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导盲杖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3-02-11  81



    1.本发明涉及导盲杖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智能导盲杖。


    背景技术:

    2.盲道经常被占,盲人难以出行盲道,是在人行道上或其他场所铺设一种固定形态的地面砖,使视觉障碍者产生盲杖触觉及脚感,引导视觉障碍者向前行走和辨认方向以到达目的地的通道。各种障碍物阻碍盲人出行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3.盲人对路况不熟悉,必须依靠盲道。但有的盲道凸起不够明显,容易感应不到;有的盲人没能避开障碍物,走着走着就撞上去;还有的盲道上面停着各种车辆,得绕着走,一不小心就绕到大马路上。
    4.原有的导盲杖只能进行前方道路的大概探测,并不能即时和全部的告诉盲人前方的障碍物是什么、有多少占地,前面的路是否完整。并且导盲杖无法判断在过路的时候是否能通行。
    5.虽然导盲犬能够辅助盲人出行,但是导盲犬的训练成功率和淘汰率导致只有少量的导盲犬来帮助盲人,这也造成了一种供不应求和巨大的成本的问题。
    6.所以,一种智能导盲杖成为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导盲杖,通过检测周围环境信息为盲人提供准确的语音指引、提示,辅助盲人安全出行。
    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智能导盲杖,包括握柄、支撑杆以及导航座;所述握柄设置于支撑杆顶部且握柄底部在支撑杆内部向下延伸连接导航座,所述导航座设置于支撑杆底部;所述握柄包括握把、提拉把手,所述握把设置于支撑杆顶部,所述握把上设有启动按钮,所述启动按钮与导航座电性连接;所述提拉把手设置于握把下方;所述支撑杆内部设有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顶部连接提拉把手,底部连接导航座;所述导航座包括外壳、转动臂、减震器、凹型滑轮、角度探测传感器以及导航组件;所述外壳连接支撑杆底部,所述转动臂顶部与外壳与传动组件铰接,所述减震器设置于外壳与转动臂之间,所述外壳与转动臂上设有互相吸合的磁铁,所述凹型滑轮支撑杆底部铰接,所述角度探测传感器与导航组件均设置于外壳上。
    9.作为改进,所述导航组件包括电源、电压转换器、超声波模块、语音模块以及光敏报警电路,所述电源连接电压转换器的输入端,所述电压转换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超声波模块、语音模块、光敏报警电路;所述超声波模块检测障碍物并将信息传输给语音模块,所述语音模块语音播报提示;所述光敏报警电路通过光敏电阻检测光照强度从而发光并报警。
    10.作为改进,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提拉钢丝、传动轴以及限位弹簧,所述提拉钢丝一端连接提拉把手,另一端穿过传动轴与限位弹簧后连接转动臂,所述传动轴固定于支撑杆内
    部,所述限位弹簧一端连接传动轴底部,另一端连接提拉钢丝底部。
    11.作为改进,所述支撑杆内部设有调节柱,所述调节柱设置于提拉把手于传动轴之间,所述提拉钢丝绕过调节柱后连接传动轴。
    12.作为改进,所述提拉钢丝末端设有固定片,所述限位弹簧一端连接传动轴末端,另一端连接固定片。
    13.作为改进,所述电源为可拆卸蓄电池。
    14.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发明辅助盲人了解前方的障碍物大小和占地,沟的大小和宽度,并且在没有导盲道和导盲犬的时候能让盲人安全的到达目的地。能够对其前方的路面进行扫描并且语音告知盲人前方有的障碍,在规划如何度过障碍的方法和最优路线;并发出语音提醒前面的人礼让自己。通过支撑杆和地面的凹型滑轮所形成的角度的改变来做出路面是否平整和判断角度偏差的大小,来进一步的对盲人进行一个牵引和引导的过程。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发明一种智能导盲杖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发明一种智能导盲杖的握柄以及支撑杆部分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本发明一种智能导盲杖的导航座以及支撑杆部分结构示意图。
    18.图4是本发明一种智能导盲杖的图3中a处结构放大图。
    19.图5是本发明一种智能导盲杖的导航组件的电路原理图。
    20.如图所示:1、握柄,2、支撑杆,3、导航座,4、握把,5、提拉把手,6、启动按钮,7、外壳,8、转动臂,9、减震器,10、凹型滑轮,11、角度探测传感器,12、磁铁,13、电源,14、电压转换器,15、超声波模块,16、语音模块,17、光敏报警电路,18、提拉钢丝,19、传动轴,20、限位弹簧,21、调节柱,22、固定片。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一种智能导盲杖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22.结合附图1-5,对本发明进行详细介绍。
    23.一种智能导盲杖,包括握柄1、支撑杆2以及导航座3;所述握柄1设置于支撑杆2顶部且握柄1底部在支撑杆2内部向下延伸连接导航座3,所述导航座3设置于支撑杆2底部;所述握柄1包括握把4、提拉把手5,所述握把4设置于支撑杆2顶部,所述握把4上设有启动按钮6,所述启动按钮6与导航座3电性连接;所述提拉把手5设置于握把4下方;所述支撑杆2内部设有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顶部连接提拉把手5,底部连接导航座3;所述导航座3包括外壳7、转动臂8、减震器9、凹型滑轮10、角度探测传感器11以及导航组件;所述外壳7连接支撑杆2底部,所述转动臂8顶部与外壳7与传动组件铰接,所述减震器9设置于外壳7与转动臂8之间,所述外壳7与转动臂8上设有互相吸合的磁铁12,所述凹型滑轮10支撑杆2底部铰接,所述角度探测传感器11与导航组件均设置于外壳7上。
    24.所述导航组件包括电源13、电压转换器14、超声波模块15、语音模块16以及光敏报警电路17,所述电源13连接电压转换器14的输入端,所述电压转换器14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超声波模块15、语音模块16、光敏报警电路17;所述超声波模块15检测障碍物并将信息传输
    给语音模块16,所述语音模块16语音播报提示;所述光敏报警电路17通过光敏电阻检测光照强度从而发光并报警。
    25.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提拉钢丝18、传动轴19以及限位弹簧20,所述提拉钢丝18一端连接提拉把手5,另一端穿过传动轴19与限位弹簧20后连接转动臂8,所述传动轴19固定于支撑杆2内部,所述限位弹簧20一端连接传动轴19底部,另一端连接提拉钢丝18底部。
    26.所述支撑杆2内部设有调节柱21,所述调节柱21设置于提拉把手5于传动轴19之间,所述提拉钢丝18绕过调节柱21后连接传动轴19。
    27.所述提拉钢丝18末端设有固定片22,所述限位弹簧20一端连接传动轴19末端,另一端连接固定片22。
    28.所述电源13为可拆卸蓄电池。
    29.本发明一种智能导盲杖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30.手持握把4拿握导盲杖,通过启动按钮6启动导航组件工作,启动按钮6与导航组件以及角度探测传感器11电性连接,通过握紧提拉把手5拉紧提拉钢丝18,提拉钢丝18向上拉伸控制转动臂8张开与凹型滑轮10配合工作,松手后通过磁铁12吸引使转动臂8与外壳7闭合;导航组件启动后通过超声波模块15进行测距,检测导盲杖与周围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光敏报警电路17通过周围亮度的变化报警提示,角度探测传感器11检测路面平整度、与超声波模块15配合检测障碍物大小和占地,沟的大小和宽度,并通过语音模块16报警提示障碍物信息;通过支撑杆2和凹型滑轮10所形成的角度的改变来做出路面是否平整和判断角度偏差的大小,来进一步的对盲人进行一个牵引和引导的过程。
    31.以上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导盲杖,其特征在于:包括握柄(1)、支撑杆(2)以及导航座(3);所述握柄(1)设置于支撑杆(2)顶部且握柄(1)底部在支撑杆(2)内部向下延伸连接导航座(3),所述导航座(3)设置于支撑杆(2)底部;所述握柄(1)包括握把(4)、提拉把手(5),所述握把(4)设置于支撑杆(2)顶部,所述握把(4)上设有启动按钮(6),所述启动按钮(6)与导航座(3)电性连接;所述提拉把手(5)设置于握把(4)下方;所述支撑杆(2)内部设有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顶部连接提拉把手(5),底部连接导航座(3);所述导航座(3)包括外壳(7)、转动臂(8)、减震器(9)、凹型滑轮(10)、角度探测传感器(11)以及导航组件;所述外壳(7)连接支撑杆(2)底部,所述转动臂(8)顶部与外壳(7)与传动组件铰接,所述减震器(9)设置于外壳(7)与转动臂(8)之间,所述外壳(7)与转动臂(8)上设有互相吸合的磁铁(12),所述凹型滑轮(10)支撑杆(2)底部铰接,所述角度探测传感器(11)与导航组件均设置于外壳(7)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导盲杖,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航组件包括电源(13)、电压转换器(14)、超声波模块(15)、语音模块(16)以及光敏报警电路(17),所述电源(13)连接电压转换器(14)的输入端,所述电压转换器(14)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超声波模块(15)、语音模块(16)、光敏报警电路(17);所述超声波模块(15)检测障碍物并将信息传输给语音模块(16),所述语音模块(16)语音播报提示;所述光敏报警电路(17)通过光敏电阻检测光照强度从而发光并报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导盲杖,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提拉钢丝(18)、传动轴(19)以及限位弹簧(20),所述提拉钢丝(18)一端连接提拉把手(5),另一端穿过传动轴(19)与限位弹簧(20)后连接转动臂(8),所述传动轴(19)固定于支撑杆(2)内部,所述限位弹簧(20)一端连接传动轴(19)底部,另一端连接提拉钢丝(18)底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导盲杖,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内部设有调节柱(21),所述调节柱(21)设置于提拉把手(5)于传动轴(19)之间,所述提拉钢丝(18)绕过调节柱(21)后连接传动轴(19)。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导盲杖,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拉钢丝(18)末端设有固定片(22),所述限位弹簧(20)一端连接传动轴(19)末端,另一端连接固定片(22)。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导盲杖,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13)为可拆卸蓄电池。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导盲杖,握柄设置于支撑杆顶部且握柄底部在支撑杆内部向下延伸连接导航座,导航座设置于支撑杆底部;握把设置于支撑杆顶部,握把上设有启动按钮,启动按钮与导航座电性连接;提拉把手设置于握把下方;支撑杆内部设有传动组件,传动组件顶部连接提拉把手,底部连接导航座;外壳连接支撑杆底部,转动臂顶部与外壳与传动组件铰接,减震器设置于外壳与转动臂之间,外壳与转动臂上设有互相吸合的磁铁,凹型滑轮支撑杆底部铰接,角度探测传感器与导航组件均设置于外壳上。本发明能够对其前方的路面进行扫描并且语音告知盲人前方有的障碍,并发出语音提醒前面的人礼让自己。礼让自己。礼让自己。


    技术研发人员:刘智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刘智明
    技术研发日:2022.02.15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517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