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冷伺服电机外壳及伺服电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3-02-07  70



    1.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冷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液冷伺服电机外壳及伺服电机。


    背景技术:

    2.伺服电机可以控制速度,位置精度非常准确,可以将电压信号转化为转矩和转速以驱动控制对象,伺服电机转子转速受输入信号控制,并能快速反应,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用作执行元件,且具有机电时间常数小、线性度高等特性,可把所收到的电信号转换成电动机轴上的角位移或角速度输出。
    3.伺服电机的散热性能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一直改善的方向,目前采用的电机冷却方式通常为外接风扇的风冷然而风冷实际上对于散热的效果与其能耗成正比,且散热效果提升有限,所以本新型装置利用液冷来对伺服电机进行散热。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液冷伺服电机外壳及伺服电机。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液冷伺服电机外壳及伺服电机,包括内套筒,所述内套筒的两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的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中部均开设有对称的两个第一通孔,两个所述第一通孔呈水平状态,其中一个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水管,另一个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内套筒的两侧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一个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制冷机,所述制冷机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制冷管,所述制冷机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制冷器,所诉制冷机的一侧开设有出水孔,所述制冷机的另一侧开设有进水孔,所述内套筒外表面套接有上密封盖和下密封盖,所述上密封盖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一卡块,所述相邻的两个第一卡块之间形成了第一卡槽,所述下密封盖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二卡块,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卡块之间形成了第二卡槽。
    6.可选的,所述第一卡槽的形状和大小与第二卡块的形状和大小均相适配,所述第一卡块的形状和大小与第二卡槽的形状和大小均相适配,且若干所述第一卡槽分别卡接与之相对应的第二卡块,若干所述第一卡块分别卡接于与之对应的第二卡槽的内部。
    7.可选的,若干所述第一卡块的中部均开设有第二通孔,若干所述第二卡块的中部均开设有一个第三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位置和大小与第三通孔的位置和大小均相适配。
    8.可选的,所述进水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软管,所述第一软管的一侧固定连接于抽水泵,所述抽水泵的另一侧固定连接于出水孔。
    9.可选的,所述出水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软管,所述第二软管的一侧固定连接于进水孔。
    10.可选的,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位置和大小相适配,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11.可选的,所述内套筒的外表面设置有液冷管,所述液冷管环绕于内套筒的外表面,所述液冷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侧固定连接于进水管,所述液冷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侧固定连接于出水管,所述内套筒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
    12.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3.1、本新型液冷伺服电机外壳,通过内套筒外表面环绕有液冷管,液冷管内的液冷通过环绕的方式来给伺服电机进行降温,液冷管中的液体经过一系列的降温后会液冷温度就会变高,为了防止这样的情况液冷管中的液冷每环绕一次就会从出水口流出再通过第二软管进入到制冷机中,制冷机内部固定安装有制冷管,制冷器制冷出来的冷气会进入到制冷管中,从液冷管中排出的液冷可以在制冷机中进行制冷,当制冷完毕后会由抽水泵冲出制冷过后的液冷通过第一软管流入进水管最后从新流入液冷管中,这样的设置可以完美的利用液冷制冷的效果,不会浪费也不用经常去更换液冷管中的液冷,液冷管是环绕着内套筒,所以接触伺服电机的面积也大大增加可以更好的对伺服电机进行散热。
    14.2、伺服电机在运作时会非常的不稳定所以设置了支撑板和放置板,支撑板和放置板都是用来支撑伺服电机的运作,伺服电机在运作时会在电机的驱动下达不到稳定效果支撑板来支撑伺服电机的运作,放置板用来放置伺服电机和分担支撑板的压力,做到相互协作的作用,让伺服电机更加稳定的运作。
    15.3、内套筒外表面的上密封盖和下密封盖,这两个密封盖通过自身的卡块和卡槽相互卡接在一起,第一卡块的中部均开设有第二通孔,若干所述第二卡块的中部均开设有第三通孔,连接板的中部均开设有两个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这样的连接方式就不会怕伺服电机在运作时因为不稳定发生脱落的情况,因为有上密封盖和下密封盖的保护液冷管可以安全的工作,如果液冷管中的液冷需要更换的时候两个密封盖也可以非常方便的拆卸和安装,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液冷伺服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液伺服电机未装配密封盖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密封盖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内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制冷机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内套筒,2-进水管,3-出水管,4-支撑板,5-放置板,6-制冷机, 7-上密封盖,8-下密封盖,9-第一软管,10-抽水泵,11-第二软管,12-液冷管,13-第一连接管,14-第二连接管,15-伺服电机,101-连接板,102-第一通孔,601
    ‑ꢀ
    制冷管,602-制冷器,603-出水孔,604-进水孔,701-第一卡块,702-第一卡槽, 703-第二通孔,801-第二卡块,802-第二卡槽,803-第三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23.如图1-5所示,一种液冷伺服电机外壳及伺服电机,它包括内套筒1,内套筒1的两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的连接板101,两个连接板101中部均开设有对称的两个第一通孔102,两个第一通孔102呈水平状态,其中一个连接板1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水管2,另一个连接板1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水管3,内套筒1的两侧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一个支撑板4,两个支撑板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放置板5,伺服电机在运作时会非常的不稳定所以设置了支撑板4和放置板5,支撑板4和放置板5都是用来支撑伺服电机的运作,伺服电机在运作时会在电机的驱动下达不到稳定效果支撑板4来支撑伺服电机的运作,放置板5用来放置伺服电机和分担支撑板4的压力,做到相互协作的作用,让伺服电机更加稳定的运作,放置板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制冷机6,制冷剂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制冷管 601,制冷机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制冷器602,所诉制冷机6的一侧开设有出水孔603,制冷机602的另一侧开设有进水孔604,内套筒1的套接有上密封盖7 和下密封盖8,密封盖7和下密封盖8,这两个密封盖通过自身的卡块和卡槽相互卡接在一起,第一卡块701的中部均开设有第二通孔703,若干所述第二卡块 801的中部均开设有第三通孔803,连接板101的中部均开设有两个第一通孔 102,第一通孔102、第二通孔703、支撑板4和第三通孔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这样的连接方式就不会怕伺服电机在运作时因为不稳定发生脱落的情况,因为有上密封盖7和下密封盖8的保护液冷管12可以安全的工作,如果液冷管12 中的液冷需要更换的时候两个密封盖也可以非常方便的拆卸和安装,省时省力,上密封盖7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一卡块701,相邻的两个第一卡块701之间形成了第一卡槽702,下密封盖8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二卡块801,相邻的两个第二卡块801之间形成了第二卡槽802。
    2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一卡槽702的形状和大小与第二卡块801的形状和大小均相适配,第一卡块701的形状和大小与第二卡槽802 的形状和大小均相适配,且若干第一卡槽702分别卡接与之相对应的第二卡块 801,若干第一卡块701分别卡接于与之对应的第二卡槽802的内部。
    2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若干第一卡块701的中部均开设有第二通孔703,若干第二卡块801的中部均开设有第三通孔803,第二通孔703 的位置和大小与第三通孔803的位置和大小均相适配。
    2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进水管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软管9,第一软管9的一侧固定连接于抽水泵10,抽水泵10的另一侧固定连接于出水孔603。
    2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出水管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软管11,第二软管11的一侧固定连接于进水孔604。
    2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通孔102、第二通孔703和第三通孔803位置和大小均适配,所述第一通孔102、第二通孔703和第三通孔80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2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内套筒1的外表面设置有液冷管12,所述液冷管12环绕于内套筒1的外表面,所述液冷管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13),所述第一连接管13的一侧固定连接于进水管2,所述液冷管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14,所述第二连接管14的一侧固定连接于出水管(3),所述内套筒1的内部套接有伺服电机15,通过内套筒1外表面环绕有液冷管12,液冷管12内的液冷通过环绕的方式来给伺服电机进行降温,液冷管12中的液体经过一系列的降温后会液冷温度就会变高,为了防止这样的
    情况液冷管12中的液冷每环绕一次就会从出水口流出再通过第二软管进入到制冷机6中,制冷机6内部固定安装有制冷管601,制冷器603制冷出来的冷气会进入到制冷管601中,从液冷管12中排出的液冷可以在制冷机6中进行制冷,当制冷完毕后会由抽水泵10冲出制冷过后的液冷通过第一软管10流入进水管2 最后从新流入液冷管12中,这样的设置可以完美的利用液冷制冷的效果,不会浪费也不用经常去更换液冷管12中的液冷,液冷管12是环绕着内套筒1,所以接触伺服电机15的面积也大大增加可以更好的对伺服电机15进行散热。
    30.综上所述:通过内套筒1外表面环绕有液冷管12,液冷管12内的液冷通过环绕的方式来给伺服电机进行降温,液冷管12中的液体经过一系列的降温后会液冷温度就会变高,为了防止这样的情况液冷管12中的液冷每环绕一次就会从出水口流出再通过第二软管进入到制冷机6中,制冷机6内部固定安装有制冷管601,制冷器603制冷出来的冷气会进入到制冷管601中,从液冷管12中排出的液冷可以在制冷机6中进行制冷,当制冷完毕后会由抽水泵10冲出制冷过后的液冷通过第一软管10流入进水管2最后从新流入液冷管12中,这样的设置可以完美的利用液冷制冷的效果,不会浪费也不用经常去更换液冷管12中的液冷,液冷管12是环绕着内套筒1,所以接触伺服电机的面积也大大增加可以更好的对伺服电机15进行散热;伺服电机15在运作时会非常的不稳定所以设置了支撑板4和放置板5,支撑板4和放置板5都是用来支撑伺服电机15的运作,伺服电机15在运作时会在电机的驱动下达不到稳定效果支撑板4来支撑伺服电机15的运作,放置板5用来放置伺服电机15和分担支撑板4的压力,做到相互协作的作用,让伺服电机15更加稳定的运作,内套筒1的中部套接有上密封盖7和下密封盖8,密封盖7和下密封盖8,这两个密封盖通过自身的卡块和卡槽相互卡接在一起,第一卡块701的中部均开设有第二通孔703,若干所述第二卡块801的中部均开设有第三通孔803,连接板101的中部均开设有两个第一通孔102,第一通孔102、第二通孔703,4和第三通孔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这样的连接方式就不会怕伺服电机在运作时因为不稳定发生脱落的情况,因为有上密封盖7和下密封盖8的保护液冷管12可以安全的工作,如果液冷管12中的液冷需要更换的时候两个密封盖也可以非常方便的拆卸和安装,省时省力。
    3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液冷伺服电机外壳及伺服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套筒(1),所述内套筒(1)的两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的连接板(101),两个所述连接板(101)中部均开设有对称的两个第一通孔(102),两个所述第一通孔(102)呈水平状态,其中一个所述连接板(1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水管(2),另一个所述连接板(1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水管(3),所述内套筒(1)的两侧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一个支撑板(4),两个所述支撑板(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放置板(5),所述放置板(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制冷机(6),所述制冷机(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制冷管(601),所述制冷机(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制冷器(602),所述制冷机(6)的一侧开设有出水孔(603),所述制冷器(602)的另一侧开设有进水孔(604),所述内套筒(1)的外表面套接有上密封盖(7)和下密封盖(8),所述上密封盖(7)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一卡块(701),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卡块(701)之间形成了第一卡槽(702),所述下密封盖(8)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二卡块(801),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卡块(801)之间形成了第二卡槽(80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冷伺服电机外壳及伺服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槽(702)的形状和大小与第二卡块(801)的形状和大小均相适配,所述第一卡块(701)的形状和大小与第二卡槽(802)的形状和大小均相适配,且若干所述第一卡槽(702)分别卡接与之相对应的第二卡块(801),若干所述第一卡块(701)分别卡接于与之对应的第二卡槽(802)的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冷伺服电机外壳及伺服电机,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第一卡块(701)的中部均开设有一个第二通孔(703),若干所述第二卡块(801)的中部均开设有一个第三通孔(803),所述第二通孔(703)的位置和大小与第三通孔(803)的位置和大小均相适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冷伺服电机外壳及伺服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软管(9),所述第一软管(9)的一侧固定连接于抽水泵(10),所述抽水泵(10)的另一侧固定连接于出水孔(60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冷伺服电机外壳及伺服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软管(11),所述第二软管(11)的一侧固定连接于进水孔(604)。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冷伺服电机外壳及伺服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102)、第二通孔(703)和第三通孔(803)位置和大小相适配,所述第一通孔(102)、第二通孔(703)和第三通孔(80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冷伺服电机外壳及伺服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筒(1)的外表面设置有液冷管(12),所述液冷管(12)环绕于内套筒(1)的外表面,所述液冷管(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13),所述第一连接管(13)的一侧固定连接于进水管(2),所述液冷管(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14),所述第二连接管(14)的一侧固定连接于出水管(3),所述内套筒(1)的内部套接有伺服电机(15)。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液冷伺服电机外壳及伺服电机包括内套筒,所述内套筒的两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的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中部均开设有对称的两个第一通孔,两个所述第一通孔呈水平状态,其中一个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水管,另一个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水管。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内套筒外表面环绕有液冷管,液冷管内的液冷通过环绕的方式来给伺服电机进行降温,液冷管中的液体经过一系列的降温后会液冷温度就会变高,为了防止这样的情况液冷管中的液冷每环绕一次就会从出水口流出再通过第二软管进入到制冷机中,制冷机内部固定安装有制冷管,制冷器制冷出来的冷气会进入到制冷管中。管中。管中。


    技术研发人员:田秀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西吕梁山矿产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17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509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