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翼静平衡调整仪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3-03-06  138



    1.本实用新型涉及旋翼平衡检测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旋翼静平衡调整仪。


    背景技术:

    2.直升机上的旋翼需要两两对称,保持平衡,在旋翼的生产以及组装过程中,每一片旋翼之间会产生细微或较大的误差,当误差过大时,对称安装的旋翼即会产生微小的偏斜,这种偏斜会影响旋翼在工作时的平稳性和可靠性。为了对旋翼进行平衡测试,需要设计一种静平衡测试设备,对两两旋翼进行平衡测试,通过平衡测试以及计算调整,使两两旋翼保持平衡,而现有的测试设备体积大,旋翼安装困难,并且一般设于固定工作地点,不利于对旋翼的快速测试和调整。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旋翼静平衡调整仪,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旋翼静平衡调整设备体积大、测试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旋翼静平衡调整仪,包括三轴水平仪、支撑部和平衡部,所述支撑部包括支撑柱和支撑球头,所述支撑球头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柱的上端;所述平衡部包括球头基座、平衡筒以及固定部,所述球头基座底端开设有与所述支撑球头配合的半球槽,所述球头基座固设于所述平衡筒上端内部,所述支撑球头的顶部滚动设置在所述半球槽内,所述固定部固设在所述平衡筒外,所述固定部将两片待测旋翼对称固定,所述三轴水平仪固定于所述平衡筒上端。
    5.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6.此旋翼静平衡调整仪,通过球头接触的方式,使两片旋翼能自由保持静平衡,通过三轴水平仪能检测到两片旋翼静止状态下的平衡数据,以实现对两片旋翼的静平衡调整,此仪器结构简单,测试灵敏,从三维的空间中进行旋翼静平衡调整可以提高旋翼静平衡的准确度,从而提高在运动状态下的动平衡可靠性,提高调整效率,提高静平衡调整的可靠性。
    7.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部包括上平衡板、下平衡板和两根拉杆,所述下平衡板固设于所述平衡筒下端外侧,所述下平衡板两端与待测旋翼的桨毂连接,所述上平衡板固设于所述平衡筒上端外侧,两根所述拉杆铰接于所述上平衡板两端,所述拉杆的自由端与待测旋翼的牵引杆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拉杆包括两端均设有内螺纹的连筒、两个锁紧螺母以及两个关节轴承,两个所述关节轴承的螺杆分别螺纹连接于所述连筒的两端,两个所述锁紧螺母分别锁紧在所述关节轴承的螺杆上,所述连筒两端内螺纹旋向相反。
    9.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部还包括底板,所述支撑柱固设于所述底板中部,所述底板的底面边缘设有若干支撑脚。
    10.进一步地,还包括安装座,所述平衡筒的顶端固设有一根螺纹柱,所述安装座螺纹
    连接于所述螺纹柱上,所述三轴水平仪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座上。
    附图说明
    11.图1为旋翼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旋翼静平衡调整仪的结构示意图;
    13.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拉杆的结构示意图;
    14.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旋翼静平衡调整仪的剖视图;
    15.上述附图中:1、支撑部;11、支撑柱;12、支撑球头;13、底板;14、支撑脚;2、平衡部;21、球头基座;211、半球槽;22、平衡筒;221、螺纹柱;23、固定部;231、上平衡板;232、下平衡板;233、拉杆;2331、连筒;2332、锁紧螺母;2333、关节轴承;3、安装座;4、三轴水平仪;5、旋翼;51、叶片;52、牵引杆;53、桨毂。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17.如图1所示的旋翼5,所述旋翼5包括叶片51、牵引杆52以及桨毂53,所述叶片51的端部与所述桨毂53端部同轴旋转连接,牵引杆52端部固设在所述叶片51一侧,牵引杆52另一端设有连接轴,桨毂53另一端设有连接座;此为现有技术的旋翼5结构,暂不做多余叙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旋翼静平衡调整仪,如图2和图4,包括三轴水平仪4、支撑部1和平衡部2,所述支撑部1包括支撑柱11支撑球头12以及底板13,所述支撑球头12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柱11的上端底板13,所述支撑柱11固设于所述底板13中部,所述底板13的底面边缘设有四个支撑脚14,四个支撑脚14底部张开,也可在支撑脚14底部设置吸盘,便于放置在光滑平面;所述平衡部2包括球头基座21、平衡筒22以及固定部23,所述球头基座21底端开设有与所述支撑球头12配合的半球槽211,所述球头基座21固设于所述平衡筒22上端内部,所述支撑球头12的顶部滚动设置在所述半球槽211内,所述固定部23固设在所述平衡筒22外,所述固定部23将两片待测旋翼5对称固定,所述三轴水平仪4固定于所述平衡筒22上端,三轴水平仪4可选择型号为zct-cx09的高精度数显蓝牙倾角测量仪,数据测试灵敏,体积小,可远程接收倾斜数据;此结构的平衡调整仪,通过球头接触的方式,使两片旋翼5能自由保持静平衡,通过三轴水平仪4能检测到两片旋翼5静止状态下的平衡数据,以实现对两片旋翼5的静平衡调整,此仪器结构简单,测试灵敏,从三维的空间中进行旋翼5静平衡调整可以提高旋翼5静平衡的准确度,从而提高在运动状态下的动平衡可靠性,提高调整效率,提高静平衡调整的可靠性。所述固定部23包括上平衡板231、下平衡板232和两根拉杆233,所述下平衡板232固设于所述平衡筒22下端外侧,所述下平衡板232两端与待测旋翼5的桨毂53连接,所述上平衡板231固设于所述平衡筒22上端外侧,两根所述拉杆233铰接于所述上平衡板231两端,所述拉杆233的自由端与待测旋翼5的牵引杆52连接,通过此连接方式,能使旋翼5的结构固定,不产生旋转和叶片51角度的变化;在参考图3,所述拉杆233包括两端均设有内螺纹的连筒2331、两个锁紧螺母2332以及两个关节轴承2333,两个所述关节轴承2333的螺杆分别螺纹连接于所述连筒2331的两端,两个所述锁紧螺母2332分别锁紧在所述关节轴承2333的螺杆上,所述连筒2331两端内螺纹旋向相反,通过旋松锁紧螺母2332再旋转连筒2331,可调整拉杆233的长度,使待测旋翼5的叶片51角度
    得到变化,能模拟旋翼5在旋转过程中不同叶片51倾斜角度的平衡数据;还包括安装座3,所述平衡筒22的顶端固设有一根螺纹柱221,所述安装座3螺纹连接于所述螺纹柱221上,所述三轴水平仪4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座3上,此结构便于三轴水平仪4的拆卸和安装。
    18.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旋翼静平衡调整仪,其特征在于:包括三轴水平仪(4)、支撑部(1)和平衡部(2),所述支撑部(1)包括支撑柱(11)和支撑球头(12),所述支撑球头(12)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柱(11)的上端;所述平衡部(2)包括球头基座(21)、平衡筒(22)以及固定部(23),所述球头基座(21)底端开设有与所述支撑球头(12)配合的半球槽(211),所述球头基座(21)固设于所述平衡筒(22)上端内部,所述支撑球头(12)的顶部滚动设置在所述半球槽(211)内,所述固定部(23)固设在所述平衡筒(22)外,所述固定部(23)将两片待测旋翼(5)对称固定,所述三轴水平仪(4)固定于所述平衡筒(22)上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翼静平衡调整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23)包括上平衡板(231)、下平衡板(232)和两根拉杆(233),所述下平衡板(232)固设于所述平衡筒(22)下端外侧,所述下平衡板(232)两端与待测旋翼(5)的桨毂(53)连接,所述上平衡板(231)固设于所述平衡筒(22)上端外侧,两根所述拉杆(233)铰接于所述上平衡板(231)两端,所述拉杆(233)的自由端与待测旋翼(5)的牵引杆(52)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旋翼静平衡调整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233)包括两端均设有内螺纹的连筒(2331)、两个锁紧螺母(2332)以及两个关节轴承(2333),两个所述关节轴承(2333)的螺杆分别螺纹连接于所述连筒(2331)的两端,两个所述锁紧螺母(2332)分别锁紧在所述关节轴承(2333)的螺杆上,所述连筒(2331)两端内螺纹旋向相反。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翼静平衡调整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1)还包括底板(13),所述支撑柱(11)固设于所述底板(13)中部,所述底板(13)的底面边缘设有若干支撑脚(14)。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翼静平衡调整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座(3),所述平衡筒(22)的顶端固设有一根螺纹柱(221),所述安装座(3)螺纹连接于所述螺纹柱(221)上,所述三轴水平仪(4)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座(3)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旋翼静平衡调整仪,尤其涉及旋翼平衡检测设备领域,包括三轴水平仪、支撑部和平衡部,支撑部包括支撑柱和支撑球头,支撑球头固定连接在支撑柱的上端;平衡部包括球头基座、平衡筒以及固定部,球头基座底端开设有与支撑球头配合的半球槽,球头基座固设于平衡筒上端内部,支撑球头的顶部滚动设置在半球槽内,固定部固设在平衡筒外,固定部将两片待测旋翼对称固定,三轴水平仪固定于平衡筒上,此设备通过球头接触的方式,使两片旋翼能自由保持静平衡,通过三轴水平仪能检测到两片旋翼静止状态下的平衡数据,以实现对两片旋翼的静平衡调整,从而提高在运动状态下的动平衡可靠性,提高调整效率,提高静平衡调整的可靠性。可靠性。可靠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 郎卫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驼航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29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558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