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轨道交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气体悬浮轨道交通的轨道装置。
背景技术:
2.轨道(英文:orbits)指用条形的钢材铺成的供火车、电车等行驶的路线。随着铁路运量的增加,以及机车车辆轴重和行驶速度的提高,相继出现了许多新型轨道,如无缝线路、宽轨枕线路、整体道床线路和板式轨道等。
3.目前,悬浮型轨道交通工具主要是磁悬浮列车和气悬浮列车,磁悬浮列车是一种靠磁悬浮力来推动的列车,它通过电磁力实现列车与轨道之间的无接触的悬浮和导向,再利用直线电机产生的电磁力牵引列车运行。由于其轨道的磁力使之悬浮在空中,减少了摩擦力,行走时不同于其他列车需要接触地面,只受来自空气的阻力,高速磁悬浮列车的速度可达每小时400公里以上,中低速磁悬浮则多数在100-200公里/小时。磁浮有3个基本原理。第一个原理是当靠近金属的磁场改变,金属上的电子会移动,并且产生电流。第二个原理就是电流的磁效应。当电流在电线或一块金属中流动时,会产生磁场。通电的线圈就成了一块磁铁。磁浮的第三个原理我们就再熟悉不过了,磁铁间会彼此作用,同极性相斥,异极性相吸。
4.气悬浮列车的原理是利用功率很强的航空发动机向轨道上喷射压缩空气,使列车的车底和轨道之间形成一层几毫米厚的空气垫,从而将整个列车托起,悬浮在轨道面上。再用装在后面的螺旋桨式发动机推动列车前进。这种火车通常叫作“气悬浮列车”。由于它好像被气垫托起来一样,所以又叫作“气垫列车”。法国是世界上最早修建气垫列车的国家。20世纪60年代,在巴黎和奥尔良郊外建成了两条气悬浮式铁路,一条长18公里,另一条长6.7公里,曾进行了多次运行试验。列车的试验速度为每小时200至422公里。1969年在奥尔良郊外使用的气垫车,长26米,宽3.2米,高4.35米,重20吨,可乘3人。1955年,易安迪制造两款lwt-12气垫列车,被联合太平洋等铁路公司购买,但没能流行起来。然而,对于如何设计轨道,使得列车的气悬浮效果更好,现有技术中并无相关的技术文献的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气体悬浮轨道交通的轨道装置。
6.一种适用于气体悬浮轨道交通的轨道装置,包括轨道和凸台,所述的轨道为长方体,所述的凸台设置在轨道下表面上并且与轨道共同形成倒“凸”形结构;所述的轨道和/或凸台的材料为全钢或钢筋混凝土。所述的凸台的宽度<轨道的宽度,悬浮式轨道交通装置通常采用环形抱轨箱结构,环形抱轨箱卡合在轨道上。
7.优选的,轨道和凸台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时,轨道上表面上设有上轮滑动轨道耐磨板,两侧设有侧轮滑动轨道耐磨板,下表面上设有下轮滑动轨道耐磨板;凸台上部两侧设
有喷气挡板。所述的上轮滑动轨道耐磨板、侧轮滑动轨道耐磨板和下轮滑动轨道耐磨板的宽度均大于对应位置的滑轮的最大浮动位移的宽度。抱轨上的四个内面都有滑轮用于与轨道偏离时通过接触滑动形成强制定位。其中下滑轮与下轮滑动轨道耐磨板配合;侧滑轮与侧轮滑动轨道耐磨板配合;上滑轮与上轮滑动轨道耐磨板配合;悬浮式轨道交通装置的环形抱轨箱与轨道之间形成的空隙为悬浮层,凸台与悬浮式轨道交通装置的环形抱轨箱之间为下向喷气缝。
8.优选的,轨道的上部还开设有一个用于安装光伏板的光伏凹槽,光伏凹槽底部开设有用于放置蓄电池和无线电能发射装置的蓄电池凹槽。轨道建设时,每间隔100米长度预埋一根穿线管用于连接电缆,通过电缆并入电网,所述的光伏凹槽和蓄电池凹槽的宽度根据选定的组件的宽度来确定。在悬浮式轨道交通装置上还设有无线电能接收装置,通过该装置接收无线电能发射装置所传输的电能用于给悬浮式轨道交通装置提高动力。
9.进一步的,凸台上端两侧各开设有一个喷气反射槽,所述的喷气挡板设置在喷气反射槽的内壁上。此时,喷气反射槽内的三个面上都铺设有喷气挡板,喷气反射槽内的喷气挡板共同围成一个凹槽形。当悬浮式轨道交通装置喷气成水平方向喷入凹槽形喷气挡板时,气流会因为凹槽形喷气挡板5的导流结构被反射回来,导致排气受阻,这样有利于对悬浮层保持高气压和悬浮力。
10.进一步的,选择凹槽形喷气挡板时,为了防止喷气进入时气体沿着凹槽长度方向朝两侧排出从而降低反射气压,在所述的喷气挡板上还设有若干块隔板,所述的隔板与设置在喷气反射槽内的喷气挡板均垂直,隔板与凹槽形喷气挡板的三个面均垂直,使得凹槽形喷气挡板被分割成若干个两端被隔板分开的独立空间,相邻两块隔板之间的间距为1-5m。
11.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气体悬浮轨道交通的轨道装置,以实现小型高铁平滑进入大型高铁的宽体轨道中运行,从而充分利用了主干线路,又可以充分发展支线线路,两者平滑无缝连接融合;该装置由宽轨和窄轨组成,所述的宽轨和窄轨均由轨道和凸台组成,所述的凸台设置在轨道下表面上并且与轨道共同形成倒“凸”形结构;所述的宽轨的轨道的宽度为3.2-7m,所述的窄轨的宽度为2-2.8m;宽轨的轨道上表面上沿轨道中心线开设有倒“凸”形的轨道槽,所述的窄轨通过轨道槽内嵌在宽轨中,且宽轨的上表面和窄轨的上表面共面。进一步的,还包括窄轨分轨,所述的窄轨分轨穿过宽轨一侧平滑连接到窄轨。建设时,先分别造好宽轨和窄轨,然后把窄轨吊入宽轨里面嵌合固定即可。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没有针对气悬浮列车专门设计的轨道的技术问题,填补了气悬浮列车轨道的技术空白;2、本实用新型的轨道与悬浮式轨道交通装置配套使用,可以实现悬浮和接触滑动定位;3、本实用新型的轨道设有上轮滑动轨道耐磨板、侧轮滑动轨道耐磨板和下轮滑动轨道耐磨板和喷气挡板,以上组件都可以更换,极大的延长了轨道的使用寿命;4、通过设置宽轨和窄轨,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轨道的交叉穿行,从而可以使得窄轨列车无缝进入宽轨内行驶,只用价值较高;5、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光伏板实现光伏发电,所产生的电能既可以供给列车使用,也可以通过预埋的穿线管,通过穿线管用电缆将电能并入电网使用;6、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在经济欠发达的乡村地区先建设窄轨,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城镇地区建宽轨,窄轨可以无缝接入融入宽轨,从而可以加强城乡联系和农产品流通,促进乡村旅游业
发展,发展第三产业,促进乡村振兴,整个过程可以分步进行,投资较少。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轨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轨道装置与悬浮式轨道交通装置配合使用的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设有光伏凹槽的轨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设有设有蓄电池凹槽的轨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7.图5为设有喷气反射槽的轨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8.图6为安装完成后的轨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9.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轨道装置与悬浮式轨道交通装置配合结构示意图,
20.图8为凸台的a向视图,
21.图9为宽轨和窄轨平滑连接的示意图,
22.图10为a-a剖视图,
23.图11为b-b剖视图,
24.图12为宽轨与悬浮式轨道交通装置配合结构示意图,
25.图13为窄轨与悬浮式轨道交通装置配合结构示意图,
26.图14为宽轨与窄轨的安装方法示意图,
27.图15为宽轨与窄轨的安装完成后的结构示意图。
28.图中:1-轨道,2-上轮滑动轨道耐磨板,3-侧轮滑动轨道耐磨板,4-下轮滑动轨道耐磨板,5-喷气挡板,6-下滑轮,7-侧滑轮,8-上滑轮,9-悬浮式轨道交通装置,10-悬浮层,11-下向喷气缝,12-光伏凹槽,13-穿线管,14-蓄电池凹槽,15-光伏板,16-蓄电池,17-无线电能发射装置,18-喷气反射槽,19-隔板,20-宽轨,21-窄轨,22-无线电能接收装置,23-凸台,24-窄轨分轨。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受实施例所限制。
30.实施例1
31.一种适用于气体悬浮轨道交通的轨道装置,包括轨道1和凸台23,所述的轨道为长方体,所述的凸台设置在轨道下表面上并且与轨道共同形成倒“凸”形结构;所述的轨道和凸台的材料为全钢。所述的凸台的宽度<轨道的宽度,悬浮式轨道交通装置9通常采用环形抱轨箱结构,环形抱轨箱卡合在轨道上。环形抱轨箱的四个内面都有滑轮,在偏离时用于与轨道接触滑动形成强制定位。
32.实施例2
33.所述的轨道和凸台的材料为钢筋混凝土。所述的凸台的宽度<轨道的宽度,悬浮式轨道交通装置通常采用环形抱轨箱结构,环形抱轨箱卡合在轨道上。轨道上表面上设有上轮滑动轨道耐磨板2,两侧设有侧轮滑动轨道耐磨板3,下表面上设有下轮滑动轨道耐磨板4;凸台上部两侧设有喷气挡板5。所述的上轮滑动轨道耐磨板、侧轮滑动轨道耐磨板和下轮滑动轨道耐磨板的宽度均大于对应位置的滑轮的最大浮动位移的宽度。环形抱轨箱的四
个内面都有滑轮用于与轨道偏离时通过接触滑动形成强制定位,滑轮分为上滑轮8、下滑轮6和侧滑轮7。其中下滑轮与下轮滑动轨道耐磨板配合;侧滑轮与侧轮滑动轨道耐磨板配合;上滑轮与上轮滑动轨道耐磨板配合;悬浮式轨道交通装置的环形抱轨箱与轨道之间形成的空隙为悬浮层10,凸台与悬浮式轨道交通装置的环形抱轨箱之间为下向喷气缝11。其余同实施例1。
34.实施例3
35.轨道的上部还开设有一个用于安装光伏板15的光伏凹槽12,光伏凹槽底部开设有用于放置蓄电池16和无线电能发射装置17的蓄电池凹槽14。轨道建设时,每间隔100米长度预埋一根穿线管13用于连接电缆,通过电缆并入电网,所述的光伏凹槽和蓄电池凹槽的宽度根据选定的组件的宽度来确定。在悬浮式轨道交通装置上还设有无线电能接收装置22,通过该装置接收无线电能发射装置所传输的电能用于给悬浮式轨道交通装置提高动力。其余同实施例2。
36.实施例4
37.凸台上端两侧各开设有一个喷气反射槽18,所述的喷气挡板设置在喷气反射槽的内壁上。此时,喷气反射槽内的三个面上都铺设有喷气挡板,喷气反射槽内的喷气挡板共同围成一个凹槽形。当悬浮式轨道交通装置喷气成水平方向喷入凹槽形喷气挡板时,气流会因为凹槽形喷气挡板的导流结构被反射回来,导致排气受阻,这样有利于对悬浮层保持高气压和悬浮力。为了防止喷气进入时气体沿着凹槽长度方向朝两侧排出从而降低反射气压,在所述的喷气挡板上还设有若干块隔板19,所述的隔板与设置在喷气反射槽内的喷气挡板均垂直,隔板与凹槽形喷气挡板的三个面均垂直,使得凹槽形喷气挡板被分割成若干个两端被隔板分开的独立空间,相邻两块隔板之间的间距为1-5m。其余同实施例3。
38.实施例5
39.一种适用于气体悬浮轨道交通的轨道装置,以实现小型高铁平滑进入大型高铁的宽体轨道中运行,从而充分利用了主干线路,又可以充分发展支线线路,两者平滑无缝连接融合;该装置由宽轨20和窄轨21组成,所述的宽轨和窄轨均由轨道和凸台组成,所述的凸台设置在轨道下表面上并且与轨道共同形成倒“凸”形结构;所述的宽轨的轨道的宽度为3.2-7m,所述的窄轨的宽度为2-2.8m;宽轨的轨道上表面上沿轨道中心线开设有倒“凸”形的轨道槽,所述的窄轨通过轨道槽内嵌在宽轨中,且宽轨的上表面和窄轨的上表面共面。进一步的,还包括窄轨分轨24,所述的窄轨分轨穿过宽轨一侧平滑连接到窄轨。建设时,先分别造好宽轨和窄轨,然后把窄轨吊入宽轨里面嵌合固定即可。
技术特征:
1.一种适用于气体悬浮轨道交通的轨道装置,包括轨道和凸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轨道为长方体,所述的凸台设置在轨道下表面上并且与轨道共同形成倒“凸”形结构;所述的轨道和/或凸台的材料为全钢或钢筋混凝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气体悬浮轨道交通的轨道装置,其特征在于,轨道上表面上设有上轮滑动轨道耐磨板,两侧设有侧轮滑动轨道耐磨板,下表面上设有下轮滑动轨道耐磨板;凸台上部两侧设有喷气挡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气体悬浮轨道交通的轨道装置,其特征在于,轨道的上部还开设有一个用于安装光伏板的光伏凹槽,光伏凹槽底部开设有用于放置蓄电池和无线电能发射装置的蓄电池凹槽。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气体悬浮轨道交通的轨道装置,其特征在于,凸台上端两侧各开设有一个喷气反射槽(18),所述的喷气挡板设置在喷气反射槽的内壁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气体悬浮轨道交通的轨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气挡板上还设有若干块隔板,所述的隔板与设置在喷气反射槽内的喷气挡板均垂直,相邻两块隔板之间的间距为1-5m。6.一种适用于气体悬浮轨道交通的轨道装置,由宽轨和窄轨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宽轨和窄轨均由轨道和凸台组成,所述的凸台设置在轨道下表面上并且与轨道共同形成倒“凸”形结构;所述的宽轨的轨道的宽度为3.2-7m,所述的窄轨的宽度为2-2.8m;宽轨的轨道上表面上沿轨道中心线开设有倒“凸”形的轨道槽,所述的窄轨通过轨道槽内嵌在宽轨中,且宽轨的上表面和窄轨的上表面共面。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气体悬浮轨道交通的轨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窄轨分轨,所述的窄轨分轨穿过宽轨一侧平滑连接到窄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轨道交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气体悬浮轨道交通的轨道装置。包括轨道(1)和凸台(23),所述的轨道为长方体,所述的凸台设置在轨道下表面上并且与轨道共同形成倒“凸”形结构;所述的轨道和凸台的材料为全钢。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没有针对气悬浮列车专门设计的轨道的技术问题,填补了气悬浮列车轨道的技术空白;本实用新型的轨道与悬浮式轨道交通装置配套使用,可以实现悬浮和接触滑动定位。触滑动定位。触滑动定位。
技术研发人员:王全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王全文
技术研发日:2021.08.20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4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