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急供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3-03-07  118



    1.本技术涉及自来水输送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应急供水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镇人口密度加大,城市化带来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其中居民用水问题尤为突出,特别是老旧小区的供水管道老化严重,经常需要更换维修。
    3.居民小区一般设置两条主干管道,主干管道一般布置在小区道路或城市道路下方与小区内的支管相连。两条主干管道互为备用,当一条主干管道出现异常时,启用另一主干管道对居民小区进行供水。但是,当两条主干管道均出现异常时,往往会严重影响居民的用水问题。
    4.目前,当小区突发停水情况时,往往依靠运水车将水运输到居民小区内,居民通过接水的方式进行应急。但是,运水车的载水量有限,长时间停水情况下,需要加大运水车次,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的同时供水效率低。并且有些老旧小区道路狭窄,运水车进入困难,需要居民进行远距离搬水,严重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大大降低了居民的幸福指数。
    5.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应急供水能力低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提高应急供水能力,保障居民的正常生活用水,本技术提供一种应急供水系统。
    7.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应急供水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应急供水系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为内部中空设置的箱体;所述壳体底部设置有万向轮;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供水机构和向所述供水机构提供电源的发电机;所述供水机构包括储水罐、控制柜和至少一个抽水泵;所述储水罐上设置有进水接口和出水接口,所述进水接口用于与市政供水管路上的消火栓连接,所述出水接口用于与所述抽水泵连接;所述抽水泵输入端与所述出水接口连通设置,所述抽水泵输出端连通有送水管,所述送水管用于与居民小区供水管路上的消火栓连通;所述控制柜控制所述抽水泵工作。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居民小区内突发因主管道损坏而停水的情况时,将壳体移动到居民小区内的消火栓附近,将消火栓与储水罐上的进水接口连接,将送水管与居民小区供水管路上的消火栓连接,操作控制柜控制抽水泵进行工作,进而将消火栓内的自来水作为供水机构的持续水源向居民用户供水,有效提高了应急供水能力,大大保障了居民的正常生活用水。
    9.优选的,所述储水罐为真空储水罐,所述储水罐上设置有真空抑制器;所述抽水泵为立式多级离心泵,所述控制柜为无负压变频控制柜;所述控制柜分别控制所述抽水泵和所述真空抑制器工作;
    所述发电机分别与所述真空抑制器、所述抽水泵和所述控制柜电连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供水机构为无负压供水机构,在二次加压供水过程中防止产生负压,保持管路内压力平衡,消除供水机构运行过程中对市政管网的影响,实现对目标用户的精准供水。
    11.优选的,所述抽水泵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抽水泵并联设置于所述出水接口和所述送水管之间。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抽水泵设置为两个,两个抽水泵既可以互为备用,又可以同时进行工作,方便根据不同压力需求精准调整供水机构的总输出功率,有效提高了适用范围,进一步提高了应急供水能力。
    13.优选的,所述壳体内固定连接有纵向隔断板,所述纵向隔断板将所述壳体内部分成左右两个空间;位于所述壳体左边的空间为操作区,所述供水机构设置于所述操作区内;位于所述壳体右边的空间内固定连接有横向隔断板,所述横向隔断板将壳体右边的空间分成上下两个部分,下部为发电区,上部为收纳区;所述发电机安装于所述发电区内,所述收纳区内滑移连接有收纳箱。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壳体内设置纵向隔断板和横向隔断板,将壳体内隔断为操作区、发电区和收纳区,使得发电机与其他设备相隔离,减少发电机工作时产生的废气污染供水机构的情况。并且设置收纳箱,方便存放应急工具及水管。
    15.优选的,所述壳体侧壁上与所述发电区对应位置处设置有排烟扇。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发电区设置排烟扇,方便将发电机工作时产生的废气及时处理排出。
    17.优选的,所述进水接口上设置有管道转接装置,所述管道转接装置用于连接所述进水接口和消防应急管道,并且所述管道转接装置背离进水接口一端的接口方向能朝向任意方向。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水接口和消防应急管道之间设置管道转接装置,方便使管道转接装置背离进水接口的一端正对消防应急管道,方便快速连接,提高应急供水反应速度。
    19.优选的,所述管道转接装置包括第一转接管、过渡管和第二转接管;所述第一转接管与所述进水接口同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接管和所述进水接口之间设置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用于限制所述第一转接管和所述进水接口的相对转动;所述过渡管为波纹管,所述过渡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转接管和所述第二转接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接管和所述第二转接管之间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第一转接管和所述第二转接管通过所述连接机构转动连接,并且所述第一转接管和所述第二转接管的转动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转接管的轴线方向设置。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转接管同时与第二转接管和进水接口转动连接,并且第一转接管相对进水接口的转动方向垂直于第二转接管相对第一转接管的转动方向,第二转接管背离过渡管的一端能转动至任意角度,方便根据消防应急管道的接口方向调整,
    进而方便安装。
    21.优选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两个与所述第一转接管固定连接的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分别位于所述过渡管相对的两侧;所述连接机构还包括两个与所述第二转接管固定连接的活动板,两个所述活动板分别与两个所述固定板铰接设置;两组所述活动板和固定板之间的铰接轴均垂直于所述第一转接管的轴线方向设置;其中一组所述活动板和所述固定板之间的铰接轴上设置有锁紧组件,所述锁紧组件包括与对应铰接轴同轴固定连接的蜗轮,与所述蜗轮互相啮合作用的蜗杆。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转接管和第二转接管的两侧均设置铰接件,有效提高了第一转接管和第二转接管的稳定性,并且在其中一个铰接轴上利用蜗轮蜗杆作为锁紧组件,限制第二转接管和第一转接管的相对转动,结构简单,方便操作。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居民小区内突发因主管道损坏而停水的情况时,将壳体移动到居民小区内的消火栓附近,将消火栓与储水罐上的进水接口连接,将送水管与居民小区供水管路上的消火栓连接,操作控制柜控制抽水泵进行工作,进而将消火栓内的自来水作为供水机构的持续水源向居民用户供水,有效提高了应急供水能力,大大保障了居民的正常生活用水;2.供水机构为无负压供水机构,在二次加压供水过程中防止产生负压,保持管路内压力平衡,消除供水机构运行过程中对市政管网的影响,实现对目标用户的精准供水;3.在壳体内设置纵向隔断板和横向隔断板,将壳体内隔断为操作区、发电区和收纳区,使得发电机与其他设备相隔离,减少发电机工作时产生的废气污染供水机构的情况。并且设置收纳箱,方便存放应急工具及水管。
    附图说明
    24.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5.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显示壳体内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6.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显示管道转接装置与储水罐连接关系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图4是图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8.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显示限位销、固定环和限位孔之间位置关系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9.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11、纵向隔断板;12、横向隔断板;13、操作区;131、双开门;132、通过孔;14、发电区;141、单开门;142、排烟扇;15、收纳区;155、收纳箱;21、储水罐;211、进水接口;212、出水接口;223、真空抑制器;22、抽水泵;23、控制柜;24、送水管;3、发电机;4、管道转接装置;41、第一转接管;42、第二转接管;43、过渡管;44、连接机构;441、固定板;442、活动板;443、锁紧组件;4431、蜗轮;4432、蜗杆;4433、调节手轮;45、限位组件;451、支撑环;452、限位销;4521、固定筒;4522、限位杆;4523、操作环;4524、限位环;4525、压缩弹簧;453、固定环;4531、限位孔;5、液压伸缩杆;6、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应急供水系统。
    实施例
    32.结合图1和图2,一种应急供水系统,包括壳体1,壳体1底部安装有万向轮6。壳体1内设置有供水机构和发电机3。供水机构包括储水罐21、至少一个抽水泵22和控制柜23。储水罐21上设置有进水接口211和出水接口212,通过进水接口211可以将市政供水管路上的消火栓内的水输送至储水罐21内作为持续供水源。出水接口212与抽水泵22输入端连接,抽水泵22输出端连通有送水管24,送水管24用于与居民小区供水管路上的消火栓进行连接,抽水泵22将储水罐21内的水经送水管24输送至用户。控制柜23用于控制整个系统的工作,发电机3为整个系统提供工作所需电源。
    33.居民小区内突发因主管道损坏而停水情况时,将壳体1移动至市政供水管路上的消火栓附近,将储水罐21与市政供水管路上的消火栓连接,将送水管24与居民小区供水管路上的消火栓连接。通过操作控制柜23控制抽水泵22工作,使得自来水快速通向用户,有效提高了应急供水能力,大大保障了居民的正常生活用水。
    34.壳体1为矩形箱体,壳体1内固定连接有纵向隔断板11,纵向隔断板11将壳体1分为左右两个空间,位于壳体1左边的空间为操作区13。位于壳体1右边的空间内固定连接有横向隔断板12,横向隔断板12将壳体1右边的空间分为上下两部分,底部为发电区14,顶部为收纳区15。
    35.供水机构安装于操作区13内,发电机3安装于发电区14内,收纳区15内滑移连接有收纳箱155,收纳箱155用于存放应急工具及水管,收纳箱155能沿壳体1侧壁抽出。壳体1上与发电区14对应位置处,设置有单开门141,进而方便发电机3的安装和维护。发电区14内背离单开门141一端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排烟扇142,方便将发电机3工作时产生的废气及时处理排出。发电区14内侧壁上粘贴有隔音板,进而降低发电机3工作时产生的噪音。
    36.壳体1上与操作区13对应位置处设置有双开门131,控制柜23安装于壳体1靠近双开门131的一端。壳体1上与操作区13对应位置处的三个侧壁上均开设有通过孔132,通过孔132用于方便消火栓进入操作区13内与储水罐21连接。并且通过孔132分别设置在壳体1的三个方向上,消火栓与储水罐21连接时,可以根据就近原则选择通过孔132,有效提高了安装效率,进而提高了应急供水能力。
    37.控制柜23为无负压变频控制柜,抽水泵22为立式多级离心泵,储水罐21为真空储水罐,储水罐21上固定连接有真空抑制器223,真空抑制器223抑制供水系统内产生负压,保持管路内压力平衡。发电机3分别与控制柜23、抽水泵22和真空抑制器223电连接。控制柜23与抽水泵22和真空抑制器223电信号连接。使用时,可通过远程或手动操作控制柜23,进而控制抽水泵22及真空抑制器223的工作,根据用户需求进行精准供水。
    38.本技术实施例中,抽水泵22设置为两个,两个抽水泵22成并联设置于出水接口212与送水管24之间,两个抽水泵22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共同使用,方便根据不同用水需求调整水压大小,增大了适用范围。送水管24的两端分别贯穿壳体1设置,并且送水管24的两端均安装有用于连接用户支线管路的法兰。
    39.结合图3和图4,为了方便将消火栓与储水罐21连接,提高供水的效率。进水接口211处设置有管道转接装置4,管道转接装置4能360
    °
    改变接口方向,进而方便消火栓与储水罐21的连接。
    40.管道转接装置4包括与进水接口211转动连接的第一转接管41,第一转接管41的轴线方向沿竖直方向设置,第一转接管41背离进水接口211的一端铰接有第二转接管42,第一转接管41与第二转接管42之间连通有过渡管43,过渡管43为自身长度可伸缩的波纹管。
    41.第一转接管41和第二转接管42之间设置有连接机构44,连接机构44包括固定于第一转接管41侧壁上的两个固定板441,两个固定板441分别位于过渡管43相对的两侧。连接机构44还包括固定于第二转接管42侧壁上的两个活动板442,两个活动板442分别与两个固定板441铰接。一组活动板442和固定板441之间的铰接轴位置处设置有锁紧组件443,锁紧组件443包括与对应铰接轴同轴固定连接的蜗轮4431,还包括与蜗轮4431互相啮合作用的蜗杆4432,蜗杆4432一端同轴固定连接有调节手轮4433。
    42.第一转接管41和进水接口211之间设置有限位组件45,限位组件45包括同轴固定连接于第一转接管41周侧上的支撑环451,支撑环451的外径大于进水接口211的外径。支撑环451端面上穿设有一个或多个限位销452,本技术实施例中限位销452设置为两个,两个限位销452分别设置于支撑环451相对的两端。
    43.结合图3和图5,限位销452包括与支撑环451固定连接的固定筒4521,固定筒4521贯穿支撑环451轴线方向的两端设置,固定筒4521为内部中空设置的圆形筒体,固定筒4521内滑移连接有限位杆4522,限位杆4522为矩形杆,限位杆4522顶部固定连接有操作环4523,限位杆4522底部设置为球状。限位杆4522侧壁上背离操作环452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环4524,限位环4524与固定筒4521顶部内侧壁之间抵接压紧有压缩弹簧4525。压缩弹簧4525处于自然状态时,限位杆4522底部伸出固定筒4521外部。
    44.限位组件45还包括同轴固定连接于进水接口211上的固定环453,固定环453的直径与支撑环451的直径相等。并且固定环453端面上环绕开设有多个限位孔4531,第一转接管41转动至任意位置处时,两个限位杆4522均能插入对应位置处的限位孔4531内,进而限制第一转接管41的转动。
    45.连接消火栓与储水罐21时,将消火栓沿一个通过孔132穿入壳体1内,根据消火栓的进入方向调整管道转接装置4的接口方向,使得管道转接装置4正对消火栓,方便连接固定。需要调整管道转接装置4接口的水平方向时,同时向上拔起两个限位杆4522,使得限位杆4522完全进入固定筒4521内。而后相对转动两个限位杆4522,进而带动第一转接管41转动至所需角度位置,松开限位杆4522,限位杆4522插入对应位置处的限位孔4531内,使得管道转接装置4接口的水平方向固定。需要调整管道转接装置4接口的竖直方向时,相对转动调节手轮4433,进而带动蜗杆4432和蜗轮4431转动,使得第二转接管42绕铰接轴相对第一转接管41转动,当第二转接管42转动至所需角度时,停止转动调节手轮4433,利用蜗轮4431蜗杆4432的自锁作用限制第二转接管42相对第一转接管41的角度,进而确定管道转接装置4接口的竖直方向。
    46.为了提高第一转接管41和第二转接管42之间的稳定性,第一转接管41和第二转接管42之间的侧壁上铰接有液压伸缩杆5,第二转接管42相对第一转接管41转动至任意角度时,液压伸缩杆5均起到支撑第二转接管42的作用。
    47.上述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居民小区内突发因主管道损坏而停水情况时,将壳体1移动至市政供水管路上的消火栓附近,将储水罐21与市政供水管路上的消火栓连接,将送水管24与居民小区供水管路上的消火栓连接。通过操作控制柜23控制抽水泵22工作,使得自来水快速通向用户,有效提高了应急供水能力,大大保障了居民的正常生活用水。
    48.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应急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为内部中空设置的箱体;所述壳体(1)底部设置有万向轮(6);所述壳体(1)内部设置有供水机构和向所述供水机构提供电源的发电机(3);所述供水机构包括储水罐(21)、控制柜(23)和至少一个抽水泵(22);所述储水罐(21)上设置有进水接口(211)和出水接口(212),所述进水接口(211)用于与消火栓连接,所述出水接口(212)用于与所述抽水泵(22)连接;所述抽水泵(22)输入端与所述出水接口(212)连通设置,所述抽水泵(22)输出端连通有送水管(24),所述送水管(24)用于与居民小区供水管路上的消火栓连通;所述控制柜(23)控制所述抽水泵(22)工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急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罐(21)为真空储水罐(21),所述储水罐(21)上设置有真空抑制器(223);所述抽水泵(22)为立式多级离心泵,所述控制柜(23)为无负压变频控制柜(23);所述控制柜(23)分别控制所述抽水泵(22)和所述真空抑制器(223)工作;所述发电机(3)分别与所述真空抑制器(223)、所述抽水泵(22)和所述控制柜(23)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急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泵(22)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抽水泵(22)并联设置于所述出水接口(212)和所述送水管(24)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急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固定连接有纵向隔断板(11),所述纵向隔断板(11)将所述壳体(1)内部分成左右两个空间;位于所述壳体(1)左边的空间为操作区(13),所述供水机构设置于所述操作区(13)内;位于所述壳体(1)右边的空间内固定连接有横向隔断板(12),所述横向隔断板(12)将壳体(1)右边的空间分成上下两个部分,下部为发电区(14),上部为收纳区(15);所述发电机(3)安装于所述发电区(14)内,所述收纳区(15)内滑移连接有收纳箱(15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应急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侧壁上与所述发电区(14)对应位置处设置有排烟扇(14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急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接口(211)上设置有管道转接装置(4),所述管道转接装置(4)用于连接所述进水接口(211)和消防应急管道,并且所述管道转接装置(4)背离进水接口(211)一端的接口方向能朝向任意方向。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应急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转接装置(4)包括第一转接管(41)、过渡管(43)和第二转接管(42);所述第一转接管(41)与所述进水接口(211)同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接管(41)和所述进水接口(211)之间设置有限位组件(45),所述限位组件(45)用于限制所述第一转接管(41)和所述进水接口(211)的相对转动;所述过渡管(43)为波纹管,所述过渡管(4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转接管(41)和所述第二转接管(4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接管(41)和所述第二转接管(42)之间设置有连接机构(44),所述第一转接管(41)和所述第二转接管(42)通过所述连接机构(44)转动连接,并且所述第一转接管(41)和所述第二转接管(42)的转动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转接管(41)的轴线方向设置。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应急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44)包括两个与所述第一转接管(41)固定连接的固定板(441),两个所述固定板(441)分别位于所述过渡管(43)相对的两侧;所述连接机构(44)还包括两个与所述第二转接管(42)固定连接的活动板(442),两个
    所述活动板(442)分别与两个所述固定板(441)铰接设置;两组所述活动板(442)和固定板(441)之间的铰接轴均垂直于所述第一转接管(41)的轴线方向设置;其中一组所述活动板(442)和所述固定板(441)之间的铰接轴上设置有锁紧组件(443),所述锁紧组件(443)包括与对应铰接轴同轴固定连接的蜗轮(4431),与所述蜗轮(4431)互相啮合作用的蜗杆(4432)。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应急供水系统,涉及自来水输送设备的技术领域。包括壳体,壳体底部设置有万向轮;壳体内部设置有储水罐、控制柜、至少一个抽水泵和发电机;储水罐上设置有进水接口和出水接口,进水接口用于与市政供水管路上的消火栓连接,出水接口用于与抽水泵连接;抽水泵输出端连通有送水管,送水管用于与居民小区供水管路上的消火栓连接。当居民小区内突发因主管道损坏而停水的情况时,将市政供水管路上的消火栓与储水罐上的进水接口连接,将送水管与居民小区供水管路上的消火栓连接,操作控制柜控制抽水泵进行工作,进而将消火栓内的自来水作为供水机构的持续水源向居民用户供水,有效提高了应急供水能力,大大保障了居民的正常生活用水。常生活用水。常生活用水。


    技术研发人员:李昊 张春海 李伟 刘勇 王硕智 李征 张家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市自来水集团禹通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15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561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