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西红柿双砧木嫁接用光照调节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专利查询2022-07-07  114



    1.本发明涉及植物光照调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西红柿双砧木嫁接用光照调节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2.砧木是指嫁接繁殖时承受接穗的植株。砧木可以是整株果树,也可以是树体的根段或枝段,有固定、支撑接穗,并与接穗愈合后形成植株生长、结果的作用。砧木是果树嫁接苗的基础,它嫁接亲合性好,苗木寿命长,也容易培植。双砧木就是采用两种承受接穗的植株同时嫁接一个苗木,两种砧木作为承穗基础能够为嫁接的苗木提供更丰富且优良的生长条件。
    3.在使用双砧木进行西红柿苗木嫁接的过程中,由于双砧木的生长习性不同,其对于光照和土壤的温湿度的要求都不同,因此在进行培育的过程中需要有针对性地培育两组砧木,但是现有的技术中对于双砧木嫁接的西红柿在培育的过程中不存在对光照方面进行调节,导致双砧木嫁接的西红柿的生长时并不能达到一个最佳的条件。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西红柿双砧木嫁接用光照调节方法及系统,能够根据双砧木嫁接的西红柿苗木的生长情况进行光照调节,以解决现有的嫁接西红柿生长过程中光照不足导致生长存在很多短板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西红柿双砧木嫁接用光照调节方法,所述调节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6.步骤a,采集双砧木嫁接的西红柿苗木的生长信息;将双砧木嫁接的西红柿苗木分为前期生长阶段、中期生长阶段以及后期生长阶段;将双砧木分别划分为第一砧木以及第二砧木;
    7.在前期生长阶段中采集第一砧木生长土壤内的温度和湿度,并分别标记为第一温度和第一湿度;采集第二砧木生长土壤内的温度和湿度,并分别标记为第二温度和第二湿度;采集西红柿苗木靠近第一砧木一侧的第一叶片密度以及靠近第二砧木一侧的第二叶片密度;
    8.分别对第一叶片区域和第二叶片区域的光照量进行获取,并分别标记为第一光照量和第二光照量;
    9.步骤b,对获取到的生长信息进行处理,得到光照调节参数;
    10.步骤c,再基于光照调节参数进行光照量的调节。
    11.进一步地,所述步骤a还包括步骤a1,所述步骤a1包括:通过叶片密度采集器先获取西红柿苗木的叶片图片,将图片内西红柿苗木的叶片生长边界依次进行连接获得西红柿苗木的轮廓区域,再获取轮廓区域内西红柿苗木的主干中心,对第一砧木的生长区域和第二砧木的生长区域的两侧边界画出两条外围参考平行线,经过西红柿苗木的主干中心画一
    条与两侧外围参考平行线相平行的直线;
    12.将经过主干中心的直线的两侧的轮廓区域靠近第一砧木的区域划定为第一叶片区域,将靠近第二砧木的区域划定为第二叶片区域;
    13.分别获取第一叶片区域内的叶片覆盖面积和第二叶片区域内的叶片覆盖面积,通过叶片覆盖面积分别对比各自对应的叶片区域得到第一叶片密度和第二叶片密度。
    14.进一步地,所述步骤b还包括步骤b1,所述步骤b1包括:将前期生长阶段采集到的第一温度、第一湿度、第一叶片密度以及第一光照量代入第一叶片前期生长公式中求得第一叶片前期光照调节量;
    15.将中期生长阶段采集到的第一温度、第一湿度、第一叶片密度以及第一光照量代入第一叶片中期生长公式中求得第一叶片中期光照调节量;
    16.将后期生长阶段采集到的第一温度、第一湿度、第一叶片密度以及第一光照量代入第一叶片后期生长公式中求得第一叶片后期光照调节量;
    17.再将前期生长阶段采集到的第二温度、第二湿度、第二叶片密度以及第二光照量代入第二叶片前期生长公式中求得第二叶片前期光照调节量;
    18.将中期生长阶段采集到的第二温度、第二湿度、第二叶片密度以及第二光照量代入第二叶片中期生长公式中求得第二叶片中期光照调节量;
    19.将后期生长阶段采集到的第二温度、第二湿度、第二叶片密度以及第二光照量代入第二叶片后期生长公式中求得第二叶片后期光照调节量。
    20.进一步地,所述步骤c还包括步骤c1,所述步骤c1包括:在前期生长阶段中通过第一叶片前期光照调节量和第二叶片前期光照调节量分别对第一叶片区域和第二叶片区域的光照量进行调节;
    21.在中期生长阶段中通过第一叶片前期光照调节量和第二叶片前期光照调节量分别对第一叶片区域和第二叶片区域的光照量进行调节;
    22.在后期生长阶段中通过第一叶片前期光照调节量和第二叶片前期光照调节量分别对第一叶片区域和第二叶片区域的光照量进行调节。
    23.一种西红柿双砧木嫁接用光照调节系统,所述调节系统包括生长信息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以及光照调节模块;
    24.所述生长信息采集模块与数据处理模块相连接,所述生长信息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双砧木嫁接的西红柿苗木的生长信息,并将生长信息传输至数据处理模块;
    25.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对获取到的生长信息进行处理,得到光照调节参数;
    26.所述光照调节模块与数据处理模块相连接,所述光照调节模块用于基于光照调节参数进行光照量的调节。
    27.进一步地,所述生长信息采集模块包括生长采集单元,所述生长采集单元包括第一温湿度采集器、第二温湿度采集器以及叶片密度采集器;所述生长采集单元配置有生长采集策略,所述生长采集策略包括:将双砧木嫁接的西红柿苗木分为前期生长阶段、中期生长阶段以及后期生长阶段;将双砧木分别划分为第一砧木以及第二砧木;
    28.在前期生长阶段中通过第一温湿度采集器采集第一砧木生长土壤内的温度和湿度,并分别标记为第一温度和第一湿度;通过第二温湿度采集器采集第二砧木生长土壤内的温度和湿度,并分别标记为第二温度和第二湿度;通过叶片密度采集器分别采集西红柿
    苗木靠近第一砧木一侧的第一叶片密度以及靠近第二砧木一侧的第二叶片密度;
    29.所述生长信息采集模块还包括光照采集单元,所述光照采集单元配置有光照采集策略,所述光照采集策略包括:分别对第一叶片区域和第二叶片区域的光照量进行获取,并分别标记为第一光照量和第二光照量。
    30.进一步地,所述西红柿苗木的叶片密度的具体换算方法为:通过叶片密度采集器先获取西红柿苗木的叶片图片,将图片内西红柿苗木的叶片生长边界依次进行连接获得西红柿苗木的轮廓区域,再获取轮廓区域内西红柿苗木的主干中心,对第一砧木的生长区域和第二砧木的生长区域的两侧边界画出两条外围参考平行线,经过西红柿苗木的主干中心画一条与两侧外围参考平行线相平行的直线;
    31.将经过主干中心的直线的两侧的轮廓区域靠近第一砧木的区域划定为第一叶片区域,将靠近第二砧木的区域划定为第二叶片区域;
    32.分别获取第一叶片区域内的叶片覆盖面积和第二叶片区域内的叶片覆盖面积,通过叶片覆盖面积分别对比各自对应的叶片区域得到第一叶片密度和第二叶片密度。
    33.进一步地,所述数据处理模块配置有数据处理策略,所述数据处理策略包括:将前期生长阶段采集到的第一温度、第一湿度、第一叶片密度以及第一光照量代入第一叶片前期生长公式中求得第一叶片前期光照调节量;
    34.将中期生长阶段采集到的第一温度、第一湿度、第一叶片密度以及第一光照量代入第一叶片中期生长公式中求得第一叶片中期光照调节量;
    35.将后期生长阶段采集到的第一温度、第一湿度、第一叶片密度以及第一光照量代入第一叶片后期生长公式中求得第一叶片后期光照调节量;
    36.再将前期生长阶段采集到的第二温度、第二湿度、第二叶片密度以及第二光照量代入第二叶片前期生长公式中求得第二叶片前期光照调节量;
    37.将中期生长阶段采集到的第二温度、第二湿度、第二叶片密度以及第二光照量代入第二叶片中期生长公式中求得第二叶片中期光照调节量;
    38.将后期生长阶段采集到的第二温度、第二湿度、第二叶片密度以及第二光照量代入第二叶片后期生长公式中求得第二叶片后期光照调节量。
    3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叶片前期生长公式配置为:
    40.gtq1=(a1
    ×
    t1 a2
    ×
    s1 a3
    ×
    m1 a4
    ×
    gz1)
    (q1 a5)
    ;所述第一叶片中期生长公式配置为:gtz1=(b1
    ×
    t1 b2
    ×
    s1 b3
    ×
    m1 b4
    ×
    gz1)
    (z1 b5)
    ;所述第一叶片后期生长公式配置为:gth1=(c1
    ×
    t1 c2
    ×
    s1 c3
    ×
    m1 c4
    ×
    gz1)
    (h1 c5)
    ;所述第二叶片前期生长公式配置为:gtq2=(d1
    ×
    t2 d2
    ×
    s2 d3
    ×
    m2 d4
    ×
    gz2)
    (q2 d5)
    ;所述第二叶片中期生长公式配置为:
    41.gtz2=(e1
    ×
    t2 e2
    ×
    s2 e3
    ×
    m2 e4
    ×
    gz2)
    (z2 e5)
    ;所述第二叶片后期生长公式配置为:gth2=(f1
    ×
    t2 f2
    ×
    s2 f3
    ×
    m2 f4
    ×
    gz2)
    (h2 f5)
    ;其中,gtq1为第一叶片前期光照调节量,gtz1为第一叶片中期光照调节量,gth1为第一叶片后期光照调节量,gtq2为第二叶片前期光照调节量,gtz2为第二叶片中期光照调节量,gth2为第二叶片后期光照调节量,t1为第一温度,s1为第一湿度,m1为第一叶片密度,gz1为第一光照量,t2为第二温度,s2为第二湿度,m2为第二叶片密度,gz2为第二光照量,a1为第一叶片前期温度调节系数,a2为第一叶片前期湿度调节系数,a3为第一叶片前期叶片密度调节系数,a4为第一叶片前期光照调节系数,a5为第一叶片前期调节指数,q1为第一叶片前期指数,b1为第一叶片中期温度调节系
    数,b2为第一叶片中期湿度调节系数,b3为第一叶片中期叶片密度调节系数,b4为第一叶片中期光照调节系数,b5为第一叶片中期调节指数,z1为第一叶片中期指数,c1为第一叶片后期温度调节系数,c2为第一叶片后期湿度调节系数,c3为第一叶片后期叶片密度调节系数,c4为第一叶片后期光照调节系数,c5为第一叶片后期调节指数,h1为第一叶片后期指数;d1为第二叶片前期温度调节系数,d2为第二叶片前期湿度调节系数,d3为第二叶片前期叶片密度调节系数,d4为第二叶片前期光照调节系数,d5为第二叶片前期调节指数,q2为第二叶片前期指数,e1为第二叶片中期温度调节系数,e2为第二叶片中期湿度调节系数,e3为第二叶片中期叶片密度调节系数,e4为第二叶片中期光照调节系数,e5为第二叶片中期调节指数,z2为第二叶片中期指数,f1为第二叶片后期温度调节系数,f2为第二叶片后期湿度调节系数,f3为第二叶片后期叶片密度调节系数,f4为第二叶片后期光照调节系数,f5为第二叶片后期调节指数,h2为第二叶片后期指数。
    42.进一步地,所述光照调节模块配置有光照调节策略,所述光照调节策略包括:在前期生长阶段中通过第一叶片前期光照调节量和第二叶片前期光照调节量分别对第一叶片区域和第二叶片区域的光照量进行调节;
    43.在中期生长阶段中通过第一叶片前期光照调节量和第二叶片前期光照调节量分别对第一叶片区域和第二叶片区域的光照量进行调节;
    44.在后期生长阶段中通过第一叶片前期光照调节量和第二叶片前期光照调节量分别对第一叶片区域和第二叶片区域的光照量进行调节。
    4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生长信息采集模块能够采集双砧木嫁接的西红柿苗木的生长信息,并将生长信息传输至数据处理模块,通过数据处理模块能够对获取到的生长信息进行处理,得到光照调节参数,再通过光照调节模块基于光照调节参数进行光照量的调节,从而能够满足双砧木嫁接情况下的西红柿的生长的光照所需量,提高了对双砧木嫁接的西红柿生长过程的光照量的有效保持。
    附图说明
    46.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47.图1为本发明的方法流程图;
    48.图2为本发明的系统原理框图;
    49.图3为实施例一中本发明的双砧木嫁接西红柿的示意图;
    50.图4为实施例二中本发明的双砧木嫁接西红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51.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52.实施例一,请参阅图2-图3,一种西红柿双砧木嫁接用光照调节系统,所述调节系统包括生长信息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以及光照调节模块;所述生长信息采集模块与数据处理模块相连接,所述生长信息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双砧木嫁接的西红柿苗木的生长信息,并将生长信息传输至数据处理模块;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对获取到的生长信息进行
    处理,得到光照调节参数;所述光照调节模块与数据处理模块相连接,所述光照调节模块用于基于光照调节参数进行光照量的调节。在具体的嫁接砧木选用上,两种砧木可选择如下品种:科砧2号,是一种番茄嫁接砧木,其根系发达,对根结线虫免疫,叶色浓绿,长势极强,与番茄各栽培品种嫁接亲和性极好,嫁接后番茄综合抗性强,可作为茬口番茄栽培嫁接砧木;托鲁巴姆,属野生茄子类砧木品种,根系发达,对根结线虫、青枯病免疫,叶色浓绿,长势极强,与番茄各栽培品种嫁接亲和性极好,嫁接后番茄综合抗性强,可作为各茬口番茄栽培嫁接砧木;以及曼陀罗,属野生茄科类植物,根系发达,对根结线虫免疫,叶色浓绿,长势极强,与番茄各栽培品种嫁接亲和性极好,嫁接后番茄综合抗性强,可作为各茬口番茄栽培嫁接砧木。
    53.所述生长信息采集模块包括生长采集单元,所述生长采集单元包括第一温湿度采集器、第二温湿度采集器以及叶片密度采集器;其中叶片密度采集器是集图像获取和图像处理为一体的采集装置,能够将获取到的叶片图像及时进行处理得到叶片的密度,所述生长采集单元配置有生长采集策略,所述生长采集策略包括:将双砧木嫁接的西红柿苗木分为前期生长阶段、中期生长阶段以及后期生长阶段;将双砧木分别划分为第一砧木以及第二砧木,将两种砧木进行划分能够对两种生长习性的砧木进行独立的生长监测。
    54.在前期生长阶段中通过第一温湿度采集器采集第一砧木生长土壤内的温度和湿度,并分别标记为第一温度和第一湿度;通过第二温湿度采集器采集第二砧木生长土壤内的温度和湿度,并分别标记为第二温度和第二湿度;通过叶片密度采集器分别采集西红柿苗木靠近第一砧木一侧的第一叶片密度以及靠近第二砧木一侧的第二叶片密度;
    55.所述生长信息采集模块还包括光照采集单元,所述光照采集单元配置有光照采集策略,所述光照采集策略包括:分别对第一叶片区域和第二叶片区域的光照量进行获取,并分别标记为第一光照量和第二光照量,其中光照亮通过单位时间内获取的光照强度进行得到。
    56.所述西红柿苗木的叶片密度的具体换算方法为:通过叶片密度采集器先获取西红柿苗木的叶片图片,将图片内西红柿苗木的叶片生长边界依次进行连接获得西红柿苗木的轮廓区域,再获取轮廓区域内西红柿苗木的主干中心,对第一砧木的生长区域和第二砧木的生长区域的两侧边界画出两条外围参考平行线,经过西红柿苗木的主干中心画一条与两侧外围参考平行线相平行的直线;
    57.将经过主干中心的直线的两侧的轮廓区域靠近第一砧木的区域划定为第一叶片区域,将靠近第二砧木的区域划定为第二叶片区域;
    58.分别获取第一叶片区域内的叶片覆盖面积和第二叶片区域内的叶片覆盖面积,通过叶片覆盖面积分别对比各自对应的叶片区域得到第一叶片密度和第二叶片密度。
    59.所述数据处理模块配置有数据处理策略,所述数据处理策略包括:将前期生长阶段采集到的第一温度、第一湿度、第一叶片密度以及第一光照量代入第一叶片前期生长公式中求得第一叶片前期光照调节量;
    60.将中期生长阶段采集到的第一温度、第一湿度、第一叶片密度以及第一光照量代入第一叶片中期生长公式中求得第一叶片中期光照调节量;
    61.将后期生长阶段采集到的第一温度、第一湿度、第一叶片密度以及第一光照量代入第一叶片后期生长公式中求得第一叶片后期光照调节量;
    62.再将前期生长阶段采集到的第二温度、第二湿度、第二叶片密度以及第二光照量代入第二叶片前期生长公式中求得第二叶片前期光照调节量;
    63.将中期生长阶段采集到的第二温度、第二湿度、第二叶片密度以及第二光照量代入第二叶片中期生长公式中求得第二叶片中期光照调节量;
    64.将后期生长阶段采集到的第二温度、第二湿度、第二叶片密度以及第二光照量代入第二叶片后期生长公式中求得第二叶片后期光照调节量。
    65.所述第一叶片前期生长公式配置为:
    66.gtq1=(a1
    ×
    t1 a2
    ×
    s1 a3
    ×
    m1 a4
    ×
    gz1)
    (q1 a5)
    ;所述第一叶片中期生长公式配置为:gtz1=(b1
    ×
    t1 b2
    ×
    s1 b3
    ×
    m1 b4
    ×
    gz1)
    (z1 b5)
    ;所述第一叶片后期生长公式配置为:gth1=(c1
    ×
    t1 c2
    ×
    s1 c3
    ×
    m1 c4
    ×
    gz1)
    (h1 c5)
    ;所述第二叶片前期生长公式配置为:gtq2=(d1
    ×
    t2 d2
    ×
    s2 d3
    ×
    m2 d4
    ×
    gz2)
    (q2 d5)
    ;所述第二叶片中期生长公式配置为:
    67.gtz2=(e1
    ×
    t2 e2
    ×
    s2 e3
    ×
    m2 e4
    ×
    gz2)
    (z2 e5)
    ;所述第二叶片后期生长公式配置为:gth2=(f1
    ×
    t2 f2
    ×
    s2 f3
    ×
    m2 f4
    ×
    gz2)
    (h2 f5)
    ;其中,gtq1为第一叶片前期光照调节量,gtz1为第一叶片中期光照调节量,gth1为第一叶片后期光照调节量,gtq2为第二叶片前期光照调节量,gtz2为第二叶片中期光照调节量,gth2为第二叶片后期光照调节量,t1为第一温度,s1为第一湿度,m1为第一叶片密度,gz1为第一光照量,t2为第二温度,s2为第二湿度,m2为第二叶片密度,gz2为第二光照量,a1为第一叶片前期温度调节系数,a2为第一叶片前期湿度调节系数,a3为第一叶片前期叶片密度调节系数,a4为第一叶片前期光照调节系数,a5为第一叶片前期调节指数,q1为第一叶片前期指数,其中a1、a2、a3、a4、a5以及q1分别大于零;b1为第一叶片中期温度调节系数,b2为第一叶片中期湿度调节系数,b3为第一叶片中期叶片密度调节系数,b4为第一叶片中期光照调节系数,b5为第一叶片中期调节指数,z1为第一叶片中期指数,其中b1、b2、b3、b4、b5以及z1分别大于零;c1为第一叶片后期温度调节系数,c2为第一叶片后期湿度调节系数,c3为第一叶片后期叶片密度调节系数,c4为第一叶片后期光照调节系数,c5为第一叶片后期调节指数,h1为第一叶片后期指数,其中c1、c2、c3、c4、c5以及h1分别大于零;d1为第二叶片前期温度调节系数,d2为第二叶片前期湿度调节系数,d3为第二叶片前期叶片密度调节系数,d4为第二叶片前期光照调节系数,d5为第二叶片前期调节指数,q2为第二叶片前期指数,其中d1、d2、d3、d4、d5以及q2分别大于零;e1为第二叶片中期温度调节系数,e2为第二叶片中期湿度调节系数,e3为第二叶片中期叶片密度调节系数,e4为第二叶片中期光照调节系数,e5为第二叶片中期调节指数,z2为第二叶片中期指数,其中e1、e2、e3、e4、e5以及z2分别大于零;f1为第二叶片后期温度调节系数,f2为第二叶片后期湿度调节系数,f3为第二叶片后期叶片密度调节系数,f4为第二叶片后期光照调节系数,f5为第二叶片后期调节指数,h2为第二叶片后期指数,其中f1、f2、f3、f4、f5以及h2分别大于零。
    68.所述光照调节模块配置有光照调节策略,所述光照调节策略包括:在前期生长阶段中通过第一叶片前期光照调节量和第二叶片前期光照调节量分别对第一叶片区域和第二叶片区域的光照量进行调节;
    69.在中期生长阶段中通过第一叶片前期光照调节量和第二叶片前期光照调节量分别对第一叶片区域和第二叶片区域的光照量进行调节;
    70.在后期生长阶段中通过第一叶片前期光照调节量和第二叶片前期光照调节量分
    别对第一叶片区域和第二叶片区域的光照量进行调节。
    71.实施例二,请参阅图4,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一中采用一株西红柿苗木同时嫁接在两株砧木上,本实施例中,将西红柿苗木分为两段,分别嫁接在两株砧木上,在嫁接处采用套管进行加强固定,并且采用本发明的光照调节方法和系统,通过平衡两株砧木的生长环境,去对比从一株西红柿分切出的两段不同的西红柿嫁接穗的生长存在的差异,从而能够帮助工作人员通过调节本发明的光照调节方法和系统来提升生长较为薄弱植株的生长效率。
    72.请参阅图1,一种西红柿双砧木嫁接用光照调节系统的调节方法,所述调节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73.步骤a,采集双砧木嫁接的西红柿苗木的生长信息;将双砧木嫁接的西红柿苗木分为前期生长阶段、中期生长阶段以及后期生长阶段;将双砧木分别划分为第一砧木以及第二砧木;
    74.在前期生长阶段中采集第一砧木生长土壤内的温度和湿度,并分别标记为第一温度和第一湿度;采集第二砧木生长土壤内的温度和湿度,并分别标记为第二温度和第二湿度;采集西红柿苗木靠近第一砧木一侧的第一叶片密度以及靠近第二砧木一侧的第二叶片密度;
    75.分别对第一叶片区域和第二叶片区域的光照量进行获取,并分别标记为第一光照量和第二光照量;
    76.通过叶片密度采集器先获取西红柿苗木的叶片图片,将图片内西红柿苗木的叶片生长边界依次进行连接获得西红柿苗木的轮廓区域,再获取轮廓区域内西红柿苗木的主干中心,对第一砧木的生长区域和第二砧木的生长区域的两侧边界画出两条外围参考平行线,经过西红柿苗木的主干中心画一条与两侧外围参考平行线相平行的直线;
    77.将经过主干中心的直线的两侧的轮廓区域靠近第一砧木的区域划定为第一叶片区域,将靠近第二砧木的区域划定为第二叶片区域;
    78.分别获取第一叶片区域内的叶片覆盖面积和第二叶片区域内的叶片覆盖面积,通过叶片覆盖面积分别对比各自对应的叶片区域得到第一叶片密度和第二叶片密度。
    79.步骤b,对获取到的生长信息进行处理,得到光照调节参数;
    80.将前期生长阶段采集到的第一温度、第一湿度、第一叶片密度以及第一光照量代入第一叶片前期生长公式中求得第一叶片前期光照调节量;
    81.将中期生长阶段采集到的第一温度、第一湿度、第一叶片密度以及第一光照量代入第一叶片中期生长公式中求得第一叶片中期光照调节量;
    82.将后期生长阶段采集到的第一温度、第一湿度、第一叶片密度以及第一光照量代入第一叶片后期生长公式中求得第一叶片后期光照调节量;
    83.再将前期生长阶段采集到的第二温度、第二湿度、第二叶片密度以及第二光照量代入第二叶片前期生长公式中求得第二叶片前期光照调节量;
    84.将中期生长阶段采集到的第二温度、第二湿度、第二叶片密度以及第二光照量代入第二叶片中期生长公式中求得第二叶片中期光照调节量;
    85.将后期生长阶段采集到的第二温度、第二湿度、第二叶片密度以及第二光照量代入第二叶片后期生长公式中求得第二叶片后期光照调节量。
    86.步骤c,再基于光照调节参数进行光照量的调节;
    87.在前期生长阶段中通过第一叶片前期光照调节量和第二叶片前期光照调节量分别对第一叶片区域和第二叶片区域的光照量进行调节;
    88.在中期生长阶段中通过第一叶片前期光照调节量和第二叶片前期光照调节量分别对第一叶片区域和第二叶片区域的光照量进行调节;
    89.在后期生长阶段中通过第一叶片前期光照调节量和第二叶片前期光照调节量分别对第一叶片区域和第二叶片区域的光照量进行调节。
    90.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56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