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乳制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有谷物颗粒的液态乳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近年来,随着食品加工技术的革新,便携性的“代餐”型食品深受大家的青睐,占据市场的巨大份额。因而,乳品企业逐渐研发并实现“代餐”类食品,多数以特殊工艺将谷物或水果添加到家畜乳中以改善乳制品的单一并提高产品风味及口感。
3.谷物包括大米、小麦、小米、高粱、燕麦等,是许多亚洲人民的传统主食,为人类提供了50%~80%的热能、40%~70%的蛋白质、60%以上的维生素b1。其中一些谷物还具有保健功能,例如燕麦富含β-葡聚糖、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多肽等营养物质,具有一定的防治由高血脂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调节脂质与血糖代谢、抗氧化的营养效用,能满足消费者如今“营养、健康、安全及美味”的饮食观念。
4.目前市场上出现的添加谷物的乳制品,其中大多数是将谷物以粉状的形式添加在液态奶中,目的是增加产品稳定性从而延长产品货架期。因为谷物颗粒的添加会使液态乳制品由均一液相变成固液混合相,增加了体系的不稳定性,而且谷物颗粒在蒸煮泡发后会有淀粉析出导致粘度提升,从而容易发生谷物颗粒之间粘连或谷物颗粒粘底的现象,进一步导致产品稳定性变差。
5.但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产品提出了更多的需求,对于含谷物的乳制品,消费者需要吃到真实果粒从而真切感受到“代餐”。因此,亟需研发一种稳定性好、货架期长的含有谷物颗粒的液态乳制品。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有谷物颗粒的液态乳制品,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该类乳制品组织状态不稳定,易出现分层、谷物颗粒粘结的问题,实现产品组织状态良好、货架期长;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所述含有谷物颗粒的液态乳制品的制备方法。
7.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8.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有谷物颗粒的液态乳制品,其原料包括牛乳和谷物颗粒,所述原料还包括质量百分含量为1~2.1%的稳定剂,所述稳定剂由质量比为1:(10~20)的黄原胶和燕麦多糖组成。
9.现有技术中,液态乳制品所用稳定剂一般为结冷胶、卡拉胶、淀粉、羧甲基纤维素钠、微晶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多种,但是,它们提高产品稳定性的效果一般。例如,采用结冷胶作为稳定剂,产品在货架期内易出现析水、分层现象,而淀粉在配料或灭菌工序中过度糊化会仅仅保留增黏性,失去保水性导致产品在货架期内出现析水现象。本发明经过大量研究发现,将燕麦多糖与黄原胶以一定比例组合后作为稳定剂,可明显增强本发明产品的稳定性。而且,燕麦多糖提取于燕麦麸皮,是一种可溶性膳食纤维,可减缓谷物颗粒中淀粉分解
产生的葡萄糖的消化和吸收作用,防止血糖过快升高,提升饱腹感。
10.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含有谷物颗粒的液态乳制品,其中谷物颗粒在所述原料中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3%。
11.优选地,所述谷物颗粒为燕麦、小麦、藜麦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谷物颗粒为燕麦。
12.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谷物颗粒的含水量为8~10%。
13.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含有谷物颗粒的液态乳制品,其原料还包括浓缩乳蛋白粉和水,所述浓缩乳蛋白粉、所述水与所述牛乳的质量比为(2~6):(100~130):(800~900)。
14.本发明研究发现,将浓缩乳蛋白粉、水与牛乳三者的质量比控制在上述范围内,则使用本发明所述稳定剂后所得产品的稳定性更好。
15.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含有谷物颗粒的液态乳制品,其原料还可以包括甜味剂、香味剂和果汁中的一种或多种。
16.当原料包括甜味剂时,以所述液态乳制品的总质量计,所述甜味剂的添加量为1~2%。
17.所述甜味剂可以选自白砂糖、葡萄糖、果糖等常用甜味剂,优选地,针对本发明的配方,发明人发现甜味剂采用由质量比为1:1的阿斯巴甜与安赛蜜,所得产品更受消费者的喜爱。
18.当原料包括香味剂时,以所述液态乳制品的总质量计,所述香味剂的添加量为0.1~0.2%。所述香味剂可以选用食用香精等可食用的香味剂。
19.当原料包括果汁时,以所述液态乳制品的总质量计,所述果汁的添加量为0.1~0.3%。所述果汁可以选自蔓越莓果汁、草莓果汁、蓝莓果汁、猕猴桃汁、芦荟汁等果汁。当原料包括果汁时,一般还会加入酸度调节剂,所述酸度调节剂可选用磷酸三钠等常用酸度调节剂。
20.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含有谷物颗粒的液态乳制品,其原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牛乳800~850份,水100~130份,甜味物质15~20份,燕麦颗粒18~22份,稳定剂10~20份,浓缩乳蛋白粉3~5份,食用香精1~2份,蔓越莓果汁1~2份和磷酸三钠0.1~1份;所述稳定剂为质量比1:15的黄原胶和燕麦多糖;所述甜味剂为质量比1:1的阿斯巴甜与安赛蜜。
21.本发明中所述牛乳为巴氏灭菌乳。
22.采用以上原料配方得到的产品具有良好稳定性,产品组织状态良好,无析水、脂肪上浮、沉淀等现象发生,产品货架期较长;产品滋气味和口感正常,风味较佳,燕麦颗粒咀嚼感提升,熟度适宜,消费者喜爱度较高。
23.本发明所述液态乳制品可以为调制乳或乳饮料,优选为调制乳,当为调制乳时,牛乳在原料中的质量百分含量为80%以上。
24.本发明还提供上述含有谷物颗粒的液态乳制品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所述谷物颗粒在所述液态乳制品的液相原料中完成熟化,所述液相原料为除谷物颗粒外的其余原料的混合料液。
25.目前,市售的常温含有谷物颗粒的乳制品多数生产工艺为湿法添加工艺。湿法添
加工艺一般将谷粒在蒸煮罐中先进行蒸煮泡发和冷却,再将蒸煮泡发后的谷粒与料液混合进行uht灭菌、冷却、无菌灌装等工序,从而制得“谷粒牛奶”产品。但是,湿法添加工艺中谷粒泡发后淀粉析出会导致粘度升高、粒径增大,从而易导致生产过程中出现泵堵塞、搭桥等现象,影响生产连续性。
2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有人提出减小泡发前谷粒的粒径,或者,在泡发后增加漂洗步骤洗去谷粒表面的淀粉并滤干水分备用。但是,减小谷粒粒径会有损谷粒咀嚼感,增加漂洗步骤会增加工序和能耗。为攻破“湿法添加”工艺的技术壁垒,本发明开发了谷粒“干法添加”工艺,取消常规的谷粒预煮工序,以干颗粒的方式添加至液相原料中,有效避免淀粉析出后粘度提升而导致的搭桥、泵堵塞等问题;而且实现了“整颗谷粒”的添加,最大程度保留了完整性并且提高了最终产品的风味及口感;同时,与湿法添加工艺相比,也不存在因事先蒸煮所用蒸煮罐较多导致空间受到局限以及因谷粒泡发、冷却而导致蒸汽、纯净水、冰水等能源损耗大的问题,即采用本发明的方法扩大了工厂空间,减少了能源损耗。
27.其中所述液相原料为除谷物颗粒外的其余原料的混合料液,则干谷物颗粒在该液相原料中熟化后,可直接进行灭菌、灌装工序,无需再与其它原料组分混合均质,避免谷物颗粒的长时间泡发而影响产品的稳定性和口感。
28.进一步地,所述谷物颗粒为水分含量8~10%的整颗燕麦颗粒,所述熟化的条件为90~92℃下加热2.5~3.5min。
29.本发明通过生燕麦颗粒的水分含量以及熟化条件的协调控制,既保证生燕麦颗粒不易粘结成团,又利于后续熟化至内部无白芯,咀嚼感适宜。在该条件下得到的燕麦颗粒外部保持原有色泽,有燕麦香气溢出。
30.优选地,所述熟化过程可在设有预煮管的uht灭菌设备中进行。既节约工厂空间,又减少物料的二次转移。
31.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含有谷物颗粒的液态乳制品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32.(1)将质量为黄原胶和浓缩乳蛋白粉总质量30~50倍的巴氏灭菌乳加热至45℃后,加入黄原胶、浓缩乳蛋白粉、阿斯巴甜和安赛蜜,升温至85℃,搅拌至不存在颗粒物,然后冷却至1~7℃打入缓冲罐;
33.(2)将质量为燕麦多糖质量4~6倍的水,加热至50~60℃后,加入燕麦多糖搅拌至不存在颗粒物,然后冷却至20℃左右打入缓冲罐;
34.(3)于适量的水中加入蔓越莓果汁,缓慢加入磷酸三钠,搅拌至ph值为6.0~7.5,投入缓冲罐,进行料液混合;
35.(4)缓冲罐中补入巴氏灭菌乳、水至半成品定容量;
36.(5)定容后的料液中添加食用香精,搅拌后检测理化指标,合格后进行均质化处理;
37.(6)选择优质的整颗干燕麦颗粒,与均质后的料液充分混合;
38.(7)在90℃下加热3min对燕麦颗粒进行熟化;
39.(8)超高温灭菌及无菌灌装。
4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以特定配比的燕麦多糖与黄原胶作为稳定剂,获得了一种含有谷物颗粒的液态乳制品,其具有稳定性良好、货架期长、口感及风味较
佳等优点。
41.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液态乳制品的制备方法,有效避免湿法添加工艺中淀粉析出后粘度提升而导致的搭桥、泵堵塞等问题;而且实现了“整颗谷粒”的添加,最大程度保留了完整性并且提高了最终产品的风味及口感;同时,也有利于扩大工厂空间,减少能源损耗。
具体实施方式
42.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43.以下实施例所涉及的原料,若无特别说明,均可市购获得。以下实施例中的常规操作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常识和实际情况选用设备,例如化料在化料罐中进行,此处不再赘述。
44.实施例1
4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含有燕麦颗粒的调制乳,其原料配方如下:
46.巴氏灭菌乳(即巴氏灭菌后的牛乳,下同)825kg,整颗生燕麦颗粒20kg,燕麦多糖15kg,黄原胶1kg,浓缩乳蛋白粉4kg,安赛蜜10kg,阿斯巴甜10kg,蔓越莓果汁1.5kg,磷酸三钠0.5kg,食用香精1.5kg和配料用水111.5kg。
47.其中,整颗生燕麦颗粒的含水量为8%,配料用水为反渗透水。
48.本实施例还提供上述含有燕麦颗粒的调制乳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9.(1)化料1:将175kg的巴氏灭菌乳升温至45℃后,加入黄原胶、浓缩乳蛋白粉、阿斯巴甜和安赛蜜,投料结束后,剪切循环升温至85℃,搅拌10~15分钟观察化料效果,不存在颗粒物的条件下,冷却至1~7℃。
50.(2)化料2:将60kg的配料用水升温至50~60℃后,加入燕麦多糖,搅拌10~15分钟观察化料效果,不存在颗粒物的条件下,冷却至20℃左右。
51.(3)果汁添加:在3kg的配料用水中加入蔓越莓果汁,边搅拌边缓慢加入磷酸三钠,直至ph为6.0~7.5。
52.(4)混料:将步骤(1)、(2)、(3)得到的物料进行混合。
53.(5)定容:补入巴氏灭菌乳、配料用水至半成品定容量。
54.(6)调香:定容后的料液中添加食用香精。
55.(7)均质:将料液加热至65℃,再进行均质化处理。
56.(8)动态混合:选择除掉燕麦壳、无杂草种子、结块及异色粒的整颗生燕麦,与均质后的料液充分混合。
57.(9)熟化:将混合均匀后的料液在90℃下对燕麦颗粒进行熟化3min。
58.(10)超高温灭菌:将含有整颗燕麦颗粒的料液在≥132℃条件下保持灭菌4~6s。
59.(11)无菌灌装:灭菌后经冷板冷却至15~30℃,进行无菌灌装。
60.其中,巴氏灭菌乳的获得可采用如下步骤:
61.生牛乳经过滤除杂、离心除菌后转入奶罐在1~7℃条件下贮存,时间≤8h,将生牛乳经热板加热至60~80℃,施加负压下进行降膜处理,再经均质机进行均质化处理,并在72~80℃下保持杀菌15s后冷却至1~7℃贮存待用,要求巴氏杀菌乳的蛋白指标≥3.2g/100ml。
62.实施例2
6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含有燕麦颗粒的调制乳,其原料配方如下:
64.巴氏灭菌乳825kg,整颗生燕麦颗粒20kg,燕麦多糖10kg,黄原胶1kg,浓缩乳蛋白粉4kg,安赛蜜10kg,阿斯巴甜10kg,蔓越莓果汁1.5kg,磷酸三钠0.5kg,食用香精1.5kg和配料用水116.5kg。
65.本实施例还提供上述含有燕麦颗粒的调制乳的制备方法,其与实施例1相同。
66.实施例3
67.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含有燕麦颗粒的调制乳,其原料配方如下:
68.巴氏灭菌乳825kg,整颗生燕麦颗粒20kg,燕麦多糖20kg,黄原胶1kg,浓缩乳蛋白粉4kg,安赛蜜10kg,阿斯巴甜10kg,蔓越莓果汁1.5kg,磷酸三钠0.5kg,食用香精1.5kg和配料用水106.5kg。
69.本实施例还提供上述含有燕麦颗粒的调制乳的制备方法,其与实施例1相同。
70.实施例4
7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含有燕麦颗粒的调制乳,其原料配方如下:
72.巴氏灭菌乳825kg,整颗生燕麦颗粒20kg,燕麦多糖15kg,黄原胶1kg,浓缩乳蛋白粉4kg,安赛蜜5kg,阿斯巴甜10kg,蔓越莓果汁1.5kg,磷酸三钠0.5kg,食用香精1.5kg和配料用水116.5kg。
73.本实施例还提供上述含有燕麦颗粒的调制乳的制备方法,其与实施例1相同。
74.实施例5
7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含有燕麦颗粒的调制乳,其原料配方如下:
76.巴氏灭菌乳825kg,整颗生燕麦颗粒20kg,燕麦多糖15kg,黄原胶1kg,浓缩乳蛋白粉4kg,白砂糖20kg,蔓越莓果汁1.5kg,磷酸三钠0.5kg,食用香精1.5kg和配料用水111.5kg。
77.本实施例还提供上述含有燕麦颗粒的调制乳的制备方法,其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白砂糖的加入时机,具体为步骤(1):将175kg的巴氏灭菌乳升温至45℃后,加入黄原胶和浓缩乳蛋白粉,剪切循环升温至85℃,搅拌5分钟,加入白砂糖,搅拌10~15分钟观察化料效果,不存在颗粒物的条件下,冷却至1~7℃。
78.实施例6
79.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含有燕麦颗粒的调制乳,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9)中在90℃下对燕麦颗粒进行加热1min。
80.实施例7
8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含有小麦颗粒的乳饮料,其原料配方如下:
82.巴氏灭菌乳750kg,整颗小麦颗粒30kg,燕麦多糖15kg,黄原胶1kg,浓缩乳蛋白粉4kg,安赛蜜10kg,阿斯巴甜10kg,蔓越莓果汁1.5kg,磷酸三钠0.5kg,食用香精1.5kg和配料用水176.5kg。
83.本实施例还提供上述含有小麦颗粒的乳饮料的制备方法,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9)中在95℃下对小麦颗粒进行加热3min。
84.实施例8
8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含有燕麦颗粒的调制乳,其原料配方如下:
86.巴氏灭菌乳805kg,整颗生燕麦颗粒20kg,燕麦多糖15kg,黄原胶1kg,燕麦粉8kg,
安赛蜜10kg,阿斯巴甜10kg,蔓越莓果汁1.5kg,磷酸三钠0.5kg,食用香精1.5kg和配料用水127.5kg。
87.本实施例还提供上述含有燕麦颗粒的调制乳的制备方法,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将浓缩乳蛋白粉替换成燕麦粉即可。
88.对比例1
89.本对比例提供一种传统的湿法添加工艺制备的调制乳,原料配方如下:
90.巴氏灭菌乳825kg,燕麦颗粒20kg,淀粉10kg,结冷胶0.5kg,浓缩乳蛋白粉4kg,白砂糖20kg,蔓越莓果汁1.5kg,磷酸三钠0.5kg,食用香精1.5kg和配料用水117kg。其中燕麦颗粒为半颗燕麦颗粒。
91.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92.(1)化料1:取80kg的巴氏灭菌乳,无需升温,在剪切循环条件下将淀粉缓慢加入其中,搅拌10~15分钟观察化料效果,至不存在颗粒物的条件下,备用。
93.(2)化料2:将135kg的巴氏灭菌乳升温至45℃后,加入预先混合的结冷胶和浓缩乳蛋白粉,投料结束后,剪切循环升温至85℃,加入步骤(1)中化好的淀粉料液,再加入白砂糖,搅拌10~15分钟后搅拌观察化料效果,不存在颗粒物的条件下,冷却至1~7℃。
94.(3)果汁添加:在3kg的配料用水中加入蔓越莓果汁,边搅拌边缓慢加入磷酸三钠,至ph为6.0~7.5。
95.(4)混料:将步骤(2)、(3)所得物料进行混合。
96.(5)定容:补入巴氏灭菌乳、配料用水至半成品定容量。
97.(6)调香:定容后的料液中添加食用香精。
98.(7)均质:将料液加热至65℃,再进行均质化处理。
99.(8)蒸煮泡发:选择除掉燕麦壳、无杂草种子、结块及异色粒的半颗生燕麦,蒸煮罐中打入配料用水,升温至60~65℃后加入燕麦,保持搅拌20~25min,对燕麦进行蒸煮泡发处理至无白芯。
100.(9)冷却:采用加入常温水或低温水进行冷却至≤10℃。
101.(10)动态混合:将步骤(9)得到的燕麦湿颗粒利用螺杆泵输送至动态混合器中与均质后的料液充分混合。
102.(11)超高温灭菌:将步骤(10)的料液在≥132℃条件下保持灭菌4~6s。
103.(12)无菌灌装:灭菌后冷却至15~30℃,进行无菌灌装。
104.对比例2
105.本对比例提供一种含有燕麦颗粒的调制乳,其原料配方如下:
106.巴氏灭菌乳825kg,整颗生燕麦颗粒20kg,淀粉15kg,黄原胶1kg,浓缩乳蛋白粉4kg,安赛蜜5kg,阿斯巴甜10kg,蔓越莓果汁1.5kg,磷酸三钠0.5kg,食用香精1.5kg和配料用水116.5kg。
107.其制备方法基本同实施例1,涉及原料变动的部分根据本领域常识做适当调整。
108.对比例3
109.本对比例提供一种含有燕麦颗粒的调制乳,其原料配方如下:
110.巴氏灭菌乳825kg,整颗生燕麦颗粒20kg,燕麦多糖15kg,结冷胶1kg,浓缩乳蛋白粉4kg,安赛蜜5kg,阿斯巴甜10kg,蔓越莓果汁1.5kg,磷酸三钠0.5kg,食用香精1.5kg和配
料用水116.5kg。
111.其制备方法基本同实施例1,涉及原料变动的部分根据本领域常识做适当调整。
112.对比例4
113.本对比例提供一种含有燕麦颗粒的调制乳,其原料配方如下:
114.巴氏灭菌乳825kg,整颗生燕麦颗粒20kg,结冷胶2.4kg,卡拉胶1.1kg,微晶纤维素11.4kg,羧甲基纤维素钠2.4kg,浓缩乳蛋白粉4kg,安赛蜜5kg,阿斯巴甜10kg,蔓越莓果汁1.5kg,磷酸三钠0.5kg,食用香精1.5kg和配料用水116.5kg。
115.其制备方法基本同实施例1,涉及原料变动的部分根据本领域常识做适当调整。
116.实验例1产品稳定性分析
117.将实施例1、2、3、7、8及对比例1、2、3、4所得产品于37℃下放置90天(37℃为保温条件,相当于加速实验,产品在保温室里放置80天相当于常温贮存6个多月),观察产品的变化,主要观察产品是否有析水、脂肪上浮、沉淀情况发生。结果如表1所示,其中对比例2和3所得产品在37℃条件下贮存30天后,组织状态出现明显变化,因而未在表1中展开说明其变化过程。
118.表1产品37℃条件下稳定性分析
[0119][0120]
实验例2产品喜好度评价
[0121]
对实施例1、4、5所得产品进行喜好度评价。评价方法为随机选取200名消费者,品尝产品后对产品的喜好度进行打分,分数为0~10分,10分代表非常喜欢,最后统计各产品的喜好度均值,以及喜好人群占比(即喜好度打分≥6分的人数比例)。
[0122]
结果,实施例1的喜好度均值为6.1,喜好人群占比为68%;实施例4的喜好度均值为6.0,喜好人群占比为62%;实施例5的喜好度均值为6.0,喜好人群占比为62%。可见,实施例1最受消费者喜爱。
[0123]
实验例3工艺对比
[0124]
对实施例1、实施例6及对比例1所得产品进行感官评价。评价指标包括产品颜色,
咀嚼感,燕麦颗粒是否有白芯,杀菌机运行时间及温差,结果如表2所示。
[0125]
表2实施例1、实施例6及对比例1所得产品的感官评价
[0126][0127]
由于当产品体系不稳定时,杀菌机中流量不稳定可能会出现糊管问题,从而导致杀菌机的运行时间短或温差大。因此,由上述结果可知,实施例1和6的体系比对比例1更稳定。
[0128]
另外,采用传统的湿法添加工艺,即使添加半颗燕麦颗粒,制备过程中也易发生燕麦颗粒堵塞泵、搭桥等现象,而且蒸煮泡发采用蒸煮罐非常占空间,冷却需要用大量的水也造成水资源消耗。而采用本发明的干法添加工艺,可以实现整颗燕麦的添加,提升产品咀嚼感。
[0129]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含有谷物颗粒的液态乳制品,其原料包括牛乳和谷物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还包括质量百分含量为1~2.1%的稳定剂,所述稳定剂由质量比为1:(10~20)的黄原胶和燕麦多糖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有谷物颗粒的液态乳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谷物颗粒在所述原料中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3%;优选地,所述谷物颗粒为燕麦、小麦、藜麦中的一种或多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有谷物颗粒的液态乳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谷物颗粒的含水量为8~10%。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含有谷物颗粒的液态乳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还包括浓缩乳蛋白粉和水,所述浓缩乳蛋白粉、所述水与所述牛乳的质量比为(2~6):(100~130):(800~900)。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含有谷物颗粒的液态乳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还包括甜味剂、香味剂和果汁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以所述液态乳制品的总质量计,所述甜味剂的添加量为1~2%;所述香味剂的添加量为0.1~0.2%;所述果汁的添加量为0.1~0.3%。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含有谷物颗粒的液态乳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甜味剂由质量比为1:1的阿斯巴甜与安赛蜜组成。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有谷物颗粒的液态乳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牛乳800~850份,水100~130份,甜味物质15~20份,燕麦颗粒18~22份,稳定剂10~20份,浓缩乳蛋白粉3~5份,食用香精1~2份,蔓越莓果汁1~2份和磷酸三钠0.1~1份;所述稳定剂为质量比1:15的黄原胶和燕麦多糖;所述甜味剂为质量比1:1的阿斯巴甜与安赛蜜。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含有谷物颗粒的液态乳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态乳制品为调制乳或乳饮料。9.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含有谷物颗粒的液态乳制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所述谷物颗粒在所述液态乳制品的液相原料中完成熟化,所述液相原料为除谷物颗粒外的其余原料的混合料液。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含有谷物颗粒的液态乳制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谷物颗粒为整颗燕麦颗粒,所述熟化的条件为90~92℃下加热2.5~3.5min。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乳制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有谷物颗粒的液态乳制品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含有谷物颗粒的液态乳制品其原料包括牛乳和谷物颗粒,所述原料还包括质量百分含量为1~2.1%的稳定剂,所述稳定剂由质量比为1:(10~20)的黄原胶和燕麦多糖组成。本发明通过以特定配比的燕麦多糖与黄原胶作为稳定剂,获得了一种含有谷物颗粒的液态乳制品,其具有稳定性良好、货架期长、口感及风味较佳等优点。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优于传统的湿法添加工艺。的制备方法优于传统的湿法添加工艺。
技术研发人员:乌恩其 牛世祯 孙丽生 关志涵 柳春洋 王春燕 钱文涛 王美华 杨永龙 张金 吴志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23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5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