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房建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二构墙体免打孔施工装置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2.目前,国内房建工地在二构体施工中的常见施工方法为:先钻孔,再穿设对拉螺杆,以利用对拉螺杆拉结木模板,随后再进行二构体施工。此工艺大面积使用后易造成木模板、对拉螺杆、套筒、封堵洞口填充材料等物资的浪费,且上述施工工艺下还存在二构体墙面易开裂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二构墙体免打孔施工装置及施工方法。
4.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5.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二构墙体免打孔施工装置,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
6.预留钢丝,预留钢丝缠绕于二构墙体中的拉结筋上;
7.铝模板,铝模板的一侧侧壁上间隔成对的安装有螺杆,且每对螺杆间开设有孔洞,预留钢丝的自由端由孔洞中穿出并缠绕于螺杆后再连接于墙面钢丝网上;
8.橡胶垫片,橡胶垫片对应穿设于螺杆上;
9.合金垫片,合金垫片对应穿设于螺杆上,且合金垫片相对远离铝模板;以及
10.螺帽,螺帽对应螺旋连接于螺杆上,以利用垫片将预留钢丝压实于铝模板上。
11.上述的二构墙体免打孔施工装置,还具有这样的特征,螺杆呈上、下成对设置。
12.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是提供一种使用上述二构墙体免打孔施工装置的施工方法,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如下步骤:
13.1)按设计方案砌筑墙体,砌筑过程中将预留钢丝缠绕拉结筋一圈后留置部分长度;
14.2)在墙体边缘处贴泡沫胶,将铝模板靠近墙体,随后将预留钢丝的自由端穿过铝模板上孔洞,再将铝模板紧贴墙体边缘,将预留钢丝的自由端拉直并缠绕于螺杆上,使铝模板在预留钢丝作用下紧贴墙面;
15.3)将橡胶垫片及合金垫片依次穿设于螺杆上,再旋紧螺帽,以将预留钢丝压实于铝模板上;
16.4)验收合格后将砼从铝模板顶部灌入,振捣密实;
17.5)依次拆除并回用螺帽、垫片及铝模板;
18.6)依次进行打灰饼、拉毛处理后将预留钢丝的自由端连接于墙面钢丝网上,最后进行二构墙体墙面抹灰施工。
19.上述的施工方法,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步骤2)中将预留钢丝绕其中一根螺杆缠绕
一周后再绕另一根螺杆缠绕一周,如此反复缠绕直至预留钢丝缠绕完毕,每次缠绕一周后用力将预留钢丝拉直,并确保每次缠绕前预留钢丝钢丝均绷直无褶皱。
20.上述的施工方法,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步骤2)成对螺杆中每一螺杆的缠绕方向相反。
21.上述的施工方法,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步骤4)中验收时依次检查铝模板与墙体是否紧密连接无缝隙,预留钢丝钢丝是否绷直,螺帽固定是否牢固。
22.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23.1)本发明中通过缠绕于拉结筋上的预留钢丝将铝模板拉结于二构区两侧,以通过铝模板及墙体合围形成浇筑区,且后续浇筑后还可将预留钢丝与墙面钢丝网焊接连接,使得抹灰层中砂浆可依次通过墙面钢丝网、预留钢丝及拉结筋将受力通过构造柱传导至主体结构中,从而达到增强抹灰层质量的效果;
24.2)本发明中二构区一体浇筑形成,相较常规工艺可避免木模板、对拉螺杆、套筒、封堵洞口填充材料等物资的浪费。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的施工装置的使用示意图;
26.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的铝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27.附图中:1、预留钢丝;2、铝模板;3、螺杆;4、孔洞;5、螺帽。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9.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3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发明的限定。
31.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的施工装置包括预留钢丝1,预留钢丝1缠绕于二构墙体中的拉结筋上;铝模板2,铝模板2的一侧侧壁上成对的安装有螺杆3(本发明中螺杆3呈上、下成对设置),且每对螺杆3间开设有孔洞4,预留钢丝1的自由端由孔洞4中穿出并缠绕于螺杆3后再连接于墙面钢丝网上;橡胶垫片,橡胶垫片对应穿设于螺杆3上;合金垫片,合金垫片对应穿设于螺杆3上,且合金垫片相对远离铝模板2;以及螺帽5,螺帽5对应螺旋连接于螺杆3上。
32.本发明中通过缠绕于拉结筋上的预留钢丝1将铝模板2拉结于二构区两侧,以通过铝模板2及现有墙体合围形成浇筑区,从而便于浇筑形成二构区。
33.本发明中通过垫片增大摩擦面,从而借助螺帽5及垫片将预留钢丝1压实于铝模板2上。
34.本发明中使用上述施工装置的施工方法为:
35.1)按设计方案砌筑墙体,砌筑过程中将预留钢丝1缠绕拉结筋一圈后留置部分长
度;
36.2)在墙体边缘处贴泡沫胶,将铝模板2靠近墙体,随后将预留钢丝1的自由端穿过铝模板2上孔洞4,再将铝模板2紧贴墙体边缘,将预留钢丝1的自由端拉直并缠绕于螺杆3上,使铝模板2在预留钢丝1及泡沫胶作用下紧贴墙面;
37.3)将橡胶垫片及合金垫片依次穿设于螺杆3上,再旋紧螺帽5,以将预留钢丝1压实于铝模板2上;
38.4)验收合格后将砼从铝模板2顶部灌入,振捣密实;
39.5)依次拆除并回用螺帽5、垫片及铝模板2;
40.6)依次进行打灰饼、拉毛处理后将预留钢丝1的自由端连接于墙面钢丝网上,最后进行二构墙体墙面抹灰施工。
41.本发明步骤2)中成对螺杆3上每一螺杆3的缠绕方向相反,最终缠绕固定后预留钢丝1缠绕形成“8”字形结构,以进一步增加缠绕结构的稳定性。
42.本发明中通过缠绕于拉结筋上的预留钢丝1将铝模板2拉结于二构区两侧,以通过铝模板2及现有墙体合围形成浇筑区,从而便于二构区的浇筑。
43.本发明中二构区一体浇筑形成,相较常规工艺可避免木模板、对拉螺杆、套筒、封堵洞口填充材料等物资的浪费。
44.进一步的,本发明中续浇筑完成后还可将预留钢丝1与二构区的墙面钢丝网焊接连接,后续抹灰后抹灰层中砂浆可依次通过墙面钢丝网、预留钢丝1及拉结筋将受力通过构造柱传导至主体结构中,从而达到增强抹灰层质量的效果。
45.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二构墙体免打孔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预留钢丝,所述预留钢丝缠绕于二构墙体中的拉结筋上;铝模板,所述铝模板的一侧侧壁上间隔成对的安装有螺杆,且每对所述螺杆间开设有孔洞,所述预留钢丝的自由端由所述孔洞中穿出并缠绕于所述螺杆后再连接于墙面钢丝网上;橡胶垫片,所述橡胶垫片对应穿设于所述螺杆上;合金垫片,所述合金垫片对应穿设于所述螺杆上,且所述合金垫片相对远离所述铝模板;以及螺帽,所述螺帽对应螺旋连接于所述螺杆上,以利用垫片将所述预留钢丝压实于所述铝模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构墙体免打孔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呈上、下成对设置。3.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二构墙体免打孔施工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按设计方案砌筑墙体,砌筑过程中将预留钢丝缠绕拉结筋一圈后留置部分长度;2)在墙体边缘处贴泡沫胶,将铝模板靠近墙体,随后将所述预留钢丝的自由端穿过所述铝模板上孔洞,再将所述铝模板紧贴墙体边缘,将所述预留钢丝的自由端拉直并缠绕于螺杆上,使所述铝模板在所述预留钢丝作用下紧贴墙面;3)将橡胶垫片及合金垫片依次穿设于所述螺杆上,再旋紧螺帽,以将所述预留钢丝压实于所述铝模板上;4)验收合格后将砼从所述铝模板顶部灌入,振捣密实;5)依次拆除并回用所述螺帽、垫片及所述铝模板;6)依次进行打灰饼、拉毛处理后将所述预留钢丝的自由端连接于墙面钢丝网上,最后进行二构墙体墙面抹灰施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将所述预留钢丝绕其中一根所述螺杆缠绕一周后再绕另一根所述螺杆缠绕一周,如此反复缠绕直至所述预留钢丝缠绕完毕,每次缠绕一周后用力将所述预留钢丝拉直,并确保每次缠绕前所述预留钢丝钢丝均绷直无褶皱。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成对所述螺杆中每一所述螺杆的缠绕方向相反。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验收时依次检查所述铝模板与墙体是否紧密连接无缝隙,所述预留钢丝钢丝是否绷直,所述螺帽固定是否牢固。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构墙体免打孔施工装置及施工方法,上述施工装置包括:预留钢丝,预留钢丝缠绕于二构墙体中的拉结筋上;铝模板,铝模板的一侧侧壁上间隔成对的安装有螺杆,且每对螺杆间开设有孔洞,预留钢丝的自由端由孔洞中穿出并缠绕于螺杆后再连接于墙面钢丝网上;橡胶垫片,橡胶垫片对应穿设于螺杆上;合金垫片,合金垫片对应穿设于螺杆上,且合金垫片相对远离铝模板;以及螺帽,螺帽对应螺旋连接于螺杆上,以利用垫片将预留钢丝压实于铝模板上。本发明中二构区一体浇筑形成,相较常规工艺可避免木模板、对拉螺杆、套筒、封堵洞口填充材料等物资的浪费。材料等物资的浪费。材料等物资的浪费。
技术研发人员:李想 张韬 杜佳 刘龙俊 阳青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2.15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5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