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施工屋面防水钢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3-01-11  79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建筑工程施工屋面防水钢结构。


    背景技术:

    2.适用于钢结构屋面水平搭接、垂直搭接、风机口、伸出屋面管道、空调管道、采光板四周、屋脊、天沟、金属板与女儿墙交界处、螺钉固定件等钢结构屋面细部构造或薄弱环节的防水。
    3.但是现有的建筑工程施工屋面防水钢结构仍存在一些弊端,传统的建筑工程施工屋面防水钢结构通常只是通过焊接或者简单的螺栓固定,其牢固性能较差,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建筑工程施工屋面防水钢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工程施工屋面防水钢结构,通过设置的固定组件,其中固定组件包括夹持块、上夹板、第一螺纹槽、下夹板、第二螺纹槽、螺纹杆和第三螺纹槽,通过该装置能够使得防水钢板与结构钢框架主体之间固定牢固性得到显著加强。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施工屋面防水钢结构,包括结构钢框架主体,所述结构钢框架主体上设置有放置钢架,所述放置钢架上放置有防水钢板,所述结构钢框架主体上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内插接有防水钢板,所述防水钢板表面开设有排水组件。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在结构钢框架主体上的夹持块、固定在夹持块顶端的上夹板、开设在上夹板上的第一螺纹槽、固定在夹持块底端的下夹板、开设在下夹板上的第二螺纹槽、连接在夹持块上的螺纹杆和开设在防水钢板上的第三螺纹槽。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夹板与下夹板之间的距离等于防水钢板的厚度大小。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螺纹槽直径等于第三螺纹槽的直径,所述第三螺纹槽的直径等于第二螺纹槽的直径。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排水组件包括开设在防水钢板上的突出钢板、开设在突出钢板两侧防水钢板表面上的第一引水槽和第二引水槽、设置在第一引水槽和第二引水槽之间的辅助板和开设在突出钢板顶端表面的导流槽。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辅助板的表面呈拱形弧面设计。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2.1.通过设置的固定组件,其中固定组件包括夹持块、上夹板、第一螺纹槽、下夹板、第二螺纹槽、螺纹杆和第三螺纹槽,工作人员需要固定防水钢板时,只需将防水钢板的第三
    螺纹槽位置处与夹持块插接,这时上夹板与下夹板对防水钢板形成预固定,这时将螺纹杆与第一螺纹槽转动向内连接,最终与突出钢板中的第三螺纹槽继续向内转动连接,最终与下夹板内的第二螺纹槽向内转动,最后形成固定即可,通过该装置能够使得防水钢板与结构钢框架主体之间固定牢固性得到显著加强。
    13.2.通过设置的排水组件,其中排水组件包括突出钢板、第一引水槽、辅助板、第二引水槽和导流槽,当雨水落在防水钢板上首先与突出钢板接触,从突出钢板的坡面滑落至第一引水槽处,辅助板将雨水分落在第一引水槽和第二引水槽上沿着防水钢板的倾斜面滑落,分散雨水的散落面,同时突出钢板顶端开设有导流槽,使得雨水能够通过导流槽内向下倾斜滑落,通过此装置能够使得防水钢板上的雨水排水效率较高,雨水不会集中在防水钢板的某一区域。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钢框架结构立体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水钢板结构立体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3中c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组件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
    19.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20.其中:1、结构钢框架主体;2、放置钢架;3、防水钢板;4、固定组件; 41、夹持块;42、上夹板;43、第一螺纹槽;44、下夹板;45、第二螺纹槽; 46、螺纹杆;47、第三螺纹槽;5、排水组件;51、突出钢板;52、第一引水槽;53、辅助板;54、第二引水槽;55、导流槽。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22.实施例:
    23.如图1-图5所示,一种建筑工程施工屋面防水钢结构,包括结构钢框架主体1,结构钢框架主体1上设置有放置钢架2,放置钢架2上放置有防水钢板3,结构钢框架主体1上设置有固定组件4,固定组件4内插接有防水钢板 3,防水钢板3表面开设有排水组件5,固定组件4包括固定在结构钢框架主体1上的夹持块41、固定在夹持块41顶端的上夹板42、开设在上夹板42上的第一螺纹槽43、固定在夹持块41底端的下夹板44、开设在下夹板44上的第二螺纹槽45、连接在夹持块41上的螺纹杆46和开设在防水钢板3上的第三螺纹槽47。
    24.工作人员需要固定防水钢板3时,只需将防水钢板3的第三螺纹槽47位置处与夹持块41插接,上夹板42与下夹板44之间的距离等于防水钢板3的厚度大小,通过该设计,这时上夹板42与下夹板44对防水钢板3形成预固定,这时将螺纹杆46与第一螺纹槽43转动向内
    连接,第一螺纹槽43直径等于第三螺纹槽47的直径,第三螺纹槽47的直径等于第二螺纹槽45的直径,通过该设计,使得螺纹杆46能够通过第一螺纹槽43、第三螺纹槽47和第二螺纹槽45将夹持块41、防水钢板3和结构钢框架主体1进行固定加固,最终与突出钢板51中的第三螺纹槽47继续向内转动连接,最终与下夹板44内的第二螺纹槽45向内转动,最后形成固定即可,通过该装置能够使得防水钢板 3与结构钢框架主体1之间固定牢固性得到显著加强。
    25.排水组件5包括开设在防水钢板3上的突出钢板51、开设在突出钢板51 两侧防水钢板3表面上的第一引水槽52和第二引水槽54、设置在第一引水槽 52和第二引水槽54之间的辅助板53和开设在突出钢板51顶端表面的导流槽55。
    26.当雨水落在防水钢板3上首先与突出钢板51接触,从突出钢板51的坡面滑落至第一引水槽52处,辅助板53将雨水分落在第一引水槽52和第二引水槽54上沿着防水钢板3的倾斜面滑落,辅助板53的表面呈拱形弧面设计,通过该设计可以将雨水分散开来进行排水,同时突出钢板51顶端开设有导流槽55,使得雨水能够通过导流槽55内向下倾斜滑落,通过此装置能够使得防水钢板3上的雨水排水效率较高,雨水不会集中在防水钢板3的某一区域。
    27.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28.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工程施工屋面防水钢结构,包括结构钢框架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钢框架主体(1)上设置有放置钢架(2),所述放置钢架(2)上放置有防水钢板(3),所述结构钢框架主体(1)上设置有固定组件(4),所述固定组件(4)内插接有防水钢板(3),所述防水钢板(3)表面开设有排水组件(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施工屋面防水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4)包括固定在结构钢框架主体(1)上的夹持块(41)、固定在夹持块(41)顶端的上夹板(42)、开设在上夹板(42)上的第一螺纹槽(43)、固定在夹持块(41)底端的下夹板(44)、开设在下夹板(44)上的第二螺纹槽(45)、连接在夹持块(41)上的螺纹杆(46)和开设在防水钢板(3)上的第三螺纹槽(4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施工屋面防水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板(42)与下夹板(44)之间的距离等于防水钢板(3)的厚度大小。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施工屋面防水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槽(43)直径等于第三螺纹槽(47)的直径,所述第三螺纹槽(47)的直径等于第二螺纹槽(45)的直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施工屋面防水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组件(5)包括开设在防水钢板(3)上的突出钢板(51)、开设在突出钢板(51)两侧防水钢板(3)表面上的第一引水槽(52)和第二引水槽(54)、设置在第一引水槽(52)和第二引水槽(54)之间的辅助板(53)和开设在突出钢板(51)顶端表面的导流槽(55)。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施工屋面防水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板(53)的表面呈拱形弧面设计。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施工屋面防水钢结构,结构钢框架主体,所述结构钢框架主体上设置有放置钢架,所述放置钢架上放置有防水钢板,所述结构钢框架主体上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内插接有防水钢板,所述防水钢板表面开设有排水组件;通过设置的固定组件,其中固定组件包括夹持块、上夹板、第一螺纹槽、下夹板、第二螺纹槽、螺纹杆和第三螺纹槽,通过该装置能够使得防水钢板与结构钢框架主体之间固定牢固性得到显著加强,通过设置的排水组件,其中排水组件包括突出钢板、第一引水槽、辅助板、第二引水槽和导流槽,能够使得防水钢板上的雨水排水效率较高,雨水不会集中在防水钢板的某一区域。水钢板的某一区域。水钢板的某一区域。


    技术研发人员:高新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高新思
    技术研发日:2021.08.20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477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