向杆23,该导向杆23上套有避震弹簧3,避震弹簧3的两端则分别固定在横梁1和外板2上。导向杆23的设计一方面是为了能让外板2在平时保持平行于地面的姿态设置,另一方面当发生碰撞时,能为避震弹簧3起到导向作用,使其避震效能尽可能发挥。
24.外板2则具有外包围板21,外包围板21内即缓冲层22,该缓冲层22内填充有缓冲材料。
25.在外板2和横梁1之间又设置有橡胶气囊4,该橡胶气囊4内充有气体,气体一般采用的是惰性气体,橡胶气囊4充气使得其能和外板2还有横梁1内侧均接触。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橡胶气囊4通常充气至其充满的极限水平的50%即可,防止碰撞时挤爆发生危险。
26.在橡胶气囊4上还设置有压力计41,方便检修人员观测橡胶气囊4内的情况,并根据需要打开气阀,使得储气罐42内的气流能流入橡胶气囊4内。气阀一般为单向阀,储气罐42一般是可更换的。
27.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技术特征:
1.汽车用前保险杠,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梁、外板以及避震弹簧,所述横梁与汽车前端纵梁固定连接,所述外板通过避震弹簧与所述横梁固定连接,所述横梁与外板之间还设置有橡胶气囊,所述橡胶气囊内充有惰性气体,所述橡胶气囊与所述横梁接外板均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前保险杠,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板包括外包围板,所述外包围板内填充有缓冲层,所述外包围板内侧设置有导杆,所述导杆与所述横梁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前保险杠,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板上还固定有导向杆,所述横梁上开设有与所述导向杆对应的导向孔,所述避震弹簧套设于所述导向杆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前保险杠,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气囊上还连通有压力计和储气罐,所述储气罐与所述橡胶气囊之间设置有气阀。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保险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用前保险杠,包括:横梁、外板以及避震弹簧,所述横梁与汽车前端纵梁固定连接,所述外板通过避震弹簧与所述横梁固定连接,所述横梁与外板之间还设置有橡胶气囊,所述橡胶气囊内充有惰性气体,所述橡胶气囊与所述横梁接外板均接触。本实用新型采用避震弹簧和橡胶气囊以及缓冲材料三重防护手段进行吸能,将汽车发生碰撞时的冲击力有效吸收,相较于传统仅采用缓冲材料进行缓冲的情况而言,本实用新型的吸能效果更好。吸能效果更好。吸能效果更好。
技术研发人员:朱建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亨达车业部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18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4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