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公开涉及玻璃加工设备的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管型玻璃的成型设备。
背景技术:
2.溢流法生产超薄电子玻璃是目前超薄电子玻璃制造中的热点技术,溢流法相对其他玻璃生产技术具有耐高温,高精度,超薄等技术优势。现有技术中通过溢流法生产的玻璃外形全部是平面玻璃,而对于管瓶、圆管灯等管型玻璃一直使用其他玻璃制造技术,随着玻璃对质量要求的提高,逐渐向着高熔点玻璃材料进行转型,使用溢流法制造管型玻璃是将来发展的趋势。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型玻璃的成型设备,能够通过溢流法生产管型玻璃。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管型玻璃的成型设备,所述成型设备包括供液装置、溢流仓以及成型件,所述供液装置与所述溢流仓连通,并用于为所述溢流仓供送熔融玻璃,所述溢流仓具有容纳所述熔融玻璃的蓄液腔,所述成型件伸入到所述蓄液腔中,并包括沿竖直方向延伸的且周向封闭的成型孔,所述成型件具有在所述成型孔的上端的进料口和下端的出料口,所述进料口高于所述蓄液腔的底面设置。
5.可选地,所述成型件于所述进料口处的上边缘沿水平方向平齐。
6.可选地,所述溢流仓具有连通所述供液装置和所述蓄液腔的入料口,所述进料口位于所述入料口的上方。
7.可选地,所述供液装置包括有用于容纳所述熔融玻璃的容液仓,所述供液装置还包括连通所述容液仓与所述溢流仓的供液管,所述容液仓位于所述溢流仓的上方,所述成型设备构造为:在所述容液仓向所述溢流仓供送熔融玻璃时,所述蓄液腔内的熔融玻璃在进入所述成型孔的过程中,所述容液仓内的熔融玻璃的液位高度保持不变。
8.可选地,所述成型设备还包括加热装置,所述供液装置包括连通于所述溢流仓的供液管,所述加热装置用于加热所述供液管和所述蓄液腔内的熔融玻璃。
9.可选地,所述加热装置包括靠近所述供液管与所述溢流仓的连接处设置的加热件,以及环绕所述溢流仓设置的多个加热件。
10.可选地,所述成型设备还包括有保温罩,所述保温罩罩设于所述溢流仓的外侧,且多个所述加热件均位于所述保温罩内。
11.可选地,所述成型设备包括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设置于所述出料口的下方,并具有供从所述成型孔内流出的玻璃管穿过的通道。
12.可选地,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冷却件,所述冷却件构造为沿所述成型孔的中心轴线螺旋绕设的冷却管,所述冷却管绕设形成有所述通道。
13.可选地,所述冷却装置与所述溢流仓间隔设置,所述成型件具有伸出所述溢流仓的外端部分,且所述外端部分延伸至所述通道的上侧,所述成型孔延伸至所述外端部分的
末端设置。
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本公开提供的管型玻璃的成型设备中,供液装置向蓄液腔内供送熔融玻璃,由于进料口高于蓄液腔的底面,因此,在蓄液腔内的熔融玻璃能够通过溢流的方式经进料口进入成型孔,由于成型孔周向封闭且沿竖直方向延伸,因此,进入成型孔的熔融玻璃能够沿成型孔的孔壁逐渐向下流动,进而通过成型孔形成管状的玻璃,并从出料口溢出成型孔,因此,本公开的成型设备能够通过溢流法生产管型玻璃。
15.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16.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17.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管型玻璃的成型设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18.附图标记说明
19.1-供液装置,11-容液仓,2-溢流仓,21-蓄液腔,22-入料口,3-成型件,30-成型孔,31-进料口,32-出料口,33-外端部分,4-供液管,5-加热装置,6-冷却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21.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指相应部件处于使用状态时在重力方向上的“上、下”,“内、外”是相对于对应的部件自身轮廓而言的“内、外”。此外,在下面的描述中,当涉及到附图时,除非另有解释,不同的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上述定义仅用于解释和说明本公开,不应当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另外,图1中成型设备内的箭头指的是熔融玻璃的流动方向,本公开在下面的实施方式中将不作赘述。
22.参考图1中所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管型玻璃的成型设备,该成型设备包括供液装置1、溢流仓2以及成型件3,供液装置1与溢流仓2连通,并用于为溢流仓2供送熔融玻璃,溢流仓2具有容纳熔融玻璃的蓄液腔21,成型件3伸入到蓄液腔21中,并包括沿竖直方向延伸的且周向封闭的成型孔30,成型件3具有在成型孔30的上端的进料口31和下端的出料口32,进料口31高于蓄液腔21的底面设置。
2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本公开提供的管型玻璃的成型设备中,供液装置1向蓄液腔21内供送熔融玻璃,由于进料口31高于蓄液腔21的底面,因此,在蓄液腔21内的熔融玻璃能够通过溢流的方式经进料口31进入成型孔30,由于成型孔30周向封闭且沿竖直方向延伸,因此,进入成型孔30的熔融玻璃能够沿成型孔30的孔壁逐渐向下流动,进而通过成型孔30形成管状的玻璃,并从出料口32溢出成型孔30,因此,本公开的成型设备能够通过溢流法生产管型玻璃。
24.在一些实施例中,成型孔30的横截面可以为圆形,则从该成型孔30溢出的熔融玻璃生产为圆管状玻璃管,当然,成型孔30的横截面还可以为其它形状,例如方形或多边形等,以满足不同截面形状类型的玻璃管的生产加工。
25.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参考图1中所示,成型件3于进料口31处的上边缘沿水平方向平齐。这样,成型件3于进料口31处的边缘沿水平方向平齐,则熔融玻璃能够沿成型孔30的孔壁周向方向的各处同时流下,保证玻璃制品的质量。
26.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参考图1中所示,溢流仓2具有连通供液装置1和蓄液腔21的入料口22,进料口31位于入料口22的上方。这里,进料口31位于入料口22的上方,则从入料口22进入的熔融玻璃不会直接流入成型孔30,而是先在蓄液腔21内不断蓄液,直至蓄液腔21的熔融玻璃的液位达到进料口31时,熔融玻璃才开始沿成型孔30的孔壁向下溢出,如此,使得熔融玻璃可以从成型孔30的孔壁周向方向平缓地溢出,保证玻璃制品的质量。
27.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参考图1中所示,供液装置1包括有用于容纳熔融玻璃的容液仓11,供液装置1还包括连通容液仓11与溢流仓2的供液管4,容液仓11位于溢流仓2的上方,成型设备构造为:在容液仓11向溢流仓2供送熔融玻璃时,蓄液腔21内的熔融玻璃在进入成型孔30的过程中,容液仓11内的熔融玻璃的液位高度保持不变。这里,容液仓11内的熔融玻璃的液位高度保持不变,则容液仓11内的熔融玻璃与蓄液腔21内的熔融玻璃的液位差保持不变,则从成型孔30溢出的熔融玻璃的量能够保持一致,从而有效控制管型玻璃的产出质量。
28.进一步地,容液仓11与窑炉连通,窑炉用于将玻璃原料熔化形成熔融玻璃,然后将熔融玻璃输送到容液仓11内。
29.在一些其它实施例中,供液管4可以为铂金管,成型件3可以构造为圆柱体,成型孔30与圆柱体的中轴线共线。
30.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参考图1中所示,成型设备还包括加热装置5,供液装置1包括连通于溢流仓2的供液管4,加热装置5用于加热供液管4和蓄液腔21内的熔融玻璃。这里,加热装置5可以加热供液管4和蓄液腔21内的熔融玻璃,从而补偿熔融玻璃在流动的过程中损失的热量,保证溢流入成型孔30内的熔融玻璃的温度,防止熔融玻璃的流动性减小,甚至发生凝固的现象发生,影响管型玻璃的生产质量。
31.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参考图1中所示,加热装置5可以包括靠近供液管4与溢流仓2的连接处设置的加热件,以及环绕溢流仓2设置的多个加热件。这里,设置于上述连接处的加热件可以在该连接处加热熔融玻璃,防止供液管4内的熔融玻璃在进入蓄液腔21的过程中发生降温的现象,环绕溢流仓2设置的多个加热件能够加热蓄液腔21内的熔融玻璃,从而防止蓄液腔21内的熔融玻璃在蓄液过程中发生降温。
32.在一些其它实施例中,加热件可以为电阻丝,电阻丝通电后开始加热供液管4和蓄液腔21内的熔融玻璃。
33.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成型设备还包括有保温罩,保温罩罩设于溢流仓2的外侧,且多个加热件均位于保温罩内。保温罩可以将多个加热件产生的大部分热量都限制在保温罩内,可有效避免加热件产生的热量流散浪费。
34.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参考图1中所示,成型设备包括冷却装置6,冷却装置6设置于出料口32的下方,并具有供从成型孔30内流出的玻璃管穿过的通道。这里,玻璃管在穿过通道的过程中能够被冷却装置冷却,从而冷却装置6可以将溢流出的熔融状态的玻璃管冷却定型。
35.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参考图1中所示,冷却装置6包括冷却件,冷却件可以构
造为沿成型孔30的中心轴线螺旋绕设的冷却管,冷却管绕设形成有通道。这样,通过螺旋绕设的冷却管形成上述通道,能够在对玻璃管进行冷却时增大自身的热交换面积,保证对玻璃管的冷却效果。这里,根据一些实施例,冷却管内可以设置有不断循环流动的冷水,当熔融状态的玻璃管从通道内穿过时,逐渐被冷却成型。
36.在一些其它实施例中,冷却装置6还可以是形成有上述通道的密封散热片,该密封散热片远离通道的一侧设置有冷风机,冷风机不断产生的冷风为密封散热片散热,从而实现对熔融状态的玻璃管的冷却。
37.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参考图1中所示,冷却装置6与溢流仓2间隔设置,成型件3具有伸出溢流仓2的外端部分33,且外端部分33延伸至通道的上侧,成型孔30延伸至外端部分33的末端设置。外端部分33延伸至通道的上侧,可以避免熔融玻璃在冷却之前与外界空气接触,一方面避免外界气流扰动对熔融玻璃的成型造成影响,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熔融玻璃与外界空气内的气体发生化学反应,影响管型玻璃的质量。
38.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39.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40.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技术特征:
1.一种管型玻璃的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设备包括供液装置(1)、溢流仓(2)以及成型件(3),所述供液装置(1)与所述溢流仓(2)连通,并用于为所述溢流仓(2)供送熔融玻璃,所述溢流仓(2)具有容纳所述熔融玻璃的蓄液腔(21),所述成型件(3)伸入到所述蓄液腔(21)中,并包括沿竖直方向延伸的且周向封闭的成型孔(30),所述成型件(3)具有在所述成型孔(30)的上端的进料口(31)和下端的出料口(32),所述进料口(31)高于所述蓄液腔(21)的底面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件(3)于所述进料口(31)处的上边缘沿水平方向平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仓(2)具有连通所述供液装置(1)和所述蓄液腔(21)的入料口(22),所述进料口(31)位于所述入料口(22)的上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液装置(1)包括有用于容纳所述熔融玻璃的容液仓(11),所述供液装置(1)还包括连通所述容液仓(11)与所述溢流仓(2)的供液管(4),所述容液仓(11)位于所述溢流仓(2)的上方,所述成型设备构造为:在所述容液仓(11)向所述溢流仓(2)供送熔融玻璃时,所述蓄液腔(21)内的熔融玻璃在进入所述成型孔(30)的过程中,所述容液仓(11)内的熔融玻璃的液位高度保持不变。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设备还包括加热装置(5),所述供液装置(1)包括连通于所述溢流仓(2)的供液管(4),所述加热装置(5)用于加热所述供液管(4)和所述蓄液腔(21)内的熔融玻璃。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5)包括靠近所述供液管(4)与所述溢流仓(2)的连接处设置的加热件,以及环绕所述溢流仓(2)设置的多个加热件。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设备还包括有保温罩,所述保温罩罩设于所述溢流仓(2)的外侧,且多个所述加热件均位于所述保温罩内。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设备包括冷却装置(6),所述冷却装置(6)设置于所述出料口(32)的下方,并具有供从所述成型孔(30)内流出的玻璃管穿过的通道。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6)包括冷却件,所述冷却件构造为沿所述成型孔(30)的中心轴线螺旋绕设的冷却管,所述冷却管绕设形成有所述通道。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6)与所述溢流仓(2)间隔设置,所述成型件(3)具有伸出所述溢流仓(2)的外端部分(33),且所述外端部分(33)延伸至所述通道的上侧,所述成型孔(30)延伸至所述外端部分(33)的末端设置。
技术总结
本公开涉及一种管型玻璃的成型设备,所述成型设备包括供液装置(1)、溢流仓(2)以及成型件(3),所述供液装置(1)与所述溢流仓(2)连通,并用于为所述溢流仓(2)供送熔融玻璃,所述溢流仓(2)具有容纳所述熔融玻璃的蓄液腔(21),所述成型件(3)伸入到所述蓄液腔(21)中,并包括沿竖直方向延伸的且周向封闭的成型孔(30),所述成型件(3)具有在成型孔(30)的上端的进料口(31)和下端的出料口(32),所述进料口(31)高于所述蓄液腔(21)的底面设置。本公开涉及的成型设备,能够通过溢流法生产管型玻璃。能够通过溢流法生产管型玻璃。能够通过溢流法生产管型玻璃。
技术研发人员:何邦明 姜文成 李志军 闫冬成 胡恒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远大信达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2.15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4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