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音型电梯运行强迫减速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3-03-17  168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迫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静音型电梯运行强迫减速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建筑的的升高,电梯的使用也是越来越完善,对于一种xqj-t的静音型电梯在进行使用的时候,基本上满足了人们上下楼的需求,也保障了电梯工作时不具备强烈的噪音,但是该电梯在使用的时候,由于电梯在升降的过程中存在不确定的因素,例如几率较小的电梯滑落事件,为了应对电梯的滑落状况,现有的大部分电梯都设置紧急迫停装置,但是大部分电梯迫停装置在使用时虽然能做到对电梯的滑落问题,但是对于滑落速度较大的电梯可能会导致迫停无效,进而造成梯毁人伤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静音型电梯运行强迫减速装置,具备提高了对电梯进行迫停的高效性,一定程度保障了电梯内部人员的人身安全等优点,解决了滑落速度较大的电梯可能会导致迫停无效,进而造成梯毁人伤的问题。
    5.(二)技术方案
    6.为实现上述所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静音型电梯运行强迫减速装置,包括外墙,所述外墙的内侧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电梯,电梯的表面在外墙的内部滑动连接,外墙的内部开设有辅助槽,辅助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齿轮,齿轮的后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的表面在外墙的内部转动连接,外墙的内部开设有移动槽,移动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移动板,移动板的后侧固定连接有矩形板,凹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迫停板,迫停板的右侧设置有制动装置。
    7.优选的,所述移动板的内部与螺纹杆的后端螺纹连接,移动板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辅助杆,辅助杆的前后两端固定连接在移动槽的内部。
    8.优选的,所述外墙的内部开设有与移动槽相连通的滑槽,矩形板的表面滑动连接在滑槽的内部,凹槽与滑槽相连通。
    9.优选的,所述迫停板的表面滑动连接在滑槽的内部,迫停板的左侧和矩形板的后侧均为倾斜状。
    10.优选的,所述迫停板的前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外墙的内部开设有与凹槽相连通的限位槽,限位板的表面滑动连接在限位槽的内部,限位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杆,限位杆的表面滑动连接在限位板的内部。
    11.优选的,所述限位杆的表面滑动套接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限位板的右侧和限位槽的内部。
    12.优选的,所述制动装置包括滑板,滑板的左侧滑动连接在迫停板的右侧,滑板的右
    侧固定连接有缓冲板,缓冲板的右侧和连接板的左侧同样为倾斜状,缓冲板的左侧开设有对接槽,迫停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迫停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内杆,内杆的右端固定连接在缓冲板的左侧,内杆的表面滑动套接有缓冲弹簧,缓冲弹簧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迫停板的右侧和缓冲板的左侧,外墙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感应器。
    13.(三)有益效果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静音型电梯运行强迫减速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5.1、该静音型电梯运行强迫减速装置,通过支撑板和对接槽的卡接起到了对缓冲板与连接板接触后对缓冲板的支撑防折弯能力,这样的方式保障了电梯在出现故障自由落体时可以逐层受到一定的顶力,使电梯的速度逐渐变小,保障了电梯通过缓冲弹簧的弹力起到直接撞击导致的震动,提高了对电梯进行迫停的安全系数,通过缓冲板与连接板的倾斜面保障了电梯迫停时不但具备滑动趋势,也具备良好的阻碍效果,提高了对电梯进行迫停的高效性,一定程度保障了电梯内部人员的人身安全,改善了电梯进行直接迫停导致的晃动频率。
    16.2、该静音型电梯运行强迫减速装置,通过矩形板和迫停板的倾斜状挤压下,矩形板在滑槽的内部向后滑动,矩形板挤压迫停板在凹槽的内部向右滑动,限位板和限位槽的作用是为了保障对迫停板的限位滑动作用,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是为了带动迫停板的复位作用,这样的方式保障了迫停板进行运动的便利性,通过迫停板的内部滑动可以快速的实现对电梯的迫停效果。
    17.3、该静音型电梯运行强迫减速装置,通过感应器对电梯的下降速度进行监控传输后,在电机接受到信号开始旋转,由于外墙分为多个,所以在每个外墙的内部都设置有齿轮,再通过外部链条等结构使多个齿轮联动在一起,进而使电机可以控制多个齿轮的运动,这样的方式保障了齿轮进行运动的同步性,保障了齿轮进行运动的简易性。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静音型电梯运行强迫减速装置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板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外墙内部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破停板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外墙、2凹槽、3连接板、4电梯、5辅助槽、6电机、7齿轮、8螺纹杆、9移动槽、10移动板、11辅助杆、12矩形板、13滑槽、14迫停板、15限位板、16限位杆、17复位弹簧、18限位槽、19支撑板、20滑板、21缓冲板、22对接槽、23内杆、24缓冲弹簧、25感应器。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一种静音型电梯运行强迫减速装置,包括外墙1,外墙1的内侧开设有凹槽2,凹槽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连接板3,连接板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电梯4,电梯4的表面在外墙1的内部滑动连接,外墙1的内部开设有辅助槽5,辅助槽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机6,电机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齿轮7,齿轮7的后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8,螺纹杆8的表面在外墙1的内部转动连接,外墙1的内部开设有移动槽9,移动槽9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移动板10,移动板10的内部与螺纹杆8的后端螺纹连接,移动板10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辅助杆11,辅助杆11的前后两端固定连接在移动槽9的内部,移动板10的后侧固定连接有矩形板12,外墙1的内部开设有与移动槽9相连通的滑槽13,矩形板12的表面滑动连接在滑槽13的内部,凹槽2与滑槽13相连通,凹槽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迫停板14,迫停板14的表面滑动连接在滑槽13的内部,迫停板14的左侧和矩形板12的后侧均为倾斜状,迫停板14的前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5,外墙1的内部开设有与凹槽2相连通的限位槽18,限位板15的表面滑动连接在限位槽18的内部,限位槽18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6,限位杆16的表面滑动连接在限位板15的内部,限位杆16的表面滑动套接有复位弹簧17,复位弹簧17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限位板15的右侧和限位槽18的内部,迫停板14的右侧设置有制动装置,制动装置包括滑板20,滑板20的左侧滑动连接在迫停板14的右侧,滑板20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缓冲板21,缓冲板21的右侧和连接板3的左侧同样为倾斜状,缓冲板21的左侧开设有对接槽22,迫停板1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9,迫停板1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内杆23,内杆23的右端固定连接在缓冲板21的左侧,内杆23的表面滑动套接有缓冲弹簧24,缓冲弹簧24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迫停板14的右侧和缓冲板21的左侧,外墙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感应器25;
    26.通过利用外墙1的内部开设凹槽2,使电梯4上的连接板3在凹槽2的内部进行滑动,可以增加电梯在外墙1内部进行滑动的限位和稳定效果,当电梯4在外墙1的内部下降时,由于电梯4故障需要进行紧急迫停时,通过感应器25对电梯4的下降速度进行监控传输后,在电机6接受到信号开始旋转,由于外墙1分为多个,所以在每个外墙1的内部都设置有齿轮7,再通过外部链条等结构使多个齿轮7联动在一起,进而使电机6可以控制多个齿轮7的运动,这样的方式保障了齿轮7进行运动的同步性,保障了齿轮7进行运动的简易性;
    27.通过齿轮7带动螺纹杆8进行旋转时,由于螺纹杆8与移动板10为螺纹连接,进而使移动板10在移动槽9的内部向后滑动,辅助杆11的作用是为了保障移动板10运动的稳定性,当移动板10带动矩形板12在滑槽13的内部向后运动时,通过矩形板12后侧的倾斜状和迫停板14左侧的倾斜状接触后,利用矩形板12和迫停板14的倾斜状挤压下,矩形板12在滑槽13的内部向后滑动,矩形板12挤压迫停板14在凹槽2的内部向右滑动,限位板15和限位槽18的作用是为了保障对迫停板14的限位滑动作用,复位弹簧17的弹力作用是为了带动迫停板14的复位作用,这样的方式保障了迫停板14进行运动的便利性,通过迫停板14的内部滑动可以快速的实现对电梯4的迫停效果;
    28.通过电梯4出现故障呈自由落体时,感应器25接收到电梯4的变速信号,电机6工作带动上述的运动后,迫停板14在凹槽2的内部向右滑动时,矩形板12会带动缓冲板21逐渐滑出凹槽2的内部,且每一层的外墙1结构都相同,并且每一层由上到下的迫停板14的长度逐渐增加两公分,直至距离地面的第三层为缓冲板21和连接板3接触后,由于该层迫停板14长度最大,并且使连接板3与迫停板14接触后不能够再向下滑动,进而实现对电梯4的迫停效
    果,而地面三层以上的迫停板14带动缓冲板21滑出凹槽2的内部后,通过连接板3与缓冲板21的接触,连接板3挤压缓冲板21带动滑板20在迫停板14的内部滑动向左,通过缓冲弹簧24的弹力起到对连接板3与缓冲板21接触后的缓冲效果,当缓冲板21与迫停板14逐渐接触后,支撑板19卡接进入对接槽22的内部,通过支撑板19和对接槽22的卡接起到了对缓冲板21与连接板3接触后对缓冲板21的支撑防折弯能力,这样的方式保障了电梯4在出现故障自由落体时可以逐层受到一定的顶力,使电梯4的速度逐渐变小,保障了电梯4通过缓冲弹簧24的弹力起到直接撞击导致的震动,提高了对电梯4进行迫停的安全系数,通过缓冲板21与连接板3的倾斜面保障了电梯4迫停时不但具备滑动趋势,也具备良好的阻碍效果,提高了对电梯4进行迫停的高效性,一定程度保障了电梯4内部人员的人身安全,改善了电梯4进行直接迫停导致的晃动频率。
    29.工作原理:一种静音型电梯运行强迫减速装置,通过利用外墙1的内部开设凹槽2,使电梯4上的连接板3在凹槽2的内部进行滑动,可以增加电梯在外墙1内部进行滑动的限位和稳定效果,当电梯4在外墙1的内部下降时,由于电梯4故障需要进行紧急迫停时,通过感应器25对电梯4的下降速度进行监控传输后,在电机6接受到信号开始旋转,由于外墙1分为多个,所以在每个外墙1的内部都设置有齿轮7,再通过外部链条等结构使多个齿轮7联动在一起,进而使电机6可以控制多个齿轮7的运动;
    30.通过齿轮7带动螺纹杆8进行旋转时,由于螺纹杆8与移动板10为螺纹连接,进而使移动板10在移动槽9的内部向后滑动,辅助杆11的作用是为了保障移动板10运动的稳定性,当移动板10带动矩形板12在滑槽13的内部向后运动时,通过矩形板12后侧的倾斜状和迫停板14左侧的倾斜状接触后,利用矩形板12和迫停板14的倾斜状挤压下,矩形板12在滑槽13的内部向后滑动,矩形板12挤压迫停板14在凹槽2的内部向右滑动,限位板15和限位槽18的作用是为了保障对迫停板14的限位滑动作用,复位弹簧17的弹力作用是为了带动迫停板14的复位作用;
    31.通过电梯4出现故障呈自由落体时,感应器25接收到电梯4的变速信号,电机6工作带动上述的运动后,迫停板14在凹槽2的内部向右滑动时,矩形板12会带动缓冲板21逐渐滑出凹槽2的内部,且每一层的外墙1结构都相同,并且每一层由上到下的迫停板14的长度逐渐增加两公分,直至距离地面的第三层为缓冲板21和连接板3接触后,由于该层迫停板14长度最大,并且使连接板3与迫停板14接触后不能够再向下滑动,进而实现对电梯4的迫停效果,而地面三层以上的迫停板14带动缓冲板21滑出凹槽2的内部后,通过连接板3与缓冲板21的接触,连接板3挤压缓冲板21带动滑板20在迫停板14的内部滑动向左,通过缓冲弹簧24的弹力起到对连接板3与缓冲板21接触后的缓冲效果,当缓冲板21与迫停板14逐渐接触后,支撑板19卡接进入对接槽22的内部,通过支撑板19和对接槽22的卡接起到了对缓冲板21与连接板3接触后对缓冲板21的支撑防折弯能力。
    32.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静音型电梯运行强迫减速装置,包括外墙(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墙(1)的内侧开设有凹槽(2),凹槽(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连接板(3),连接板(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电梯(4),电梯(4)的表面在外墙(1)的内部滑动连接,外墙(1)的内部开设有辅助槽(5),辅助槽(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机(6),电机(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齿轮(7),齿轮(7)的后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8),螺纹杆(8)的表面在外墙(1)的内部转动连接,外墙(1)的内部开设有移动槽(9),移动槽(9)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移动板(10),移动板(10)的后侧固定连接有矩形板(12),凹槽(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迫停板(14),迫停板(14)的右侧设置有制动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音型电梯运行强迫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10)的内部与螺纹杆(8)的后端螺纹连接,移动板(10)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辅助杆(11),辅助杆(11)的前后两端固定连接在移动槽(9)的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音型电梯运行强迫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墙(1)的内部开设有与移动槽(9)相连通的滑槽(13),矩形板(12)的表面滑动连接在滑槽(13)的内部,凹槽(2)与滑槽(13)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静音型电梯运行强迫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迫停板(14)的表面滑动连接在滑槽(13)的内部,迫停板(14)的左侧和矩形板(12)的后侧均为倾斜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静音型电梯运行强迫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迫停板(14)的前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5),外墙(1)的内部开设有与凹槽(2)相连通的限位槽(18),限位板(15)的表面滑动连接在限位槽(18)的内部,限位槽(18)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6),限位杆(16)的表面滑动连接在限位板(15)的内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静音型电梯运行强迫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16)的表面滑动套接有复位弹簧(17),复位弹簧(17)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限位板(15)的右侧和限位槽(18)的内部。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静音型电梯运行强迫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装置包括滑板(20),滑板(20)的左侧滑动连接在迫停板(14)的右侧,滑板(20)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缓冲板(21),缓冲板(21)的右侧和连接板(3)的左侧同样为倾斜状,缓冲板(21)的左侧开设有对接槽(22),迫停板(1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9),迫停板(1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内杆(23),内杆(23)的右端固定连接在缓冲板(21)的左侧,内杆(23)的表面滑动套接有缓冲弹簧(24),缓冲弹簧(24)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迫停板(14)的右侧和缓冲板(21)的左侧,外墙(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感应器(25)。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迫停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静音型电梯运行强迫减速装置,包括外墙,所述外墙的内侧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电梯,电梯的表面在外墙的内部滑动连接,外墙的内部开设有辅助槽。该静音型电梯运行强迫减速装置,通过支撑板和对接槽的卡接起到了对缓冲板与连接板接触后对缓冲板的支撑防折弯能力,提高了对电梯进行迫停的安全系数,通过缓冲板与连接板的倾斜面保障了电梯迫停时不但具备滑动趋势,也具备良好的阻碍效果,提高了对电梯进行迫停的高效性,一定程度保障了电梯内部人员的人身安全,改善了电梯进行直接迫停导致的晃动频率。的晃动频率。的晃动频率。


    技术研发人员:宋永奇 孟庆丹 徐永康 蒋燕青 吴圆盼 赵贝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洛尔克电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10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570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