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变形机的竹节纱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3-01-20  92



    1.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气变形机的竹节纱装置。


    背景技术:

    2.空气变形机又称喷气变形机,利用压缩空气喷射加工方法来处理长丝,使其获得蓬松性,并使其具有短纤纱的某些特性,其产品称为空气变形丝。而竹节纱装置织成的布料具有明显的凹凸感,层次性好,适合于高档面料的开发。
    3.现有技术中的空气变形机还没有通过加改竹节装置,以改变纱线的多样性;且无法对原丝进行定位和精准握持。因此,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发明人通过竹节装置革新提升空气变形机的功能,以降低原丝的附加值和原丝的定位。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空气变形机的竹节纱装置。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空气变形机的竹节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拉伸组件,用于控制所述拉伸组件的竹节控制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拉伸组件的驱动组件;
    6.所述拉伸组件为若干组拉伸辊,每组所述拉伸辊中包括罗拉和旋转辊;所述罗拉和所述旋转辊平行布置;所述罗拉由若干单节联接形成,所述罗拉表面设置有用于定位纱线的导线槽;所述罗拉与对应齿轮同轴设置,且相邻所述齿轮啮合;所述驱动组件连接至所述齿轮;
    7.所述竹节控制组件包括:电磁阀,连接所述电磁阀的驱动气缸,以及连接所述驱动气缸中活塞杆的连杆,所述连杆连接至所述旋转辊的两侧;所述电磁阀通过打开和关闭气路来实现对所述气缸中活塞杆竖直往复运动的动作控制,所述连杆带动所述旋转辊靠近或远离对应的所述罗拉。
    8.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导线槽为v形纹路,所述v形纹路的凹槽深度为0.2-0.3mm。
    9.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旋转辊的表面设置有皮壳,所述皮壳为橡胶材质。
    10.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竹节控制组件还包括控制电机,所述控制电机连接的减速器,与所述减速器输出轴连接的转盘,以及转盘周向设置的转速传感器。
    11.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转速传感器电连接ecu,所述ecu以所述转盘的转速信号为限定条件,调整所述电磁阀的开度大小。
    12.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气缸中的所述活塞杆处于最大行程时,所述电机间歇2~5s。
    13.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若干组所述拉伸辊在同一高度或不同高度上。
    14.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相邻所述齿轮的齿数不一致。
    15.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气缸中的所述活塞杆的行程范围是60mm~120mm。
    16.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罗拉为一体式结构。
    17.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8.(1)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电机的间隔转动,实现对气缸中活塞杆竖直往复运动的动作控制,进而对旋转辊与罗拉的距离进行控制,从而改变牵伸倍数并获得不同风格的竹节纱,使用本实用新型装置纺制竹节纱质量稳定、效率高。
    19.(2)本实用新型中罗拉表面设置有用于定位纱线的导线槽。导线槽为v形纹路,v形纹路的凹槽深度为0.2-0.3mm。通过v形纹路的设计可以使得纱线在经过导线槽时被聚集,起到引导和定位的作用,避免了纱线的倾斜,造成花纹的错乱或移位,进一步提高了纺织的质量。
    20.(3)本实用新型中转盘的转速大小,也决定着电磁阀的开度大小,进而控制驱动气缸中活塞杆的运动速度,改变了旋转辊与罗拉接触的速度,从而在不改变罗拉的转速下,产生不同的竹节。
    21.(4)本实用新型v形纹路,也可以采用普通车削加工完成,并且整个罗拉的加工、切削过程可在一台车床上完成加工,无需重复装夹、定位,加工误差小,保证车削的精度。
    22.(5)本实用新型中旋转辊的中心装有一个轴承的铁芯,旋转辊的表面设置有皮壳,皮壳为橡胶材质,皮壳的厚度至少为2mm,皮壳起到耐磨的作用。在旋转辊的表面设皮壳延长了旋转辊的使用寿命,从而减少生产成本。
    23.(6)本实用新型中每组拉伸辊平行布置,并且每组拉伸辊中罗拉和旋转辊也平行布置。当旋转辊与罗拉接触时,旋转辊会自动与罗拉保持平行,保证了纺丝经过旋转辊与罗拉的接触面积时具有一致的张力。
    附图说明
    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2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一种空气变形机的竹节纱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竹节控制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罗拉导线槽的放大图;
    28.图中:1、拉伸组件;11、拉伸辊;12、罗拉;13、旋转辊;14、齿轮;15、导线槽;2、竹节控制组件;21、电磁阀;22、驱动气缸;23、活塞杆;24、连杆;25、控制电机;26、减速器;27、转盘;28、转速传感器;3、驱动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29.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30.如图1和图2所示,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一种空气变形机的竹节纱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该竹节纱装置包括拉伸组件1,用于控制拉伸组件1的竹节控制组件2,用于驱动拉
    伸组件1的驱动组件3。
    31.如图1所示,拉伸组件1为若干组拉伸辊11,每组拉伸辊11中包括罗拉12和旋转辊13。罗拉12由若干单节联接形成,罗拉12的单节均为圆柱体,罗拉12为一体式结构,并采用普通车削加工完成。若干组拉伸辊11在同一高度或不同高度上。
    32.本实用新型中旋转辊13的中心装有一个轴承的铁芯,旋转辊13的表面设置有皮壳,皮壳为橡胶材质,皮壳的厚度至少为2mm,皮壳起到耐磨的作用。在旋转辊13的表面设皮壳延长了旋转辊13的使用寿命,从而减少生产成本。
    33.如图3所示,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罗拉12导线槽15的放大图。本实用新型中罗拉12表面设置有用于定位纱线的导线槽15。导线槽15为v形纹路,v形纹路的凹槽深度为0.2-0.3mm。通过v形纹路的设计可以使得纱线在经过导线槽15时被聚集,起到引导和定位的作用,避免了纱线的倾斜,造成花纹的错乱或移位,进一步提高了纺织的质量。本实用新型中v形纹路,也可以采用普通车削加工完成,并且整个罗拉12的加工、切削过程可在一台车床上完成加工,无需重复装夹、定位,加工误差小,保证车削的精度。
    34.本实用新型中每组拉伸辊11平行布置,并且每组拉伸辊11中罗拉12和旋转辊13也平行布置。当旋转辊13与罗拉12接触时,旋转辊13会自动与罗拉12保持平行,保证了纺丝经过旋转辊13与罗拉12的接触面积时具有一致的张力。
    35.本实用新型中罗拉12与对应齿轮14同轴设置,且相邻齿轮14啮合。相邻齿轮14的齿数不一致,则相邻罗拉12之间的牵伸倍数不一致。驱动组件3连接至齿轮14,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电机驱动。当附图1中最上方的旋转辊13远离对应的罗拉12时,旋转辊13与罗拉12的接触面的张力消失,则整体罗拉12的牵伸倍数等于下方两组啮合的牵伸倍数。当附图1中最上方的旋转辊13接触对应的罗拉12时,旋转辊13与罗拉12的接触面具有一致的张力,则整体罗拉12的牵伸倍数等于最上方和中间罗拉12之间的牵伸倍数乘下方两组啮合的牵伸倍数。
    36.本实用新型还需要对最上方的旋转辊13的运动行程、运动速率或牵伸成型的速率进行控制。本实用新型中竹节控制组件2包括:电磁阀21,连接电磁阀21的驱动气缸22,以及连接驱动气缸22中活塞杆23的连杆24,连杆24连接至旋转辊13的两侧。电磁阀21通过打开和关闭气路来实现对气缸中活塞杆23竖直往复运动的动作控制,连杆24带动旋转辊13靠近或远离对应的罗拉12。气缸中压缩空气压力为3-5公斤。
    37.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竹节控制组件2还包括控制电机25,控制电机25连接的减速器26,与减速器26输出轴连接的转盘27,以及转盘27周向设置的转速传感器28。转速传感器28电连接ecu,ecu以转盘27的转速信号为限定条件,调整电磁阀21的开度大小。驱动气缸22中的活塞杆23的行程范围是60mm~120mm。驱动气缸22中的活塞杆23处于最大行程时,电机间歇2~5s。间歇时间的长短决定这竹节纱竹节的大小和长短,任意调节电机间歇的长短,可以获得不同风格的竹节纱。
    38.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转盘27的转速大小,也决定着电磁阀21的开度大小,进而控制驱动气缸22中活塞杆23的运动速度,改变了旋转辊13与罗拉12接触的速度,从而在不改变罗拉12的转速下,产生不同的竹节。
    39.此外,喂入罗拉12正常纺纱的情况下是匀速的,本实用新型中可以通过控制罗拉12的间隙式快速喂入,从而在不改变罗拉12的转速下,产生不同的竹节。使用本实用新型装
    置纺制竹节纱质量稳定、效率高。
    40.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控制电机25带动减速器26和转盘27间隔转动,转速传感器28电连接ecu,ecu以转盘27的转速信号为限定条件,调整电磁阀21的开度大小,电磁阀21通过打开和关闭气路来实现对气缸中活塞杆23竖直往复运动的动作控制,连杆24带动旋转辊13靠近或远离对应的罗拉12,当最上方的旋转辊13远离对应的罗拉12时,旋转辊13与罗拉12的接触面的张力消失,则整体罗拉12的牵伸倍数等于下方两组啮合的牵伸倍数。当最上方的旋转辊13接触对应的罗拉12时,旋转辊13与罗拉12的接触面具有一致的张力,则整体罗拉12的牵伸倍数等于最上方和中间罗拉12之间的牵伸倍数乘下方两组啮合的牵伸倍数,实现牵伸倍数的改变以及获得不同风格的竹节纱。此外,还可以通过控制罗拉12的间隙式快速喂入,从而在不改变罗拉12的转速下,产生不同的竹节。
    41.以上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技术性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空气变形机的竹节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拉伸组件,用于控制所述拉伸组件的竹节控制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拉伸组件的驱动组件;所述拉伸组件为若干组拉伸辊,每组所述拉伸辊中包括罗拉和旋转辊;所述罗拉和所述旋转辊平行布置;所述罗拉由若干单节联接形成,所述罗拉表面设置有用于定位纱线的导线槽;所述罗拉与对应齿轮同轴设置,且相邻所述齿轮啮合;所述驱动组件连接至所述齿轮;所述竹节控制组件包括:电磁阀,连接所述电磁阀的驱动气缸,以及连接所述驱动气缸中活塞杆的连杆,所述连杆连接至所述旋转辊的两侧;所述电磁阀通过打开和关闭气路来实现对所述气缸中活塞杆竖直往复运动的动作控制,所述连杆带动所述旋转辊靠近或远离对应的所述罗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变形机的竹节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槽为v形纹路,所述v形纹路的凹槽深度为0.2-0.3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变形机的竹节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辊的表面设置有皮壳,所述皮壳为橡胶材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变形机的竹节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竹节控制组件还包括控制电机,所述控制电机连接的减速器,与所述减速器输出轴连接的转盘,以及转盘周向设置的转速传感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空气变形机的竹节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速传感器电连接ecu,所述ecu以所述转盘的转速信号为限定条件,调整所述电磁阀的开度大小。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空气变形机的竹节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气缸中的所述活塞杆处于最大行程时,所述控制电机间歇2~5s。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变形机的竹节纱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组所述拉伸辊在同一高度或不同高度上。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变形机的竹节纱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齿轮的齿数不一致。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变形机的竹节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气缸中的所述活塞杆的行程范围是60mm~120mm。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变形机的竹节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罗拉为一体式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气变形机的竹节纱装置,包括拉伸组件,竹节控制组件,以及驱动组件;拉伸组件为若干组拉伸辊,每组拉伸辊中包括罗拉和旋转辊;罗拉与对应齿轮同轴设置,且相邻齿轮啮合;驱动组件连接至齿轮;竹节控制组件包括:电磁阀,连接电磁阀的驱动气缸,以及连接驱动气缸中活塞杆的连杆,连杆连接至旋转辊的两侧。通过控制电机的间隔转动,实现对气缸中活塞杆竖直往复运动的动作控制,进而对旋转辊与罗拉的距离进行控制,从而改变牵伸倍数并获得不同风格的竹节纱。转盘的转速大小,也决定着电磁阀的开度大小,进而控制驱动气缸中活塞杆的运动速度,改变了旋转辊与罗拉接触的速度,从而在不改变罗拉的转速下,产生不同的竹节。的竹节。的竹节。


    技术研发人员:刘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织璟纺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16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487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