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艾灸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3-02-21  79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灸疗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艾灸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2.艾灸作为中医中常见的治疗手段,在我国古代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艾灸主要通过艾条燃烧后所散发的热量对人体的特定穴位进行熏烤,以达到活血、通经的目的。
    3.然而传统的艾灸方式为医生使用点燃的艾条对患者的穴位进行灸疗,这种方式极大地制约了艾灸疗法的普及。目前市面上存在的艾灸盒在使用时,对于不同穴位的灸疗需要不断更换位置,且随着灸条的燃烧温度难以控制,易发生烧伤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患者能够独立对手臂进行灸疗,省时省力,同时能够随对患者各个重点部位进行灸疗,大大提高了灸疗效率的艾灸辅助装置。
    5.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措施实现的:
    6.一种艾灸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托架和位置调节机构,所述位置调节机构上设置有升降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升降架上的艾灸组件;
    7.患者可将手臂放置在所述托架上,所述位置调节机构能够调节所述艾灸组件的位置;
    8.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托架一侧、所述底座上的水平调节组件,所述水平调节组件上设置有竖直调节组件,所述竖直调节组件上设置有所述升降架。
    9.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点还有:
    10.所述托架包括托板,所述托板两端设置有支撑竖板,所述托板两端通过短转轴设置在两侧所述支撑竖板上,所述托板下方、两侧所述支撑竖板之间设置有长转轴,所述长转轴一端传出所述支撑竖板设置有手轮;
    11.所述长转轴上设置有下调节齿轮,所述托板底部设置有与所述下调节齿轮啮合的半齿轮。
    12.所述手轮外边缘位置设置有若干限位环,靠近所述手轮一侧的所述支撑竖板上设置有限位孔,所述限位环和所述限位孔中插设有限位销;
    13.转动所述手轮,通过所述下调节齿轮和所述半齿轮的配合,能够使所述托板倾斜,同时所述限位销能够对倾斜的所述托板进行限位;
    14.优选的,所述托板两侧设置有限位绑带,能够固定手臂。
    15.所述水平调节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托架一侧、所述底座上的横丝杆,所述横丝杆两端通过第一轴承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横丝杆外围设置有第一丝杆滑块,所述横丝杆下方、两侧所述第一轴承座之间设置有第一导向杆,所述第一丝杆滑块下方设置有第一导向块,所述第一导向块设置在所述第一导向杆外围;
    16.所述第一丝杆滑块顶部设置有竖板,所述竖板端部设置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上
    设置有所述竖直调节组件;
    17.所述横丝杆转动能够带动所述第一丝杆滑块和所述移动板实现水平方向的位移。
    18.所述竖直调节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移动板上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顶面与所述移动板之间设置有竖丝杆,所述竖丝杆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内部;
    19.所述竖丝杆外围设置有第二丝杆滑块,所述第二壳体靠近所述托架一侧侧面设置有开口,所述第二丝杆滑块侧面固定设置有所述升降架,所述升降架自由端穿出所述开口、并设置有u形架,所述u形架上设置有所述艾灸组件;
    20.所述竖丝杆一侧、所述第二壳体顶面与所述移动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导向杆,所述升降架上开设有贯穿的通孔,所述第二导向杆穿过所述通孔;
    21.所述竖丝杆转动能够带动所述第二丝杆滑块和所述升降架实现竖直方向的位移,从而实现所述艾灸组件的升降。
    22.所述艾灸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u形架上的第三驱动电机,所述第三驱动电机的电机轴端部穿出所述u形架设置有l形撑板,所述l形撑板包括水平部和竖直部,所述水平部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三驱动电机的电机轴端部,所述水平部另一端顶面设置有所述竖直部;
    23.所述水平部底面设置有一对第三轴承座,一对所述第三轴承座上设置有第三丝杆,所述水平部顶面设置有第四驱动电机,所述第四驱动电机的电机轴端部穿出所述竖直部设置有主动齿轮,所述第三丝杆端部设置有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
    24.所述第三丝杆外围设置有第三丝杆滑块,所述第三丝杆滑块侧面、所述第三丝杆外围设置有移动竖板,所述移动竖板自由端端部设置有水平安装板,所述水平安装板端部设置有安装套筒,所述安装套筒中设置有艾灸盒;
    25.两侧所述第三轴承座之间设置有若干道第三导向杆,所述第三导向杆贯穿所述第三丝杆滑块和所述移动竖板;
    26.所述第三丝杆转动能够带动所述第三丝杆滑块和所述移动竖板实现水平方向的位移,从而实现所述艾灸盒的水平位移。
    27.所述艾灸盒包括圆柱状盒体,所述圆柱状盒体底部敞开、顶部封闭,所述圆柱状盒体底部设置有底盖;
    28.优选的,所述圆柱状盒体表面开设有若干通气孔;
    29.所述底盖设置在所述圆柱状盒体外围、并与所述圆柱状盒体螺纹连接;
    30.所述底盖表面开设有若干槽孔,所述底盖内侧底部设置有防护网;
    31.所述防护网上方、所述底盖内侧设置有环形撑板,所述环形撑板上设置有香架;
    32.所述香架包括设置在所述环形撑板上的放置板,所述放置板上设置有若干夹筒,所述夹筒内壁设置有若干弹性夹片,所述放置板上开设有与所述夹筒对应的通孔,所述放置板上还开设有若干通气槽口;
    33.所述圆柱状盒体顶部中心位置设置有插柱,所述插柱插设在所述安装套筒中;
    34.优选的,所述环形撑板上设置有若干限位柱头,所述放置板上对应所述限位柱头位置开设有若干弧形限位孔,从而方便所述放置板的安装。
    35.所述插柱外表面上下设置有两对限位套筒,所述限位套筒一端封闭、另一端敞开,所述限位套筒的敞开一端内侧设置有环形挡板,所述限位套筒内设置有所述限位球,所述限位球与所述限位套筒底部之间设置有弹簧;
    36.所述安装套筒内壁开设有容纳所述限位球的环形滑槽;
    37.所述限位球包括球套,所述球套内活动设置有活动球,所述弹簧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球套上,所述弹簧另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限位套筒底部;
    38.当所述插柱插入所述安装套筒后,最上方的所述限位球穿出所述安装套筒并抵在所述安装套筒顶面边缘位置,下方的所述限位球卡入所述环形滑槽中。
    39.两侧所述第一轴承座外围、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顶面开设有长条滑槽,所述竖板端部穿出所述长条滑槽设置有所述移动板;
    40.所述移动板底部设置有若干支撑滑轮,所述支撑滑轮能够在所述第一壳体顶面滑动,从而对所述移动板形成稳定支撑。
    41.所述横丝杆一端端部穿出所述第一壳体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
    42.所述竖丝杆端部穿出所述第二壳体连接有第二驱动电机;
    43.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控制所述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三驱动电机和所述第四驱动电机的控制器。
    44.患者艾灸时,首先现将点燃的艾香条点燃,并将点燃一头朝下插入所述夹筒中,可根据需要选取多个艾香条,将所述香架安装在所述环形撑板上,并将所述圆柱状盒体拧在所述底盖上,之后将所述圆柱状盒体的插柱插入所述安装套筒中,所述插柱插入所述安装套筒后,最上方的所述限位球穿出所述安装套筒并抵在所述安装套筒顶面边缘位置,下方的所述限位球卡入所述环形滑槽中;
    45.艾灸盒安装完成后,患者将手臂平放在所述托架,控制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调节所述艾灸盒的水平位置,控制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调节所述艾灸盒高度,调整到适宜的高度后,所述第三驱动电机和所述第四驱动电机同时运作,所述第三驱动电机带动所述l形撑板转动,从而带动所述艾灸盒转动,同时所述第四驱动电机带动所述第三丝杆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三丝杆滑块和所述移动竖板实现水平方向的位移,所述艾灸盒产生水平位移,可以实现艾灸盒从螺旋中心点开始旋转至螺旋最大外圆处,随即螺旋直径开始变小直至回到中心点,从而实现艾灸盒大面积的艾灸效果;
    46.艾灸方式二,所述第四驱动电机运作,带动艾灸盒水平往返位移,对具体位置进行反复艾灸。
    4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患者能够独立对手臂进行灸疗,省时省力,同时能够随对患者各个重点部位进行灸疗,大大提高了灸疗效率。
    附图说明
    48.图1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49.图2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省略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50.图3 为图2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51.图4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52.图5 为图4中b部的局部放大图。
    53.图6 为图4中c部的局部放大图。
    54.图7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安装套筒和艾灸盒的结构示意图。
    55.图8 为图7中d部的局部放大图。
    56.图9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香架的结构示意图。
    57.图10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托架的结构示意图。
    58.图11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托架的结构示意图。
    59.图12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60.其中,附图标记为:1、底座;2、托架;201、支撑竖板;202、托板;203、短转轴;204、长转轴;205、下调节齿轮;206、半齿轮;207、手轮;208、限位销;209、限位环;3、水平调节组件;301、横丝杆;302、第一丝杆滑块;303、第一导向块;304、第一导向杆;305、第一驱动电机;306、竖板;307、移动板;4、竖直调节组件;401、竖丝杆;402、第二丝杆滑块;403、第二导向杆;404、第二驱动电机;5、u形架;6、艾灸组件;7、升降架;8、第三驱动电机;9、l形撑板;10、第四驱动电机;11、主动齿轮;12、第三丝杆;13、从动齿轮;14、第三轴承座;15、移动竖板;1501、外套板;1502、伸缩板;16、水平安装板;17、安装套筒;1701、环形滑槽;19、艾灸盒;20、第三导向杆;21、第三丝杆滑块;22、底盖;2201、环形撑板;2202、限位柱头;23、防护网;24、圆柱状盒体;25、插柱;29、放置板;2901、握把;2902、弧形限位孔;30、夹筒;3001、弹性夹片;31、限位套筒;32、弹簧;33、球套;34、活动球;35、第一壳体;36、支撑滑轮;37、第二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61.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62.参见图1-12,一种艾灸辅助装置,包括底座1、设置在底座1上的托架2和位置调节机构,位置调节机构上设置有升降架7,还包括设置在升降架7上的艾灸组件6;
    63.患者可将手臂放置在托架2上,位置调节机构能够调节艾灸组件6的位置;
    64.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托架2一侧、底座1上的水平调节组件3,水平调节组件3上设置有竖直调节组件4,竖直调节组件4上设置有升降架7。
    65.托架2包括托板202,托板202两端设置有支撑竖板306201,托板202两端通过短转轴203设置在两侧支撑竖板306201上,托板202下方、两侧支撑竖板306201之间设置有长转轴204,长转轴204一端传出支撑竖板306201设置有手轮207;
    66.长转轴204上设置有下调节齿轮205,托板202底部设置有与下调节齿轮205啮合的半齿轮206。
    67.手轮207外边缘位置设置有若干限位环209,靠近手轮207一侧的支撑竖板306201上设置有限位孔,限位环209和限位孔中插设有限位销208;
    68.转动手轮207,通过下调节齿轮205和半齿轮206的配合,能够使托板202倾斜,同时限位销208能够对倾斜的托板202进行限位;
    69.优选的,托板202两侧设置有限位绑带,能够固定手臂。
    70.水平调节组件3包括设置在托架2一侧、底座1上的横丝杆301,横丝杆301两端通过第一轴承座设置在底座1上,横丝杆301外围设置有第一丝杆滑块302,横丝杆301下方、两侧第一轴承座之间设置有第一导向杆304,第一丝杆滑块302下方设置有第一导向块303,第一导向块303设置在第一导向杆304外围;
    71.第一丝杆滑块302顶部设置有竖板306,竖板306端部设置有移动板307,移动板307上设置有竖直调节组件4;
    72.横丝杆301转动能够带动第一丝杆滑块302和移动板307实现水平方向的位移。
    73.竖直调节组件4包括设置在移动板307上的第二壳体37,第二壳体37顶面与移动板307之间设置有竖丝杆401,竖丝杆401设置在第二壳体37内部;
    74.竖丝杆401外围设置有第二丝杆滑块402,第二壳体37靠近托架2一侧侧面设置有开口,第二丝杆滑块402侧面固定设置有升降架7,升降架7自由端穿出开口、并设置有u形架5,u形架5上设置有艾灸组件6;
    75.竖丝杆401一侧、第二壳体37顶面与移动板307之间设置有第二导向杆403,升降架7上开设有贯穿的通孔,第二导向杆403穿过通孔;
    76.竖丝杆401转动能够带动第二丝杆滑块402和升降架7实现竖直方向的位移,从而实现艾灸组件6的升降。
    77.艾灸组件6包括设置在u形架5上的第三驱动电机8,第三驱动电机8的电机轴端部穿出u形架5设置有l形撑板9,l形撑板9包括水平部和竖直部,水平部一端设置在第三驱动电机8的电机轴端部,水平部另一端顶面设置有竖直部;
    78.水平部底面设置有一对第三轴承座14,一对第三轴承座14上设置有第三丝杆12,水平部顶面设置有第四驱动电机10,第四驱动电机10的电机轴端部穿出竖直部设置有主动齿轮11,第三丝杆12端部设置有与主动齿轮11啮合的从动齿轮13;
    79.第三丝杆12外围设置有第三丝杆滑块21,第三丝杆滑块21侧面、第三丝杆12外围设置有移动竖板15,移动竖板15自由端端部设置有水平安装板16,水平安装板16端部设置有安装套筒17,安装套筒17中设置有艾灸盒19;
    80.两侧第三轴承座14之间设置有若干道第三导向杆20,第三导向杆20贯穿第三丝杆滑块21和移动竖板15;
    81.第三丝杆12转动能够带动第三丝杆滑块21和移动竖板15实现水平方向的位移,从而实现艾灸盒19的水平位移。
    82.艾灸盒19包括圆柱状盒体24,圆柱状盒体24底部敞开、顶部封闭,圆柱状盒体24底部设置有底盖22;
    83.优选的,圆柱状盒体24表面开设有若干通气孔;
    84.底盖22设置在圆柱状盒体24外围、并与圆柱状盒体24螺纹连接;
    85.底盖22表面开设有若干槽孔,底盖22内侧底部设置有防护网23;
    86.防护网23上方、底盖22内侧设置有环形撑板2201,环形撑板2201上设置有香架;
    87.香架包括设置在环形撑板2201上的放置板29,放置板29上设置有若干夹筒30,夹筒30内壁设置有若干弹性夹片3001,放置板29上开设有与夹筒30对应的通孔,放置板29上还开设有若干通气槽口;
    88.圆柱状盒体24顶部中心位置设置有插柱25,插柱25插设在安装套筒17中;
    89.优选的,环形撑板2201上设置有若干限位柱头2202,放置板29上对应限位柱头2202位置开设有若干弧形限位孔2902,从而方便放置板29的安装。
    90.插柱25外表面上下设置有两对限位套筒31,限位套筒31一端封闭、另一端敞开,限位套筒31的敞开一端内侧设置有环形挡板,限位套筒31内设置有限位球,限位球与限位套筒底部之间设置有弹簧32;
    91.安装套筒17内壁开设有容纳限位球的环形滑槽1701;
    92.限位球包括球套33,球套33内活动设置有活动球34,弹簧32一端固定设置在球套
    33上,弹簧32另一端固定设置在限位套筒底部;
    93.当插柱25插入安装套筒17后,最上方的限位球穿出安装套筒17并抵在安装套筒17顶面边缘位置,下方的限位球卡入环形滑槽1701中。
    94.两侧第一轴承座外围、底座1上设置有第一壳体35,第一壳体35顶面开设有长条滑槽,竖板306端部穿出长条滑槽设置有移动板307;
    95.移动板307底部设置有若干支撑滑轮36,支撑滑轮36能够在第一壳体35顶面滑动,从而对移动板307形成稳定支撑。
    96.横丝杆301一端端部穿出第一壳体35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305;
    97.竖丝杆401端部穿出第二壳体37连接有第二驱动电机404;
    98.优选的,底座1上设置有控制第一驱动电机305、第二驱动电机404、第三驱动电机8和第四驱动电机10的控制器。
    99.患者艾灸时,首先现将点燃的艾香条点燃,并将点燃一头朝下插入夹筒30中,可根据需要选取多个艾香条,将香架安装在环形撑板2201上,并将圆柱状盒体24拧在底盖22上,之后将圆柱状盒体24的插柱25插入安装套筒17中,插柱25插入安装套筒17后,最上方的限位球穿出安装套筒17并抵在安装套筒17顶面边缘位置,下方的限位球卡入环形滑槽1701中;
    100.艾灸盒19安装完成后,患者将手臂平放在托架2,控制第一驱动电机305调节艾灸盒19的水平位置,控制第二驱动电机404调节艾灸盒19高度,调整到适宜的高度后,第三驱动电机8和第四驱动电机10同时运作,第三驱动电机8带动l形撑板9转动,从而带动艾灸盒19转动,同时第四驱动电机10带动第三丝杆12转动从而带动第三丝杆滑块21和移动竖板15实现水平方向的位移,艾灸盒19产生水平位移,可以实现艾灸盒19从螺旋中心点开始旋转至螺旋最大外圆处,随即螺旋直径开始变小直至回到中心点,从而实现艾灸盒19大面积的艾灸效果;
    101.艾灸方式二,第四驱动电机10运作,带动艾灸盒19水平往返位移,对具体位置进行反复艾灸。
    102.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艾灸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托架和位置调节机构,所述位置调节机构上设置有升降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升降架上的艾灸组件;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托架一侧、所述底座上的水平调节组件,所述水平调节组件上设置有竖直调节组件,所述竖直调节组件上设置有所述升降架;所述托架包括托板,所述托板两端设置有支撑竖板,所述托板两端通过短转轴设置在两侧所述支撑竖板上,所述托板下方、两侧所述支撑竖板之间设置有长转轴,所述长转轴一端传出所述支撑竖板设置有手轮;所述长转轴上设置有下调节齿轮,所述托板底部设置有与所述下调节齿轮啮合的半齿轮;所述手轮外边缘位置设置有若干限位环,靠近所述手轮一侧的所述支撑竖板上设置有限位孔,所述限位环和所述限位孔中插设有限位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艾灸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调节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托架一侧、所述底座上的横丝杆,所述横丝杆两端通过第一轴承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横丝杆外围设置有第一丝杆滑块,所述横丝杆下方、两侧所述第一轴承座之间设置有第一导向杆,所述第一丝杆滑块下方设置有第一导向块,所述第一导向块设置在所述第一导向杆外围;所述第一丝杆滑块顶部设置有竖板,所述竖板端部设置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上设置有所述竖直调节组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艾灸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调节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移动板上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顶面与所述移动板之间设置有竖丝杆,所述竖丝杆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内部;所述竖丝杆外围设置有第二丝杆滑块,所述第二壳体靠近所述托架一侧侧面设置有开口,所述第二丝杆滑块侧面固定设置有所述升降架,所述升降架自由端穿出所述开口、并设置有u形架,所述u形架上设置有所述艾灸组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艾灸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艾灸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u形架上的第三驱动电机,所述第三驱动电机的电机轴端部穿出所述u形架设置有l形撑板,所述l形撑板包括水平部和竖直部,所述水平部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三驱动电机的电机轴端部,所述水平部另一端顶面设置有所述竖直部;所述水平部底面设置有一对第三轴承座,一对所述第三轴承座上设置有第三丝杆,所述水平部顶面设置有第四驱动电机,所述第四驱动电机的电机轴端部穿出所述竖直部设置有主动齿轮,所述第三丝杆端部设置有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所述第三丝杆外围设置有第三丝杆滑块,所述第三丝杆滑块侧面、所述第三丝杆外围设置有移动竖板,所述移动竖板自由端端部设置有水平安装板,所述水平安装板端部设置有安装套筒,所述安装套筒中设置有艾灸盒。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艾灸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艾灸盒包括圆柱状盒体,所述圆柱状盒体底部敞开、顶部封闭,所述圆柱状盒体底部设置有底盖;所述底盖设置在所述圆柱状盒体外围、并与所述圆柱状盒体螺纹连接;所述底盖表面开设有若干槽孔,所述底盖内侧底部设置有防护网;所述防护网上方、所述底盖内侧设置有环形撑板,所述环形撑板上设置有香架;
    所述香架包括设置在所述环形撑板上的放置板,所述放置板上设置有若干夹筒,所述夹筒内壁设置有若干弹性夹片,所述放置板上开设有与所述夹筒对应的通孔,所述放置板上还开设有若干通气槽口;所述圆柱状盒体顶部中心位置设置有插柱,所述插柱插设在所述安装套筒中。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艾灸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柱外表面上下设置有两对限位套筒,所述限位套筒一端封闭、另一端敞开,所述限位套筒的敞开一端内侧设置有环形挡板,所述限位套筒内设置有限位球,所述限位球与所述限位套筒底部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安装套筒内壁开设有容纳所述限位球的环形滑槽;所述限位球包括球套,所述球套内活动设置有活动球,所述弹簧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球套上,所述弹簧另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限位套筒底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艾灸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侧所述第一轴承座外围、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顶面开设有长条滑槽,所述竖板端部穿出所述长条滑槽设置有所述移动板;所述移动板底部设置有若干支撑滑轮;所述横丝杆一端端部穿出所述第一壳体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竖丝杆端部穿出所述第二壳体连接有第二驱动电机。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艾灸辅助装置,属于灸疗设备领域。其技术方案为: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托架和位置调节机构,位置调节机构上设置有升降架,还包括设置在升降架上的艾灸组件,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托架一侧、底座上的水平调节组件,水平调节组件上设置有竖直调节组件,竖直调节组件上设置有升降架。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患者能够独立对手臂进行灸疗,省时省力,同时能够随对患者各个重点部位进行灸疗,大大提高了灸疗效率。大大提高了灸疗效率。大大提高了灸疗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王传英 李庆波 秦照梅 钱前 訾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王传英
    技术研发日:2021.08.18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533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