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坐便器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节水坐便器。
背景技术:
2.坐便器属于建筑给排水材料领域的一种卫生器具,安装在卫生间,是人们大小便所使用的有盖的桶。
3.坐便器一般包括储水箱和便盆,在便盆的排污口处连通设有排污管,储水箱内的水体将便盆内的污物从排污管冲向下水管道;为了避免下水管道内异味经排污管进入室内,一般会在坐便器内设置水封,也即是在完成排污后,在便盆的排污口处存放一定量的水,而为了避免水经排污管流出,目前的排污管一般设置成s形,使排污管的中间部分高于排污口。
4.然而,目前形状的排污管在使用时需要较大的冲力,也就需要更多的水,造成水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5.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节水坐便器,以解决现有坐便器浪费水资源的技术问题。
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7.一种节水坐便器,包括坐便器本体,所述坐便器本体包括便盆,以及与所述便盆的排污口相连的排污管,所述坐便器本体内设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排污管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转换,所述排污管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排污管的末端的端口高于所述排污口;且所述排污管在所述第二位置时的末端端口,低于所述排污管在所述第一位置时的末端端口。
8.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所述第一电磁铁和所述第二电磁铁设于所述坐便器本体内,并分别位于所述排污管的上方和下方;
9.所述第一电磁铁或所述第二电磁铁吸附所述排污管时,所述排污管对应的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或所述第二位置。
10.进一步的,所述排污管的末端的端面为斜面,且所述排污管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排污管末端的端面远离所述便盆的一侧,低于所述排污管末端的端面靠近所述便盆的一侧。
11.进一步的,所述排污管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排污管的末端的端口不高于所述排污口。
12.进一步的,所述排污管包括串接的波纹管段和硬质管段,所述波纹管段与所述排污口连通;所述波纹管段固设在所述坐便器内,所述硬质管段由所述驱动组件驱使而可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间转动。
13.进一步的,还包括弹簧板,所述弹簧板包括固定段和弹性段,所述固定段固设在所
述坐便器本体内,所述弹性段与所述固定端串接并与所述硬质管段连接;
14.所述弹性段对所述硬质管段施加弹性力,所述弹性力推动所述硬质管段由所述第二位置向所述第一位置转动。
15.进一步的,所述波纹管段采用硅胶材质。
16.进一步的,还包括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的一端与所述排污管末端的侧壁连接,所述排污管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导流板的另一端位于所述排污管的下方,且所述导流板与所述排污管呈夹角设置。
1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1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节水坐便器,通过将排污管设置为能够在驱动组件驱使下而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转换,由于排污管在第一位置时,排污管末端的端口高于排污口,也即可避免用于水封的水流出,也即可实现水封;由于排污管在第二位置时,排污管末端的端口较低,对污物的阻力较小,与现有s形的排污管相比,在用于冲刷的水量相同时,本实用新型的方案能够具有较好的冲刷效果,或者说,本实用新型的方案能够采用较少的水而实现与现有方案同等的冲刷力,也即能够节省水资源。
附图说明
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节水坐便器的剖视图;
21.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22.图中:100-坐便器本体,110-便盆,120-排污管,121-波纹管段,122-硬质管段,210-第一电磁铁,220-第二电磁铁,310-第一永磁体,320-第二永磁体,400-弹簧板,410-固定段,420-弹性段,500-导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涉及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节水坐便器,参考图1和图2所示,该节水坐便器包括坐便器本体100,且坐便器本体100包括便盆110,以及与便盆110的排污口相连的排污管120,坐便器本体100内设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驱动排污管12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转换,排污管120在第一位置时,排污管120的末端的端口高于排污口;且排污管120在第二位置时的末端端口,低于排污管120在第一位置时的末端端口。
25.也即是说,本实施例的设置在坐便器本体100内的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排污管12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转换,其中,排污管120在第一位置时,排污管120的末端的端口高于排污口,排污管120在第二位置时末端的端口,比排污管120在第一位置时末端的端口低。也即本实施例的坐便器在使用后需要冲洗时,能够将排污管120转换到第二位置,在冲洗后,能够将排污管120转换到第一位置。
26.本实施例的节水坐便器,由于排污管120在第二位置时,相比于其在第一位置时,
其末端的端口较低,对污物的阻力较小,也就能够在同样水量的情况下,具有更好的冲刷效果,或者说,能够采用较少的水量能够达到同样的冲刷效果,也就能够节省水资源。而由于排污管120在第一位置时,排污管120末端的端口高于排污口,也就能够实现对排污口的水封。总的来说,本实施例的方案能够在实现对排污口水封的同时,还能够节约水资源。
27.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能够较为方便的实现排污管12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转换的结构,具体结构上,参考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排污管120具体包括波纹管段121和硬质管段122,其中,波纹管段121的一端与排污口连通,硬质管段122串接在该波纹管段121的另一端上,且具体是该硬质管段122能够由驱动组件驱使而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转换。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排污管120由波纹管段121和硬质管段122串接构成,能够在硬质管段122转动的情况下保持排污管120导通。其中,图2中实线表示硬质管段122处于第一位置,虚线处表示硬质管段122处于第二位置。
28.本实施例中,上述的波纹管段121呈水平状态的布置在坐便器本体100内,上述的硬质管段122处于第一位置时,该硬质管段122呈竖直状态,该硬质管段122位于第二位置时,该硬质管段122末端的端口不高于排污口。通过将硬质管段122设置为在位于第二位置时,硬质管段122末端的端口不高于排污口,能够提升水的冲刷力,也即能够更为节水。
29.在一些实施例中,向远离排污口的方向,波纹管段121也可倾斜向下布置,也可倾斜向上布置;硬质管段122位于第一位置时,在保持其末端的端口朝向上的情况下,硬质管段122也可倾斜布置;硬质管段122位于第二位置时,向远离波纹管段121的方向,硬质管段122也可倾斜向下布置。但与本实施例的方案相比,波纹管段121倾斜向下布置,将会增加水封的水量,倾斜向上布置则会增加阻力,增加冲刷时所需的水量。
30.参考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磁铁210和第二电磁铁220,第一电磁铁210和第二电磁铁220设于坐便器本体100内,并分别位于排污管120的上方和下方;第一电磁铁210或第二电磁铁220吸附排污管120时,排污管120对应的处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
31.也即是说,本实施例的第一电磁铁210能够对排污管120施加吸力,使排污管120由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转动,第二电磁铁220能够对排污管120施加吸力,使排污管120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转动。其中,第一电磁铁210位于排污管120的上方,指的是,在排污管120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二电磁铁220位于排污管120的上方。
32.为了能够更好的使排污管12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转换,本实施例中,在排污管120相对的两侧上分别设有第一永磁体310和第二永磁体320。第一永磁体310与第一电磁铁210相对,第二永磁体320与第二电磁铁220相对。
33.本实施例的驱动组件的工作过程为:首先,第一电磁铁210断电后的磁性与第一永磁体310相吸,此时第二电磁铁220也断电,保持硬质管段122处于第一位置;在坐便器需要冲刷时,开启第一电磁铁210,使第一电磁铁210与第一永磁体310相近的面磁性相同,第二电磁铁220断电但具备磁性,且第二电磁铁220与第二永磁体320相靠近的面磁性相异。以此,第一电磁铁210推动第一永磁体310,第二电磁铁220吸附第二永磁体320,完成排污管120由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转换。便盆冲水完毕后,第二电磁铁220开启,使第二电磁铁220与第二永磁体320相对的面磁性相同,从而产生斥力,助推硬质管段122恢复到第一位置。断电后仍具备磁性的电磁铁可采用现有产品,在此对其原理不再赘述。
34.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在排污管120上设置铁磁性材料,例如铁环,仅通过第一电磁铁210或第二电磁铁220对铁环间的吸附力完成排污管12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的转换,与本实施例的方案相比,其效果较差,或者说,需要功率更大的电磁铁。
35.为了使排污管120能够更好的完成由第二位置到第一位置的转换,本实施例中,在该节水坐便器内还设有弹簧板400,该弹簧板400包括固定段410和弹性段420,其中,固定段410固设在坐便器本体100内,弹性段420与固定段410串接并与硬质管段122连接;弹性段420对硬质管段122施加弹性力,弹性力推动硬质管段122由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转动。
36.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硬质管段122位于第一位置时,弹簧板400处于自然状态,也即不受力的状态,当硬质管段122受第一电磁铁210和第二电磁铁220作用向第二位置转动时,弹簧板400的弹性段420因弹性变形而蓄力,当第二电磁铁220对排污管120的吸力消失后,弹性段420因自身弹性恢复能够辅助硬质管段122由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间转动。
37.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参考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排污管120的末端的端面为斜面,且排污管120位于第一位置时,排污管120末端的端面远离便盆110的一侧,低于排污管120末端的端面靠近便盆110的一侧。
38.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排污管120末端的端面设置为上述结构的斜面,当硬质管段122位于第二位置时,能够使污物更容易流出,也即减少冲刷污物所需的冲力,减少冲刷用水,以进一步节约水资源。
39.本实施例中,参考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节水坐便器还包括导流板500,导流板500的一端与排污管120末端的侧壁连接,排污管120位于第二位置时,导流板500的另一端位于排污管120的下方,且导流板500与排污管120呈夹角设置。
40.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上述的导流板500,污物经排污管120流出后,将会经导流板500落下,从而能够避免污物沿着排污管120的外壁流动,从而能够避免排污管120的外壁结垢,从而能够提高排污管120也即该节水坐便器的使用寿命。
41.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节水坐便器,包括坐便器本体(100),所述坐便器本体(100)包括便盆(110),以及与所述便盆(110)的排污口相连的排污管(120),其特征在于,所述坐便器本体(100)内设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排污管(12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转换,所述排污管(120)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排污管(120)的末端的端口高于所述排污口;且所述排污管(120)在所述第二位置时的末端端口,低于所述排污管(120)在所述第一位置时的末端端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水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磁铁(210)和第二电磁铁(220),所述第一电磁铁(210)和所述第二电磁铁(220)设于所述坐便器本体(100)内,并分别位于所述排污管(120)的上方和下方;所述第一电磁铁(210)或所述第二电磁铁(220)吸附所述排污管(120)时,所述排污管(120)对应的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或所述第二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水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管(120)的末端的端面为斜面,且所述排污管(120)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排污管(120)末端端面远离所述便盆(110)的一侧,低于所述排污管(120)末端端面靠近所述便盆(110)的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水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管(120)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排污管(120)的末端的端口不高于所述排污口。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水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管(120)包括串接的波纹管段(121)和硬质管段(122),所述波纹管段(121)与所述排污口连通;所述波纹管段(121)固设在所述坐便器内,所述硬质管段(122)由所述驱动组件驱使而可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间转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节水坐便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簧板(400),所述弹簧板(400)包括固定段(410)和弹性段(420),所述固定段(410)固设在所述坐便器本体(100)内,所述弹性段(420)与所述固定段(410)串接并与所述硬质管段(122)连接;所述弹性段(420)对所述硬质管段(122)施加弹性力,所述弹性力推动所述硬质管段(122)由所述第二位置向所述第一位置转动。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节水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纹管段(121)水平布置,且所述波纹管段(121)采用硅胶材质。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节水坐便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流板(500),所述导流板(500)的一端与所述排污管(120)末端的侧壁连接,所述排污管(120)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导流板(500)的另一端位于所述排污管(120)的下方,且所述导流板(500)与所述排污管(120)呈夹角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节水坐便器,涉及坐便器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坐便器耗水量大的技术问题;该节水坐便器包括坐便器本体,坐便器本体包括便盆,以及与便盆的排污口相连的排污管,坐便器本体内设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驱动排污管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转换,排污管在第一位置时,排污管的末端的端口高于排污口;排污管在第二位置时,其末端的端口低于排污管在第一位置时的末端的端口。本实用新型的节水坐便器能够减少冲刷用水的水量,节约水资源。节约水资源。节约水资源。
技术研发人员:赵启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赵启献
技术研发日:2021.10.29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5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