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型除硅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3-02-03  82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螺旋型除硅装置。


    背景技术:

    2.污水处理: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3.硅胶在生产时,会产生大量废水,废水中含有大量胶体硅且废水中的污染物有ss、cod和盐,现有的废水处理装置通常需要将废水通过管道运送至指定区域后,再进行处理,且处理时间较长,降低了对污水处理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现有的废水处理装置通常需要将废水通过管道运送至指定区域后,在进行处理,且处理时间较长,降低了对污水处理的效率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螺旋型除硅装置。
    5.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螺旋型除硅装置,包括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一端表面开设有第一安装口,所述第一安装口的一端内壁活动套接有操作块,所述操作块通过门栓与所述安装块进行连接,所述操作块的内壁开设有第二安装口,所述第二安装口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后端外表面位于所述操作块的内壁,所述驱动电机的主轴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末端通过轴承固定连接有活塞盘,所述连接杆的外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旋片和螺旋过滤装置,所述螺旋过滤装置包括第二螺旋片,所述第二螺旋片的一侧表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壁设置有第一过滤部件,所述第一过滤部件包括滑块,所述安装块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6.优选地,所述安装块的一端表面开设有伸缩口,所述伸缩口的内壁活动插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一端表面与所述操作块的一端表面固定连接;
    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达到了在操作块向外拉动时,通过导向杆对操作块进行导向和支撑的效果。
    8.优选地,两个所述滑块的外表面分别与所述安装槽的内顶壁和内底壁滑动插接,两个所述滑块的相对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格栅块、第二格栅块和第三格栅块;
    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达到了通过第一格栅块、第二格栅块和第三格栅块配合,使得污水可穿过第一格栅块、第二格栅块和第三格栅块与第一除硅层和第二除硅层接触。
    10.优选地,所述第一格栅块与第二格栅块之间形成第一放置口,所述第二格栅块与第三格栅块之间形成第二放置口。
    11.优选地,所述第一放置口的内壁设置有第一除硅层,所述第一除硅层的材质为铝盐,所述第二放置口的内壁设置有第二除硅层,所述第二除硅层的材质为超滤膜;
    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达到了通过铝盐对污水中的硅进行吸附脱除,通过超滤膜对
    颗粒状态的硅进行阻挡。
    13.优选地,所述安装槽的一侧表面开设有第一过滤孔,所述第一过滤孔均匀分布于所述安装槽的外表面,所述第一过滤孔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过滤筒,所述过滤筒的两端内壁均固定连接有过滤盘;
    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达到了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对过滤筒进行安装,使得过滤筒便于取下。
    15.优选地,所述过滤盘的内壁开设有第二过滤孔,两个所述过滤盘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过滤层,所述第三过滤层的材质为石灰;
    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达到了通过第三过滤层内的石灰对污水中的硅进行消除,经过多次对硅的消除,确保过滤的效果。
    17.本实用新型中的有益效果为:
    18.通过设置第一过滤部件和过滤筒,污水从第一过滤孔进入第二过滤孔,进而与第三过滤层内部的石灰接触,通过石灰对污水进行第一步的除硅,经过石灰除硅的污水穿过第一过滤孔,穿过第一除硅层,第一除硅层内部的铝盐对污水进一步除硅,随后,通过第二除硅层内部的超滤膜对污水进行过滤,污水在流至出水口前,需要反复进行上述操作,对污水中的硅化物进行有效去除,在传输过程中对污水完成处理。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螺旋型除硅装置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螺旋型除硅装置的安装块结构剖视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螺旋型除硅装置的第一螺旋片结构立体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螺旋型除硅装置的爆炸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螺旋型除硅装置的图3中a处结构放大图;
    24.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螺旋型除硅装置的第二螺旋片结构剖视图;
    25.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螺旋型除硅装置的图6中b处结构放大图。
    26.图中:1、安装块;2、第一安装口;3、操作块;4、第二安装口;5、驱动电机;6、连接杆;7、活塞盘;8、第一螺旋片;9、第二螺旋片;10、安装槽; 11、滑块;12、进水口;13、出水口;14、伸缩口;15、导向杆;16、第一格栅块;17、第二格栅块;18、第三格栅块;19、第一放置口;20、第二放置口; 21、第一除硅层;22、第二除硅层;23、第一过滤孔;24、过滤筒;25、过滤盘;26、第二过滤孔;27、第三过滤层。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8.参照图1-7,一种螺旋型除硅装置,包括安装块1,所述安装块1的一端表面开设有第一安装口2,所述安装块1的一端表面开设有伸缩口14,所述伸缩口14的内壁活动插接有导向杆15,所述导向杆15的一端表面与所述操作块3 的一端表面固定连接,达到了在操作块3向外拉动时,通过导向杆15对操作块 3进行导向和支撑的效果。
    29.所述第一安装口2的一端内壁活动套接有操作块3,所述操作块3通过门栓与所述安装块1进行连接,所述操作块3的内壁开设有第二安装口4,所述第二安装口4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5,所述驱动电机5的后端外表面位于所述操作块3的内壁,所述驱动电机5的主轴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 的末端通过轴承固定连接有活塞盘7,所述连接杆6的外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旋片8和螺旋过滤装置,所述螺旋过滤装置包括第二螺旋片9。
    30.所述第二螺旋片9的一侧表面开设有安装槽10,所述安装槽10的内壁设置有第一过滤部件,所述第一过滤部件包括滑块11,两个所述滑块11的外表面分别与所述安装槽10的内顶壁和内底壁滑动插接,两个所述滑块11的相对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格栅块16、第二格栅块17和第三格栅块18,达到了通过第一格栅块16、第二格栅块17和第三格栅块18配合,使得污水可穿过第一格栅块 16、第二格栅块17和第三格栅块18与第一除硅层21和第二除硅层22接触。
    31.所述第一格栅块16与第二格栅块17之间形成第一放置口19,所述第二格栅块17与第三格栅块18之间形成第二放置口20。
    32.所述第一放置口19的内壁设置有第一除硅层21,所述第一除硅层21的材质为铝盐,所述第二放置口20的内壁设置有第二除硅层22,所述第二除硅层 22的材质为超滤膜,达到了通过铝盐对污水中的硅进行吸附脱除,通过超滤膜对颗粒状态的硅进行阻挡。
    33.所述安装槽10的一侧表面开设有第一过滤孔23,所述第一过滤孔23均匀分布于所述安装槽10的外表面,所述第一过滤孔23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过滤筒 24,所述过滤筒24的两端内壁均固定连接有过滤盘25,达到了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对过滤筒24进行安装,使得过滤筒24便于取下。
    34.所述过滤盘25的内壁开设有第二过滤孔26,两个所述过滤盘25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过滤层27,所述第三过滤层27的材质为石灰,达到了通过第三过滤层27内的石灰对污水中的硅进行消除,经过多次对硅的消除,确保过滤的效果。
    35.所述安装块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开设有进水口12和出水口13。
    36.污水从第一过滤孔23进入第二过滤孔26,进而与第三过滤层27内部的石灰接触,通过石灰对污水进行第一步的除硅,经过石灰除硅的污水穿过第一过滤孔23,穿过第一除硅层21,第一除硅层21内部的铝盐对污水进一步除硅,随后,通过第二除硅层22内部的超滤膜对污水进行过滤,污水在流至出水口13 前,需要反复进行上述操作,对污水中的硅化物进行有效去除,在传输过程中对污水完成处理。
    37.工作原理:使用时,污水从进水口12进入第一安装口2内,控制驱动电机 5启动,带动连接杆6旋转,通过第一螺旋片8带动污水向前移动,污水在与第二螺旋片9接触时,通过第一过滤部件对污水进行处理,污水从第一过滤孔23 进入第二过滤孔26,进而与第三过滤层27内部的石灰接触,通过石灰对污水进行第一步的除硅,经过石灰除硅的污水穿过第一过滤孔23;
    38.穿过第一除硅层21,第一除硅层21内部的铝盐对污水进一步除硅,随后,通过第二除硅层22内部的超滤膜对污水进行过滤,污水在流至出水口13前,需要反复进行上述操作,对污水中的硅化物进行有效去除,当需要对第一过滤部件和过滤筒24取下更换时,将操作块3与安装块1之间的门栓打开,将操作块3向外拉动,通过导向杆15对操作块3进行导向和
    支撑,将过滤筒24拧下,将第一过滤部件从安装槽10内抽出即可。
    3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螺旋型除硅装置,包括安装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块(1)的一端表面开设有第一安装口(2),所述第一安装口(2)的一端内壁活动套接有操作块(3),所述操作块(3)通过门栓与所述安装块(1)进行连接,所述操作块(3)的内壁开设有第二安装口(4),所述第二安装口(4)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5),所述驱动电机(5)的后端外表面位于所述操作块(3)的内壁,所述驱动电机(5)的主轴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的末端通过轴承固定连接有活塞盘(7),所述连接杆(6)的外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旋片(8)和螺旋过滤装置,所述螺旋过滤装置包括第二螺旋片(9),所述第二螺旋片(9)的一侧表面开设有安装槽(10),所述安装槽(10)的内壁设置有第一过滤部件,所述第一过滤部件包括滑块(11),所述安装块(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开设有进水口(12)和出水口(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型除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块(1)的一端表面开设有伸缩口(14),所述伸缩口(14)的内壁活动插接有导向杆(15),所述导向杆(15)的一端表面与所述操作块(3)的一端表面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型除硅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滑块(11)的外表面分别与所述安装槽(10)的内顶壁和内底壁滑动插接,两个所述滑块(11)的相对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格栅块(16)、第二格栅块(17)和第三格栅块(1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螺旋型除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格栅块(16)与第二格栅块(17)之间形成第一放置口(19),所述第二格栅块(17)与第三格栅块(18)之间形成第二放置口(2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螺旋型除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放置口(19)的内壁设置有第一除硅层(21),所述第一除硅层(21)的材质为铝盐,所述第二放置口(20)的内壁设置有第二除硅层(22),所述第二除硅层(22)的材质为超滤膜。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型除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10)的一侧表面开设有第一过滤孔(23),所述第一过滤孔(23)均匀分布于所述安装槽(10)的外表面,所述第一过滤孔(23)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过滤筒(24),所述过滤筒(24)的两端内壁均固定连接有过滤盘(25)。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螺旋型除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盘(25)的内壁开设有第二过滤孔(26),两个所述过滤盘(25)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过滤层(27),所述第三过滤层(27)的材质为石灰。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螺旋型除硅装置,包括安装块,安装块的一端表面开设有第一安装口,第一安装口的一端内壁活动套接有操作块,操作块通过门栓与安装块进行连接,操作块的内壁开设有第二安装口。该螺旋型除硅装置,通过设置第一过滤部件和过滤筒,污水从第一过滤孔进入第二过滤孔,进而与第三过滤层内部的石灰接触,通过石灰对污水进行第一步的除硅,经过石灰除硅的污水穿过第一过滤孔,穿过第一除硅层,第一除硅层内部的铝盐对污水进一步除硅,随后,通过第二除硅层内部的超滤膜对污水进行过滤,污水在流至出水口前,需要反复进行上述操作,对污水中的硅化物进行有效去除,在传输过程中对污水完成处理。在传输过程中对污水完成处理。在传输过程中对污水完成处理。


    技术研发人员:徐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科新能(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23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501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