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氢化釜用自吸式搅拌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3-01-18  119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氢化釜用自吸式搅拌器。


    背景技术:

    2.搅拌机,顾名思义就是将物料进行充分搅拌的设备,在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十分常见,其原理一般都是电机带动搅拌叶片转动,使得不同的物料之间能够相互交替混杂,最终达到混合均匀的目的。在pvc的生产制造等领域,也常常需要利用搅拌机来进行辅助操作。
    3.现在的工业生产中,常常使用具有自吸式搅拌器与推进式搅拌器结合的氢化釜进行加工,自吸式搅拌器将釜内液面上的氢气重新吸入并分散于液相,可大幅度提高气含率和气液相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反应速率,并通过推进式搅拌器将釜内液体轴向向下强制搅拌,加快气液混合。但由于推进式搅拌器只能轴向向下强制搅拌,釜内混合方向单一,反应速率仍有提升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氢化釜用自吸式搅拌器,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氢化釜用自吸式搅拌器,包括氢化釜,所述氢化釜顶部安装有搅拌器,所述搅拌器包括搅拌轴,所述搅拌轴表面设有气孔,所述搅拌轴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混合搅拌桨、自吸式搅拌桨与推进式搅拌桨;所述混合搅拌桨包括横杆,所述横杆一端与搅拌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下方设置有搅拌件,所述搅拌件随着搅拌轴转动,使釜内液体径向混合。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搅拌件形状为斜叶式,所述搅拌件包括若干个分杆。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搅拌件竖直方向延伸至釜内中心。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分杆底端均水平设置有切割片。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搅拌件垂直杆上开设有通孔。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推进式搅拌桨设置在搅拌轴底端,所述自吸式搅拌桨设置在搅拌轴中心。
    11.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技术效果如下:
    12.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氢化釜用自吸式搅拌器,通过在搅拌轴顶端设置混合搅拌桨22,且混合搅拌桨利用搅拌件随着搅拌轴一起转动,进而将反应釜内反应液径向混合,避免了釜内混合方向单一,且通过分支底部设置的切割片,转动时有效的对气泡进行切割,使其破裂,进而加快了釜内反应速率。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氢化釜用自吸式搅拌器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搅拌件局部结构示意图;
    15.附图标记:10—氢化釜、20—搅拌器、21—搅拌轴、22—混合搅拌桨、23 —自吸式搅拌桨、24—推进式搅拌桨、221—横杆、222—搅拌件、223—切割片、 2221—通孔、2222—分杆。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17.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18.实施例
    19.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氢化釜用自吸式搅拌器,包括氢化釜10,所述氢化釜10顶部安装有搅拌器20,所述搅拌器20包括搅拌轴21,所述搅拌轴21表面设有气孔,所述搅拌轴21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混合搅拌桨22、自吸式搅拌桨23与推进式搅拌桨24;所述混合搅拌桨22包括横杆221,所述横杆 221一端与搅拌轴21固定连接,另一端下方设置有搅拌件222,所述搅拌件222 随着搅拌轴21转动,使釜内液体径向混合。
    20.所述推进式搅拌桨24设置在搅拌轴21底端,所述自吸式搅拌桨23设置在搅拌轴21中心。将推进式搅拌桨24设置在搅拌轴21底部,通过推进式搅拌桨 24飞速转动能够强制将釜内反应液轴向混合。
    21.所述搅拌件222形状为斜叶式,所述搅拌件222包括若干个分杆2222,采用斜叶式搅拌件222既能够带动釜内液体径向混合,也能够促进液体轴向混合。
    22.所述搅拌件222竖直方向延伸至釜内中心,此时转动能够在中心位置带动釜内液体,从而使溶液容易更加混合。
    23.所述分杆2222底端均水平设置有切割片223,搅拌件222随搅拌轴21转动时,切割片223能够旋转并对气泡进行切割,使其破裂,从而使釜内气体与反应液充分反应,进一步提高了反应速率,节省了反应时间。
    24.所述横杆221对称设置,搅拌件21两端均设置有搅拌件222,从而使混合更加均匀彻底,反应效果更好。
    25.如图2所示,所述搅拌件222垂直杆上开设有通孔2221,釜内反应液能够通过通孔2221,从而尽量减小搅拌件222转动时对釜内反应也轴向运动的影响,通孔数量大小可根据需要设置。
    26.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氢化釜用自吸式搅拌器具体调节原理如下:
    27.该设备在使用时,通过进液管将反应液倒入釜内,反应液倒入后,反应气体由进气管进入,根据文丘里喷射原理,液面上的气体通过空心搅拌轴21被高速运动的液体夹带后从叶轮排出,在自吸式搅拌桨内形成负压,氢化釜内液面上方的气体由空心轴上端小孔处吸入,沿空心轴向下,并由搅拌轴孔鼓出,气泡从桨端逸出;推进式搅拌桨24在底部带动液体强制径向混合,反应气体在排出后在上升的过程中就可与反应液进行充分接触并反应;
    通过搅拌轴21带动搅拌件22对反应液进行径向混合,使其混合充分,加快反应;同时没有充分反应的反应气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再次进入反应液中,此时,进入反应液中的气体会有很多气泡,分杆2222底部切割片223进行旋转,对气泡进行切割,使其破裂,从而使气体与反应液充分反应,进而整体加快了反应速度。
    28.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如若存在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2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氢化釜用自吸式搅拌器,包括氢化釜(10),所述氢化釜(10)顶部安装有搅拌器(20),所述搅拌器(20)包括搅拌轴(21),所述搅拌轴(21)表面设有气孔,所述搅拌轴(21)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混合搅拌桨(22)、自吸式搅拌桨(23)与推进式搅拌桨(24);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搅拌桨(22)包括横杆(221),所述横杆(221)一端与搅拌轴(21)固定连接,另一端下方设置有搅拌件(222),所述搅拌件(222)随着搅拌轴(21)转动,使釜内液体径向混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氢化釜用自吸式搅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件(222)形状为斜叶式,所述搅拌件(222)包括若干个分杆(2222)。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氢化釜用自吸式搅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件(222)竖直方向延伸至釜内中心。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氢化釜用自吸式搅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杆(2222)底端均水平设置有切割片(223)。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氢化釜用自吸式搅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件(222)垂直杆上开设有通孔(222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氢化釜用自吸式搅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式搅拌桨(24)设置在搅拌轴(21)底端,所述自吸式搅拌桨(23)设置在搅拌轴(21)中心。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氢化釜用自吸式搅拌器,包括氢化釜,所述氢化釜顶部安装有搅拌器,所述搅拌器包括搅拌轴,所述搅拌轴表面设有气孔,所述搅拌轴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混合搅拌桨、自吸式搅拌桨与推进式搅拌桨;所述混合搅拌桨包括横杆,所述横杆一端与搅拌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下方设置有搅拌件,所述搅拌件随着搅拌轴转动,使釜内液体径向混合。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氢化釜用自吸式搅拌器,通过在搅拌轴顶端设置混合搅拌桨22,且混合搅拌桨利用搅拌件随着搅拌轴一起转动,进而将反应釜内反应液径向混合,避免了釜内混合方向单一,且通过分支底部设置的切割片,转动时有效的对气泡进行切割,使其破裂,进而加快了釜内反应速率。进而加快了釜内反应速率。进而加快了釜内反应速率。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斯创化学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18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484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