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头的出水管结构和龙头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3-01-06  148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龙头的出水管结构和龙头。


    背景技术:

    2.现有的龙头包括龙头本体和连接在龙头本体上的出水管,出水管大多转动连接在龙头本体上以实现调整出水方向的目的。而非旋转类的出水管大多采用铜材质低压铸造成型或者锌合金重力铸造成型,此类水嘴制造工艺较为复杂且加工成本高。目前市面是具有通过出水管末端的螺纹连接至龙头本体上的龙头,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用户容易掰动出水管而导致出水管松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龙头的出水管结构和龙头。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龙头的出水管结构,用于连接至龙头的本体,出水管结构包括出水管、连接座、水管座、第一紧固件和第二紧固件;所述连接座通过第一紧固件固定连接至所述龙头的本体,所述出水管的进水端通过第二紧固件固定连接至所述连接座,所述连接座还包括流道,所述流道接通龙头的本体和出水管的进水端;所述连接座容纳在所述水管座内,所述水管座的底端连接所述连接座,所述水管座的顶端与出水管抵接。
    5.在一更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座包括座体,所述座体分别连接龙头的本体、出水管的进水端和水管座;所述座体的底端面抵接龙头的本体,所述出水管的进水端抵接所述座体的顶端面,所述水管座连接在所述座体的外周壁上。
    6.在一更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座体的顶端面靠近水管的顶端布置。
    7.在一更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座还包括水路转接头,所述水路转接头连接在座体和龙头的本体之间并连通位于座体内的流道;所述座体的顶端面还凸设有一连接所述流道的管接头,所述管接头插接连通在所述出水管的进水端上。
    8.在一更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座还包括水路转接头,所述水路转接头的第一端连接龙头的本体,所述水路转接头的第二端穿过座体并凸出座体的顶端面,所述水路转接头界定出所述流道,所述水路转接头的第二端插接连通在所述出水管的进水端上。
    9.在一更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紧固件用以穿过龙头的本体以连接在座体上;所述第二紧固件用以穿过座体以连接在出水管的进水端上。
    10.在一更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紧固件是多个第一螺栓;所述第二紧固件是多个第二螺栓。
    11.在一更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水管座的底端螺纹连接在所述座体的外周壁上。
    12.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龙头,包括所述的龙头的出水管结构。
    13.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4.龙头的出水管结构,用于连接至龙头的本体,出水管结构包括出水管、连接座、水管座、第一紧固件和第二紧固件;所述连接座通过第一紧固件固定连接至所述龙头的本体,所述出水管的进水端通过第二紧固件固定连接至所述连接座,所述连接座还包括流道,所述流道接通龙头的本体和出水管的进水端;所述连接座容纳在所述水管座内,所述水管座的底端连接所述连接座,所述水管座的顶端与出水管抵接。所述连接座位于水管座内,因此,连接座不会从外部被看到,出水管结构的整体外观整洁,出水管结构拆装方便,成本低,用户掰动出水管不会导致出水管松动。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龙头的立体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龙头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连接座的座体的立体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龙头的剖面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连接座的座体和水路转接头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20.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龙头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22.在下文中被用于描述附图的某些方向性术语,例如“内”、“外”、“上方”、“下方”和其它方向性术语,将被理解为具有其正常含义并且指正常看附图时所涉及的那些方向。除另有指明,本说明书所述方向性术语基本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常规方向。
    23.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一个”、“第二”、“第二个”及其类似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重要性,而是用于将一个部件与其它部件进行区分。
    24.第一实施例
    25.参阅图1-图4,一种龙头,所述龙头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用于接收冷热水并提供混合水,所述本体1是常见的龙头结构,在此不再赘述。所述龙头还包括出水管结构2,出水管结构2包括出水管21、连接座22、水管座23、第一紧固件24和第二紧固件25。所述连接座22通过第一紧固件24固定连接至所述龙头的本体1,所述出水管21的进水端222通过第二紧固件25固定连接至所述连接座22,所述连接座22还包括流道221,所述流道221接通龙头的本体1和出水管21的进水端222;所述连接座22容纳在所述水管座23内,所述水管座23的底端连接所述连接座22,所述水管座23的顶端与出水管21抵接。所述连接座22分别通过第一紧固件24和第二紧固件25与本体1和出水管21的进水端222连接,所述连接座22位于水管座23内,因此,连接座22不会从外部被看到,出水管结构2的整体外观整洁,出水管结构2拆装方便,成本低。所述出水管21的进水端222包括一塞头211,该塞头211包括连通出水管21的通孔。
    26.所述连接座22包括座体222,所述座体222分别连接龙头的本体1、出水管21的进水端222和水管座23;所述座体222的底端面2221抵接龙头的本体1,所述出水管21的进水端222抵接所述座体222的顶端面2222,所述水管座23连接在所述座体222的外周壁上。
    2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座体222的顶端面2222靠近水管的顶端布置。所述连接座22还包括水路转接头223,所述水路转接头223连接在座体222和龙头的本体1之间并连通位于座体222内的流道221;所述座体222的顶端面2222还凸设有一连接所述流道221的管接头2223,所述管接头2223插接连通在所述出水管21的进水端222的通孔上。
    2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紧固件24用以穿过龙头的本体1以连接在座体222上;所述第二紧固件25用以穿过座体222以连接在出水管21的进水端222上。所述第一紧固件24是多个第一螺栓;所述第二紧固件25是多个第二螺栓。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水管座23的底端螺纹连接在所述座体222的外周壁上。
    29.在安装过程中:出水管21的进水端222穿过水管座23的顶端,出水管21的进水端222连接抵接至座体222的顶端面2222,通过第二紧固件25将座体222和出水管21的进水端222紧固连接;水路转接头223放置在所述本体1上,通过第一紧固件24将连接座22的座体222与本体1紧固连接,此时水路转接头223被安装在座体222和本体1之间,水路转接头223的两端分别连通本体1和座体222内的流道221;水管座23的底端螺纹连接在座体222的外周壁,安装完成。
    30.第二实施例
    31.参阅图5-6,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连接座2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座22还包括水路转接头223,所述水路转接头223的第一端2231连接龙头的本体1,所述水路转接头223的第二端2232穿过座体222并凸出座体222的顶端面2222,所述水路转接头223界定出所述流道221,所述水路转接头223的第二端2232插接连通在所述出水管21的进水端222的通孔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座体222的顶端面2222间隔开水管座23的顶端一段距离。
    32.在安装过程中:出水管21的进水端222穿过水管座23的顶端,出水管21的进水端222连接抵接至座体222的顶端面2222,通过第二紧固件25将座体222和出水管21的进水端222紧固连接;水路转接头223放置在所述本体1上,通过第一紧固件24将连接座22的座体222与本体1紧固连接,此时水路转接头223穿过座体222以连接至通孔;水管座23的底端螺纹连接在座体222的外周壁,安装完成。
    3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技术特征:
    1.龙头的出水管结构,用于连接至龙头的本体,其特征在于,出水管结构包括出水管、连接座、水管座、第一紧固件和第二紧固件;所述连接座通过第一紧固件固定连接至所述龙头的本体,所述出水管的进水端通过第二紧固件固定连接至所述连接座,所述连接座还包括流道,所述流道接通龙头的本体和出水管的进水端;所述连接座容纳在所述水管座内,所述水管座的底端连接所述连接座,所述水管座的顶端与出水管抵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龙头的出水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包括座体,所述座体分别连接龙头的本体、出水管的进水端和水管座;所述座体的底端面抵接龙头的本体,所述出水管的进水端抵接所述座体的顶端面,所述水管座连接在所述座体的外周壁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龙头的出水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的顶端面靠近水管的顶端布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龙头的出水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还包括水路转接头,所述水路转接头连接在座体和龙头的本体之间并连通位于座体内的流道;所述座体的顶端面还凸设有一连接所述流道的管接头,所述管接头插接连通在所述出水管的进水端上。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龙头的出水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还包括水路转接头,所述水路转接头的第一端连接龙头的本体,所述水路转接头的第二端穿过座体并凸出座体的顶端面,所述水路转接头界定出所述流道,所述水路转接头的第二端插接连通在所述出水管的进水端上。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龙头的出水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紧固件用以穿过龙头的本体以连接在座体上;所述第二紧固件用以穿过座体以连接在出水管的进水端上。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龙头的出水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紧固件是多个第一螺栓;所述第二紧固件是多个第二螺栓。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龙头的出水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座的底端螺纹连接在所述座体的外周壁上。9.一种龙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龙头的出水管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龙头的出水管结构和龙头,出水管结构包括出水管、连接座、水管座、第一紧固件和第二紧固件;所述连接座通过第一紧固件固定连接至所述龙头的本体,所述出水管的进水端通过第二紧固件固定连接至所述连接座,所述连接座还包括流道,所述流道接通龙头的本体和出水管的进水端;所述连接座容纳在所述水管座内,所述水管座的底端连接所述连接座,所述水管座的顶端与出水管抵接。本技术方案中,出水管结构的整体外观整洁,出水管结构拆装方便,成本低,用户掰动出水管不会导致出水管松动。动。动。


    技术研发人员:黄强 林成龙 张瑷辉 祝传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路达(厦门)工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17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469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