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传动与双锥齿轮传动结合的双轴旋耕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3-02-01  80



    1.本实用新型涉及旋耕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传动与双锥齿轮传动结合的双轴旋耕机。


    背景技术:

    2.旋耕机是与拖拉机配套完成耕、耙作业的耕耘机械。因其具有碎土能力强、耕后地表平坦等特点,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能够切碎埋在地表以下的根茬,便于播种机作业,为后期播种提供良好种床;目前市场上的旋耕机存在操作不方便,传动效率低,耕地中的石块易损坏旋耕刀组,震动容易损坏推动装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带传动与双锥齿轮传动结合的双轴旋耕机,达到使旋耕机便于操作,提高转动效率,推走石块保护旋耕刀组,减弱震动保护推动装置的目的。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传动与双锥齿轮传动结合的双轴旋耕机,包括机架、旋耕刀组,所述机架的内部设置有带传动与双锥齿轮传动装置,所述带传动与双锥齿轮传动装置包括动力轴、一号锥齿轮、二号锥齿轮、从动轴、主带轮、前辊、一号副带轮、一号传动带、二号副带轮、后辊、三号副带轮、二号传动带,所述动力轴的一端与一号锥齿轮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动力轴的另一端贯穿机架的外壁与机架活动连接,所述从动轴的一端与二号锥齿轮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一号锥齿轮与二号锥齿轮啮合,所述从动轴的另一端贯穿主带轮的外壁通过轴承与机架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从动轴与主带轮固定连接,所述前辊的一端贯穿一号副带轮的外壁通过轴承与机架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前辊的另一端贯穿二号副带轮的外壁通过轴承与与机架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一号副带轮和二号副带轮均与前辊固定连接,所述一号传动带设置在主带轮和一号副带轮的外壁,所述后辊的一端贯穿三号副带轮的外壁通过轴承与机架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后辊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机架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后辊与三号副带轮固定连接,所述二号传动带设置在二号副带轮和三号副带轮的外壁,所述前辊、后辊的外壁分别设置有旋耕刀组。
    5.优选的,所述机架的外部设置有推动装置,所述推动装置包括支撑板、l型板、电机、转轴、齿轮、活动板、矩形框、滑块、连接杆、推块,所述l型板的外壁与支撑板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l型板的外壁,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贯穿l型板的外壁通过联轴器与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另一端与齿轮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在矩形框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活动板的内壁设置有齿牙,所述齿轮与活动板的齿牙啮合,所述矩形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滑块,所述支撑板的外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在支撑板的滑槽内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矩形框的底部和推块的顶部固定连接。
    6.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设置有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包括气管、活塞、连接柱、固定板、固定柱、弹簧,所述气管的底部与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活塞在气管内壁
    密封滑动,所述连接柱的两端分别与活塞的外壁和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固定安装在机架的外壁,所述固定柱、弹簧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固定柱、弹簧分别在支撑板的顶部左右两侧对称分布,两个所述固定柱的一端分别与支撑板的顶部左右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柱的另一端分别贯穿固定板的外壁左右侧与固定板活动连接,两个所述弹簧分别环形设置在两个所述固定柱的外壁,两个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板的外壁和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
    7.优选的,所述滑块形状为梯形,所述支撑板的滑槽形状为梯形。
    8.优选的,所述推块形状为梯形。
    9.优选的,两个所述固定柱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板。
    10.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传动与双锥齿轮传动结合的双轴旋耕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1.(1)、本实用新型通过万向节连接拖拉机与动力轴,配合一号锥齿轮与二号锥齿轮啮合,从而带动二号锥齿轮转动,通过主带轮带动一号副带轮和二号副带轮转动,从而带动前辊转动,通过二号副带轮带动三号副带轮转动,从而带动后辊转动,配合前辊、后辊的外壁分别设置有旋耕刀组,达到了对耕地进行碎土的目的,实现了使双轴旋耕机方便操作,传动效率高的效果。
    12.(2)、本实用新型通过启动电机,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使转轴转动,通过转轴与齿轮固定连接,从而带动齿轮转动,通过齿轮与活动板的齿牙啮合,从而带动活动板移动,通过活动板在矩形框内壁滑动连接,配合矩形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滑块,滑块在支撑板的滑槽内滑动连接,从而带动矩形框左右移动,配合连接杆分别与矩形框和推块固定连接,达到了带动推块左右移动将石块推走的目的,实现了防止石块损伤旋耕刀组的效果。
    13.(3)、本实用新型通过活塞在气管内壁密封滑动,以及连接柱的两端分别与活塞的外壁和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配合两个弹簧分别环形设置在两个固定柱的外壁,两个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板的外壁和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从而当耕地面不平时,达到了通过活塞挤压空气,以及两个弹簧的被压缩的弹力作用减弱震动的力量的目的,实现了防止推动装置被震动损坏的效果。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带传动与双锥齿轮传动装置的俯视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带传动与双锥齿轮传动装置的右视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推动装置和减震装置的正视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推动装置和减震装置的有视图。
    19.图中:1机架、2旋耕刀组、3动力轴、4一号锥齿轮、5二号锥齿轮、6从动轴、7主带轮、8前辊、9一号副带轮、10一号传动带、11二号副带轮、12后辊、13三号副带轮、14二号传动带、15推动装置、1501支撑板、1502l型板、1503电机、1504转轴、1505齿轮、1506活动板、1507矩形框、1508滑块、1509连接杆、1510推块、16减震装置、1601气管、1602活塞、1603连接柱、1604固定板、1605固定柱、1606弹簧、17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20.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带传动与双锥齿轮传动结合的双轴旋耕机,包括机架1、旋耕刀组2,机架1的外部设置有推动装置15,推动装置15包括支撑板1501、l型板1502、电机1503、转轴1504、齿轮1505、活动板1506、矩形框1507、滑块1508、连接杆1509、推块1510,l型板1502的外壁与支撑板1501的外壁固定连接,支撑板1501的顶部设置有减震装置16,减震装置16包括气管1601、活塞1602、连接柱1603、固定板1604、固定柱1605、弹簧1606,气管1601的底部与支撑板1501的顶部固定连接,活塞1602在气管1601内壁密封滑动,连接柱1603的两端分别与活塞1602的外壁和固定板1604的底部固定连接,固定板1604固定安装在机架1的外壁,固定柱1605、弹簧1606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固定柱1605、弹簧1606分别在支撑板1501的顶部左右两侧对称分布,两个固定柱1605的一端分别与支撑板1501的顶部左右侧固定连接,两个固定柱1605的另一端分别贯穿固定板1604的外壁左右侧与固定板1604活动连接,两个弹簧1606分别环形设置在两个固定柱1605的外壁,两个固定柱1605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板17,便于限制两个固定柱1605活动空间,两个弹簧1606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板1604的外壁和支撑板1501的顶部固定连接,通过活塞1602在气管1601内壁密封滑动,以及连接柱1603的两端分别与活塞1602的外壁和固定板1604的底部固定连接,配合两个弹簧1606分别环形设置在两个固定柱1605的外壁,两个弹簧1606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板1604的外壁和支撑板1501的顶部固定连接,从而当耕地面不平时,达到了通过活塞1602挤压空气,以及两个弹簧1606的被压缩的弹力作用减弱震动的力量的目的,实现了防止推动装置15被震动损坏的效果,电机1503固定安装在l型板1502的外壁,电机1503的输出端贯穿l型板1502的外壁通过联轴器与转轴1504的一端固定连接,转轴1504的另一端与齿轮1505的外壁固定连接,活动板1506在矩形框1507内壁滑动连接,活动板1506的内壁设置有齿牙,齿轮1505与活动板1506的齿牙啮合,矩形框150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滑块1508,支撑板1501的外壁开设有滑槽,滑块1508在支撑板1501的滑槽内滑动连接,滑块1508形状为梯形,支撑板1501的滑槽形状为梯形,便于支撑矩形框1507以及方便滑动,连接杆1509的两端分别与矩形框1507的底部和推块1510的顶部固定连接,推块1510形状为梯形,便于推动石块,通过启动电机1503,电机1503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使转轴1504转动,通过转轴1504与齿轮1505固定连接,从而带动齿轮1505转动,通过齿轮1505与活动板1506的齿牙啮合,从而带动活动板1506移动,通过活动板1506在矩形框1507内壁滑动连接,配合矩形框150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滑块1508,滑块1508在支撑板1501的滑槽内滑动连接,从而带动矩形框1507左右移动,配合连接杆1509分别与矩形框1507和推块1510固定连接,达到了带动推块1510左右移动将石块推走的目的,实现了防止石块损伤旋耕刀组2的效果,机架1的内部设置有带传动与双锥齿轮传动装置,带传动与双锥齿轮传动装置包括动力轴3、一号锥齿轮4、二号锥齿轮5、从动轴6、主带轮7、前辊8、一号副带轮9、一号传动带10、二号副带轮11、后辊12、三号副带轮13、二号传动带14,动力轴3的一端与一号锥齿轮4的外壁固定连接,动力轴3的另一端贯穿机架1的外壁与机架1活动连接,从动轴6的一端与二号锥齿轮5的外壁固定连接,一号锥齿轮4与二号锥齿轮5啮合,从动轴6的另一端贯穿主带轮7的外壁通过轴承与机架1的内壁活动连接,从动轴6与主带轮7固定连接,前辊8的一端贯穿一号副带轮9的外壁通过轴承与机架1的内壁活动连接,前辊8的另一端贯穿二号副带轮11的外壁通过轴承与与机架1的内壁活动连接,一号副带轮9和二号副带轮11均与前辊8固定连接,一号传动带10设置在
    主带轮7和一号副带轮9的外壁,后辊12的一端贯穿三号副带轮13的外壁通过轴承与机架1的内壁活动连接,后辊12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机架1的内壁活动连接,后辊12与三号副带轮13固定连接,二号传动带14设置在二号副带轮11和三号副带轮13的外壁,前辊8、后辊12的外壁分别设置有旋耕刀组2,通过万向节连接拖拉机与动力轴3,配合一号锥齿轮4与二号锥齿轮5啮合,从而带动二号锥齿轮5转动,通过主带轮7带动一号副带轮9和二号副带轮11转动,从而带动前辊8转动,通过二号副带轮11带动三号副带轮13转动,从而带动后辊12转动,配合前辊8、后辊12的外壁分别设置有旋耕刀组2,达到了对耕地进行碎土的目的,实现了使双轴旋耕机方便操作,传动效率高的效果。
    21.在使用时,拖拉机通过万向节与动力轴3连接,从而带动动力轴3转动,配合一号锥齿轮4与二号锥齿轮5啮合,从而带动二号锥齿轮5转动,通过从动轴6与主带轮7固定连接,从而带动主带轮7转动,通过一号副带轮9和二号副带轮11均与前辊8固定连接,配合一号传动带10设置在主带轮7和一号副带轮9的外壁,使主带轮7带动一号副带轮9和二号副带轮11转动,从而带动前辊8转动,通过后辊12与三号副带轮13固定连接,配合二号传动带14设置在二号副带轮11和三号副带轮13的外壁,使二号副带轮11带动三号副带轮13转动,从而带动后辊12转动,通过前辊8、后辊12的外壁分别设置有旋耕刀组2,从而对耕地进行碎土。
    22.通过启动电机1503,电机1503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使转轴1504转动,通过转轴1504与齿轮1505固定连接,从而带动齿轮1505转动,通过齿轮1505与活动板1506的齿牙啮合,从而带动活动板1506移动,通过活动板1506在矩形框1507内壁滑动连接,配合矩形框150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滑块1508,滑块1508在支撑板1501的滑槽内滑动连接,从而带动矩形框1507左右移动,配合连接杆1509分别与矩形框1507和推块1510固定连接,从而带动推块1510左右移动将石块推走。
    23.通过活塞1602在气管1601内壁密封滑动,以及连接柱1603的两端分别与活塞1602的外壁和固定板1604的底部固定连接,配合两个弹簧1606分别环形设置在两个固定柱1605的外壁,两个弹簧1606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板1604的外壁和支撑板1501的顶部固定连接,从而当耕地面不平时,通过活塞1602挤压空气,以及两个弹簧1606的被压缩的弹力作用减弱震动的力量,保护推动装置15。

    技术特征:
    1.一种带传动与双锥齿轮传动结合的双轴旋耕机,包括机架(1)、旋耕刀组(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的内部设置有带传动与双锥齿轮传动装置,所述带传动与双锥齿轮传动装置包括动力轴(3)、一号锥齿轮(4)、二号锥齿轮(5)、从动轴(6)、主带轮(7)、前辊(8)、一号副带轮(9)、一号传动带(10)、二号副带轮(11)、后辊(12)、三号副带轮(13)、二号传动带(14),所述动力轴(3)的一端与一号锥齿轮(4)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动力轴(3)的另一端贯穿机架(1)的外壁与机架(1)活动连接,所述从动轴(6)的一端与二号锥齿轮(5)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一号锥齿轮(4)与二号锥齿轮(5)啮合,所述从动轴(6)的另一端贯穿主带轮(7)的外壁通过轴承与机架(1)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从动轴(6)与主带轮(7)固定连接,所述前辊(8)的一端贯穿一号副带轮(9)的外壁通过轴承与机架(1)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前辊(8)的另一端贯穿二号副带轮(11)的外壁通过轴承与机架(1)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一号副带轮(9)和二号副带轮(11)均与前辊(8)固定连接,所述一号传动带(10)设置在主带轮(7)和一号副带轮(9)的外壁,所述后辊(12)的一端贯穿三号副带轮(13)的外壁通过轴承与机架(1)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后辊(12)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机架(1)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后辊(12)与三号副带轮(13)固定连接,所述二号传动带(14)设置在二号副带轮(11)和三号副带轮(13)的外壁,所述前辊(8)、后辊(12)的外壁分别设置有旋耕刀组(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传动与双锥齿轮传动结合的双轴旋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的外部设置有推动装置(15),所述推动装置(15)包括支撑板(1501)、l型板(1502)、电机(1503)、转轴(1504)、齿轮(1505)、活动板(1506)、矩形框(1507)、滑块(1508)、连接杆(1509)、推块(1510),所述l型板(1502)的外壁与支撑板(1501)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电机(1503)固定安装在l型板(1502)的外壁,所述电机(1503)的输出端贯穿l型板(1502)的外壁通过联轴器与转轴(1504)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1504)的另一端与齿轮(1505)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1506)在矩形框(1507)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活动板(1506)的内壁设置有齿牙,所述齿轮(1505)与活动板(1506)的齿牙啮合,所述矩形框(150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滑块(1508),所述支撑板(1501)的外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1508)在支撑板(1501)的滑槽内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1509)的两端分别与矩形框(1507)的底部和推块(1510)的顶部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传动与双锥齿轮传动结合的双轴旋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501)的顶部设置有减震装置(16),所述减震装置(16)包括气管(1601)、活塞(1602)、连接柱(1603)、固定板(1604)、固定柱(1605)、弹簧(1606),所述气管(1601)的底部与支撑板(150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活塞(1602)在气管(1601)内壁密封滑动,所述连接柱(1603)的两端分别与活塞(1602)的外壁和固定板(1604)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1604)固定安装在机架(1)的外壁,所述固定柱(1605)、弹簧(1606)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固定柱(1605)、弹簧(1606)分别在支撑板(1501)的顶部左右两侧对称分布,两个所述固定柱(1605)的一端分别与支撑板(1501)的顶部左右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柱(1605)的另一端分别贯穿固定板(1604)的外壁左右侧与固定板(1604)活动连接,两个所述弹簧(1606)分别环形设置在两个所述固定柱(1605)的外壁,两个所述弹簧(1606)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板(1604)的外壁和支撑板(1501)的顶部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传动与双锥齿轮传动结合的双轴旋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1508)形状为梯形,所述支撑板(1501)的滑槽形状为梯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传动与双锥齿轮传动结合的双轴旋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块(1510)形状为梯形。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传动与双锥齿轮传动结合的双轴旋耕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固定柱(1605)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板(17)。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旋耕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带传动与双锥齿轮传动结合的双轴旋耕机,包括机架、旋耕刀组,所述机架的内部设置有带传动与双锥齿轮传动装置,所述带传动与双锥齿轮传动装置包括动力轴、一号锥齿轮、二号锥齿轮、从动轴、主带轮、前辊。本实用新型通过万向节连接拖拉机与动力轴,配合一号锥齿轮与二号锥齿轮啮合,从而带动二号锥齿轮转动,通过主带轮带动一号副带轮和二号副带轮转动,从而带动前辊转动,通过二号副带轮带动三号副带轮转动,从而带动后辊转动,配合前辊、后辊的外壁分别设置有旋耕刀组,达到了对耕地进行碎土的目的,实现了使旋耕机方便操作,传动效率高的效果。果。果。


    技术研发人员:邓学风 吴炜 邓广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益马农牧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17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499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