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碳酸甲乙酯杂质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3-03-14  135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碳酸甲乙酯生产辅助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控制碳酸甲乙酯杂质的装置。


    背景技术:

    2.碳酸甲乙酯和碳酸二乙酯是锂电池溶剂的基本溶剂,尤其是高品质产品备受市场青睐,要求碳酸甲乙酯和碳酸二乙酯生产过程进行全面监控,采取更加安全环保、清洁的生产方式。但受工艺技术以及条件的限制,碳酸甲乙酯和碳酸二乙酯反应精馏过程中以及在原料方面都会产生影响产品品质和质量的杂质,这些杂质的出现,会直接影响到锂电池的稳定性,是市场所不能接受的,因此控制碳酸甲乙酯和碳酸二乙酯中的杂质是提高高品质的关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控制碳酸甲乙酯杂质的装置,一方面从原料源头上进行杂质的处理;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现有工艺条件对产生的杂质进行外切,从而达到控制杂质的目的。
    4.本实用新型提到的一种控制碳酸甲乙酯杂质的装置,其技术方案是:包括第一精馏塔(t1)、第二精馏塔(t2)、过滤器(a1)、乙醇储罐(a2)、碳酸二甲酯缓冲罐(a3)、催化剂罐(a4)、第一再沸器(a101)、第二再沸器(a102)、第一回流罐(d101)、第二回流罐(d102)、第三回流罐(d201)、共储罐(d202)、半成品缓冲罐(d203ab),所述第一精馏塔(t1)中部设有进料口,碳酸二甲酯缓冲罐(a3)的顶部连通乙醇储罐(a2)和催化剂罐(a4);所述第一精馏塔(t1)的顶部通过管线连接到第一冷凝器(c101),第一冷凝器(c101)的出口通过管线连接到第一回流罐(d101),所述第一精馏塔(t1)的侧线通过管线连接到第二回流罐(d102);所述的第一精馏塔(t1)的底部通过管线连接到第二精馏塔(t2)的进料口;所述第二精馏塔(t2)的底部通过管线连接到共储罐(d202),所述第二精馏塔(t2)的顶部通过管线连接第二冷凝器(c102),第二冷凝器(c102)的出口连接第三回流罐(d201),第二精馏塔(t2)的侧线通过管线连接到半成品缓冲罐(d203ab)。
    5.优选的,上述的第一回流罐(d101)的底部通过管线和第三循环泵(b103)连通到第二回流罐(d102),且与第一精馏塔(t1)的侧线的管线连通。
    6.优选的,上述的第一精馏塔(t1)的进料口通过管线连接过滤器(a1),过滤器(a1)的入口通过管线连接碳酸二甲酯缓冲罐(a3),碳酸二甲酯缓冲罐(a3)的顶部连通乙醇储罐(a2)和催化剂罐(a4)。
    7.优选的,上述的第一精馏塔(t1)的底部设有第一再沸器(a101),所述的第二精馏塔(t2)的底部设有第二再沸器(a102)。
    8.优选的,上述的第一精馏塔(t1)的底部通过管线和第一循环泵(b101)连通到第二精馏塔(t2)的进料口。
    9.优选的,上述的第一精馏塔(t1)的侧线的管线上设有第一阀门(d1),第二回流罐(d102)的主管线上设有第二阀门(d2),第三循环泵(b103)的管线上设有第三阀门(d3)。
    10.优选的,上述的半成品缓冲罐(d203ab)通过管线连接到emc精馏塔(t3),emc精馏塔(t3)的侧线通过管线连接emc储罐(e)。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首先,本实用新型通过提高原料的控制指标,结合过滤器,从原料的源头进行杂质控制;
    12.2、通过碳酸甲乙酯的第二精馏塔将塔内物料间歇性的外切至共储罐,从而达到控制系统里轻组分杂质的目的;
    13.3、一方面,碳酸甲乙酯的第一精馏塔回流后,保持回流罐液位30%的液位进行采轻,采轻一小时后停止采轻;保持回流量不变,待第一回流罐液位上涨60%后开启采轻直至第一回流罐液位降至30%停止采轻,同一操作进行5次后稳定保持第一回流罐30%液位稳定采轻,直至塔顶合格出料从而控制产品中轻组分杂质;另一方面,碳酸甲乙酯的第一精馏塔和第二精馏塔停蒸后将塔釜物料处理至共储罐d202,从而达到控制产品中重组分杂质的目的。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连接示意图;
    15.图2是实施例2的连接示意图;
    16.图1-2中:第一精馏塔t1、第二精馏塔t2、过滤器a1、乙醇储罐a2、碳酸二甲酯缓冲罐a3、催化剂罐a4、第一再沸器a101、第二再沸器a102、第一循环泵b101、第二循环泵b102、第一冷凝器c101、第二冷凝器c102、第一回流罐d101、第二回流罐d102、第三回流罐d201、共储罐d202、半成品缓冲罐d203ab、第三循环泵b103、第四循环泵b104、第一阀门d1、第二阀门d2、第三阀门d3、emc精馏塔t3、emc储罐e。
    具体实施方式
    1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18.实施例1,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到的一种控制碳酸甲乙酯杂质的装置,包括第一精馏塔t1、第二精馏塔t2、过滤器a1、乙醇储罐a2、碳酸二甲酯缓冲罐a3、催化剂罐a4、第一再沸器a101、第二再沸器a102、第一回流罐d101、第二回流罐d102、第三回流罐d201、共储罐d202、半成品缓冲罐d203ab,所述第一精馏塔t1中部设有进料口,碳酸二甲酯缓冲罐a3的顶部连通乙醇储罐a2和催化剂罐a4;所述第一精馏塔t1的顶部通过管线连接到第一冷凝器c101,第一冷凝器c101的出口通过管线连接到第一回流罐d101,所述第一精馏塔t1的侧线通过管线连接到第二回流罐d102;所述的第一精馏塔t1的底部通过管线连接到第二精馏塔t2的进料口;所述第二精馏塔t2的底部通过管线连接到共储罐d202,所述第二精馏塔t2的顶部通过管线连接第二冷凝器c102,第二冷凝器c102的出口连接第三回流罐d201,第二精馏塔t2的侧线通过管线连接到半成品缓冲罐d203ab。
    19.其中,上述的第一回流罐d101的底部通过管线和第三循环泵b103连通到第二回流罐d102,且与第一精馏塔t1的侧线的管线连通。
    20.另外,上述的第一精馏塔t1的进料口通过管线连接过滤器a1,过滤器a1的入口通过管线连接碳酸二甲酯缓冲罐a3,碳酸二甲酯缓冲罐a3的顶部连通乙醇储罐a2和催化剂罐a4。
    21.进一步的,上述的第一精馏塔t1的底部设有第一再沸器a101,所述的第二精馏塔t2的底部设有第二再沸器a102。
    22.优选的,上述的第一精馏塔t1的底部通过管线和第一循环泵b101连通到第二精馏塔t2的进料口。
    23.优选的,上述的第一精馏塔t1的侧线的管线上设有第一阀门d1,第二回流罐d102的主管线上设有第二阀门d2,第三循环泵b103的管线上设有第三阀门d3。
    24.优选的,上述的半成品缓冲罐d203ab通过管线连接到emc精馏塔t3,emc精馏塔t3的侧线通过管线连接emc储罐e。
    25.本实用新型使用时,
    26.碳酸二甲酯、乙醇和催化剂混合后经过过滤器再送入第一精馏塔t1的中部,第一精馏塔t1的塔釜的物料通过再沸器进行加热,反应中产生的甲醇与反应物碳酸二甲酯形成共沸物进入到塔顶的第一冷凝器c101中,经过第一冷凝器c101后,甲醇与碳酸二甲酯冷凝下来成为液体,通过第三循环泵b103送入第二回流罐d102,然后,通过调整阀门,再将一部分送回到第一精馏塔t1的上部。第一精馏塔t1的底部通过第一循环泵b101将碳酸甲乙酯混合物料送入到第二精馏塔t2,第二精馏塔t2经过第二再沸器继续加热后,侧线生成粗品碳酸甲乙酯,被第四循环泵b104送入到半成品缓冲罐d203ab,半成品缓冲罐d203ab再通过管线将粗品碳酸甲乙酯送入emc精馏塔t3进行精馏,从而获得高纯度的碳酸甲乙酯,通过侧线进入emc储罐e。
    27.还需要说明的是:
    28.1、本实用新型通过提高原料的控制指标,从原料的源头进行杂质控制;
    29.2、通过碳酸甲乙酯的第二精馏塔t2将塔内物料间歇性的外切至共储罐d202,从而达到控制系统里轻组分杂质的目的;
    30.3、

    碳酸甲乙酯的第一精馏塔回流后,保持回流罐液位30%的液位进行采轻,采轻一小时后停止采轻;保持回流量不变,待第一回流罐液位上涨60%后开启采轻直至第一回流罐液位降至30%停止采轻,同一操作进行5次后稳定保持第一回流罐30%液位稳定采轻,直至塔顶合格出料从而控制产品中轻组分杂质;

    碳酸甲乙酯的第一精馏塔和第二精馏塔停蒸后将塔釜物料处理至共储罐d202,从而达到控制产品中重组分杂质的目的;
    31.4、定时定量的对碳酸甲乙酯连续生产系统中的第二精馏塔t2釜物料进行处理,将物料处理至共储罐d202,从而达到控制碳酸甲乙酯中重组分杂质的目的;第一精馏塔t1顶连续稳定的采轻,可以控制碳酸甲乙酯中轻组分;
    32.5、保证碳酸甲乙酯整个生产过程及产品储存都在氮气密闭系统内进行。
    33.实施例2,参照图2,本实用新型提到的一种控制碳酸甲乙酯杂质的装置,包括第一精馏塔t1、第二精馏塔t2、过滤器a1、乙醇储罐a2、碳酸二甲酯缓冲罐a3、催化剂罐a4、第一再沸器a101、第二再沸器a102、第一回流罐d101、第二回流罐d102、第三回流罐d201、共储罐d202、半成品缓冲罐d203ab,所述第一精馏塔t1中部设有进料口,碳酸二甲酯缓冲罐a3的顶部连通乙醇储罐a2和催化剂罐a4;所述第一精馏塔t1的顶部通过管线连接到第一冷凝器
    c101,第一冷凝器c101的出口通过管线连接到第一回流罐d101,所述第一精馏塔t1的侧线通过管线连接到第二回流罐d102;所述的第一精馏塔t1的底部通过管线连接到第二精馏塔t2的进料口;所述第二精馏塔t2的底部通过管线连接到共储罐d202,所述第二精馏塔t2的顶部通过管线连接第二冷凝器c102,第二冷凝器c102的出口连接第三回流罐d201,第二精馏塔t2的侧线通过管线连接到半成品缓冲罐d203ab。
    34.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是:上述的第一精馏塔t1的进料口通过管线连接碳酸二甲酯缓冲罐a3,碳酸二甲酯缓冲罐a3的顶部连通乙醇储罐a2和催化剂罐a4。
    35.本实用新型可通过

    碳酸甲乙酯的第一精馏塔回流后,保持回流罐液位30%的液位进行采轻,采轻一小时后停止采轻;保持回流量不变,待第一回流罐液位上涨60%后开启采轻直至第一回流罐液位降至30%停止采轻,同一操作进行5次后稳定保持第一回流罐30%液位稳定采轻,直至塔顶合格出料从而控制产品中轻组分杂质;

    碳酸甲乙酯的第一精馏塔和第二精馏塔停蒸后将塔釜物料处理至共储罐d202,从而达到控制产品中重组分杂质的目的。
    36.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能利用上述阐述的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加以修改或将其修改为等同的技术方案。因此,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进行的任何简单修改或等同变换,尽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控制碳酸甲乙酯杂质的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第一精馏塔(t1)、第二精馏塔(t2)、过滤器(a1)、乙醇储罐(a2)、碳酸二甲酯缓冲罐(a3)、催化剂罐(a4)、第一再沸器(a101)、第二再沸器(a102)、第一回流罐(d101)、第二回流罐(d102)、第三回流罐(d201)、共储罐(d202)、半成品缓冲罐(d203ab),所述第一精馏塔(t1)中部设有进料口,碳酸二甲酯缓冲罐(a3)的顶部连通乙醇储罐(a2)和催化剂罐(a4);所述第一精馏塔(t1)的顶部通过管线连接到第一冷凝器(c101),第一冷凝器(c101)的出口通过管线连接到第一回流罐(d101),所述第一精馏塔(t1)的侧线通过管线连接到第二回流罐(d102);所述的第一精馏塔(t1)的底部通过管线连接到第二精馏塔(t2)的进料口;所述第二精馏塔(t2)的底部通过管线连接到共储罐(d202),所述第二精馏塔(t2)的顶部通过管线连接第二冷凝器(c102),第二冷凝器(c102)的出口连接第三回流罐(d201),第二精馏塔(t2)的侧线通过管线连接到半成品缓冲罐(d203ab)。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碳酸甲乙酯杂质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回流罐(d101)的底部通过管线和第三循环泵(b103)连通到第二回流罐(d102),且与第一精馏塔(t1)的侧线的管线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或2 所述的一种控制碳酸甲乙酯杂质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精馏塔(t1)的进料口通过管线连接过滤器(a1),过滤器(a1)的入口通过管线连接碳酸二甲酯缓冲罐(a3),碳酸二甲酯缓冲罐(a3)的顶部连通乙醇储罐(a2)和催化剂罐(a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碳酸甲乙酯杂质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精馏塔(t1)的底部设有第一再沸器(a101),所述的第二精馏塔(t2)的底部设有第二再沸器(a10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控制碳酸甲乙酯杂质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精馏塔(t1)的底部通过管线和第一循环泵(b101)连通到第二精馏塔(t2)的进料口。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控制碳酸甲乙酯杂质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精馏塔(t1)的侧线的管线上设有第一阀门(d1),第二回流罐(d102)的主管线上设有第二阀门(d2),第三循环泵(b103)的管线上设有第三阀门(d3)。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控制碳酸甲乙酯杂质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半成品缓冲罐(d203ab)通过管线连接到emc精馏塔(t3),emc精馏塔(t3)的侧线通过管线连接emc储罐(e)。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碳酸甲乙酯杂质的装置。其技术方案是:第一精馏塔中部设有进料口,碳酸二甲酯缓冲罐的顶部连通乙醇储罐和催化剂罐;第一精馏塔的顶部通过管线连接到第一冷凝器,出口通过管线连接到第一回流罐,第一精馏塔的侧线通过管线连接到第二回流罐;第一精馏塔的底部通过管线连接到第二精馏塔的进料口;所述第二精馏塔的底部通过管线连接到共储罐,所述第二精馏塔的顶部通过管线连接第二冷凝器,第二冷凝器的出口连接第三回流罐,第二精馏塔的侧线通过管线连接到半成品缓冲罐。有益效果是:通过连续的对回流罐采轻,从而控制产品中轻组分杂质;另外,停蒸后将塔釜物料处理至共储罐,从而达到控制产品中重组分杂质的目的。质的目的。质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李杰 刘志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营石大胜华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17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566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