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到泥水混合物种和/或砂浆含量高的搅拌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液体润滑冷却密封的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一般搅拌装置上都需要采用密封式设计,普遍密封设计都无法在泥水混合物砂浆含量高的环境下运行,普通密封方式更加无法在泥水混合物中高速运转,一旦超过100转/每分钟,就会出现密封件异常磨损导致泄露,这类密封方式存在以下不足;
3.(1)密封件原本就是需要靠液体进行润滑,如果在泥水混合物砂浆含量高的环境下运行时,容易被细小的砂粒损坏密封件的密封面,一旦密封面稍微受损就会造成泄漏。
4.(3)普通密封方式一旦出现泄漏就会损坏轴承或者轴,一旦轴承或者轴磨损就需要更换,导致故障频率高、维修费用也极高。
5.(4)普通密封的设备不能转数过快,容易加快密封和轴的磨损,由于普通密封一般是与运转轴紧密配合进行密封,设备高速运行时会导致设备异常升温。
6.(5)普通密封方式无法正常的运行在较高温、高含固率、介质杂物多而且还需要转数比较高的环境下,一旦使用将频繁出现泄露,且故障率也极高。例如,运用到市政污泥或固废处理领域当中,普通密封搅拌装置就无法长时间适应。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安装简便、成本低廉、密封效果好的液体润滑冷却密封的搅拌装置。
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9.一种液体润滑冷却密封的搅拌装置,包括搅拌器、液体冷却器、液体回收罐和增压泵;所述搅拌器外侧端设有搅拌器外腔;所述搅拌器靠内侧端设有液体润滑冷却密封腔;所述液体润滑冷却密封腔内设有双静环密封件内外静环组,所述液体润滑冷却密封腔的外壳上设有两道液体孔道,分别是密封腔进液体孔道、密封腔出液体孔道,所述液体润滑冷却密封腔内侧端设有密封件静环压盖和密封件静环压盖密封圈,所述密封件静环压盖靠内侧设有密封件第二静环。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双静环密封件和内外静环组包括密封件第一静环、密封件第二静环,所述密封件第二静环通过密封件静环压盖固定在所述液体润滑冷却密封腔上,所述密封件静环压盖与液体润滑冷却密封腔之间设有密封件静环压盖密封圈。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液体润滑冷却密封腔壳体上分别设有密封腔进液体孔道和密封腔出液体孔道,所述液体润滑冷却密封腔与搅拌器外腔之间设有密封腔进液体孔道密封圈和密封腔出液体孔道密封圈。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搅拌器一端设有搅拌叶,另一端设有驱动电机安装座,所述双静环密封件装设在搅拌器的搅拌轴上,所述搅拌轴两头分别安装有搅拌器驱动联轴器和搅拌叶。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搅拌器外腔外壳上分别设有进液体孔道和出液体孔道,所述液体润滑冷却密封腔与搅拌器外腔对接紧固,对接紧固时将所述密封腔进液体孔道和密封腔出液体孔道与搅拌器外腔上的进液体孔道和出液体孔道对正。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搅拌器外腔内部分别设有外端轴承、第一内端轴承和第二内端轴承,所述外端轴承第一内端轴承和第二内端轴承中间固定有搅拌轴。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搅拌器外腔靠外侧端面设有进液体孔道快速接头和出液体孔道快速接头,所述搅拌器外腔靠外侧端面另一个角度设有轴承润滑脂注入嘴提供给所述搅拌器外腔内设有的外端轴承、第一内端轴承和第二内端轴承的润滑脂。
1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搅拌器外腔靠外侧端面设有外轴承压盖,所述外轴承压盖内部设有外轴承压盖骨架油封,用于阻挡所述搅拌器外腔内设有的外端轴承第一内端轴承和第二内端轴承的润滑脂外漏。
1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液体孔道快速接头接有一根润滑冷却液体出管,所述润滑冷却液体出管末端接在液体冷却器上,经过所述液体冷却器的润滑冷却液体汇入液体回收罐,所述液体回收罐内经过冷却后的润滑冷却液体,通过液体增压泵输送经过润滑冷却液体进管输送至液体润滑冷却密封腔内给双静环密封件进行润滑和冷却所述第一内端轴承和第二内端轴承,所述液体增压泵出口处安装有液体工作压力表来显示液体润滑冷却密封腔内的压力内。
1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润滑冷却液体出管上设有液体控制阀和液体流量观察视窗,所述液体控制阀用来控制液体润滑冷却密封腔内润滑冷却液体压力的,所述液体流量观察视窗用来监测润滑冷却液体的运行质量情况和流量大小。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20.1、本实用新型的液体润滑冷却密封的搅拌装置,结构简单紧凑、安装简便、成本低廉、密封效果好,可通过将润滑冷却液体的压力调高于罐内介质压力,增加密封件与静环之间的严实度,确保罐内复杂介质不会通过密封面泄漏。
21.2、本实用新型的液体润滑冷却密封的搅拌装置,增加润滑冷却液体压力可让润滑冷却液体在动、静密封面表面形成液体保护膜,使罐内液体或砂浆含量高的介质不会因罐内压力过高从密封接触面泄露,导致密封接触面受损,延长了密封的使用寿命。
22.3、本实用新型的液体润滑冷却密封的搅拌装置,可选用润滑油或者水润滑,成本低廉,操作简便,润滑液体通过配套设计的液体冷却器进行冷却后回收循环使用,经过冷却的润滑液体可以更好保护双静环密封件和搅拌器内端的轴承。
23.4、本实用新型的液体润滑冷却密封的搅拌装置,使用时故障率极低,维护方便,可随意在其他现有环境恶劣的搅拌设备设施上使用。
附图说明
24.图1是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应用实例中搅拌装置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25.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应用实例中搅拌装置的装配后结构原理示意图。
26.图3是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应用实例中搅拌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7.图例说明:
28.1、搅拌器;12、搅拌器外腔;13、液体润滑冷却密封腔;14、密封件静环压盖;15、外轴承压盖;151、外轴承压盖骨架油封;16、搅拌轴;17、驱动电机安装座;121、搅拌装置固定法兰;122、外端轴承;123、第一内端轴承;124、第二内端轴承;1251、进液体孔道;1252、出液体孔道;1261、进液体孔道快速接头;1262、出液体孔道快速接头;1263、润滑冷却液体进管;1264、润滑冷却液体出管;1265、液体控制阀;1266、液体流量观察视窗;127、轴承润滑脂注入油嘴;131、双静环密封件;1311、密封件第一静环;1312、密封件第二静环;1321、密封腔进液体孔道;1322、密封腔出液体孔道;1331、密封腔进液体孔道密封圈;1332、密封腔出液体孔道密封圈;134、密封件静环压盖密封圈;161、搅拌器驱动联轴器;162、搅拌叶;163、搅拌叶锁紧螺母;2、液体冷却器;3、液体回收罐;4、液体增压泵;41、液体工作压力表。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30.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液体润滑冷却密封的搅拌装置,包括液体润滑冷却密封的搅拌装置1、液体冷却器2、液体回收罐3和增压泵4;所述液体润滑冷却密封的搅拌装置1的一端设有搅拌叶162,另一端设有驱动电机安装座17所述液体润滑冷却密封的搅拌装置1外侧端设有搅拌器外腔12;所述液体润滑冷却密封的搅拌装置1靠内侧端设有液体润滑冷却密封腔13;所述液体润滑冷却密封腔13内设有双静环密封件的内外静环组131,所述液体润滑冷却密封腔13的外壳上设有两道液体孔道,分别是密封腔进液体孔道1321、密封腔出液体孔道1322,所述液体润滑冷却密封腔13内侧端设有密封件静环压盖 14和密封件静环压盖密封圈134,所述密封件静环压盖14靠内侧设有密封件第二静环1312,用来保护外部杂乱赃物不会进入液体润滑冷却密封腔13内。
31.在具体应用实例中,所述双静环密封件的内外静环组131包括密封件第一静环1311、密封件第二静环1312,所述密封件第二静环1312通过密封件静环压盖14固定在所述液体润滑冷却密封腔13上,所述密封件静环压盖14与液体润滑冷却密封腔13之间设有密封件静环压盖密封圈134。
32.在具体应用实例中,所述液体润滑冷却密封腔13壳体上分别设有密封腔进液体孔道1321和密封腔出液体孔道1322,所述液体润滑冷却密封腔13与搅拌器外腔12之间设有密封腔进液体孔道密封圈1331和密封腔出液体孔道密封圈 1332。
33.在具体应用实例中,所述双静环密封件131装设在搅拌器1的搅拌轴16上,所述搅拌轴16两头分别安装有搅拌器1驱动联轴器161和搅拌叶162,所述搅拌叶162使用搅拌叶锁紧螺母163固定在搅拌轴16上。
34.在具体应用实例中,所述液体润滑冷却密封腔13使用螺栓与搅拌器外腔12 对接紧固,对接紧固时必须将所述密封腔进液体孔道1321和密封腔出液体孔道 1322与搅拌器外腔12上的进液体孔道1251和出液体孔道1252对正,所述密封件静环压盖14使用螺栓与液体润滑冷却密封腔13对接紧固。
35.在具体应用实例中,所述搅拌器外腔12外壳上分别设有进液体孔道1251和出液体孔道1252,所述搅拌器外腔12内部分别设有外端轴承122、第一内端轴承123和第二内端轴
承124,所述外端轴承122第一内端轴承123和第二内端轴承124中间固定有搅拌轴16。
36.在具体应用实例中,所述搅拌器外腔12靠外侧端面设有进液体孔道快速接头1261和出液体孔道快速接头1262,所述搅拌器外腔12靠外侧端面另一个角度设有轴承润滑脂注入嘴127,用来提供给所述搅拌器外腔12内设有的外端轴承122第一内端轴承123和第二内端轴承124的润滑脂。
37.在具体应用实例中,所述搅拌器外腔12靠外侧端面设有外轴承压盖15,所述外轴承压盖15内部设有外轴承压盖骨架油封151,用来阻挡所述搅拌器外腔 12内设有的外端轴承122第一内端轴承123和第二内端轴承124的润滑脂外漏。
38.在具体应用实例中,所述出液体孔道快速接头1262接有一根润滑冷却液体出管1264,所述润滑冷却液体出管1264上设有液体控制阀1265和液体流量观察视窗1266,所述润滑冷却液体出管1264末端接在液体冷却器2上,经过所述液体冷却器2的润滑冷却液体汇入液体回收罐3,所述液体回收罐3内经过冷却后的润滑冷却液体,通过液体增压泵4输送经过润滑冷却液体进管1263输送至液体润滑冷却密封腔13内给双静环密封件131进行润滑和冷却所述第一内端轴承123和第二内端轴承124,所述液体增压泵4出口处安装有液体工作压力表 41来显示液体润滑冷却密封腔13内的压力,保证润滑冷却液体压力在控制范围内。
39.在具体应用实例中,所述液体控制阀1265主要用来控制液体润滑冷却密封腔13内润滑冷却液体压力的,所述液体流量观察视窗1266主要是用来监测润滑冷却液体的运行质量情况和流量大小。
40.本实用新型的装置中,所述双静环密封件131在运行过程中,需提液体润滑和冷却,才能很好的保护密封件的密封面不会异常损坏;而所述液体润滑冷却密封搅拌器1上的搅拌器外腔12的一部分和液体润滑冷却密封腔13,设计安装在一种较大的储存罐内,由于罐内介质复杂、温度较高且带有一定压力,所述液体润滑冷却密封腔13内双静环密封件131和搅拌器外腔12内部第一内端轴承123、第二端轴承124无法得到良好散热,所以通过在搅拌器外腔12和液体润滑冷却密封腔13壳体上分别设计密封腔进液体孔道1321、密封腔出液体孔道1322和进液体孔道1251和出液体孔道1252可以直接给液体润滑冷却密封腔 13内的双静环密封件131提供润滑冷却液体进行润滑和冷却,所述搅拌器1装置固定法兰121和驱动电机安装座17处在一种较大的储存罐外部;润滑冷却液体可通过润滑冷却液体出管1264回流至液体冷却器2进行冷却,冷却后润滑液体直接流入液体回收罐3内进行暂存,通过液体增压泵4增压通过润滑冷却液体进管1263,送入所述液体润滑冷却密封腔13内进行循环,润滑冷却液体可通过所述液体控制阀1265进行调节压力和流量。
41.所述搅拌器外腔12和液体润滑冷却密封腔13是分体的,由于部件特殊无法加工为一个整体的零件,进液体孔道1251、出液体孔道1252和密封腔进液体孔道1321、密封腔出液体孔道1322是通过在搅拌器外腔12和液体润滑冷却密封腔13上钻孔出来的,两个部件的进液体孔道1251、密封腔进液体孔道1321 和体孔道出1252、密封腔出液体孔道1322分别是贯通的。
42.本实用新型液体润滑冷却密封的搅拌装置,更加适合使用于介质比较复杂砂浆含量高的市政污泥处理工艺上,该搅拌装置使用的是双静环密封件131,且采用液体润滑冷却循环利用来保护双静环密封件131不会轻易被损坏,将循环利用的润滑冷却液体增大一定量压力,主要是抵消存储罐内的压力保持平衡,可以很好保护密封件的密封面,如果将润滑
冷却液体增压高于存储罐内一定压力时,可以增加各密封面的严实程度,使其密封件的密封效果更好,而且高压力的润滑冷却液还会在各密封面上形成一层保护膜,使其密封件更加耐用,润滑液体通过液体润滑冷却密封腔13和搅拌器外腔12的各孔道进和出进行循环,主要是通过液体冷却器进行冷却后,进入液体润滑冷却密封腔13内,给密封件和第一内端轴承123、第二端轴承124起到冷却效果、润滑液体通过液体控制阀,主要是为了方便调节润滑液体在密封圈内的压力;润滑液体通过液体流量视窗,主要是监测润滑液体的润滑液体的亮了大小和冷却效果,也能监视润滑液体运行质量,从而更好的保护双静环密封件131,可以更好的了解密封件和各轴承的冷却情况,使密封件以及各轴承一直运行在一个可控的温度内。
43.所述密封件第一静环1311,主要是对轴承端的保护,不让润滑冷却液体泄露至轴承腔内,所述密封件第二机静环1312,主要是阻止润滑冷却密封腔13外界的复杂介质进入。
44.一般的搅拌器1使用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容易泄露、设备故障频发不能稳定运行,一般搅拌器1使用的密封件的密封面容易受损,也容易损坏损坏轴承和搅拌轴,该液润润滑冷却密封的搅拌装置可以解决以上困扰。
45.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液体润滑冷却密封的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拌器(1)、液体冷却器(2)、液体回收罐(3)和增压泵(4);所述搅拌器(1)外侧端设有搅拌器外腔(12);所述搅拌器(1)靠内侧端设有液体润滑冷却密封腔(13);所述液体润滑冷却密封腔(13)内设有双静环密封件(131)内外静环组,所述液体润滑冷却密封腔(13)的外壳上设有两道液体孔道,分别是密封腔进液体孔道(1321)、密封腔出液体孔道(1322),所述液体润滑冷却密封腔(13)内侧端设有密封件静环压盖(14)和密封件静环压盖密封圈(134),所述密封件静环压盖(14)靠内侧设有密封件第二静环(13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润滑冷却密封的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静环密封件(131)和内外静环组包括密封件第一静环(1311)、密封件第二静环(1312),所述密封件第二静环(1312)通过密封件静环压盖(14)固定在所述液体润滑冷却密封腔(13)上,所述密封件静环压盖(14)与液体润滑冷却密封腔(13)之间设有密封件静环压盖密封圈(13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润滑冷却密封的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润滑冷却密封腔(13)壳体上分别设有密封腔进液体孔道(1321)和密封腔出液体孔道(1322),所述液体润滑冷却密封腔(13)与搅拌器外腔(12)之间设有密封腔进液体孔道密封圈(1331)和密封腔出液体孔道密封圈(133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润滑冷却密封的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器(1)一端设有搅拌叶(162),另一端设有驱动电机安装座(17),所述双静环密封件(131)装设在搅拌器(1)的搅拌轴(16)上,所述搅拌轴(16)两头分别安装有搅拌器驱动联轴器(161)和搅拌叶(162)。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润滑冷却密封的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器外腔(12)外壳上分别设有进液体孔道(1251)和出液体孔道(1252),所述液体润滑冷却密封腔(13)与搅拌器外腔(12)对接紧固,对接紧固时将所述密封腔进液体孔道(1321)和密封腔出液体孔道(1322)与搅拌器外腔(12)上的进液体孔道(1251)和出液体孔道(1252)对正。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体润滑冷却密封的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器外腔(12)内部分别设有外端轴承(122)、第一内端轴承(123)和第二内端轴承(124),所述外端轴承(122)第一内端轴承(123)和第二内端轴承(124)中间固定有搅拌轴(16)。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液体润滑冷却密封的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器外腔(12)靠外侧端面设有进液体孔道快速接头(1261)和出液体孔道快速接头(1262),所述搅拌器外腔(12)靠外侧端面另一个角度设有轴承润滑脂注入嘴(127)提供给所述搅拌器外腔(12)内设有的外端轴承(122)、第一内端轴承(123)和第二内端轴承(124)的润滑脂。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体润滑冷却密封的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器外腔(12)靠外侧端面设有外轴承压盖(15),所述外轴承压盖(15)内部设有外轴承压盖骨架油封(151),用于阻挡所述搅拌器外腔(12)内设有的外端轴承(122)第一内端轴承(123)和第二内端轴承(124)的润滑脂外漏。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体润滑冷却密封的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体孔道快速接头(1262)接有一根润滑冷却液体出管(1264),所述润滑冷却液体出管(1264)末端接在液体冷却器(2)上,经过所述液体冷却器(2)的润滑冷却液体汇入液体回收罐(3),所述液体回收罐(3)内经过冷却后的润滑冷却液体,通过液体增压泵(4)输送经过润滑冷却液体进
管(1263)输送至液体润滑冷却密封腔(13)内给双静环密封件(131)进行润滑和冷却所述第一内端轴承(123)和第二内端轴承(124),所述液体增压泵(4)出口处安装有液体工作压力表(41)来显示液体润滑冷却密封腔(13)内的压力内。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体润滑冷却密封的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冷却液体出管(1264)上设有液体控制阀(1265)和液体流量观察视窗(1266),所述液体控制阀(1265)用来控制液体润滑冷却密封腔(13)内润滑冷却液体压力的,所述液体流量观察视窗(1266)用来监测润滑冷却液体的运行质量情况和流量大小。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体润滑冷却密封的搅拌装置,包括搅拌器、液体冷却器、液体回收罐和增压泵;所述搅拌器外侧端设有搅拌器外腔;所述搅拌器靠内侧端设有液体润滑冷却密封腔;所述液体润滑冷却密封腔内设有双静环密封件内外静环组,所述液体润滑冷却密封腔的外壳上设有两道液体孔道,分别是密封腔进液体孔道、密封腔出液体孔道,所述液体润滑冷却密封腔内侧端设有密封件静环压盖和密封件静环压盖密封圈,所述密封件静环压盖靠内侧设有密封件第二静环。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安装简便、成本低廉、密封效果好等优点。密封效果好等优点。密封效果好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戴菊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纽威科技(长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16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5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