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急诊科用创伤医疗活动夹板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3-02-16  75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活动夹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急诊科用创伤医疗活动夹板。


    背景技术:

    2.急诊医学科(室)或急诊医学中心是医院中重症病人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是所有急诊病人入院治疗的必经之路,综合医院急诊设有全科、内、外、妇、儿、五官、发热和腹泻等专科诊室,急诊室在对受到创伤的患者进行固定时,会使用到活动夹板,通过活动夹板对患者的创伤进行防护,防止创伤部位受到二次伤害。
    3.但是,现有的急诊科用创伤医疗活动夹板还存在着不能根据患者的手臂粗细控制夹板的宽度、对多块夹板连接时比较麻烦和不能控制夹板内侧的透气性的问题。
    4.因此,发明一种急诊科用创伤医疗活动夹板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急诊科用创伤医疗活动夹板,其中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6.一种急诊科用创伤医疗活动夹板,包括中间连接板,橡胶胶条,敷药纱布,橡胶透气帽,边缘连接架结构,侧面主夹板,密封通气架结构,u型连接架,尼龙松紧带,魔术贴子贴和魔术贴母贴,所述的橡胶胶条胶接在中间连接板的前端四周位置;所述的敷药纱布放置在橡胶胶条的内侧;所述的橡胶透安装在设置在中间连接板和侧面主夹板之间;所述的侧面主夹板分别设置在中间连接板的左右两侧;所述的密封通气架结构安装在侧面主夹板的内侧中间位置;所述的u型连接架分别一体化设置在中间连接板的后端四角位置;所述的尼龙松紧带分别设置在中间连接板的后端上下两部;所述的魔术贴子贴胶接在尼龙松紧带的左侧前端;所述的魔术贴母贴胶接在尼龙松紧带的右侧后端。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8.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底部凹槽架、t型塑料卡头和顶部凸起架的设置,有利于通过t型塑料卡头和t型凹槽的相互配合,将底部凹槽架和顶部凸起架固定在一起,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将中间连接板和侧面主夹板连接在一起,从而改变该装置的宽度。
    9.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硬质橡胶环和t型凹槽的设置,有利于通过硬质橡胶环,使t型塑料卡头卡进t型凹槽的内侧,并且配合t型凹槽的下部,提高连接处的锁紧效果,防止t型塑料卡头从t型凹槽的内侧分离。
    10.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条型通气孔和柔性塑料板的设置,有利于通过条型通气孔,提高侧面主夹板与皮肤接触部位的透气性,防止皮肤长时间被覆盖后出现过敏现象,同时当接触部位需要密封时,可以通过柔性塑料板进行密封。
    11.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塑料连接板和收纳凹槽的设置,有利于通过收纳凹槽的凹槽设置,将柔性塑料板收纳进塑料连接板的内侧,并且使柔性塑料板将条型通气孔的前
    端完全遮住,提高密封效果。
    12.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限位滑槽和限位滑块的设置,有利于起到限位以及导向效果,从而将柔性塑料板固定在收纳凹槽的内侧,防止柔性塑料板从收纳凹槽的内侧滑落。
    13.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橡胶胶条、敷药纱布和橡胶透气帽的设置,有利于创伤位置存在伤口时,可以对伤口处进行按压和密封,防止伤口继续出血,并且通过橡胶透气帽可以将伤口清洗液注入敷药纱布中,对伤口进行清洗。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边缘连接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密封通气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7.图中:
    18.1、中间连接板;2、橡胶胶条;3、敷药纱布;4、橡胶透气帽;5、边缘连接架结构;51、底部凹槽架;52、硬质橡胶环;53、t型凹槽;54、t型塑料卡头;55、顶部凸起架;6、侧面主夹板;7、密封通气架结构;71、塑料连接板;72、收纳凹槽;73、条型通气孔;74、限位滑槽;75、柔性塑料板;76、限位滑块;8、u型连接架;9、尼龙松紧带;10、魔术贴子贴;11、魔术贴母贴。
    具体实施方式
    1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20.实施例:
    21.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急诊科用创伤医疗活动夹板,包括中间连接板1,橡胶胶条2,敷药纱布3,橡胶透气帽4,边缘连接架结构5,侧面主夹板6,密封通气架结构7,u型连接架8,尼龙松紧带9,魔术贴子贴10和魔术贴母贴11,所述的橡胶胶条2胶接在中间连接板1的前端四周位置;所述的敷药纱布3放置在橡胶胶条2的内侧;所述的橡胶透安装在设置在中间连接板1和侧面主夹板6之间;所述的侧面主夹板6分别设置在中间连接板1的左右两侧;所述的密封通气架结构7安装在侧面主夹板6的内侧中间位置;所述的u型连接架8分别一体化设置在中间连接板1的后端四角位置;所述的尼龙松紧带9分别设置在中间连接板1的后端上下两部;所述的魔术贴子贴10胶接在尼龙松紧带9的左侧前端;所述的魔术贴母贴11胶接在尼龙松紧带9的右侧后端;所述的边缘连接架结构5包括底部凹槽架51,硬质橡胶环52,t型凹槽53,t型塑料卡头54和顶部凸起架55,所述的硬质橡胶环52镶嵌在底部凹槽架51的内内部右侧;所述的t型凹槽53开设在硬质橡胶环52的内侧中间位置;所述的t型塑料卡头54卡接在t型凹槽53的内侧;所述的顶部凸起架55设置在底部凹槽架51的上部右侧;将中间连接板1左右两侧的顶部凸起架55放置在侧面主夹板6左右两侧的底部凹槽架51上部,通过顶部凸起架55向下按压t型塑料卡头54,将t型塑料卡头54卡接在t型凹槽53的内侧。
    22.如附图3所示,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密封通气架结构7包括塑料连接板71,收纳凹槽72,条型通气孔73,限位滑槽74,柔性塑料板75和限位滑块76,所述的收纳凹槽72开设在塑料连接板71的内侧前端;所述的条型通气孔73开设在塑料连接板71的内侧后端;所述的限位滑槽74分别开设在塑料连接板71的内部左右两侧;所述的柔性塑料板75插接在收纳凹槽72的内侧;所述的限位滑块76分别胶接在柔性塑料板75的左右两侧;将柔性
    塑料板75从收纳凹槽72的内侧抽出,柔性塑料板75带动限位滑块76从限位滑槽74的内侧分离,通过条型通气孔73可以保证侧面主夹板6与皮肤接触位置的透气性。
    23.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尼龙松紧带9插接在u型连接架8的内侧,并且u型连接架8分别设置在尼龙松紧带9的左右两侧,防止尼龙松紧带9在中间连接板1的外侧上下窜动。
    24.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底部凹槽架51和顶部凸起架55分别采用柔性塑料架,保证中间连接板1和侧面主夹板6之间的正常弯折。
    25.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t型塑料卡头54的下部截面为锥形,方便将t型塑料卡头54的下部插入t型凹槽53的内侧下部。
    26.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底部凹槽架51分别胶接在侧面主夹板6的后端左右两侧,并且后端与侧面主夹板6的后端平齐,防止连接处的凸起影响患者的舒适性。
    27.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顶部凸起架55分别胶接在中间连接板1的前端左右两侧,并且前端与中间连接板1的前端平齐。
    28.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塑料连接板71一体化设置在侧面主夹板6的内侧。
    29.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收纳凹槽72的内侧和条型通气孔73的内侧连通,提高该装置与皮肤之间的透气性。
    30.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限位滑槽74分别设置在收纳凹槽72的左右两侧,起到限位的效果。
    31.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柔性塑料板75插接在限位滑槽74的内侧。
    32.工作原理
    33.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使用时,将中间连接板1左右两侧的顶部凸起架55放置在侧面主夹板6左右两侧的底部凹槽架51上部,通过顶部凸起架55向下按压t型塑料卡头54,将t型塑料卡头54卡接在t型凹槽53的内侧,对中间连接板1和侧面主夹板6连接在一起,然后将中间连接板1和侧面主夹板6覆盖在患者的创伤部位,当创伤部位存在外伤时,将伤口部位放置在敷药纱布3的上部,然后旋转侧面主夹板6,使侧面主夹板6分别贴合在手臂的左右两侧,通过尼龙松紧带9对该装置进行固定,将柔性塑料板75从收纳凹槽72的内侧抽出,柔性塑料板75带动限位滑块76从限位滑槽74的内侧分离,通过条型通气孔73可以保证侧面主夹板6与皮肤接触位置的透气性。
    34.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急诊科用创伤医疗活动夹板,其特征在于,该急诊科用创伤医疗活动夹板,包括中间连接板(1),橡胶胶条(2),敷药纱布(3),橡胶透气帽(4),边缘连接架结构(5),侧面主夹板(6),密封通气架结构(7),u型连接架(8),尼龙松紧带(9),魔术贴子贴(10)和魔术贴母贴(11),所述的橡胶胶条(2)胶接在中间连接板(1)的前端四周位置;所述的敷药纱布(3)放置在橡胶胶条(2)的内侧;所述的橡胶透安装在设置在中间连接板(1)和侧面主夹板(6)之间;所述的侧面主夹板(6)分别设置在中间连接板(1)的左右两侧;所述的密封通气架结构(7)安装在侧面主夹板(6)的内侧中间位置;所述的u型连接架(8)分别一体化设置在中间连接板(1)的后端四角位置;所述的尼龙松紧带(9)分别设置在中间连接板(1)的后端上下两部;所述的魔术贴子贴(10)胶接在尼龙松紧带(9)的左侧前端;所述的魔术贴母贴(11)胶接在尼龙松紧带(9)的右侧后端;所述的边缘连接架结构(5)包括底部凹槽架(51),硬质橡胶环(52),t型凹槽(53),t型塑料卡头(54)和顶部凸起架(55),所述的硬质橡胶环(52)镶嵌在底部凹槽架(51)的内内部右侧;所述的t型凹槽(53)开设在硬质橡胶环(52)的内侧中间位置;所述的t型塑料卡头(54)卡接在t型凹槽(53)的内侧;所述的顶部凸起架(55)设置在底部凹槽架(51)的上部右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诊科用创伤医疗活动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通气架结构(7)包括塑料连接板(71),收纳凹槽(72),条型通气孔(73),限位滑槽(74),柔性塑料板(75)和限位滑块(76),所述的收纳凹槽(72)开设在塑料连接板(71)的内侧前端;所述的条型通气孔(73)开设在塑料连接板(71)的内侧后端;所述的限位滑槽(74)分别开设在塑料连接板(71)的内部左右两侧;所述的柔性塑料板(75)插接在收纳凹槽(72)的内侧;所述的限位滑块(76)分别胶接在柔性塑料板(75)的左右两侧。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诊科用创伤医疗活动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部凹槽架(51)和顶部凸起架(55)分别采用柔性塑料架,所述的t型塑料卡头(54)的下部截面为锥形。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诊科用创伤医疗活动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部凹槽架(51)分别胶接在侧面主夹板(6)的后端左右两侧,并且后端与侧面主夹板(6)的后端平齐。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诊科用创伤医疗活动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部凸起架(55)分别胶接在中间连接板(1)的前端左右两侧,并且前端与中间连接板(1)的前端平齐。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急诊科用创伤医疗活动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塑料连接板(71)一体化设置在侧面主夹板(6)的内侧,所述的收纳凹槽(72)的内侧和条型通气孔(73)的内侧连通。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急诊科用创伤医疗活动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滑槽(74)分别设置在收纳凹槽(72)的左右两侧,所述的柔性塑料板(75)插接在限位滑槽(74)的内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急诊科用创伤医疗活动夹板,包括中间连接板,橡胶胶条,敷药纱布,橡胶透气帽,边缘连接架结构,侧面主夹板,密封通气架结构,U型连接架,尼龙松紧带,魔术贴子贴和魔术贴母贴,所述的橡胶胶条胶接在中间连接板的前端四周位置;所述的敷药纱布放置在橡胶胶条的内侧;所述的橡胶透安装在设置在中间连接板和侧面主夹板之间。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底部凹槽架、T型塑料卡头和顶部凸起架的设置,有利于通过T型塑料卡头和T型凹槽的相互配合,将底部凹槽架和顶部凸起架固定在一起,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将中间连接板和侧面主夹板连接在一起,从而改变该装置的宽度。从而改变该装置的宽度。从而改变该装置的宽度。


    技术研发人员:车仕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车仕箭
    技术研发日:2021.11.17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524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