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腔镜吻合器,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远端钩状件的腔镜吻合器。
背景技术:
2.腔镜吻合器是腔镜手术的重要器械之一,替代传统的手工缝合,利用钛钉对组织进行离断或吻合,操作简便、迅速,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腔镜吻合器使术野狭小,部位较深的手工操作困难的吻合变得容易,并准确,牢固可靠,明显减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
3.目前市场上的腔镜吻合器产品中,有一些产品的抵钉座的远端带固定钩状件,在腔镜手术中,在狭小的腹腔中可以使用钩状件挑拨组织如血管等。
4.关于钩状件,例如参见专利us10507032b2,本技术图1-4示出该专利的钩状件。参见图1和2,示出吻合器远端包括端部执行器112,该端部执行器112包括抵钉座134和钉舱136,抵钉座134包括弯曲的钩状件114,该钩状件114固定到抵钉座134的远端,或者与端部抵钉座134形成为一体。参见图3和4,示出弯曲的钩状件114在从目标组织142分割例如血管的组织140的过程中,有利于挑拨血管等的操作。
5.但是当该弯曲的钩状件114在较大的组织上使用时,由于钩状件 114的朝向钉舱弯曲并且钩状件114固定安装在抵钉座134上,因此在抵钉座134朝向钉舱136闭合的过程中,钩状件114的末端114a 容易在使用的过程中戳伤其周围的组织。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具有弯曲的钩状件的腔镜吻合器,在抵钉座朝向钉舱闭合的过程中,弯曲的钩状件能够在遇到障碍物时,随着受到阻力的增加而逐渐被抬起,从而避免戳伤其它组织,并且在抵钉座远离钉舱打开的过程中,弯曲的钩状件能够自动地逐渐恢复到原来的构型。
7.本技术提供一种腔镜吻合器,包括:把手;主体;和端部执行器,所述端部执行器包括抵钉座和钉舱,其中所述抵钉座和钉舱能够枢转地闭合,所述抵钉座的远端包括弯曲的钩状件,该钩状件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旋转地连接到所述抵钉座的远端,其特征在于,弹性元件安装在该钩状件与所述抵钉座的远端之间,该弹性元件的一端关联所述钩状件,另一端关联抵钉座,该弹性元件使得:当在所述抵钉座和钉舱之间不存在障碍物时,所述钩状件不被抬起;当在所述抵钉座和钉舱之间存在阻止它们互相闭合的障碍物时,在所述抵钉座和钉舱之间关闭的过程中,所述钩状件逐渐被抬起,并且当所述抵钉座和钉舱相互分离时,所述钩状件自动地逐渐恢复到不被抬起的状态。
8.优选地,在所述钩状件近端的端部与所述抵钉座远端的端部上设置互相配合的限位件,以便限制所述钩状件围绕所述抵钉座旋转的范围;并且在所述钩状件近端的端部与所述抵钉座远端的端部之间设置一定间隙,以便于所述钩状件围绕所述抵钉座旋转。
9.优选地,所述限位件包括所述钩状件的近端端部上的上部端面和配合的抵钉座远
端的上部端部,以及所述钩状件的近端端部上的下部端面a和配合的所述抵钉座远端的下部端面b。
10.优选地,所述抵钉座远端的上部端部为倾斜的。
11.优选地,在所述钩状件被抬起时,所述钩状件的末端相对于抵钉座的内表面所在的平面被抬高。
12.优选地,当所述钩状件不被抬起时,所述钩状件的下端外表面与所述抵钉座的下端外表面齐平。
13.优选地,所述钩状件的近端部分包括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包括横向通孔,该横向通孔用于容纳销轴,所述钩状件能够围绕所述销轴相对于所述抵钉座旋转,所述钩状件的近端部分或凸起部包括用于容纳和定位所述弹性元件的至少一部分的容纳槽,并且所述抵钉座的远端端部包括:用于容纳所述钩状件的凸起部的凹陷,和与所述横向通孔对齐的通孔。
14.优选地,所述弹性元件为第一弹性元件,该第一弹性元件为w形,其一端抵靠在钩状件上,另一端抵靠在抵钉座上,所述第一弹性元件包括:第一弯曲部,其容纳在钩状件的凸起部的第一容纳槽中,第一弯曲部的下端抵靠在钩状件的第一容纳槽的底面上,从而对钩状件施加向下的力;和第二弯曲部,其保持在钩状件的凸起部与抵钉座之间,第二弯曲部的末端抵靠在抵钉座的限定凹陷的上壁上;并且第一弹性元件的第一弯曲部、第二弯曲部之间的连接部抵靠在钩状件的凸起部的角部上。
15.优选地,钩状件的凸起部还具有横向延伸的第一凸台,其限定所述第一容纳槽的上边缘,所述第一弯曲部的末端抵靠在该第一凸台下方,从而定位弹性元件。
16.优选地,过销轴的圆心垂直于抵钉座的上壁做轴线c-c,在钩状件被抬起到达其最大被抬起位置时,第一弹性元件的第二弯曲部的末端与抵钉座的上壁之间的作用点不越过轴线c-c,从而确保在抬升力消除后,钩状件在弹性元件的作用下能够自动回到其不被抬起的位置,而无需外力干预。
17.优选地,所述凸起部还包括中间楞,所述抵钉座的远端端部还包括中间槽口,用于容纳所述中间楞;并且在钩状件的上部端面与抵钉座的上部端部之间设置第一间隙,在所述钩状件的中间楞的近端与容纳该中间楞的、抵钉座的中间槽口的近端之间相应地设置第二间隙。
18.优选地,所述第二间隙大于第一间隙。
19.优选地,中间楞的近端和/或中间槽口的近端进行圆化处理,以有利于钩状件围绕销轴的旋转。
20.优选地,设置两个第一弹性元件,分别位于所述中间楞的两侧。
21.优选地,所述弹性元件为扭簧,该扭簧围绕所述销轴设置,其第一端a弹性抵靠在所述钩状件上,第二端b弹性抵靠在抵钉座上。
22.优选地,所述钩状件的近端包括第二容纳槽,用于容纳扭簧的第一端a。
23.优选地,所述弹性元件为螺旋弹簧,该螺旋弹簧的第一端b弹性抵靠在钩状件上,第二端b弹性抵靠在抵钉座上。
24.优选地,所述钩状件的凸起部具有第二凸台,在该第二凸台中设置有第三容纳槽,用于容纳螺旋弹簧的第一端b。
25.本技术的腔镜吻合器不仅保留了在腔镜手术下钩状件可以挑拨血管的功能,并且
在吻合器闭合的时候,钩状件在遇到障碍物时会逐渐被抬起,避免钩状件将周围组织戳伤,并且在障碍物消除时,能够自动返回原始构型,不需要外力干预,以便于后续操作。
26.本技术的腔镜吻合器在不减小夹持力的情况下,不仅有利于处理目标组织,而且不会损坏周围的组织。
附图说明
27.附图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其中:
28.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的吻合器,其带有弯曲的钩状件;
29.图2示出了图1的吻合器的端部执行器x部分的放大图;
30.图3和图4示出了图1的吻合器的钩状件挑拨血管以及吻合的过程;
31.图5a示出了本技术的腔镜吻合器的实施例,其中钩状件未被抬起;
32.图5b示出了图5a的腔镜吻合器,其中钩状件已被抬起;
33.图6是图5a和5b中的腔镜吻合器的抵钉座和钩状件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结构的爆炸图,示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
34.图7a-7c示出图5a中的带有钩状件的抵钉座,其中钩状件未被抬起,其中图7a是主视图,图7b是俯视图,图7c是沿图7b中的线a-a 的剖视图;
35.图8a-8c与图7a-7c对应,示出抵钉座的钩状件已被抬起,其中图8a是主视图,图8b是俯视图,图8c是沿图8b中的线b-b的剖视图;
36.图9a-9b示出本技术的腔镜吻合器的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其中图9a示出钩状件未被抬起,图9b示出钩状件已被抬起;
37.图10a-10b示出本技术的腔镜吻合器的第三实施例的剖视图,其中图10a示出钩状件未被抬起,图10b示出钩状件已被抬起。
具体实施方式
38.如图5a和5b所示,本技术的腔镜吻合器1主要包括:把手(未示出);主体2;端部执行器6,其主要包括抵钉座3和钉舱4,其中抵钉座3和钉舱4能够枢转地闭合,以在它们之间夹持人体组织,从而进行缝合,所述把手能够操纵所述端部执行器6。上述结构在现有技术中是公知的,例如可参见美国专利us6020914,us6250532, us6109500,us6032849等,在此不详细描述。
39.如图5a、5b所示,本技术的抵钉座3的远端包括弯曲的钩状件5,该钩状件5能够通过弹性元件在一定范围内旋转地连接到所述抵钉座 3的远端,并且该弹性元件安装在该钩状件5的近端与所述抵钉座3 的远端之间。弹性元件的一端关联所述钩状件5,另一端关联抵钉座3,因此该弹性元件使得:当在所述抵钉座3和钉舱4之间不存在障碍物时,所述钩状件不被抬起(如图5a所示);当在所述抵钉座3和钉舱 4之间存在阻止它们互相闭合的障碍物时,在所述抵钉座3朝向钉舱4 关闭的过程中,所述钩状件5逐渐被抬起(如图5b所示),并且当所述抵钉座3和钉舱4相互分离时,所述钩状件5自动地逐渐恢复到如图5a所示的不被抬起的状态。参见图5b,在所述钩状件5被抬起时,与图5a所示钩状件未被抬起的状态相比,所述钩状件5的末端8相对于抵钉座3的内表面所在的平面9被显著抬高,因此在所述抵钉座3 和钉舱4闭合时,所述钩状件5的末端8不会戳伤位于钉舱4末端周围的组织。而且,所述钩
状件5在其运动范围内被抬起的幅度取决于障碍物,例如较小的障碍物使得所述钩状件5被抬起较小的幅度,较大的障碍物使得所述钩状件5被抬起较大的幅度。在障碍物被移除,或者抵钉座3和钉舱4相互打开时,弹性元件的弹性回复使得所述钩状件5能够自动回位。
40.以下参照图6、图7a-7c、图8a-8c说明本技术的第一具体实施例。图6示出所述钩状件5的近端与抵钉座3的远端之间的连接结构的爆炸图。图7a-7c中钩状件5未被抬起,其中图7a是主视图,图7b是俯视图,图7c是沿图7b中的线a-a的剖视图;图8a-8c与图7a-7c 对应,示出钩状件已被抬起的状态,其中图8a是主视图,图8b是俯视图,图8c是沿图8b中的线b-b的剖视图。
41.所述钩状件5的近端与抵钉座3的远端之间的连接结构主要包括:所述钩状件的凸起部14(见图6);所述抵钉座3的远端处的凹陷15 (见图7c、8c),用于容纳所述钩状件的凸起部14;销轴10;和第一弹性元件7。第一弹性元件7的一端弹性抵靠在所述钩状件的凸起部14的容纳槽底部上,另一端在抵钉座3的远端处的凹陷15中弹性抵靠在抵钉座3上。
42.在图6的实施例中,所述钩状件5的凸起部14从所述钩状件5 的近端端面16伸出,其包括:中间楞12;用于容纳所述销轴10的横向通孔17;位于所述中间楞12两侧的第一容纳槽18,所述第一容纳槽18用于容纳第一弹性元件7的一部分,并定位所述第一弹性元件7。
43.参见图6和图7c、8c,所述抵钉座3的远端处的凹陷15用于容纳所述钩状件的凸起部14,所述抵钉座3的远端还包括:通孔11,其与所述钩状件5的凸起部14的横向通孔17对齐,用于容纳所述销轴 10;中间槽口13,其在装配时用于容纳所述钩状件5的凸起部14的中间楞12。
44.图6和图7c、8c中示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弹性元件7的形状和构造。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元件7为w形,包括第一弯曲部19和第二弯曲部20。第一弯曲部19容纳在钩状件5的凸起部14 的第一容纳槽18中,钩状件5的凸起部14的第一凸台21纵向延伸,限定第一容纳槽18的上边缘,第一弯曲部19的末端抵靠在该第一凸台21下方,从而定位第一弹性元件7。第一弯曲部19的下端抵靠在钩状件5的第一容纳槽18的底面上,从而对钩状件5施加向下的力,因此在钩状件5没有受到外力的情况下,在第一弹性元件7的作用下保持如图5a所示的不被抬起的状态。第一弹性元件7的第二弯曲部 20保持在钩状件5的凸起部14与抵钉座3之间,第二弯曲部20的末端抵靠在抵钉座3的限定凹陷15的上壁22上。第一弹性元件7的第一、第二弯曲部19、20之间的连接部23抵靠在钩状件5的凸起部14 的角部24上。因此,当钩状件5不受外部抬升力时,如图7c所示,钩状件5在第一弹性元件7的作用下保持如图所示的不被抬起的状态。当钩状件5的远端受到使其向上的抬起的外部作用力时,如图8c所示,钩状件5围绕销轴10相对于抵钉座3旋转,因此钩状件5被向上抬起,钩状件5和抵钉座3之间的第一弹性元件7一端抵靠在钩状件5上,另一端抵靠在抵钉座3上,因此在钩状件5被向上抬起的过程中,第一弹性元件7逐渐弹性变形,并且第一弹性元件7的第二弯曲部20 的末端在第一弹性元件7变形的过程中逐渐向右(参见图8c)滑动。当该抬升力去除时,钩状件5在第一弹性元件7的回复力作用下逐渐回到图7c所示的不被抬起的状态。
45.需要说明的是,参见图8c,在钩状件5被向上抬起因此第一弹性元件7变形的过程中,第一弹性元件7的第二弯曲部20的末端逐渐向右滑动。过销轴10的圆心垂直于抵钉座3的上壁22做轴线c-c,则在钩状件5被抬起到达其最大被抬起位置时,第一弹性元件7的第二弯曲部20的末端与抵钉座3的上壁22之间的作用点不应越过轴线 c-c,即在图8c中,第二弯
曲部20的末端与所述上壁22之间的作用点位于轴线c-c的左边,不能越过轴线c-c位于其右边,从而确保在抬升力消除后,钩状件5在第一弹性元件7的作用下能够自动回到其不被抬起的位置,而无需外力干预。
46.如上文所述,钩状件5围绕销轴10相对于抵钉座7在一定范围内旋转,以下说明该旋转的限位结构。首先参见图8c,当钩状件5被抬起时,钩状件5围绕销轴10顺时针旋转。当抵钉座3的上壁22的远端端部26接触并抵靠在钩状件5近端的端面16的上部端面27上时,钩状件5停止旋转。因此,抵钉座3的上壁22的远端端部26与钩状件5的上部端面27充当钩状件5的旋转限位件,限定钩状件5围绕销轴10旋转的上限高度。优选的,抵钉座3的远端端部26是倾斜的,以便与钩状件5的上部端面27在图8c中的倾斜位置相贴合。钩状件 5相对于抵钉座7旋转的范围由以下条件确定:参见图8c,在所述钩状件5被抬起时,与图7c所示钩状件未被抬起的状态相比,所述钩状件5的末端8相对于抵钉座3的内表面所在的平面9被显著抬起,因此在所述抵钉座3和钉舱4闭合时,所述钩状件5的末端8不会戳伤位于钉舱4末端周围的组织。
47.参见图7c,当抬升力消除,因此钩状件5从图8c的上限位置回到其未被抬起的初始位置的过程中,钩状件5围绕销轴10逆时针旋转。当钩状件5近端的端面16的下部端面a29接触并抵靠抵钉座3远端的下部端面b28时,钩状件停止旋转。因此,钩状件5的下部端面 a29和抵钉座3远端的下部端面b28充当钩状件5的旋转限位件,限定钩状件5围绕销轴10旋转的下限高度。优选的,如图7c所示,当钩状件5位于其下限高度时,钩状件5的下端外表面与抵钉座3的下端外表面齐平。
48.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允许钩状件5在被抬起时围绕销轴10相对于抵钉座10顺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因此当钩状件5位于其如图7c所示的下部位置时,需要在钩状件5的上部端面27与抵钉座3的上壁22 的远端端部26之间设置一定的第一间隙s1。并且,在所述钩状件5 的中间楞12的近端与容纳该中间楞12的、抵钉座3的中间槽口13 的近端之间也相应地设置一定的第二间隙s2(图7b)。优选的,该间隙s2》s1。优选的,中间楞12的近端和/或中间槽口13的近端进行圆化处理,以有利于钩状件5围绕销轴10的旋转。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代替抵钉座3的上壁22的远端端部26与钩状件5的上部端面 27,可以选择中间楞12的近端和中间槽口13的近端作为限位件,限定钩状件5围绕销轴10旋转的上限高度。在这种情况下,s2《s1,从而确保在中间楞12的近端和中间槽口13的近端互相接触从而限位之前,抵钉座3的上壁22的远端端部26不与钩状件5的上部端面27 接触。类似的,根据以上公开,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设想其它的限位结构代替该实施例中公开的限位结构,这些限位结构都包括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49.根据以上公开,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该第一实施例的其它变形。例如,在该第一实施例中,设置两个第一弹性元件7,分别位于钩状件5的中间楞12的两侧,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仅仅设置一个第一弹性元件7,或者省略钩状件5的中间楞12。
50.可采用其它构造的弹性元件来代替以上公开的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一弹性元件7。
51.参见图9a和9b,其中示出第二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用扭簧 30代替图7a-8c中示出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弹性元件7。该扭簧30围绕销轴10设置,其第一端a31弹性抵靠在钩状件5上,第二端a32 弹性抵靠在抵钉座3上。如图9a和9b所示,可以在钩状件5的近端设置第二容纳槽33,用于容纳扭簧30的第一端a31。
52.因此,当钩状件5不受外部抬升力时,如图9a所示,钩状件5 在扭簧30的作用下保持如图所示的不被抬起的状态。当钩状件5的远端受到使其向上的抬起的外部作用力时,钩状件5围绕销轴10相对于抵钉座3顺时针旋转,因此钩状件5被向上抬起,在该过程中扭簧30 逐渐弹性变形,最终钩状件5到达如图9b所示的旋转极限位置,在该极限位置中,抵钉座3的上壁22的远端端部26与钩状件5的上部端面27接触。当该抬升力去除时,钩状件5在扭簧30的回复力作用下逐渐回到图9a所示的不被抬起的位置,在该位置中,钩状件5的下部端面a29接触并抵靠抵钉座3远端的下部端面b28,并且优选的,钩状件5的下端外表面与抵钉座3的下端外表面齐平。
53.参见图10a和10b,其中示出第三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用螺旋弹簧34代替图7a-8c中示出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弹性元件7和图 9a、9b中示出的第二实施例的扭簧30。该螺旋弹簧34的第一端b35 弹性抵靠在钩状件5上,第二端b36弹性抵靠在抵钉座3上。如图10a 和10b所示,可以在钩状件5的凸起部14设置有第二凸台37,在该第二凸台37中设置第三容纳槽38,用于容纳螺旋弹簧34的第一端 b35。
54.因此,当钩状件5不受外部抬升力时,如图10a所示,钩状件5 在螺旋弹簧34的作用下保持如图所示的不被抬起的状态。当钩状件5 的远端受到使其向上的抬起的外部作用力时,钩状件5围绕销轴10 相对于抵钉座3顺时针旋转,因此钩状件5被向上抬起,在该过程中螺旋弹簧34逐渐被压缩,最终钩状件5到达如图10b所示的旋转极限位置,在该极限位置中,抵钉座3的上壁22的远端端部26与钩状件 5的上部端面27接触。当该抬升力去除时,钩状件5在螺旋弹簧34 的回复力作用下逐渐回到图10a所示的不被抬起的位置,在该位置中,钩状件5的下部端面a29接触并抵靠抵钉座3远端的下部端面b28,并且优选的,钩状件5的下端外表面与抵钉座3的下端外表面齐平。
55.根据优选实施例的提供的描述,很明显,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作出改变而不会因此超出由以下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腔镜吻合器,包括:把手;主体(2);和端部执行器(6),所述端部执行器包括抵钉座(3)和钉舱(4),其中所述抵钉座(3)和钉舱(4)能够枢转地闭合,所述抵钉座(3)的远端包括弯曲的钩状件(5),该钩状件(5)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旋转地连接到所述抵钉座(3)的远端,其特征在于,弹性元件安装在该钩状件(5)与所述抵钉座(3)的远端之间,该弹性元件的一端关联所述钩状件(5),另一端关联抵钉座(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腔镜吻合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钩状件(5)近端的端部与所述抵钉座(3)远端的端部上设置互相配合的限位件,以便限制所述钩状件(5)围绕所述抵钉座(3)旋转的范围;并且在所述钩状件(5)近端的端部与所述抵钉座(3)远端的端部之间设置一定间隙(s1,s2),以便于所述钩状件(5)围绕所述抵钉座(3)旋转。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腔镜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包括所述钩状件(5)的近端端部上的上部端面(27)和配合的抵钉座(3)远端的上部端部(26),以及所述钩状件(5)的近端端部上的下部端面a(29)和配合的所述抵钉座(3)远端的下部端面b(2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腔镜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抵钉座(3)远端的上部端部(26)为倾斜的。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腔镜吻合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钩状件(5)被抬起时,所述钩状件(5)的末端(8)相对于抵钉座(3)的内表面所在的平面被抬高。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腔镜吻合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钩状件(5)不被抬起时,所述钩状件(5)的下端外表面与所述抵钉座(3)的下端外表面齐平。7.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腔镜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钩状件(5)的近端部分包括凸起部(14),所述凸起部(14)包括横向通孔(17),该横向通孔用于容纳销轴,所述钩状件(5)能够围绕所述销轴相对于所述抵钉座(3)旋转,所述钩状件(5)的近端部分或凸起部(14)包括用于容纳和定位所述弹性元件的至少一部分的容纳槽,并且所述抵钉座(3)的远端端部包括:用于容纳所述钩状件(5)的凸起部(14)的凹陷(15),和与所述横向通孔(17)对齐的通孔(11)。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腔镜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为第一弹性元件(7),该第一弹性元件(7)为w形,其一端抵靠在钩状件(5)上,另一端抵靠在抵钉座(3)上,所述第一弹性元件(7)包括:第一弯曲部(19),其容纳在钩状件(5)的凸起部(14)的第一容纳槽(18)中,第一弯曲部(19)的下端抵靠在钩状件(5)的第一容纳槽(18)的底面上;和第二弯曲部(20),其保持在钩状件(5)的凸起部(14)与抵钉座(3)之间,第二弯曲部(20)的末端抵靠在抵钉座(3)的限定凹陷(15)的上壁(22)上;并且第一弹性元件(7)的第一弯曲部(19)、第二弯曲部(20)之间的连接部(23)抵靠在钩状件(5)的凸起部(14)的角部(24)上。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腔镜吻合器,其特征在于,钩状件(5)的凸起部(14)还具有横
向延伸的第一凸台(21),其限定所述第一容纳槽(18)的上边缘,所述第一弯曲部(19)的末端抵靠在该第一凸台(21)下方。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腔镜吻合器,其特征在于,过销轴的圆心垂直于抵钉座(3)的上壁(22)做轴线c-c,在钩状件(5)被抬起到达其最大被抬起位置时,第一弹性元件(7)的第二弯曲部(20) 的末端与抵钉座(3)的上壁(22)之间的作用点不越过轴线c-c。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腔镜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14)还包括中间楞(12),所述抵钉座(3)的远端端部还包括中间槽口(13),用于容纳所述中间楞(12);并且在钩状件(5)的上部端面(27)与抵钉座(3)的上部端部(26)之间设置第一间隙(s1),在所述钩状件(5)的中间楞(12)的近端与容纳该中间楞(12)的、抵钉座(3)的中间槽口(13)的近端之间相应地设置第二间隙(s2)。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腔镜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间隙(s2)大于第一间隙(s1)。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腔镜吻合器,其特征在于,中间楞(12)的近端和/或中间槽口(13)的近端进行圆化处理。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腔镜吻合器,其特征在于,设置两个第一弹性元件(7),分别位于所述中间楞(12)的两侧。15.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腔镜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为扭簧(30),该扭簧(30)围绕所述销轴设置,其第一端a(31)弹性抵靠在所述钩状件(5)上,第二端a(32)弹性抵靠在抵钉座(3)上。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腔镜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钩状件(5)的近端包括第二容纳槽(33),用于容纳扭簧(30)的第一端a(31)。17.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腔镜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为螺旋弹簧(34),该螺旋弹簧(34)的第一端b(35)弹性抵靠在钩状件(5)上,第二端b(36)弹性抵靠在抵钉座(3)上。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腔镜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钩状件(5)的凸起部(14)具有第二凸台(37),在该第二凸台(37)中设置有第三容纳槽(38),用于容纳螺旋弹簧(34)的第一端b(35)。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腔镜吻合器,包括:把手;主体;和端部执行器,端部执行器包括抵钉座和钉舱,其中抵钉座和钉舱能够枢转地闭合,抵钉座的远端包括弯曲的钩状件,该钩状件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旋转地连接到抵钉座的远端,其特征在于,弹性元件安装在该钩状件与抵钉座的远端之间,该弹性元件的一端关联钩状件,另一端关联抵钉座,该弹性元件使得:当在抵钉座和钉舱之间不存在障碍物时,钩状件不被抬起;当在抵钉座和钉舱之间存在阻止它们互相闭合的障碍物时,在抵钉座和钉舱之间关闭的过程中,钩状件逐渐被抬起,并且当抵钉座和钉舱相互分离时,钩状件自动地逐渐恢复到不被抬起的状态。钩状件自动地逐渐恢复到不被抬起的状态。钩状件自动地逐渐恢复到不被抬起的状态。
技术研发人员:施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市康迪医用吻合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23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4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