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公开涉及运动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激光运动靶系统。
背景技术:
2.目前国内外各兵种所使用的运动靶普遍采用靶车架设,靶车则由绞车或拖车拖动前行。该种架设方式对场地条件要求较高,修建靶车通行道路施工难度较大,尤其遇有丘陵和山区地带,选址比较困难,同时由于靶车运行距离受限,无法满足实弹训练时对运动目标的射击要求,且现有运动靶多需要人员在靶区内操作控制,实弹射击时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3.故能够实现实弹射击靶标设定不受地形限制、可快速架设及撤收、可反复使用、智能检靶代替人工检靶已成为未来各兵种设定靶标的趋势。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公开提供了一种激光运动靶系统,以解决目前移动训练靶标成本过高,不能重复使用等问题;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体为,一种激光运动靶系统,包括多旋翼无人机、可见光x30吊舱、激光显示设备及地面站,所述多旋翼无人机上搭载有安装云台,所述可见光x30吊舱和激光显示设备均安装在所述安装云台上,且所述可见光x30吊舱和激光显示设备相邻设置,所述激光显示设备用于向地面投射光斑,所述可见光x30吊舱用于实时记录光斑处的图像,所述地面站系统与多旋翼无人机、可见光x30吊舱、激光显示设备分别信号连接,所述地面站系统用于接收可见光x30吊舱将记录的图像、控制多旋翼无人机的起飞、降落及开闭激光显示设备。
6.所述多旋翼无人机为六旋翼无人机,其中六个支臂采用插接式结构。
7.所述多旋翼无人机以悬停或小于15m/s的设定速度飞行,距离地面高度为150m~ 200m。
8.所述激光显示设备向下投射直径为5m的激光光斑。
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激光运动靶系统,该系统采用投影光斑代替实体靶标,可重复使用,极大地降低成本;采用空中保障代替现有的地面保障方式,彻底解决地形影响靶标运动的问题;光学检靶代替人工检靶,极大提高了保障人员的安全性;检靶射击结果可被精确记录、实时回传,提高了考核的实时性与精确性。
10.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公开。
附图说明
11.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现有技术中的运动靶组成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激光运动靶系统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实用新型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系统的例子。
16.如图1所示,为目前国内外各兵种所使用的运动靶普遍采用靶车架设,靶车则由绞车或拖车拖动前行。该种架设方式对场地条件要求较高,修建靶车通行道路施工难度较大,尤其遇有丘陵和山区地带,选址比较困难,同时由于靶车运行距离受限,无法满足实弹训练时对运动目标的射击要求,且现有运动靶多需要人员在靶区内操作控制,实弹射击时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故针对目前我军训练靶标成本过高,不能重复使用等问题,本实施方案提供了一种激光运动靶系统,为火炮、坦克、火箭弹和导弹等武器实弹射击提供打击目标。
17.如图2所示,一种激光运动靶系统,包括多旋翼无人机1、可见光x30吊舱2、激光显示设备3及地面站4,多旋翼无人机1上搭载有安装云台,可见光x30吊舱2和激光显示设备3均安装在安装云台上,且可见光x30吊舱2和激光显示设备3相邻设置,激光显示设备3用于向地面投射光斑,可见光x30吊舱2用于实时记录光斑处的图像;其中多旋翼无人机1为六旋翼无人机,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六旋翼无人机,机身结构由碳纤维材料制成,机架、上盖、支臂、起落架、电机架等皆为轻强结构设计。六个支臂采用插接式结构,收纳快速、便携、收纳尺寸小,运输方便,其带载起飞重量小于18kg,最大外形尺寸小于2.5m。可遥控距离不小于5km;以悬停或小于15m/s的设定速度飞行;距离地面高度150m~200m;单次滞空时间不小于1h。机身展开时间仅为几分钟,通电等候gps卫星定位时间也仅为几分钟,为一款用途广泛的小型uav作业器材,可广泛应用于空中侦察、航测等军事领域。
18.可见光x30吊舱可以选用现有技术中的旋翼类无人机专用设备;可见光吊舱的视频采集与处理部件存储容量满足1h的数据存储要求,数据包括视频和照片;信号传输包括 4g和无线传输两种方式,传输距离不小于5km;视频采集部件可自动变焦、与无人机升空高度一致。
19.激光显示设备向下投射直径为5m的激光光斑;光斑亮度要求2.5km距离时电视摄像头可见;光斑颜色可调橙色和蓝色,激光显示设备可以自带锂电池供电,可持续工作1h 以上;也可以利用无人机直流12v供电;其激光的发散角:≤2mrad;挂载到飞行高度 100m的无人机上,光强:投射光斑光通量在2500cd以上;同时激光显示设备3上设有预留控制接口,由地面站控制,控制激光灯开关及调节焦距调节;该激光显示设备的重量:当选用无人机供电时,重量小于3kg;自带电源时,其重量小于5kg;防护等级为 ip55。
20.地面站系统与多旋翼无人机、可见光x30吊舱、激光显示设备分别信号连接,地面站系统用于接收可见光x30吊舱将记录的图像、控制多旋翼无人机的起飞、降落及开闭激光显示设备。
21.本实施方案提供的系统包括多旋翼无人机1、可见光x30吊舱2、激光显示设备3及地面站4组成,无人机以悬停或小于60km/h的设定速度飞行,飞行高度约100m,所搭载的激光显示设备可向下投射直径约为5m的激光光斑。射手对投射到地面的光斑进行打击,可见光设备实时将图像回传到地面站系统,可精确记录弹体在光斑上的打击位置。同时由现有技术中的地面站系统控制无人机的启停、飞行高度等;
22.应用时,首先在无人机的云台上搭载好可见光x30吊舱2、激光显示设备3,由地面站发送信号,控制无人机的飞行高度、速度等,同时通过地面站调整可见光x30吊舱2 的亮度及光强等参数,通过地面站再次调整云台的位置,使得可见光x30吊舱2能够记录到激光显示设备3投射到地面的激光斑,准备好后,由射手开始射击,可见光x30吊舱2实时记录光斑处的图像,并将该图像传送给地面站。
23.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实用新型后,将容易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案。本技术旨在涵盖本实用新型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实用新型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实用新型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指出。
24.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激光运动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旋翼无人机、可见光x30吊舱、激光显示设备及地面站,所述多旋翼无人机上搭载有安装云台,所述可见光x30吊舱和激光显示设备均安装在所述安装云台上,且所述可见光x30吊舱和激光显示设备相邻设置,所述激光显示设备用于向地面投射光斑,所述可见光x30吊舱用于实时记录光斑处的图像,所述地面站系统与多旋翼无人机、可见光x30吊舱、激光显示设备分别信号连接,所述地面站系统用于接收可见光x30吊舱将记录的图像、控制多旋翼无人机的起飞、降落及开闭激光显示设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激光运动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旋翼无人机为六旋翼无人机,其中六个支臂采用插接式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激光运动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旋翼无人机以悬停或小于15m/s的设定速度飞行,距离地面高度为150m~200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激光运动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显示设备向下投射直径为5m的激光光斑。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激光运动靶系统,包括多旋翼无人机、可见光X30吊舱、激光显示设备及地面站,所述多旋翼无人机上搭载有安装云台,所述可见光X30吊舱和激光显示设备均安装在所述安装云台上,且所述可见光X30吊舱和激光显示设备相邻设置,所述激光显示设备用于向地面投射光斑,所述可见光X30吊舱用于实时记录光斑处的图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激光运动靶系统,该系统采用投影光斑代替实体靶标,可重复使用,极大地降低成本;采用空中保障代替现有的地面保障方式,彻底解决地形影响靶标运动的问题;光学检靶代替人工检靶,极大提高了保障人员的安全性。了保障人员的安全性。了保障人员的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亚滨 刘利 张军 吴忠营 汪艳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沈阳长白电子应用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20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4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