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混凝土现场浇筑工艺。
背景技术:
2.建筑施工,指通过对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所形成的工程实体。混凝土简称为“砼(t
ó
ng)”,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混凝土是当代最主要的土木工程材料之一,它是由胶凝材料,颗粒状集料(也称为骨料),水,以及必要时加入的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制,经均匀搅拌,密实成型,养护硬化而成的一种人工石材。混凝土具有原料丰富,价格低廉,生产工艺简单的特点,因而使其用量越来越大。
3.目前使用最广最常用的混凝土为普通混凝土,普通混凝土是指以水泥为凝胶材料,砂子和石子为骨料,经加水搅拌、浇筑成型、凝结固化成肯有一定强度的“人工石材”,即水泥混凝土,是目前工程上最大使用的混凝土品种。普通混凝土的原材料来源丰富,混凝土拌合物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可塑性,因此施工方便,可根据工地需要浇筑成各种形状尺寸的构件及构筑物。但是其抗拉强度低、抗裂性差、收缩变形较大,因此很容易产生裂缝;此外混凝土的浇筑工艺也会影响到混凝土的最终性质。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用混凝土现场浇筑工艺。
5.本发明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6.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用混凝土,按照重量份数计算,包括以下成分:
7.100份硅酸盐水泥、66-82份粉煤灰、275-338份粗骨料、212-254份细骨料、11-16份改性玄武岩纤维、1-2份聚乙烯醇纤维、0.5-1份减水剂和45-55份水。
8.优选地,所述硅酸盐水泥为普通硅酸盐水泥po42.5。
9.优选地,所述粉煤灰的颗粒直径为50-100μm。
10.优选地,所述粗骨料的来源为山砂、河砂和湖砂,颗粒直径为0.15-4.75mm。
11.优选地,所述细骨料的来源为碎石和卵石,颗粒直径为4.75-8mm。
12.优选地,所述改性玄武岩纤维的长度为5-10mm,直径为10-15μm。
13.优选地,所述聚乙烯醇纤维的长度为10-15mm,直径为30-45μm。
14.优选地,所述减水剂为聚羧酸盐减水剂或聚丙烯酸盐减水剂。
15.优选地,所述改性玄武岩纤维是使用硅酸钛溶胶对玄武岩纤维进行改性后制备得到。
16.优选地,所述改性玄武岩纤维的制备方法为:
17.s1.玄武岩纤维的预处理:
18.称取氢氧化钠与去离子水混合,搅拌至完全溶解后,得到碱液,向碱液中加入玄武岩纤维,超声条件下混合均匀后,在水浴55-65℃的条件下搅拌2-4h后,过滤收集纤维,使用蒸馏水清洗至少三遍后,减压干燥,得到预处理玄武岩纤维;
19.其中,碱液的浓度为2.71-4.06mol/l,玄武岩纤维与碱液的质量之比为1:10-20;
20.s2.硅酸钛溶胶的制备:
21.称取正硅酸乙酯的乙醇溶液置于反应容器内,反应容器置于冰水浴条件中,取硝酸溶液滴加至反应容器中,期间不断搅拌,滴加完成后继续搅拌反应0.5-1h,升温至35-45℃,滴加钛酸四丁酯的乙醇溶液,滴加完成后,保温反应1-2h,加入聚乙二醇,继续搅拌反应1-2h后,自然降温至室温,并在室温条件下密封静置5-7天,得到硅酸钛溶胶;
22.其中,正硅酸乙酯的乙醇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5%-50%,硝酸溶液的浓度为0.05-0.1mol/l,钛酸四丁酯的乙醇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5%-50%,正硅酸乙酯的乙醇溶液、钛酸四丁酯的乙醇溶液、硝酸溶液与聚乙二醇的质量比为10:1.24-1.48:2.2-2.5:0.03-0.06;
23.s3.改性玄武岩纤维的制备:
24.将预处理玄武岩纤维加入至硅酸钛溶胶中,混合均匀形成混液体系,逐滴地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的期间不断搅拌混液体系,直至形成凝胶后停止滴加,之后使用80-100℃的蒸馏水持续洗涤凝胶,至洗涤液被检测为中性为止,然后置于真空冷冻干燥机中干燥处理,得到改性玄武岩纤维;
25.其中,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0.1-0.5mol/l,预处理玄武岩纤维与硅酸钛溶胶的质量比为1:10-20。
26.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用混凝土现场浇筑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27.步骤1,将建筑施工用混凝土的各成分按照重量份数的配比混合均匀后,得到混凝土混合料,并将混凝土混合料置于混凝土罐车中不断地旋转搅拌;
28.步骤2,将待浇筑区域的表面垃圾清理后,再挖掘出基坑,使基坑的底面保持干净且平整,同时在基坑的底面上设置加固钢筋网;
29.步骤3,将装有混凝土混合料的混凝土罐车开至基坑周边,对基坑内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先浇筑目标一半的高度,进行振捣,之后停留2-4h后,再次浇注至目标所需高度,再次振捣,即完成浇筑;
30.步骤4,完成浇筑12h内,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即可。
31.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对基坑的底面进行夯实处理,以及对基坑的边缘进行加固处理。
32.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每次振捣都是使用平板振动器,且振捣的时间控制在15-30秒。
33.优选地,所述步骤4中,混凝土的养护为洒水自然养护或塑料薄膜包裹养护,养护时间为28天。
3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35.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混凝土现场浇筑工艺,该浇筑工艺的过程包括从混凝土的制备直至浇筑成型。其中本发明浇筑施工使用的混凝土采用了自有独特的配方,浇筑工艺实施较为简便,易于控制以及操作,所浇筑出的混凝土也具有较高抗拉强度、抗裂性以及较小的收缩变形性。
36.混凝土在进行混合搅拌时,常常因为原料成分的质量大小差异较大而引起的离析,质量较大的颗粒,在搅拌过程中或稍作存放的过程中,会逐渐地向下层沉淀,导致制备的混凝土不均匀,使得混凝土的强度和硬度受到较大的影响。目前解决该缺陷的办法是使用带有旋转混凝土泵的混凝土罐车运输,使得混凝土在运输或存放的过程中不断地翻动;但是即使这样操作仍然不能够避免不均匀的现象产生,本发明在常规的混凝土中加入了少量改性玄武岩纤维,该改性玄武岩纤维能够稳固混凝土的体系,使混凝土中质量较大的颗粒的沉淀阻力增大,从而使混凝土能够保持更加均匀地状态。
37.本发明在制备改性玄武岩纤维的过程中,先将玄武岩纤维使用碱液预处理,目的有两个,第一是因为玄武岩纤维的成分主要是二氧化硅以及一些金属氧化物组成,碱液能够在短时间内腐蚀部分的二氧化硅以及金属氧化物,从而使得玄武岩纤维形成孔洞状的多孔结构,第二是热碱液能够活化玄武岩纤维,处理后的玄武岩纤维的表面形成较多的活性基团,从而也为后续的相容性以及吸附硅酸钛提供了基础。
38.本发明在制备改性玄武岩纤维的过程中,制备了硅酸钛溶胶,硅酸钛溶胶是通过使用正硅酸乙酯在酸性条件下与钛酸四丁酯反应后制备得到,制备得到的硅酸钛溶胶能够均匀稳定地存在,且经过后续的ph改变时能够形成凝胶态。也正是基于此,本发明相比较于常规的玄武岩纤维添加,还具有缓凝的作用,水泥在短时间内凝结会导致放热温差过大从而产生过多的俩风,而缓凝能够较好的改善这一缺陷。
39.本发明在制备改性玄武岩纤维的过程中,将预处理玄武岩纤维与硅酸钛溶胶混合后,使硅酸钛溶胶完全浸润玄武岩纤维,之后通过改变ph使得溶胶态变成凝胶态,在此过程中,玄武岩纤维被包裹在硅酸钛凝胶中,而后续使用真空冷冻的方式冷冻干燥除去水分,使得硅酸钛包覆在玄武岩纤维的表面或填充在玄武岩纤维的的孔径内,形成改性玄武岩纤维。
具体实施方式
40.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有益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以下详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可实施范围的限定。
41.玄武岩纤维是以天然玄武岩拉制的连续纤维,玄武岩石料在1450℃~1500℃熔融后,通过铂铑合金拉丝漏板高速拉制而成的连续纤维。
42.下面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43.实施例1
44.一种建筑施工用混凝土,按照重量份数计算,包括以下成分:
45.100份普通硅酸盐水泥po42.5、78份粉煤灰、312份粗骨料、227份细骨料、14份改性玄武岩纤维、1.5份聚乙烯醇纤维、0.5份聚羧酸盐减水剂和55份水。
46.粉煤灰的颗粒直径为50-100μm;粗骨料的来源为山砂、河砂和湖砂,颗粒直径为0.15-4.75mm;细骨料的来源为碎石和卵石,颗粒直径为4.75-8mm;改性玄武岩纤维的长度为5-10mm,直径为10-15μm;聚乙烯醇纤维的长度为10-15mm,直径为30-45μm。
47.改性玄武岩纤维的制备方法为:
48.s1.玄武岩纤维的预处理:
49.称取氢氧化钠与去离子水混合,搅拌至完全溶解后,得到碱液,向碱液中加入玄武岩纤维,超声条件下混合均匀后,在水浴60℃的条件下搅拌3h后,过滤收集纤维,使用蒸馏水清洗至少三遍后,减压干燥,得到预处理玄武岩纤维;
50.其中,碱液的浓度为3.24mol/l,玄武岩纤维与碱液的质量之比为1:15;
51.s2.硅酸钛溶胶的制备:
52.称取正硅酸乙酯的乙醇溶液置于反应容器内,反应容器置于冰水浴条件中,取硝酸溶液滴加至反应容器中,期间不断搅拌,滴加完成后继续搅拌反应0.5h,升温至45℃,滴加钛酸四丁酯的乙醇溶液,滴加完成后,保温反应1h,加入聚乙二醇,继续搅拌反应2h后,自然降温至室温,并在室温条件下密封静置7天,得到硅酸钛溶胶;
53.其中,正硅酸乙酯的乙醇溶液的质量分数为45%,硝酸溶液的浓度为0.1mol/l,钛酸四丁酯的乙醇溶液的质量分数为45%,正硅酸乙酯的乙醇溶液、钛酸四丁酯的乙醇溶液、硝酸溶液与聚乙二醇的质量比为10:1.36:2.3:0.04;
54.s3.改性玄武岩纤维的制备:
55.将预处理玄武岩纤维加入至硅酸钛溶胶中,混合均匀形成混液体系,逐滴地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的期间不断搅拌混液体系,直至形成凝胶后停止滴加,之后使用80-100℃的蒸馏水持续洗涤凝胶,至洗涤液被检测为中性为止,然后置于真空冷冻干燥机中干燥处理,得到改性玄武岩纤维;
56.其中,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0.3mol/l,预处理玄武岩纤维与硅酸钛溶胶的质量比为1:15。
57.上述建筑施工用混凝土现场浇筑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58.步骤1,将建筑施工用混凝土的各成分按照重量份数的配比混合均匀后,得到混凝土混合料,并将混凝土混合料置于混凝土罐车中不断地旋转搅拌;
59.步骤2,将待浇筑区域的表面垃圾清理后,再挖掘出基坑,使基坑的底面保持干净且平整,对基坑的底面进行夯实处理,以及对基坑的边缘进行加固处理,同时在基坑的底面上设置加固钢筋网;
60.步骤3,将装有混凝土混合料的混凝土罐车开至基坑周边,对基坑内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先浇筑目标一半的高度,使用平板振动器进行振捣,振捣的时间控制在20秒,之后停留3h后,再次浇注至目标所需高度,再次使用平板振动器进行振捣,振捣的时间控制在20秒,即完成浇筑;
61.步骤4,完成浇筑12h内,对混凝土进行洒水自然养护或塑料薄膜包裹养护,养护时间为28天即可。
62.实施例2
63.一种建筑施工用混凝土,按照重量份数计算,包括以下成分:
64.100份普通硅酸盐水泥po42.5、66份粉煤灰、275份粗骨料、212份细骨料、11份改性玄武岩纤维、1份聚乙烯醇纤维、0.5份聚丙烯酸盐减水剂和45份水。
65.粉煤灰的颗粒直径为50-100μm;粗骨料的来源为山砂、河砂和湖砂,颗粒直径为0.15-4.75mm;细骨料的来源为碎石和卵石,颗粒直径为4.75-8mm;改性玄武岩纤维的长度为5-10mm,直径为10-15μm;聚乙烯醇纤维的长度为10-15mm,直径为30-45μm。
66.改性玄武岩纤维的制备方法为:
67.s1.玄武岩纤维的预处理:
68.称取氢氧化钠与去离子水混合,搅拌至完全溶解后,得到碱液,向碱液中加入玄武岩纤维,超声条件下混合均匀后,在水浴55℃的条件下搅拌2h后,过滤收集纤维,使用蒸馏水清洗至少三遍后,减压干燥,得到预处理玄武岩纤维;
69.其中,碱液的浓度为2.71mol/l,玄武岩纤维与碱液的质量之比为1:10;
70.s2.硅酸钛溶胶的制备:
71.称取正硅酸乙酯的乙醇溶液置于反应容器内,反应容器置于冰水浴条件中,取硝酸溶液滴加至反应容器中,期间不断搅拌,滴加完成后继续搅拌反应0.5h,升温至35℃,滴加钛酸四丁酯的乙醇溶液,滴加完成后,保温反应1h,加入聚乙二醇,继续搅拌反应1h后,自然降温至室温,并在室温条件下密封静置5天,得到硅酸钛溶胶;
72.其中,正硅酸乙酯的乙醇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5%-50%,硝酸溶液的浓度为0.05mol/l,钛酸四丁酯的乙醇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5%,正硅酸乙酯的乙醇溶液、钛酸四丁酯的乙醇溶液、硝酸溶液与聚乙二醇的质量比为10:1.24:2.2:0.03;
73.s3.改性玄武岩纤维的制备:
74.将预处理玄武岩纤维加入至硅酸钛溶胶中,混合均匀形成混液体系,逐滴地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的期间不断搅拌混液体系,直至形成凝胶后停止滴加,之后使用80-100℃的蒸馏水持续洗涤凝胶,至洗涤液被检测为中性为止,然后置于真空冷冻干燥机中干燥处理,得到改性玄武岩纤维;
75.其中,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0.1mol/l,预处理玄武岩纤维与硅酸钛溶胶的质量比为1:10。
76.上述建筑施工用混凝土现场浇筑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77.步骤1,将建筑施工用混凝土的各成分按照重量份数的配比混合均匀后,得到混凝土混合料,并将混凝土混合料置于混凝土罐车中不断地旋转搅拌;
78.步骤2,将待浇筑区域的表面垃圾清理后,再挖掘出基坑,使基坑的底面保持干净且平整,对基坑的底面进行夯实处理,以及对基坑的边缘进行加固处理,同时在基坑的底面上设置加固钢筋网;
79.步骤3,将装有混凝土混合料的混凝土罐车开至基坑周边,对基坑内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先浇筑目标一半的高度,使用平板振动器进行振捣,振捣的时间控制在15秒,之后停留2h后,再次浇注至目标所需高度,再次使用平板振动器进行振捣,振捣的时间控制在15秒,即完成浇筑;
80.步骤4,完成浇筑12h内,对混凝土进行洒水自然养护或塑料薄膜包裹养护,养护时间为28天即可。
81.实施例3
82.一种建筑施工用混凝土,按照重量份数计算,包括以下成分:
83.100份普通硅酸盐水泥po42.5、82份粉煤灰、338份粗骨料、254份细骨料、16份改性玄武岩纤维、2份聚乙烯醇纤维、1份聚羧酸盐减水剂和55份水。
84.粉煤灰的颗粒直径为50-100μm;粗骨料的来源为山砂、河砂和湖砂,颗粒直径为0.15-4.75mm;细骨料的来源为碎石和卵石,颗粒直径为4.75-8mm;改性玄武岩纤维的长度为5-10mm,直径为10-15μm;聚乙烯醇纤维的长度为10-15mm,直径为30-45μm。
85.改性玄武岩纤维的制备方法为:
86.s1.玄武岩纤维的预处理:
87.称取氢氧化钠与去离子水混合,搅拌至完全溶解后,得到碱液,向碱液中加入玄武岩纤维,超声条件下混合均匀后,在水浴65℃的条件下搅拌4h后,过滤收集纤维,使用蒸馏水清洗至少三遍后,减压干燥,得到预处理玄武岩纤维;
88.其中,碱液的浓度为4.06mol/l,玄武岩纤维与碱液的质量之比为1:20;
89.s2.硅酸钛溶胶的制备:
90.称取正硅酸乙酯的乙醇溶液置于反应容器内,反应容器置于冰水浴条件中,取硝酸溶液滴加至反应容器中,期间不断搅拌,滴加完成后继续搅拌反应1h,升温至45℃,滴加钛酸四丁酯的乙醇溶液,滴加完成后,保温反应2h,加入聚乙二醇,继续搅拌反应2h后,自然降温至室温,并在室温条件下密封静置7天,得到硅酸钛溶胶;
91.其中,正硅酸乙酯的乙醇溶液的质量分数为50%,硝酸溶液的浓度为0.1mol/l,钛酸四丁酯的乙醇溶液的质量分数为50%,正硅酸乙酯的乙醇溶液、钛酸四丁酯的乙醇溶液、硝酸溶液与聚乙二醇的质量比为10:1.48:2.5:0.06;
92.s3.改性玄武岩纤维的制备:
93.将预处理玄武岩纤维加入至硅酸钛溶胶中,混合均匀形成混液体系,逐滴地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的期间不断搅拌混液体系,直至形成凝胶后停止滴加,之后使用80-100℃的蒸馏水持续洗涤凝胶,至洗涤液被检测为中性为止,然后置于真空冷冻干燥机中干燥处理,得到改性玄武岩纤维;
94.其中,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0.5mol/l,预处理玄武岩纤维与硅酸钛溶胶的质量比为1:20。
95.上述建筑施工用混凝土现场浇筑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96.步骤1,将建筑施工用混凝土的各成分按照重量份数的配比混合均匀后,得到混凝土混合料,并将混凝土混合料置于混凝土罐车中不断地旋转搅拌;
97.步骤2,将待浇筑区域的表面垃圾清理后,再挖掘出基坑,使基坑的底面保持干净且平整,对基坑的底面进行夯实处理,以及对基坑的边缘进行加固处理,同时在基坑的底面上设置加固钢筋网;
98.步骤3,将装有混凝土混合料的混凝土罐车开至基坑周边,对基坑内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先浇筑目标一半的高度,使用平板振动器进行振捣,振捣的时间控制在30秒,之后停留4h后,再次浇注至目标所需高度,再次使用平板振动器进行振捣,振捣的时间控制在30秒,即完成浇筑;
99.步骤4,完成浇筑12h内,对混凝土进行洒水自然养护或塑料薄膜包裹养护,养护时间为28天即可。
100.对比例
101.一种建筑施工用混凝土,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将改性玄武岩纤维替换为玄武岩纤维,玄武岩纤维的长度为5-10mm,直径为10-15μm。
102.为了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将本发明实施例1~3以及对比例中制备得到的混凝土在经过养护处理后,检测其性能表现,开裂性根据标准gb/t 29417-2012检测,抗压强度根据标准gb/t 50081-2016检测,坍落度根据标准gb/t 50081—2002检测,凝结时间根据标
准gb/t1346-2011检测,每组试样三次取平均值。
103.结果如下表所示:
104.表1不同混凝土的配比
[0105][0106]
表2不同混凝土的性能表现
[0107][0108][0109]
表3不同混凝土的凝结时间
[0110] 初凝时间(min)终凝时间(min)实施例1363427实施例2358419实施例3367436对比例324397
[0111]
上表1中是实施例1~3以及对比例中所使用的混凝土的配方成分,表2是对实施例1~3以及对比例中所使用的混凝土进行抗压强度、坍落度以及开裂情况检测的结果,结果显示实施例1~3所使用的混凝土具有较好的抗压强度和抗开裂性,而表3是对于实施例1~3以及对比例中所使用的混凝土在凝结过程中的时间对比,能够看出,实施例1~3的初凝时间更长一些,比对比例增大了约10%,而终凝时间也有相应增加,说明具有一定的缓凝性。
[0112]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施工用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数计算,包括以下成分:100份硅酸盐水泥、66-82份粉煤灰、275-338份粗骨料、212-254份细骨料、11-16份改性玄武岩纤维、1-2份聚乙烯醇纤维、0.5-1份减水剂和45-55份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硅酸盐水泥为普通硅酸盐水泥po42.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煤灰的颗粒直径为50-100μ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粗骨料的来源为山砂、河砂和湖砂,颗粒直径为0.15-4.75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细骨料的来源为碎石和卵石,颗粒直径为4.75-8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玄武岩纤维的长度为5-10mm,直径为10-15μm。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醇纤维的长度为10-15mm,直径为30-45μm。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水剂为聚羧酸盐减水剂或聚丙烯酸盐减水剂。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玄武岩纤维的制备方法为:s1.玄武岩纤维的预处理:称取氢氧化钠与去离子水混合,搅拌至完全溶解后,得到碱液,向碱液中加入玄武岩纤维,超声条件下混合均匀后,在水浴55-65℃的条件下搅拌2-4h后,过滤收集纤维,使用蒸馏水清洗至少三遍后,减压干燥,得到预处理玄武岩纤维;其中,碱液的浓度为2.71-4.06mol/l,玄武岩纤维与碱液的质量之比为1:(10-20;s2.硅酸钛溶胶的制备:称取正硅酸乙酯的乙醇溶液置于反应容器内,反应容器置于冰水浴条件中,取硝酸溶液滴加至反应容器中,期间不断搅拌,滴加完成后继续搅拌反应0.5-1h,升温至35-45℃,滴加钛酸四丁酯的乙醇溶液,滴加完成后,保温反应1-2h,加入聚乙二醇,继续搅拌反应1-2h后,自然降温至室温,并在室温条件下密封静置5-7天,得到硅酸钛溶胶;其中,正硅酸乙酯的乙醇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5%-50%,硝酸溶液的浓度为0.05-0.1mol/l,钛酸四丁酯的乙醇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5%-50%,正硅酸乙酯的乙醇溶液、钛酸四丁酯的乙醇溶液、硝酸溶液与聚乙二醇的质量比为10:(1.24-1.48):(2.2-2.5):(0.03-0.06);s3.改性玄武岩纤维的制备:将预处理玄武岩纤维加入至硅酸钛溶胶中,混合均匀形成混液体系,逐滴地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的期间不断搅拌混液体系,直至形成凝胶后停止滴加,之后使用80-100℃的蒸馏水持续洗涤凝胶,至洗涤液被检测为中性为止,然后置于真空冷冻干燥机中干燥处理,得到改性玄武岩纤维;其中,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0.1-0.5mol/l,预处理玄武岩纤维与硅酸钛溶胶的质量
比为1:(10-20)。10.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混凝土现场浇筑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建筑施工用混凝土的各成分按照重量份数的配比混合均匀后,得到混凝土混合料,并将混凝土混合料置于混凝土罐车中不断地旋转搅拌;步骤2,将待浇筑区域的表面垃圾清理后,再挖掘出基坑,使基坑的底面保持干净且平整,同时在基坑的底面上设置加固钢筋网;步骤3,将装有混凝土混合料的混凝土罐车开至基坑周边,对基坑内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先浇筑目标一半的高度,进行振捣,之后停留2-4h后,再次浇注至目标所需高度,再次振捣,即完成浇筑;步骤4,完成浇筑12h内,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即可。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混凝土现场浇注工艺,包括建筑施工用混凝土,按照重量份数计算,包括以下成分:100份硅酸盐水泥、66-82份粉煤灰、275-338份粗骨料、212-254份细骨料、11-16份改性玄武岩纤维、1-2份聚乙烯醇纤维、0.5-1份减水剂和45-55份水。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混凝土现场浇筑工艺,该浇筑工艺的过程包括从混凝土的制备直至浇筑成型。其中本发明浇筑施工使用的混凝土采用了自有独特的配方,浇筑工艺实施较为简便,易于控制以及操作,所浇筑出的混凝土也具有较高抗拉强度、抗裂性以及较小的收缩变形性。裂性以及较小的收缩变形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孙武 陈建 吴明和 汪庆豪 陈炯翰 叶苏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瑞洲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2.15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4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