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食用菌培育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食用菌种植培育系统及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2.食用菌是可供人类食用的大型真菌。具体地说食用菌是可供食用的蕈菌;蕈菌,是指能形成大型的肉质(或胶质)子实体或菌核类组织并能供人们食用或药用的一类大型真菌。
3.食用菌栽培做为一项投资小、周期短、见效快的致富好项目在中国得以迅猛发展,食用菌产品曾一度供不应求,卖价不菲。食用菌产业是一项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短平快农村经济发展项目,食用菌又是一类有机、营养、保健的绿色食品。发展食用菌产业符合人们消费增长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农民快速致富的有效途径。
4.现有的食用菌在种植培育时需要用到培育架,现有的培育架的高度一般设置较高,在一些机械化程度较高的食用菌养殖基地,食用菌菌菇培育架已经实现了自动升降功能,但是,在一些偏远地区,机械化程度水平较低,菇农仍然需要用到梯子才能对培育架上层的食用菌进行浇水等操作,另外,食用菌菌棒的出菇次数较多,上层的食用菌菌棒出菇时,也不便于采摘。
5.为此,提出一种食用菌种植培育系统及培育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用菌种植培育系统及培育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食用菌种植培育系统,包括底座;支架,所述底座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架;以及升降机构;所述支架外表面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均匀分布的横板,且所述横板通过设置升降机构与支架滑动连接,所述横板上表面均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弧形槽,且所述弧形槽为镂空状。
8.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滑座,所述支架外表面自上而下依次固定嵌装有均匀分布的滑座,两块所述滑座相对的一面对称开设有第二滑槽,且所述第二滑槽靠近支架的一侧为开口状,所述横板外表面两侧均对称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外表面对称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滑座靠近固定座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且所述滚轮在第一滑槽内部并与之滑动配合,且所述第一滑槽右侧为开口状,所述支架外表面右侧对称固定连接有滑块,且所述支架外表面右侧对称滑动连接有升降板,且所述支架外表面两侧设置有能够对升降板进行定位的定位机构,所述升降板外表面靠近支架的一侧开设有方形槽,且所述滑块在方形槽内部并与之滑动配合,所述升降板的上表面设置有能够控制其进行升降的控制机构。
9.优选的,所述第二滑槽内表面右侧开设有斜槽。
10.优选的,所述第一滑槽内部靠近升降板的一侧设置有挡板,且所述挡板的顶部贯
穿滑座并与之滑动连接。
11.优选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第一圆柱,所述支架外表面右侧顶部对称转动连接有第一圆柱,两根所述第一圆柱远离支架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轮,所述支架外表面顶部与第一圆柱等高的位置处转动连接有第二圆柱,所述第二圆柱远离支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靠近所述第二齿轮的第一圆柱外表面固定套装有第一齿轮,且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啮合,远离所述第一齿轮的第一圆柱外表面以及第二圆柱的外表面共同套装有传送带,所述支架外表面底部对称转动连接有第三圆柱,所述第三圆柱远离支架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二传动轮外表面均转动套装有钢丝绳,且所述钢丝绳跨过第一传动轮与升降板固定连接,位于左侧的所述第二传动轮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手柄。
12.优选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固定板,所述支架外表面两侧与滑座等高的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外表面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外表面固定连接有l型板,所述升降板上表面开设有与l型板相适配的定位槽。
13.优选的,所述横板外表面后侧中间位置处通过设置转动机构转动连接有拉板。
14.优选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圆杆,所述拉板顶部固定连接有圆杆,所述圆杆的两端对称转动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均与横板固定连接。
15.优选的,所述拉板底部开设有拉槽。
16.一种食用菌种植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7.s1:配料及装袋,配制前1-2d,将杂木屑等硬质材料进行预湿,使其充分吸收水分。手工拌料时,培养料混合应先将少量石膏与麸皮拌匀,再与杂木屑混合拌匀,待干料充分混合后,再将糖等易溶性辅料溶解于水,随水一起拌入,采用装袋机与扎口机同时进行食用菌菇制袋;
18.s2:灭菌与冷却,将料袋置于水泥或者铁皮制成的灭菌灶内,或用蒸汽发生炉产生蒸汽通入码好料袋的罩膜内,进行高温灭菌。常压灭菌时料袋不宜过多,料袋堆叠时注意预留一定的空隙,灭菌灶或罩膜底部4个角应预留排气孔;
19.s3:接种,接种过程必须严格按无菌操作要求进行,环境、工具及手等需要严格消毒。在已灭菌的料袋上,用打孔棒均匀地打直径约1.5m、深2-2.5cm的接种穴,每个料袋打接种穴3~5个;将打孔棒旋转拔出,打孔后立即接种。菌种尽量成块塞入接种穴,压紧,略微凸起,避免接种穴污染。多采用套袋进行接种穴封口,也可以采用蜡封口、胶布封口或纸胶封口;
20.s4:通过控制机构以及定位机构相配合,将横板下降至低处,然后将s3中接种完毕的菌菇棒摆放在横板上的弧形槽内部;
21.s5:菌丝培养,菌丝培养期需要40~70d发菌期管理包括脱套袋、翻堆、清除染杂菌袋、刺孔、调节温度和通风。在菌袋上刺孔可增加菌袋中含氧量,排除菌丝产生的二氧化碳,降低培养料中水分,促进菌丝生长和生理成熟,后期刺孔可使瘤状物软化,促进转色。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3.本发明通过设置升降机构以及控制机构配合控制升降板上下移动,能够方便对培育架上层的食用菌进行浇水、施肥处理,并且便于食用菌出菇时进行采摘;
24.通过设置定位机构,在控制升降板进行升降之前,能够设置升降板可以上升的最
大高度,保证滚轮能够进入第二滑槽内部。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发明的培育流程图;
26.图2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图3为本发明升降机构的结构视图;
28.图4为本发明控制机构的结构视图;
29.图5为本发明定位机构的结构视图;
30.图6为本发明的图4中b处的放大结构视图;
31.图7为本发明转动机构的结构视图。
32.图中:1、底座;2、支架;3、横板;4、弧形槽;5、升降机构;51、固定座;52、滚轮;53、滑座;54、第一滑槽;55、升降板;56、第二滑槽;57、滑块;58、方形槽;6、斜槽;7、定位机构;71、固定板;72、转轴;73、l型板;74、定位槽;8、控制机构;81、第一传动轮;82、第一圆柱;83、钢丝绳;84、第一齿轮;85、第二圆柱;86、第二齿轮;87、传送带;88、第二传动轮;89、第三圆柱;810、转动手柄;9、拉板;10、转动机构;101、固定块;102、圆杆;11、拉槽;12、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4.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坚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35.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此外,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36.一种食用菌种植培育系统,包括底座1;支架2,所述底座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架2;以及升降机构5;所述支架2外表面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均匀分布的横板3,且所述横板3通过设置升降机构5与支架2滑动连接,所述横板3上表面均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弧形槽4,且所述弧形槽4为镂空状。
37.现有的食用菌在种植培育时需要用到培育架,为了提高空间利用率,现有的培育架的高度一般设置较高,菇农需要用到梯子才能对培育架上层的食用菌进行浇水等操作,
另外,食用菌菌棒的出菇次数较多,上层的食用菌菌棒出菇时,也不便于采摘,本发明通过设置升降机构5,能够方便对培育架上层的食用菌进行浇水、施肥处理,并且便于食用菌出菇时进行采摘。
38.如图1至图2所示,所述升降机构5包括滑座53,所述支架2外表面自上而下依次固定嵌装有均匀分布的滑座53,两块所述滑座53相对的一面对称开设有第二滑槽56,且所述第二滑槽56靠近支架2的一侧为开口状,所述横板3外表面两侧均对称固定连接有固定座51,所述固定座51外表面对称转动连接有滚轮52,所述滑座53靠近固定座51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54,且所述滚轮52在第一滑槽54内部并与之滑动配合,且所述第一滑槽54右侧为开口状,所述支架2外表面右侧对称固定连接有滑块57,且所述支架2外表面右侧对称滑动连接有升降板55,且所述支架2外表面两侧设置有能够对升降板55进行定位的定位机构7,所述升降板55外表面靠近支架2的一侧开设有方形槽58,且所述滑块57在方形槽58内部并与之滑动配合,所述升降板55的上表面设置有能够控制其进行升降的控制机构8。
39.工作时,为了便于对培育架上层的食用菌菌棒进行浇水、施肥以及采摘处理,本发明在使用时,首先进行食用菌菌棒摆放,对于底部的横板3,可自行根据种植条件、环境设计其大小、排列间距等,同时可直接将食用菌菌棒放置在其上表面的弧形槽4内部,对于顶部的横板3,在对食用菌菌棒进行摆放、浇水、施肥以及采摘处理时,可通过升降机构5将横板3调低,再进行操作,具体操作为:首先,通过调节定位机构7控制升降板55可上升的最高点,然后通过控制机构8将升降板55移动至升降板55可上升的最高点,由于定位机构7与滑座53对齐,因此,升降板55上的第二滑槽56与滑座53上的第一滑槽54相连通,可推动处于第一滑槽54内部的滚轮52滑动至第二滑槽56内部,当滚轮52完全滑动至第二滑槽56内部时,横板3脱离支架2,此时,通过控制机构8将升降板55向下移动,即可带动横板3下移,完成食用菌菌棒进行摆放、浇水、施肥以及采摘处理后,再将横板3上移、复位,本发明通过设置升降机构5,能够方便对培育架上层的食用菌进行浇水、施肥处理,并且便于食用菌出菇时进行采摘,另外,本发明造价较低,适用于小型食用菌种植地,提高机械化程度。
40.如图2所示,所述第二滑槽56内表面右侧开设有斜槽6。
41.工作时,在升降板55下移时,第二滑槽56内部的滚轮52会发生晃动,不够稳定,通过将第二滑槽56内开设斜槽6,固定座51一侧的滚轮52会陷入斜槽6内,减小滚轮52晃动的幅度,提高稳定性。
42.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滑槽54内部靠近升降板55的一侧设置有挡板12,且所述挡板12的顶部贯穿滑座53并与之滑动连接。
43.工作时,由于第一滑槽54一侧为开口状,当不需要对横板3进行升降时,滚轮52容易从第一滑槽54开口处滑出,通过在第一滑槽54设置挡板12,当需要对横板3进行升降时,仅需将挡板12向上移动,使得第一滑槽54保持开口状,当不需要对横板3进行升降时,仅需将挡板12向下移动,挡板12从而能够阻碍滚轮52从第一滑槽54开口处滑出。
44.如图3所示,所述控制机构8包括第一圆柱82,所述支架2外表面右侧顶部对称转动连接有第一圆柱82,两根所述第一圆柱82远离支架2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轮81,所述支架2外表面顶部与第一圆柱82等高的位置处转动连接有第二圆柱85,所述第二圆柱85远离支架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86,靠近所述第二齿轮86的第一圆柱82外表面固定套装有第一齿轮84,且所述第一齿轮84与第二齿轮86相啮合,远离所述第一齿轮84的第一
圆柱82外表面以及第二圆柱85的外表面共同套装有传送带87,所述支架2外表面底部对称转动连接有第三圆柱89,所述第三圆柱89远离支架2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轮88,所述第二传动轮88外表面均转动套装有钢丝绳83,且所述钢丝绳83跨过第一传动轮81与升降板55固定连接,位于左侧的所述第二传动轮88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手柄810。
45.工作时,通过设置控制机构8,能够控制升降板55进行升降,具体操作为,将转动手柄810正向转动,与转动手柄810固定连接的第二传动轮88随之转动,卷绕在第二传动轮88上的钢丝绳83从而上移,第一传动轮81也随之转动,同理,与第一传动轮81固定连接的第一圆柱82随之转动,由于第二圆柱85通过传送带87与第一圆柱82相连接,因此,第一圆柱82随之转动,与第一圆柱82固定连接的第二齿轮86随之转动,又因为第一齿轮84与第二齿轮86相啮合,第二齿轮86也随之转动并且第二齿轮86反向转动,从而能够带动与第二齿轮86固定连接的第一圆柱82以及第一传动轮81反向转动,与第二齿轮86同侧的第一传动轮81上的钢丝绳83也向上移动,与升降板55同侧的钢丝绳83随之下移,从而能够带动升降板55下降,将转动手柄810反向转动,就能够控制升降板55上升,同时在制造过程中可以于支架2与第三圆柱89之间安装单向限速器或双向限速器,进而控制升降板55的升降速率,降低升降工序的难度。
46.如图5所示,所述定位机构7包括固定板71,所述支架2外表面两侧与滑座53等高的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71,所述固定板71外表面转动连接有转轴72,所述转轴72外表面固定连接有l型板73,所述升降板55上表面开设有与l型板73相适配的定位槽74。
47.工作时,升降板55需要移动至与滑座53等高的位置处时,滚轮52才能滚动至升降板55上的第二滑槽56内部,通过设置定位机构7,在控制升降板55进行升降之前,能够设置升降板55可以上升的最大高度,具体操作为:转动待调节横板3两侧的l型板73,使得l型板73对准升降板55上表面的定位槽74,然后再通过控制机构8将升降板55上移,当l型板73嵌入升降板55上表面的定位槽74后,升降板55无法继续上升,并且由于固定板71与滑座53等高,与固定板71转动连接的l型板73也与滑座53等高,当l型板73嵌入升降板55上表面的定位槽74后,升降板55上的第二滑槽56与滑座53上的第一滑槽54相连通,保证滚轮52能够进入第二滑槽56内部。
48.如图6所示,所述横板3外表面后侧中间位置处通过设置转动机构10转动连接有拉板9。
49.工作时,在控制横板3升降时,需要推动横板3至第二滑槽56内部,但是对于高处的横板3,不便于推动,通过设置拉板9,可以通过推动拉板9来推动横板3进行移动,便于操作。
50.如图7所示,所述转动机构10包括圆杆102,所述拉板9顶部固定连接有圆杆102,所述圆杆102的两端对称转动连接有固定块101,所述固定块101均与横板3固定连接。
51.工作时,拉板9呈竖直状态时,会影响下层的横板3移动,通过设置圆杆102与拉板9相配合,在横板3移动之前,可转动拉板9至上方,避免对横板3移动造成影响。
52.如图6所示,所述拉板9底部开设有拉槽11。
53.工作时,拉板9为平直状,不便于推拉,通过在拉板9底部开设拉槽11,可将手握住拉槽11,便于推拉。
54.一种食用菌种植培育方法,该方法适用于上述的一种食用菌种植培育系统,且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5.s1:配料及装袋,配制前1-2d,将杂木屑等硬质材料进行预湿,使其充分吸收水分。手工拌料时,培养料混合应先将少量石膏与麸皮拌匀,再与杂木屑混合拌匀,待干料充分混合后,再将糖等易溶性辅料溶解于水,随水一起拌入,采用装袋机与扎口机同时进行食用菌菇制袋;
56.s2:灭菌与冷却,将料袋置于水泥或者铁皮制成的灭菌灶内,或用蒸汽发生炉产生蒸汽通入码好料袋的罩膜内,进行高温灭菌。常压灭菌时料袋不宜过多,料袋堆叠时注意预留一定的空隙,灭菌灶或罩膜底部4个角应预留排气孔。
57.s3:接种,接种过程必须严格按无菌操作要求进行,环境、工具及手等需要严格消毒。在已灭菌的料袋上,用打孔棒均匀地打直径约1.5m、深2-2.5cm的接种穴,每个料袋打接种穴3~5个;将打孔棒旋转拔出,打孔后立即接种。菌种尽量成块塞入接种穴,压紧,略微凸起,避免接种穴污染。多采用套袋进行接种穴封口,也可以采用蜡封口、胶布封口或纸胶封口;
58.s4:通过控制机构8以及定位机构7相配合,将横板3下降至低处,然后将s3中接种完毕的菌菇棒摆放在横板3上的弧形槽4内部;
59.s5:菌丝培养,菌丝培养期需要40~70d发菌期管理包括脱套袋、翻堆、清除染杂菌袋、刺孔、调节温度和通风。在菌袋上刺孔可增加菌袋中含氧量,排除菌丝产生的二氧化碳,降低培养料中水分,促进菌丝生长和生理成熟,后期刺孔可使瘤状物软化,促进转色。
60.具体工作流程如下:本发明在使用时,首先进行食用菌菌棒摆放,对于底部的横板3,可直接将食用菌菌棒放置在其上表面的弧形槽4内部,对于顶部的横板3,在对食用菌菌棒进行摆放、浇水、施肥以及采摘处理时,可通过升降机构5将横板3调低,再进行操作,具体操作为:首先,通过调节定位机构7控制升降板55可上升的最高点,然后通过控制机构8将升降板55移动至升降板55可上升的最高点,由于定位机构7与滑座53对齐,因此,升降板55上的第二滑槽56与滑座53上的第一滑槽54相连通,可推动处于第一滑槽54内部的滚轮52滑动至第二滑槽56内部,当滚轮52完全滑动至第二滑槽56内部时,横板3脱离支架2,此时,通过控制机构8将升降板55向下移动,即可带动横板3下移,完成食用菌菌棒进行摆放、浇水、施肥以及采摘处理后,再将横板3上移、复位,本发明通过设置升降机构5,能够方便对培育架上层的食用菌进行浇水、施肥处理,并且便于食用菌出菇时进行采摘。
61.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通过变压器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本发明所提供的产品型号只是为本技术方案依据产品的结构特征进行的使用,其产品会在购买后进行调整与改造,使之更加匹配和符合本发明所属技术方案,其为本技术方案一个最佳应用的技术方案,其产品的型号可以依据其需要的技术参数进行替换和改造,其为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因此,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可以清楚的通过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得到对应的使用效果。
62.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食用菌种植培育系统,包括底座(1);支架(2),所述底座(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架(2);以及升降机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外表面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均匀分布的横板(3),且所述横板(3)通过设置升降机构(5)与支架(2)滑动连接,所述横板(3)上表面均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弧形槽(4),且所述弧形槽(4)为镂空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种植培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5)包括滑座(53),所述支架(2)外表面自上而下依次固定嵌装有均匀分布的滑座(53),两块所述滑座(53)相对的一面对称开设有第二滑槽(56),且所述第二滑槽(56)靠近支架(2)的一侧为开口状,所述横板(3)外表面两侧均对称固定连接有固定座(51),所述固定座(51)外表面对称转动连接有滚轮(52),所述滑座(53)靠近固定座(51)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54),且所述滚轮(52)在第一滑槽(54)内部并与之滑动配合,且所述第一滑槽(54)右侧为开口状,所述支架(2)外表面右侧对称固定连接有滑块(57),且所述支架(2)外表面右侧对称滑动连接有升降板(55),且所述支架(2)外表面两侧设置有能够对升降板(55)进行定位的定位机构(7),所述升降板(55)外表面靠近支架(2)的一侧开设有方形槽(58),且所述滑块(57)在方形槽(58)内部并与之滑动配合,所述升降板(55)的上表面设置有能够控制其进行升降的控制机构(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种植培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槽(56)内表面右侧开设有斜槽(6)。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种植培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54)内部靠近升降板(55)的一侧设置有挡板(12),且所述挡板(12)的顶部贯穿滑座(53)并与之滑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种植培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8)包括第一圆柱(82),所述支架(2)外表面右侧顶部对称转动连接有第一圆柱(82),两根所述第一圆柱(82)远离支架(2)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轮(81),所述支架(2)外表面顶部与第一圆柱(82)等高的位置处转动连接有第二圆柱(85),所述第二圆柱(85)远离支架(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86),靠近所述第二齿轮(86)的第一圆柱(82)外表面固定套装有第一齿轮(84),且所述第一齿轮(84)与第二齿轮(86)相啮合,远离所述第一齿轮(84)的第一圆柱(82)外表面以及第二圆柱(85)的外表面共同套装有传送带(87),所述支架(2)外表面底部对称转动连接有第三圆柱(89),所述第三圆柱(89)远离支架(2)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轮(88),所述第二传动轮(88)外表面均转动套装有钢丝绳(83),且所述钢丝绳(83)跨过第一传动轮(81)与升降板(55)固定连接,位于左侧的所述第二传动轮(88)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手柄(810)。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种植培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7)包括固定板(71),所述支架(2)外表面两侧与滑座(53)等高的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71),所述固定板(71)外表面转动连接有转轴(72),所述转轴(72)外表面固定连接有l型板(73),所述升降板(55)上表面开设有与l型板(73)相适配的定位槽(74)。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种植培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3)外表面
后侧中间位置处通过设置转动机构(10)转动连接有拉板(9)。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种植培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10)包括圆杆(102),所述拉板(9)顶部固定连接有圆杆(102),所述圆杆(102)的两端对称转动连接有固定块(101),所述固定块(101)均与横板(3)固定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种植培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板(9)底部开设有拉槽(11)。10.一种食用菌种植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配料及装袋,配制前1-2d,将杂木屑等硬质材料进行预湿,使其充分吸收水分;手工拌料时,培养料混合应先将少量石膏与麸皮拌匀,再与杂木屑混合拌匀,待干料充分混合后,再将糖等易溶性辅料溶解于水,随水一起拌入,采用装袋机与扎口机同时进行食用菌菇制袋;s2:灭菌与冷却,将料袋置于水泥或者铁皮制成的灭菌灶内,或用蒸汽发生炉产生蒸汽通入码好料袋的罩膜内,进行高温灭菌;常压灭菌时料袋不宜过多,料袋堆叠时注意预留一定的空隙,灭菌灶或罩膜底部4个角应预留排气孔;s3:接种,接种过程必须严格按无菌操作要求进行,环境、工具及手等需要严格消毒;在已灭菌的料袋上,用打孔棒均匀地打直径约1.5m、深2-2.5cm的接种穴,每个料袋打接种穴3~5个;将打孔棒旋转拔出,打孔后立即接种;菌种尽量成块塞入接种穴,压紧,略微凸起,避免接种穴污染;多采用套袋进行接种穴封口,也可以采用蜡封口、胶布封口或纸胶封口;s4:通过控制机构(8)以及定位机构(7)相配合,将横板(3)下降至低处,然后将s3中接种完毕的菌菇棒摆放在横板(3)上的弧形槽(4)内部;s5:菌丝培养,菌丝培养期需要40~70d发菌期管理包括脱套袋、翻堆、清除染杂菌袋、刺孔、调节温度和通风;在菌袋上刺孔可增加菌袋中含氧量,排除菌丝产生的二氧化碳,降低培养料中水分,促进菌丝生长和生理成熟,后期刺孔可使瘤状物软化,促进转色。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培育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食用菌种植培育系统及培育方法,包括底座;支架,所述底座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架;以及升降机构;所述支架外表面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均匀分布的横板,且所述横板通过设置升降机构与支架滑动连接,所述横板上表面均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弧形槽,且所述弧形槽为镂空状,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滑座,所述支架外表面自上而下依次固定嵌装有均匀分布的滑座,两块所述滑座相对的一面对称开设有第二滑槽,且所述第二滑槽靠近支架的一侧为开口状,所述横板外表面两侧均对称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本发明通过设置升降机构,能够方便对培育架上层的食用菌进行浇水、施肥处理,并且便于食用菌出菇时进行采摘。并且便于食用菌出菇时进行采摘。并且便于食用菌出菇时进行采摘。
技术研发人员:刘红健 王玉龙 沈弘 任少勇 刘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水木归谷(嘉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15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5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