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饭煲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3-03-14  126


    电饭煲
    1.本实用新型要求2020年8月22日递交的名称为“全自动智能电饭煲”的申请号202021749800.0的在先申请优先权,上述在先申请的内容以引入的方式并入本文本中。
    技术领域
    2.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饭煲。


    背景技术:

    3.当前使用的智能电饭煲在吃完饭后,电饭煲内胆中饭有粘性,饭后立刻洗内胆较难洗,常用水泡一定时间,一个事情得分二个时间做,不方便;今餐泡下餐洗,又带来细菌滋生、不卫生等问题。在现代生活中,只吃饭不洗锅也成了老百姓的愿望,真正全自动把饭煮好,又不用洗锅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吃饭确实是大事情。当前的智能电饭煲并不具有洗锅的功能。随着科技的进步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通过智能自动化解决简单人工操作提供了市场需求方面的支持,也为本技术提供了技术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饭煲,以解决自动洗锅清洁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饭煲,包括:
    6.电饭煲煮饭功能组件,具有内胆,所述内胆内形成有容纳空间,所述内胆上设有孔位,所述孔位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排水与排气系统,包括第一进水管与出水管,所述第一进水管以及所述出水管均与所述内胆连通,所述第一进水管用于向所述内胆内输入清洗液,所述出水管用于将清洗内胆后的所述清洗液排出;
    7.封口顶杆,穿过所述孔位伸入所述容纳空间内,且卡合在所述孔位上,所述封口顶杆与所述孔位的内表面之间形成流道;
    8.顶杆驱动电机,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外,且与所述封口顶杆连接,所述顶杆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封口顶杆朝向或背离所述容纳空间移动,以使得所述流道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或隔断。
    9.其中,所述内胆的内表面包括底面,所述孔位贯穿所述底面,所述底面环绕所述孔位的部分为倾斜表面,所述封口顶杆卡合在所述倾斜表面上。将内胆的底面环绕孔位的部分设置为倾斜表面,能够增大封口顶杆与孔位卡合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封口顶杆与孔位之间的卡合密封的效果。
    10.其中,所述电饭煲还包括滤网,所述滤网包括滤网面和滤网支架,所述滤网面具有网孔,所述滤网面的周缘设有凸缘,所述内胆具有内胆凹位,所述凸缘与所述内胆凹位配合,所述封口顶杆具有圆孔,所述滤网支架嵌合在所述圆孔内。利用滤网面具有的凸缘与内胆凹位进行配合,使得滤网不易发生移动。将滤网支架嵌合在封口顶杆的圆孔内,能够使得封口顶杆在顶杆驱动电机驱动上下移动时,能够带动滤网上下移动。
    11.其中,所述电饭煲还包括:
    12.米仓与输送米系统,包括下米仓和连通于所述下米仓的柔性输米管,所述柔性输米管与所述内胆连通,所述柔性输米管用于向所述内胆输送谷物;
    13.输送水系统,包括柔性输水管,所述柔性输水管与所述内胆连通,用于向所述内胆内输水,
    14.输送气系统,包括柔性输气管,所述柔性输气管与所述内胆连通,用于向所述内胆内输气,或者用于将所述内胆内的气体排出。利用米仓与输送米系统输送的谷物、输送水系统输送的水作为原料进行煮饭,煮饭过程中产生的水气能够通过输送气系统排出,进而完成煮饭。
    15.谷物可以为:稻米、小米、黑稻米、黑豆或者红豆等,本技术不限定谷物的具体种类。
    16.其中,所述电饭煲还包括:米仓和输料外筒,所述输料外筒连通所述米仓与所述下米仓,所述输料外筒用于将所述米仓内储存的谷物输送到所述下米仓内。设置输料外筒,能够根据需求定时定量地对下米仓的谷物进行输送。
    17.其中,所述电饭煲还包括:蛟龙输送器,所述蛟龙输送器设于所述输料外筒内,所述蛟龙输送器旋转以带动所述谷物螺旋运动,以使得所述谷物进入所述下米仓内。利用蛟龙输送器进行输送谷物,具有占用体积小、输送物料不易卡料的优势,在输送物料过程中还能够同时完成物料的混合。
    18.其中,所述电饭煲还包括:封口板,所述封口板设于所述输料外筒的输料出口,所述封口板用于控制所述输料出口的打开与闭合。利用封口板控制输料出口的打开与闭合,能够控制输入至下米仓内的谷物量,起到定量输送的作用。
    19.其中,所述电饭煲还包括plc控件器,所述plc控件器包括控制线路板、米量探测感应器以及输送米水气系统程序,所述米量探测感应器用于感应所述内胆内的谷物量,产生感应结果并将所述感应结果传送给所述控制线路板,所述控制线路板根据所述感应结果控制所述输送米水气系统程序以分别控制所述米仓与输送米系统、所述输送水系统和所述输送气系统。使用plc控件器(可编程控制器),能够使得电饭煲智能自动化地进行煮饭。
    20.其中,所述电饭煲还包括第二进水管,所述第二进水管与所述柔性输水管连通,用于输送高压水。利用输送的高压水的水压能够对内胆进行清洗。
    21.其中,所述电饭煲还包括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与所述柔性输气管连通,用于输送高压气。利用输入的高压气能够对内胆中的谷物进行淘洗操作,此外清洗液清洗后,利用高压气还能够加压排出清洗液,内胆进行全清洗后,还能够利用高压气进行风干清洁。
    22.其中,所述电饭煲还包括:多功能水嘴,所述多功能水嘴设于所述柔性输水管朝向所述内胆的一端,用于向所述内胆喷水。
    23.其中,所述电饭煲还包括:入水口紧固套件、入气口紧固套件以及入米口紧固套件,所述入水口紧固套件套设于所述柔性输水管上;所述入米口紧固套件套设于所述柔性输米管上;所述入气口紧固套件套设于所述柔性输气管上。
    24.其中,所述电饭煲还具有电饭锅盖,所述电饭锅盖用于盖合所述内胆,所述柔性输米管、所述柔性输水管和所述柔性输气管穿设所述电饭锅盖,并与所述内胆连通。
    25.综上所述,本技术利用顶杆驱动电机驱动封口顶杆朝向或背离内胆的容纳空间移动,使得封口顶杆脱离与内胆上的孔位的接触或者卡合在孔位上,从而使得封口顶杆与孔
    位的内表面之间形成的流道与内胆的容纳空间连通或隔断。当流道与内胆的容纳空间连通时,从第一进水管中输入的清洗液能够通过流道进入到内胆的容纳空间内,从而对内胆进行清洗,清洗结束后的清洗液从出水管中排出,进而实现了对电饭煲的自动清洗。
    附图说明
    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7.图1是电饭煲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电饭煲的上半部分结构示意图。
    29.图3是电饭煲的下半部分结构示意图。
    30.图4是电饭煲中内胆与封口顶杆卡合状态下的局部放大图。
    31.图5是电饭煲中内胆与封口顶杆脱离卡合状态下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3.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饭煲,包括:电饭煲煮饭功能组件、排水与排气系统、封口顶杆35和顶杆驱动电机40。
    34.电饭煲煮饭功能组件具有内胆31,内胆31内形成有容纳空间311,内胆31上设有孔位312,孔位312与容纳空间311连通。排水与排气系统包括第一进水管37与出水管42,第一进水管37以及出水管42均与内胆31连通,第一进水管37用于向内胆31内输入清洗液,出水管42用于将清洗内胆31后的清洗液排出。封口顶杆35穿过孔位312伸入容纳空间311内,并且封口顶杆35卡合在孔位312上,封口顶杆35与孔位312的内表面形成流道。顶杆驱动电机40位于容纳空间311外,且与封口顶杆35连接,顶杆驱动电机40用于驱动封口顶杆35朝向或背离容纳空间311移动,以使得封口顶杆35与孔位312的内表面形成的流道与容纳空间311连通或隔断。可以理解的是,电饭煲还包括第一电磁阀38,第一电磁阀38设于第一进水管37上,用于控制第一进水管37的导通与关闭。电饭煲还包括第二电磁阀41,第二电磁阀41设于出水管42上,用于控制出水管42的开启与关闭。
    35.利用上述电饭煲进行自清洗过程为:顶杆驱动电机40驱动封口顶杆35朝向容纳空间311的方向移动,卡合在孔位312上的封口顶杆35与孔位312脱离接触,使得封口顶杆35与孔位312的内表面形成的流道与容纳空间311连通,打开第一电磁阀38,利用第一进水管37向内胆31输入清洗液,清洗液包含但不限于水、洗洁精等,清洗液通过流道进入到容纳空间311内,对内胆31进行清洗。清洗完成后,打开第二电磁阀41,清洗后的清洗液从出水管42排出。清洗完毕后,顶杆驱动电机40驱动封口顶杆35背离容纳空间311移动,封口顶杆35与孔位312的内表面形成的流道与容纳空间311隔断,封口顶杆35卡合在孔位312上。
    36.本技术可以实现电饭煲自清洗过程,无需人工干预,节约人力物力成本。
    37.在一些实施例中,内胆31的内表面包括底面313,孔位312贯穿底面313,底面313环绕孔位312的部分为倾斜表面,封口顶杆35卡合在倾斜表面上。将卡合处表面设置为倾斜表面,能够增大封口顶杆35与孔位312的卡合接触面积,利于提高封口顶杆35与孔位312之间的卡合密封的效果。参阅图4,可以理解的是,封口顶杆35包括头部351以及与头部351连接的杆部352,头部351的尺寸大于杆部352的尺寸,头部351卡合在倾斜表面上,杆部352的直径小于孔位312的孔径,以使得封口顶杆35的杆部与孔位312的内表面形成流道。
    38.参阅图4和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电饭煲还包括滤网34。滤网34包括滤网面341和滤网支架342。滤网面341具有网孔,用于过滤。滤网面341的周缘设有凸缘343,内胆31具有内胆凹位314,凸缘343与内胆凹位314卡合。封口顶杆35具有圆孔,滤网支架342嵌合在圆孔内,当顶杆驱动电机40驱动封口顶杆35移动时,封口顶杆35能够带动滤网34上下移动。
    39.本技术中,通过设置滤网34,可以用来滤除食材中的杂质,如对米进行淘洗后滤除杂质。
    40.请参阅图2和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电饭煲还包括米仓与输送米系统、输送水系统和输送气系统。
    41.米仓与输送米系统包括米仓2、输料外筒4、下米仓8和连通于下米仓8的柔性输米管19,柔性输米管19与内胆31连通。输料外筒4连通米仓2和下米仓8,输料外筒4内依次设有电机5与蛟龙输送器6,蛟龙输送器6靠近柔性输米管19,电机5用于控制蛟龙输送器6,电机5启动并带动蛟龙输送器6运转,使得米仓2内储存的谷物持续输送至输料外筒4内,蛟龙输送器6旋转以带动输料外筒4内的谷物螺旋运动,从而将谷物输送至下米仓8中,下米仓8中的谷物利用高度差经柔性输米管19流入内胆31内。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饭煲还包括封口板9,封口板9设于输料外筒4的输料出口,用于控制输料出口的打开与闭合。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饭煲还包括出料筒7,出料筒7与输料外筒4连通,出料筒7作为出料通道,出料筒7提供输料出口,封口板9设于出料筒7的输料出口。当然,本技术的电饭煲可以不设置出料筒7,输料外筒4直接提供输料出口,封口板9设于输料外筒4的输料出口。可以理解的是,电饭煲还包括第三电磁阀10。第三电磁阀10与封口板9连接,用于控制封口板9的打开和闭合。具体地,打开第三电磁阀10,封口板9打开,从而实现输料外筒4将米仓2内的谷物输送至下米仓8内。
    42.输送水系统包括第二进水管15、第三进水管18和柔性输水管25,第二进水管15和第三进水管18均与柔性输水管25连通,柔性输水管25与内胆31连通,用于向内胆31输水。可以理解的是,电饭煲还包括第一阀门16,第一阀门16设于第二进水管15上,用于控制第二进水管15的导通与关闭。第二进水管15与加压水泵连接,利用加压水泵对输入的水进行加压形成高压水,打开第一阀门16,从第二进水管15输入高压水,输入的高压水通过柔性输水管25进入内胆31,利用水压可以用来清洗内胆31。可以理解的是,电煲饭还包括第二阀门17,第二阀门17设于第三进水管18上,打开第二阀门17,通过第三进水管18输入水,输入的水通过柔性输水管25进入内胆31,可以与输入到内胆31的谷物混合,用来浸泡和蒸煮谷物,也可以用来清洗浸泡和清洗内胆31。
    43.上述谷物可以为:稻米、小米、黑稻米、黑豆或者红豆等,本技术不限定谷物的具体种类。
    44.本技术中,通过第二进水管15输入高压水,高压水的水压较大,可以对内胆进行高压清洗,如可以清洗顽固污渍,这提高了内胆的清洗效果。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高压水的压力大于5.0mpa。
    45.本技术中从第一进水管37进入内胆31的清洗液与从第二进水管15进入内胆31的高压水均可以对内胆31进行清洗,这使得内胆31的清洗效果更好。
    46.输送气系统包括进气管12、出气管14和柔性输气管20,进气管12和出气管14均与柔性输气管20连通,柔性输气管20与内胆31连通,用于向内胆31内输气,或者用于将内胆31内的气体排出。可以理解的是,电饭煲还包括第三阀门11,第三阀门11设于进气管12上,用于控制进气管12的导通与关闭。进气管12与气泵连接,利用气泵输入高压气,使用时,打开第三阀门11,从进气管12输入高压气,高压气沿着柔性输气管20喷向内胆31,高压气的压力可以对内胆31中的谷物进行淘洗,也可以用于对内胆31中的谷物和水进行混合均匀。在一些实施例中,高压气的压力大于101.325kpa。可以理解的是,电饭煲还包括第四阀门13,第四阀门13设于出气管14上,用于控制出气管14的开启和关闭,煮饭结束后,打开第四阀门13,内胆31内的气体从出气管14排出。
    47.在第一进水管37输入的清洗液对内胆31进行初步清洗后,可以开启第一阀门16,从第二进水管15输入高压水,开启第三阀门11,从进气管12输入高压气,利用输入的高压水和高压气对内胆31进行进一步清洗,以提高对内胆31的清洁效果。
    48.在一些实施例中,电饭煲还包括多功能气嘴28,多功能水嘴28设于柔性输气管20朝向内胆31的一端,用于向内胆31喷气。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功能气嘴28包括第一控制器和第一外壳,所述第一外壳的周边设有全向的喷气孔,第一控制器用于控制喷气的气压力和方向,能够调整单向与旋转进行喷气。
    49.在一些实施例中,电饭煲还包括多功能水嘴29,多功能水嘴29设于柔性输水管25朝向内胆31的一端,用于向内胆31喷水。利用多功能水嘴29可以对内胆31内的谷物进行淘洗,也可以对内胆31进行喷水清洗。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功能水嘴29包括第二控制器和第二外壳,所述第二外壳的周边设有全向的喷水孔,第二控制器用于控制喷水的水压力和水向,能够调整单向与旋转进行喷水。
    50.在一些实施例中,电饭煲还包括第四电磁阀21、第五电磁阀22和第六电磁阀26,第四电磁阀21设于柔性输米管19上,用于控制柔性输米管19的开启和关闭,进而用于控制谷物的输入。第五电磁阀22设于柔性输气管20上,用于控制柔性输气管20的开启和关闭,进而用于控制气体的输入。第六电磁阀26设于柔性输水管25上,用于控制柔性输水管25的开启和关闭,进而控制水的输入。
    51.在一些实施例中,电饭煲还包括:入米口紧固套件23、入气口紧固套件24以及入水紧固套件27。入米口紧固套件23套设于柔性输米管19上,用于紧固柔性输米管19。入气口紧固套件24套设于柔性输气管20上,用于紧固柔性输气管20。入水紧固套件27套设于柔性输水管25上,用于柔性输水管25。
    52.在一些实施例中,电饭煲还包括电饭锅盖30,电饭锅盖30用于盖合内胆31,柔性输米管19、柔性输水管25和柔性输气管20穿设电饭锅盖30,并与所述内胆31连通。
    53.在一些实施例中,电饭煲还包括外壳32,外壳32收容内胆31和加热部件33。
    54.在一些实施例中,电饭煲还包括脚座43,脚座43与外壳32连接。电饭煲置于支撑面
    上时,脚座43支撑外壳32,使得外壳32与支撑面之间留有空隙,利于电饭煲散热。
    55.在一些实施例中,电饭煲还包括排水口坚固套件36,排水口坚固套件36固定在排水与排气系统与内胆31的连通处,用于紧固和密封连通处。在一些实施例中,排水口坚固套件36包括法兰361、硅胶密封圈362和螺母363,螺母363穿过硅胶密封圈362伸入在法兰361的法兰孔内,以将硅胶密封圈362固定连接在内胆31上。利用硅胶密封圈对内胆和排水与排气系统连通处进行密封,避免漏液和漏气。
    56.在一些实施例中,电饭煲还包括plc控件器,plc控件器包括控制线路板、米量探测感应器以及输送米水气系统程序,米量探测感应器用于感应内胆内的谷物量,产生感应结果并将感应结果传送控制线路板,控制线路板根据感应结果控制输送米水气系统程序以分别控制米仓与输送米系统、输送水系统和输送气系统。电饭煲通过使用plc控件器,能够实现智能自动化煮饭过程。当需要向内胆31内投入谷物时,plc控件器控制米仓与输送米系统启动,以使得谷物输送至内胆31内;当谷物量达到预设值需要加入水或者需要利用水清洗内胆31时,plc控件器控制输送水系统启动,使得水输入至内胆31内,当需要利用高压气对内胆31进行清洗或者需要利用高压气对内胆31内的谷物进行淘洗时,plc控件器控制输送气系统,向内胆31内输送高压气,或者需要对内胆31内的气体进行排出时,plc控件器控制输送气系统启动,将内胆31内的气体从出气管14中排出。
    57.在一些实施例中,电饭煲还包括全自动输送米水气系统箱1,全自动输送米水气系统箱1中收容plc控件器、米仓2、输料外筒4、电机5、下米仓8、进气管12、出气管14、第二进水管15和第三进水管18。
    58.在一些实施例中,电饭煲还包括外箱盖3,外箱盖3盖合在全自动输送米水气系统箱1上。
    59.在一些实施例中,电饭煲设置有定量键,定量键与plc控件器连接,plc控件器通过控制米仓与输送米系统来控制输入的谷物量,以及控制输入水系统来控制输入的水量,进而实现对谷物量、谷物与水配比等参数的设定。在一些实施例中,电饭煲还可以设置煮饭键,煮饭键与加热部件33连接,用于控制对内胆31加热的开启及加热时间。在一些实施例中,电饭煲还可以设定清洗键,清洗键和排水与排气系统、输入水系统和输入气系统连接,排水与排气系统能够通过控制第一进水管37输入清洗液,进而实现对电饭煲的内胆31进行清洗,输入水系统能够通过控制第二进水管15输入高压水,利用高压水的水压实现对电饭煲的内胆31进行清洗,输入气系统能够通过控制进气管12输入高压气,利用高压气的压力能够促进清洗内胆31内溶液快速排出,从而实现对内胆31的辅助清洗,通过控制选择第一进水管37输入清洗液或者选择第二进水管15输入高压水,实现清洗方式的选择。可以理解的是,可以通过控制加热部件33的开启时间来预设电饭煲进行定时煮饭,在电饭煲上设置数显界面,可设定一餐或多天多餐程序。可以理解的是,可以通过控制加热部件33的加热时间来设定吃饭时间,通过控制柔性输米管19输入至内胆31的谷物量来设定饭量,通过控制柔性输水管25输入的水量来控制谷物蒸煮的软硬度、干湿性。通过控制第一进水管37输入清洗液的时机来设定盛完饭后是进行保存还是进行洗锅,在输入清洗液进行清洗后,控制驱动电机40驱动封口顶杆35朝向容纳空间311移动使得清洗后的清洗液从出水管42排出,通过控制驱动电机40的工作时机可以设定清洗液的浸泡时间。可以理解的是,可以在电饭煲上设置wify组件,wify组件电性连接plc控件器,通过设置wify组件接收外部信号,如通
    过接收手机或电脑的信号,实现对plc控件器的控制,进而实现对电饭煲进行程序参数设定。定量键为确认所需要的谷物量与水量的按键,即,根据人数,定量键可以确认内胆内所需要的谷物量与水量。清洗键可以为控制清洗内胆的按键,即洗锅键。
    60.可以理解的是,可以在电饭煲上设置指示灯或提醒信息方式,以对使用人员进行通知,如设置米量指示灯,利用传感器感应米仓2内的米量来对应显示不同的指示灯颜色,例如设定米量指示灯显示绿灯表示正常,米量指示灯显示黄灯表示米量少提醒需要买米或加米,米量指示灯显示红灯表示不够米煮预定饭量,需暂停待补充米。可以通过与手机或电脑连接,发送相关信息提醒。
    61.在一些实施例中,使用电饭煲进行煮饭的过程为:
    62.1.洗锅。打开第一阀门16,从第二进水管15输入高压水,如高压水的持续输入时间可以为10秒,对内胆31进行清洗一次。开启顶杆驱动电机40和第二电磁阀41,顶杆驱动电机40驱动封口顶杆35朝向容纳空间311的方向移动,封口顶杆35与孔位312的内表面形成的流道与容纳空间311连通,清洗后的高压水沿着流道流出并从出水管42排出。排水后,顶杆驱动电机40驱动封口顶杆35背离容纳空间311的方向移动,使得封口顶杆35与内胆31上的孔位312卡合。
    63.2.量米、输送米与淘米。启动电机5,带动蛟龙输送器6运转,打开第三电磁阀10使得封口板9打开,米仓2中储存的谷物随着蛟龙输送器6的旋转而螺旋上升,然后被输送至下米仓8中。打开第四电磁阀21,下米仓8中的谷物利用高度差经柔性输米管19流入内胆31内。打开第一阀门16,从第二进水管15输入水,输入的水用来淘洗谷物,同时打开第三阀门11,从进气管12输入高压气,用于利用从第二进水管15输入的水对内胆31中的谷物进行淘洗。淘洗结束后,开启顶杆驱动电机40和第二电磁阀41,顶杆驱动电机40驱动封口顶杆35朝向容纳空间311的方向移动,封口顶杆35与孔位312的内表面形成的流道与容纳空间311连通,淘洗后的水沿着流道流出并从出水管42排出。排水后,顶杆驱动电机40驱动封口顶杆35背离容纳空间311的方向移动,使得封口顶杆35与内胆31上的孔位312卡合。本示例中谷物为米。
    64.3.泡米。打开第二阀门17,从第三进水管18加入用于熬煮米的水,根据需求控制加入的水量与内胆31内米量呈一定配比,浸泡米一定时间,如可以浸泡10分钟。
    65.4.煮饭。利用加热部件33对内胆31进行加热,煮饭开启,打开第四阀门13,熬煮过程中产生的水气从出气管14排出。在一些示例中,以柴火焖饭标准,约30分钟后完成。
    66.5.安全开盖。自然放置一段时间,如自然放置10分钟,与进气管1连接的气泵附带气压计,当气压计到达设定值时,电饭锅盖30上设置的指示绿灯亮,表示可以安全开盖,可以盛饭了。
    67.6.洗锅。设有清洗键或自动定时洗。预设一段时间后自动洗锅。控制打开第二阀门17,利用第三进水管18输入的水作为洗锅水,洗锅水的水量根据饭量进行适配,浸泡一段时间,如浸泡30分钟后,顶杆驱动电机40驱动封口顶杆35朝向容纳空间311的方向移动,封口顶杆35与孔位312的内表面形成的流道与容纳空间311连通,封口顶杆35带动滤网34移动,同时打开第三阀门11,从进气管12向内胆31输入高压气,加压使得洗锅水从出水管42排出。关闭第二电磁开关阀41,打开第一电磁阀38,利用第一进水管37输入的清洗液对滤网34和底部管道进行清洗,然后再利用进气管12输入的高压气、第二进水管15输入的高压水对内
    胆31进行全清洗,连续二次,最后打开所有阀门,利用高压气进行风干清洁。
    68.7.消毒。利用加热部件33对电饭煲进行加热至一定温度,打开所有电磁阀门和阀门,烘干整个系统,至设定时间关闭。
    69.8.至预定的下一煮饭时段,重复上述煮饭过程。
    70.上述煮饭流程通过plc控件器进行控制,实现了电饭煲煮饭及前后工作的全自动功能,输送水系统和输送气系统的结合使用,使淘米、洗锅、清洁三个工作高效与完善,全自动输送米水气系统箱内结构紧凑,控制设置简洁,使用方便。
    71.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电饭煲,其特征在于,包括:电饭煲煮饭功能组件,具有内胆,所述内胆内形成有容纳空间,所述内胆上设有孔位,所述孔位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排水与排气系统,包括第一进水管与出水管,所述第一进水管以及所述出水管均与所述内胆连通,所述第一进水管用于向所述内胆内输入清洗液,所述出水管用于将清洗内胆后的所述清洗液排出;封口顶杆,穿过所述孔位伸入所述容纳空间内,且卡合在所述孔位上,所述封口顶杆与所述孔位的内表面之间形成流道;顶杆驱动电机,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外,且与所述封口顶杆连接,所述顶杆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封口顶杆朝向或背离所述容纳空间移动,以使得所述流道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或隔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的内表面包括底面,所述孔位贯穿所述底面,所述底面环绕所述孔位的部分为倾斜表面,所述封口顶杆卡合在所述倾斜表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饭煲还包括滤网,所述滤网包括滤网面和滤网支架,所述滤网面具有网孔,所述滤网面的周缘设有凸缘,所述内胆具有内胆凹位,所述凸缘与所述内胆凹位卡合,所述封口顶杆具有圆孔,所述滤网支架嵌合在所述圆孔内。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饭煲还包括:米仓与输送米系统,包括下米仓和连通于所述下米仓的柔性输米管,所述柔性输米管与所述内胆连通,所述柔性输米管用于向所述内胆输送谷物;输送水系统,包括柔性输水管,所述柔性输水管与所述内胆连通,用于向所述内胆内输水,输送气系统,包括柔性输气管,所述柔性输气管与所述内胆连通,用于向所述内胆内输气,或者用于将所述内胆内的气体排出。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饭煲还包括:米仓和输料外筒,所述输料外筒连通所述米仓与所述下米仓,所述输料外筒用于将所述米仓内储存的谷物输送到所述下米仓内。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饭煲还包括:蛟龙输送器,所述蛟龙输送器设于所述输料外筒内,所述蛟龙输送器旋转以带动所述谷物螺旋运动,以使得所述谷物进入所述下米仓内。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饭煲还包括:封口板,所述封口板设于所述输料外筒的输料出口,所述封口板用于控制所述输料出口的打开与闭合。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饭煲还包括第二进水管,所述第二进水管与所述柔性输水管连通,用于输送高压水。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饭煲还包括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与所述柔性输气管连通,用于输送高压气;所述电饭煲还包括:多功能水嘴,所述多功能水嘴设于所述柔性输水管朝向所述内胆的一端,用于向所述内胆喷水;所述电饭煲还具有电饭锅盖,所述电饭锅盖用于盖合所述内胆,所述柔性输米管、所述柔性输水管和所述柔性输气管穿设所述电饭锅盖,并与所述内胆连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饭煲,包括:电饭煲煮饭功能组件,具有内胆,内胆内形成有容纳空间,内胆上设有孔位,孔位与容纳空间连通;排水与排气系统,包括第一进水管与出水管,第一进水管以及出水管均与内胆连通,第一进水管用于向内胆内输入清洗液,出水管用于将清洗内胆后的清洗液排出;封口顶杆,穿过孔位伸入容纳空间内,且卡合在孔位上,封口顶杆与孔位的内表面之间形成流道;顶杆驱动电机,位于容纳空间外,且与封口顶杆连接,顶杆驱动电机用于驱动封口顶杆朝向或背离容纳空间移动,以使得流道与容纳空间连通或隔断。封口顶杆朝向内胆的容纳空间移动,从第一进水管中输入的清洗液能够进入到内胆的容纳空间内,从而实现了对电饭煲的自动清洗。的自动清洗。的自动清洗。


    技术研发人员:钟远强 李秀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大京中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12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565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