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吊装辅助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自重驱动自动夹紧吊装机构。
背景技术:
2.目前大型轴承的成品搬运一般采用内外圈吊带捆绑式,轴承搬运不够平稳,而且对精密级轴承易混入杂质,造成清洁度超标。而包装后的轴承因中心安装孔被包装袋封住,无法捆绑吊带;现在的自夹紧机构多为两点式的,一方面对于轴承这种圆盘类的难以夹持到直径部位,夹持在一条弦上容易造成打滑脱落造成起重伤害。一方面重量大的薄壁轴承因两点夹持力过大易造成轴承变形影响产品质量。而且脱钩需要工人依靠体力克服起重机构重力做功,容易疲劳且有机械伤害危险。本实用新型机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填补行业空白。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重驱动自动夹紧吊装机构。
4.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一种自重驱动自动夹紧吊装机构,包括芯轴、机架、中心套、连杆和杠杆,多个机架呈辐射状设置在芯轴的下端,中心套下端开口,可移动地套接在芯轴的上端,连杆、杠杆的个数与机架的个数相同,连杆一端转动连接在中心套的外侧壁,另一端与杠杆转动连接,杠杆的中段与机架远离芯轴的一端转动连接,杠杆远离连杆的一端朝芯轴的方向弯折,并且在杠杆远离连杆的一端设有托架。
5.优选地,所述中心套与所述芯轴间隙配合。
6.进一步优选,还包括防脱销,在所述芯轴和所述中心套上,沿着竖直方向,均设有多个销孔。
7.进一步优选,还包括省力弹簧,省力弹簧上端与所述中心套内部腔体的上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芯轴的上端通过弹簧托板连接。
8.进一步优选,所述托架为l型结构,托架的竖板与所述杠杆转动连接,托架的横板上表面设有尼龙垫。
9.进一步优选,所述连杆与所述中心套通过连杆轴转动连接;所述连杆与所述杠杆通过杠杆轴转动连接;所述杠杆中段与所述机架通过支点轴转动连接;所述杠杆与所述托架通过托架轴转动连接。
10.进一步优选,在所述中心套的上端,设有吊环。
11.进一步优选,在所述杠杆分为可拆卸的两段,两段结构通过铆钉连接。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3.与起重机配套使用,具有自重夹紧功能,自定心功能,防脱钩功能和脱钩功能;降低操作者劳动强度,提升安全性和效率,保证零件起重和搬运的平稳性。
附图说明
14.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剖视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18.参考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重驱动自动夹紧吊装机构,包括芯轴15、机架8、中心套2、连杆4和杠杆6,多个机架8呈辐射状设置在芯轴15的下端,中心套2下端开口,可移动地套接在芯轴15的上端,连杆4、杠杆6的个数与机架8的个数相同,连杆4一端转动连接在中心套2的外侧壁,另一端与杠杆6转动连接,杠杆6的中段与机架8远离芯轴15的一端转动连接,杠杆6远离连杆4的一端朝芯轴15的方向弯折,并且在杠杆6远离连杆4的一端设有托架12。
19.在吊装过程中,须配合对应起重机半自动操作。起重机吊钩将本机构吊起,手动将多个机架8的中心位置与将要起重的轴承中心靠近,使托架12(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有4个)靠近轴承外圆的底端面。当起重机向上提拉本机构时,中心套2沿着芯轴15向上滑动,同时连杆4向上位移并推动杠杆6的上端同时向上移动,运动轨迹如图1所示。驱动杠杆6的中部绕与机架8的连接位置旋转,杠杆6的阻力端10向内侧移动,带动托架12向内侧移动。当托架12的夹紧位置14贴紧轴承后,托架12下端伸入轴承下端面,此时需要人工手动导正。起重机继续起吊,因轴承刚性不可压缩,机构整体内部位移为零,可视为刚体。继续起吊可将轴承连同机构一同吊起,且轴承越重机构锁紧力越大。
20.作为一种具体的可移动连接方式,所述中心套2与所述芯轴15间隙配合。在起吊的开始阶段,起重机带动中心套2沿着芯轴15向上运动,多个托架12逐渐靠近轴承,当托架12将轴承抱死后,机构整体为刚性结构,中心套2相对于芯轴15不再继续向上移动。
21.为了防止在起吊过程中脱落,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还包括防脱销16,在所述芯轴15和所述中心套2上,沿着竖直方向,均设有多个销孔17。
22.将防脱销16插入对应的销孔17中,锁紧机构防松防脱。将轴承移动到目标位置后,起重机吊钩沿竖直方向缓慢下降。轴承端面落稳后可拔出防脱销16,继续下降吊钩,机构在自重作用下中心套2下降,带动连杆4沿轨迹弧方向移动,杠杆阻力端10沿与机架8连接位置反方向旋转。托架12张开实现脱钩。当脱钩完成后,再次插入防脱销16重新锁紧机构实现刚体,此时4个托架12张开。操作起重机吊起机构完成装卸操作。
23.为了省力,本机构还包括省力弹簧19,省力弹簧19上端与所述中心套2内部腔体的上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芯轴15的上端通过弹簧托板18连接。
24.在摆正主机构和脱钩的时候,如果机构受空间限制需要手动微调杠杆6,为平衡杠杆6和中心套2的部分重力,节省人力据实加装。
25.作为托架12的一种优选结构以及为防止轴承接触面被啃伤,所述托架12为l型结构,托架12的竖板与所述杠杆6转动连接,托架12的横板上表面设有尼龙垫13。用尼龙垫13
将l型结构的横板上表面加工成倾斜形式,保护工件防止磕碰同时防止滑落。
26.为了顺利实现转动连接,所述连杆4与所述中心套2通过连杆轴3转动连接;所述连杆4与所述杠杆6通过杠杆轴5转动连接;所述杠杆6中段与所述机架8通过支点轴9转动连接;所述杠杆6与所述托架12通过托架轴11转动连接。
27.为了方便与起重机匹配,在所述中心套2的上端,设有吊环1。
28.为了适应不同的待吊装设备,作为改进,所述杠杆6分为可拆卸的两段,两段结构通过铆钉7连接。
29.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技术特征:
1.自重驱动自动夹紧吊装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芯轴(15)、机架(8)、中心套(2)、连杆(4)和杠杆(6),多个机架(8)呈辐射状设置在芯轴(15)的下端,中心套(2)下端开口,可移动地套接在芯轴(15)的上端,连杆(4)、杠杆(6)的个数与机架(8)的个数相同,连杆(4)一端转动连接在中心套(2)的外侧壁,另一端与杠杆(6)转动连接,杠杆(6)的中段与机架(8)远离芯轴(15)的一端转动连接,杠杆(6)远离连杆(4)的一端朝芯轴(15)的方向弯折,并且在杠杆(6)远离连杆(4)的一端设有托架(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重驱动自动夹紧吊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套(2)与所述芯轴(15)间隙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重驱动自动夹紧吊装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脱销(16),在所述芯轴(15)和所述中心套(2)上,沿着竖直方向,均设有多个销孔(1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重驱动自动夹紧吊装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省力弹簧(19),省力弹簧(19)上端与所述中心套(2)内部腔体的上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芯轴(15)的上端通过弹簧托板(18)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重驱动自动夹紧吊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12)为l型结构,托架(12)的竖板与所述杠杆(6)转动连接,托架(12)的横板上表面设有尼龙垫(13)。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重驱动自动夹紧吊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4)与所述中心套(2)通过连杆轴(3)转动连接;所述连杆(4)与所述杠杆(6)通过杠杆轴(5)转动连接;所述杠杆(6)中段与所述机架(8)通过支点轴(9)转动连接;所述杠杆(6)与所述托架(12)通过托架轴(11)转动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重驱动自动夹紧吊装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心套(2)的上端,设有吊环(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重驱动自动夹紧吊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杆(6)分为可拆卸的两段,两段结构通过铆钉(7)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吊装辅助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自重驱动自动夹紧吊装机构,包括芯轴、机架、中心套、连杆和杠杆,多个机架呈辐射状设置在芯轴的下端,中心套下端开口,可移动地套接在芯轴的上端,连杆、杠杆的个数与机架的个数相同,连杆一端转动连接在中心套的外侧壁,另一端与杠杆转动连接,杠杆的中段与机架远离芯轴的一端转动连接,杠杆远离连杆的一端朝芯轴的方向弯折,并且在杠杆远离连杆的一端设有托架。本新型能够降低操作者劳动强度,提升安全性和效率,保证零件起重和搬运的平稳性。性。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进军 何佳 房宁 田锡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沈阳罕王精密轴承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17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4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