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注塑机的下料口冷却机构。
背景技术:
2.注塑机又称为注射成型机或注射机,其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塑料加热熔融,然后对熔融后的塑料施加高压,使其射出至塑料成型模具型腔内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若注塑机下料口内所喷射出的物料温度较高,熔融塑料流动性加快,将会直接影响注塑成型加工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注塑机的下料口冷却机构以防止在注塑机下料口处的熔融塑料温度过高,保证注塑成型加工精度。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注塑机的下料口冷却机构,其包括下料管、环流通路、压泵、冷却池和扰流单元;
5.所述下料管包括入料口和出料口,注塑物料由所述入料口进入至所述下料管内并由所述出料口流出;
6.所述环流通路为毛细管,部分所述环流通路缠绕于所述下料管的外壁,所述环流通路内用于流通冷却液;
7.所述环流通路上设置所述压泵,由所述压泵为流通于所述环流通路内的冷却液提供输送动力;
8.部分所述环流通路位于所述冷却池内,所述冷却池内容纳冷却液;
9.所述扰流单元包括电机、螺杆和扰流片,所述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冷却池的侧壁,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螺杆相连,所述螺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冷却池的侧壁,由所述电机驱动所述螺杆进行转动;
10.所述扰流片的中部设置螺孔,所述螺孔与所述螺杆螺纹连接,所述扰流片上设置导向孔,所述导向孔内穿设所述环流通路,由所述螺杆的转动带动所述扰流片沿所述环流通路的长度方向移动,由所述扰流片实现对所述冷却池内的液流的扰动。
11.进一步地,所述扰流片上设置通流孔,多个所述通流孔沿所述扰流片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
12.进一步地,所述通流孔的圆心与所述螺孔的圆心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导向孔的圆心与所述螺孔的圆心之间的距离。
13.进一步地,容纳于所述冷却池内的所述环流通路为u型布设。
14.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注塑机的下料口冷却机构,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缠绕于下料管外部的环流通路内所流通的冷却液对下料管进行冷却降温,防止注塑物料在下料管内温度过高,为提高环流通路内所流通的冷却液的导热降温性能,部分环流通路容纳于冷却池内,由冷却池内的液流实现对环流通路的降温散热,扰流单元的扰
流片在螺杆的驱动下在冷却池内沿换环流通路的长度方向移动,以此实现对内部液流的搅拌扰流,提高冷却池内的液流与环流通路的导热性能,提高环流通路内液流的冷却降温性能,进而提高对下料管的冷却性能。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注塑机的下料口冷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扰流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18.请参见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注塑机的下料口冷却机构,其包括下料管10、环流通路20、压泵30、冷却池40和扰流单元。
19.下料管10包括入料口11和出料口12,注塑物料由入料口11进入至下料管10内并由出料口12流出。
20.环流通路20为毛细管,部分环流通路20缠绕于下料管10的外壁,环流通路20内用于流通冷却液,通过缠绕于下料管10外部的环流通路20内所流通的冷却液对下料管10进行冷却降温,防止注塑物料在下料管10内温度过高。
21.环流通路20上设置压泵30,由压泵30为流通于环流通路20内的冷却液提供输送动力。
22.为提高环流通路20内所流通的冷却液的导热降温性能,部分环流通路20位于冷却池40内,冷却池40内容纳冷却液,容纳于冷却池40内的环流通路20为u型布设,以此提高与冷却液的接触面积,提高冷却效果,由冷却池40内的液流实现对环流通路20的降温散热
23.扰流单元包括电机51、螺杆52和扰流片53,电机51固定设置在冷却池40的侧壁,电机51的输出端与螺杆52相连,螺杆52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冷却池40的侧壁,由电机51驱动螺杆52进行转动。
24.扰流片53的中部设置螺孔531,螺孔531与螺杆52螺纹连接,扰流片53上设置导向孔532,导向孔532内穿设环流通路,由螺杆52的转动带动扰流片53沿毛细管的长度方向移动,由扰流片53实现对冷却池40内的液流的扰动。
25.扰流片53上设置通流孔533,多个通流孔533沿扰流片53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通流孔533的圆心与螺孔531的圆心之间的距离大于导向孔532的圆心与螺孔531的圆心之间的距离,由通流孔533实现在扰流片53的搅拌扰流过程中对内部液流进行高效搅拌,降低扰流片53在移动过程所受阻力。
26.扰流单元的扰流片53在螺杆52的驱动下在冷却池40内沿换环流通路20的长度方向移动,以此实现对内部液流的搅拌扰流,提高冷却池40内的液流与环流通路20的导热性能,提高环流通路20内液流的冷却降温性能,进而提高对下料管10的冷却性能。
27.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
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注塑机的下料口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下料管、环流通路、压泵、冷却池和扰流单元;所述下料管包括入料口和出料口,注塑物料由所述入料口进入至所述下料管内并由所述出料口流出;所述环流通路为毛细管,部分所述环流通路缠绕于所述下料管的外壁,所述环流通路内用于流通冷却液;所述环流通路上设置所述压泵,由所述压泵为流通于所述环流通路内的冷却液提供输送动力;部分所述环流通路位于所述冷却池内,所述冷却池内容纳冷却液;所述扰流单元包括电机、螺杆和扰流片,所述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冷却池的侧壁,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螺杆相连,所述螺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冷却池的侧壁,由所述电机驱动所述螺杆进行转动;所述扰流片的中部设置螺孔,所述螺孔与所述螺杆螺纹连接,所述扰流片上设置导向孔,所述导向孔内穿设所述环流通路,由所述螺杆的转动带动所述扰流片沿所述环流通路的长度方向移动,由所述扰流片实现对所述冷却池内的液流的扰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机的下料口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片上设置通流孔,多个所述通流孔沿所述扰流片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塑机的下料口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流孔的圆心与所述螺孔的圆心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导向孔的圆心与所述螺孔的圆心之间的距离。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机的下料口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容纳于所述冷却池内的所述环流通路为u型布设。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注塑机的下料口冷却机构,其包括下料管、环流通路、压泵、冷却池和扰流单元,通过缠绕于下料管外部的环流通路内所流通的冷却液对下料管进行冷却降温,防止注塑物料在下料管内温度过高,为提高环流通路内所流通的冷却液的导热降温性能,部分环流通路容纳于冷却池内,由冷却池内的液流实现对环流通路的降温散热,扰流单元的扰流片在螺杆的驱动下在冷却池内沿换环流通路的长度方向移动,以此实现对内部液流的搅拌扰流,提高冷却池内的液流与环流通路的导热性能,提高环流通路内液流的冷却降温性能,进而提高对下料管的冷却性能。性能。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尚宝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广大方圆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23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4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