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扇电机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便于安装的风扇电机。
背景技术:
2.风扇电机是一种具有风扇毂和叶片的电机,沿风扇毂外圆周并有均匀分布的槽,叶片插在槽中,经焊接、粘接等永久性联接方法使叶片与风扇毂成为一体。电机风扇的整体平衡性好,可节省调整平衡所需工时,重量比螺栓联接式风扇减轻30%以上。
3.电机在安装的过程中,一般是通过螺丝对电机进行固定或直接用焊接对电机进行固定,但是用螺丝对电机进行固定,会增加人员的劳动劳动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便于安装的风扇电机,可以对电机进行固定。
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6.便于安装的风扇电机,包括:托盘,还包括:设置在托盘内的固定部件;固定部件包括:第一支撑杆,其设置在所述托盘内,且所述第一支撑杆两端可在移动的过程中贯穿所述托盘;第一齿轮齿条组,其设置在所述托盘内,且所述第一齿轮齿条与第一支撑杆连接;第一转动杆,其设置在第一齿轮齿条组上,且第一转动杆一端在移动的过程中可贯穿托盘;定位部,其设置在第一支撑杆内,且定位部分为定位块、第一丝杠以及第二齿轮齿条组,所述第一丝杠设置在第一支撑杆内且第一丝杠与设置在第一支撑杆内的定位块连接,所述第二齿轮齿条组与第一丝杠连接。
7.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齿轮齿条组分为第一直齿轮与第一齿条,所述齿条设置在第一支撑杆侧部,所述第一直齿轮设置在托盘内,所述第一支撑杆滑动托盘内,所述第一直齿轮在转动过程中会带动与其相啮合的第一齿条移动,所述第一齿条移动时会带动与其固定配合的第一支撑杆移动。
8.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转动杆旋转设置在底盘内壁上且第一转动杆在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带动与其固定配合的第一直齿轮转动。
9.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丝杠旋转设置在第一支撑杆内壁上且其在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带动与其螺纹配合的定位块移动。
10.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齿轮齿条组分为第二直齿轮与第二齿条,所述第二直齿轮旋转设置在第一支撑杆的内壁上且其在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带动与其固定配合的第一丝杠转动,所述第二齿条滑动设置在第一支撑杆的内壁上且其在第一支撑杆内滑动时能够带动与其相啮合的第二直齿轮转动。
11.作为优选,所述托盘的顶部固定有第一电机。
12.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齿条的顶部设置有与第二齿条固定配合的拉环。
13.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侧壁上固定有旋转杆。
14.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15.1、通过利用第一转动杆带动第一直齿轮转动,第一直齿轮转动带动第一齿条移动,第一齿条移动带动第一支撑杆移动,增加了推盘的定位效果。
16.2、通过利用第二齿条带动第二直齿轮转动,第二直齿轮转动带动第一丝杠转动,第一丝杠转动带动定位块移动,增加了电机安装的工作效率。
17.3、通过利用旋转杆带动第一转动杆转动,便于人员转动第一转动杆。
附图说明
18.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实施例拉环的示意图;
20.图3为实施例固定部件的示意图。
21.附图标记:1、托盘;2、固定部件;3、第一支撑杆;4、第一齿轮齿条组;5、第一转动杆;6、定位部;7、定位块;8、第一丝杠;9、第二齿轮齿条组;10、第一电机;11、拉环;12、旋转杆。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该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同时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3.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24.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5.如图3,便于安装的风扇电机,包括:托盘1,还包括:设置在托盘1内的固定部件2;固定部件2包括:第一支撑杆3,其设置在所述托盘1内,且所述第一支撑杆3两端可在移动的过程中贯穿所述托盘1;第一齿轮齿条组4,其设置在所述托盘1内,且所述第一齿轮齿条与第一支撑杆3连接;第一转动杆5,其设置在第一直齿轮上,且第一转动杆5一端在移动的过程中可贯穿托盘1,所述第一齿轮齿条组4分为第一直齿轮与第一齿条,所述齿条设置在第一支撑杆3侧部,所述第一直齿轮设置在托盘1内,所述第一支撑杆3滑动托盘1内,所述第一直齿轮在转动过程中会带动与其相啮合的第一齿条移动,所述第一齿条移动时会带动与其固定配合的第一支撑杆3移动,所述第一转动杆5旋转设置在底盘内壁上且第一转动杆5在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带动与其固定配合的第一直齿轮转动;
26.如图1至3定位部6,其设置在第一支撑杆3内,且定位部6分为定位块7、第一丝杠8以及第二齿轮齿条组9,所述第一丝杠8设置在第一支撑杆3内且第一丝杠8与设置在第一支撑杆3内的定位块7连接,所述第二齿轮齿条组9与第一丝杠8连接,所述第二齿轮齿条组9分为第二直齿轮与第二齿条,所述第二直齿轮旋转设置在第一支撑杆3的内壁上且其在转动
的过程中能够带动与其固定配合的第一丝杠8转动,所述第二齿条滑动设置在第一支撑杆3的内壁上且其在第一支撑杆3内滑动时能够带动与其相啮合的第二直齿轮转动,所述第一丝杠8旋转设置在第一支撑杆3内壁上且其在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带动与其螺纹配合的定位块7移动,所述托盘1的顶部固定有第一电机10,所述第二齿条的顶部设置有与第二齿条固定配合的拉环11,所述第一转动杆5的侧壁上固定有旋转杆12。
27.如图3,电机在需要固定时,人员可转动第一转动杆5,第一转动杆5在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带动与其固定配合的第一直齿轮转动,第一直齿轮转动时会带动与其相啮合的第一齿条移动,第一齿条移动时会带动与其固定配合的第一支撑杆3移动,达到第一支撑杆3移动到外界的设备内。
28.如图1至3,当第一支撑杆3移动到外界设备内时,人员可按动第二齿条,第二齿条在移动的过程中能够带动与其相啮合的第二直齿轮转动,第二直齿轮在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带动与其固定配合的第一丝杠8转动,第一丝杠8在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带动定位块7移动,达到定位块7移动到外界设备内,这时推盘将会固定在外界的设备中,托盘1固定时会固定电机,当人员需要拆卸电机时,人员可拉动拉环11,将定位块7移动到第一支撑杆3内,拉环11能够拉动第一支撑杆3。
29.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对本实用新型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便于安装的风扇电机,包括:托盘(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托盘(1)内的固定部件(2);固定部件(2)包括:第一支撑杆(3),其设置在所述托盘(1)内,且所述第一支撑杆(3)两端可在移动的过程中贯穿所述托盘(1);第一齿轮齿条组(4),其设置在所述托盘(1)内,且所述第一齿轮齿条与第一支撑杆(3)连接;第一转动杆(5),其设置在第一齿轮齿条组(4)上,且第一转动杆(5)一端在移动的过程中可贯穿托盘(1);定位部(6),其设置在第一支撑杆(3)内,且定位部(6)分为定位块(7)、第一丝杠(8)以及第二齿轮齿条组(9),所述第一丝杠(8)设置在第一支撑杆(3)内且第一丝杠(8)与设置在第一支撑杆(3)内的定位块(7)连接,所述第二齿轮齿条组(9)与第一丝杠(8)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安装的风扇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齿条组(4)分为第一直齿轮与第一齿条,所述齿条设置在第一支撑杆(3)侧部,所述第一直齿轮设置在托盘(1)内,所述第一支撑杆(3)滑动托盘(1)内,所述第一直齿轮在转动过程中会带动与其相啮合的第一齿条移动,所述第一齿条移动时会带动与其固定配合的第一支撑杆(3)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安装的风扇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杆(5)旋转设置在底盘内壁上且第一转动杆(5)在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带动与其固定配合的第一直齿轮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安装的风扇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丝杠(8)旋转设置在第一支撑杆(3)内壁上且其在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带动与其螺纹配合的定位块(7)移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安装的风扇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轮齿条组(9)分为第二直齿轮与第二齿条,所述第二直齿轮旋转设置在第一支撑杆(3)的内壁上且其在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带动与其固定配合的第一丝杠(8)转动,所述第二齿条滑动设置在第一支撑杆(3)的内壁上且其在第一支撑杆(3)内滑动时能够带动与其相啮合的第二直齿轮转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安装的风扇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1)的顶部固定有第一电机。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于安装的风扇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条的顶部设置有与第二齿条固定配合的拉环(1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安装的风扇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侧壁上固定有旋转杆(1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便于安装的风扇电机,包括:托盘,还包括:设置在托盘内的固定部件;固定部件包括:第一支撑杆,其设置在托盘内,且第一支撑杆两端可在移动的过程中贯穿托盘;第一齿轮齿条组,其设置在托盘内,且第一齿轮齿条与第一支撑杆连接;第一转动杆,其设置在第一直齿轮上,且第一转动杆一端在移动的过程中可贯穿托盘;定位部,其设置在第一支撑杆内,且定位部分为定位块、第一丝杠以及第二齿轮齿条组,第一丝杠设置在第一支撑杆内且第一丝杠与设置在第一支撑杆内的定位块连接,第二齿轮齿条组与第一丝杠连接,可以对电机进行固定。可以对电机进行固定。可以对电机进行固定。
技术研发人员:过兆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中友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18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4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