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雪花牛肉的肉牛饲养方法与流程

    专利查询2023-03-19  335



    1.本技术涉及肉牛饲养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生产雪花牛肉的肉牛饲养方法。


    背景技术:

    2.雪花牛肉是指脂肪沉积到肌肉纤维之间,形成明显的红、白相间,状似大理石花纹的牛肉。这种牛肉肉质香嫩,富含铁和不包含脂肪酸,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3.雪花肉牛的培育一般分为犊牛期、生长期、育肥前期、育肥后期以及出栏期,通常情况下,犊牛期是指0-3月龄,生长期是指3-9月龄,育肥前期是指10-20月龄,育肥后期为21-24月龄,出栏期是指25月龄以后。按照月龄评定肉大理石花纹的形成规律为:一般在12月龄以前花纹比较少,在12-24月龄之间,花纹会迅速增加,到30月龄以后的花纹变化比较微小。虽然在12月龄以前形成的花纹比较少,但是12月龄以前是影响大理石花纹的密度以及牛肉品质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是小牛生长发育最强烈的时期,小牛不仅体重逐渐增加,同时消化器官也在快速发育。因此,这个时期的小牛的日粮极为重要。
    4.对于犊牛期的小牛来说,一般会在2-3月龄断奶,而后主要以粗粮和精粮作为日粮。但是由于初生犊牛的免疫系统发育不够完善,其肠胃对细菌、病毒等的抵抗能力比较弱,在断奶后很容易出现断奶应激现象,从而出现生长发育缓慢、腹泻甚至死亡的现象,影响着犊牛的健康以及其牛肉的品质。因此,犊牛期的小牛的生长发育对于后期雪花牛肉的形成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生产雪花牛肉的肉牛饲养方法及饲料。
    6.本技术提供一种生产雪花牛肉的肉牛饲养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生产雪花牛肉的肉牛饲养方法,包括犊牛期、生长期、育肥前期、育肥后期以及出栏期的喂养,所述犊牛期的饲养包括如下步骤:(1a)犊牛出生后的4日内,正常饲喂初乳;(1b)第5日-第10日,除了对犊牛饲喂牛乳外,投喂液态饲料,每日三次自由采食;(1c)第11日-第15日,除了对犊牛饲喂牛乳外,投喂半固态饲料,每日三次自由采食;(1d)第16日-第45日,除了对犊牛饲喂牛乳外,投喂固态饲料ⅰ,每日三次自由采食;(1e)在第46日断奶,46日-3月龄投喂固态饲料ⅰ,每日三次自由采食;所述液态饲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膨化大豆粉10-20份、改性玉米芯粉5-10份、大豆浓缩蛋白10-20份、全脂奶粉5-10份、椰浆粉1-2份、碳酸钙0.5-0.6份、碳酸氢钙0.4-0.6份、麦芽糊精0.5-0.8份、食盐0.1-0.2份、犊牛预混料0.5-0.8份以及水150-200份;所述改性玉米芯粉为玉米芯粉负载壳聚糖-姜黄素微球。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刚出生的犊牛的瘤胃还未发育,反刍还未形成,需要通过食用颗粒饲料来刺激瘤胃的发育,良好的瘤胃发育是犊牛健康发育的基础。饲喂颗粒类饲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刺激瘤胃的发育,提前断奶,降低犊牛的饲养成本。但是对于犊牛来说,过早的饲喂颗粒类饲料则容易引起其应激现象,导致出现腹泻现象,影响犊牛的生长。因此,本技术对5日-10日龄的犊牛投喂液态饲料,对11日-15日龄的犊牛投喂半固态饲料,通过逐渐增加饲料的稠度,可以提高其对后续固态颗粒饲料的适应性,以降低断奶应激现象。
    8.在饲喂犊牛时,饲喂颗粒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犊牛瘤胃发育,但是精饲料喂食过多就会引起瘤胃角化不全,甚至出现瘤胃酸中毒的现象。研究表明,添加粗饲料可以增大瘤胃的容积,加快瘤胃蠕动,促进瘤胃的发育。常见的粗饲料为苜蓿干草、燕麦草等,但是对于仅为5日-10日龄的犊牛来说,这类干草类粗饲料对于肠胃的负担性比较大,不利于该阶段的犊牛的发育。因此,本技术的液态饲料除了添加膨化大豆、大豆浓缩蛋白、全脂奶粉以及椰浆粉外,还添加有一定量的玉米芯粉,玉米芯是用玉米棒脱粒加工再经过严格筛选制成,其主要营养成分为糖、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以及矿物质。由此复配得到的液态饲料更加适合5日-10日龄的犊牛的生长发育,也有利于其向固态饲料的过渡。
    9.液态饲料中除了必须的营养物质外,还添加了壳聚糖-姜黄素微球,壳聚糖作为一种生物多糖,其具有抑菌、增强免疫的作用,姜黄素作一种天然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炎、抗感染的作用;壳聚糖-姜黄素微球的加入不仅可以作为抑菌剂延长液态饲料的保质期,而且还可以作为应激保护剂,降低喂食饲料对犊牛刺激性,有利于提高犊牛的免疫力,促进犊牛的生长发育。本技术先将玉米芯粉和壳聚糖-姜黄素微球混合,利用的玉米芯孔隙结构的吸附性,可以提高壳聚糖-姜黄素微球的分散性。并且由于玉米芯粉含有大量的纤维,使其在犊牛中的停留时间较长,可以进一步延长壳聚糖-姜黄素微球在犊牛体内的停留时间,以提高姜黄素的生物利用率。
    10.优选的,所述改性玉米芯粉采用如下方法制备而成:所述改性玉米芯粉采用如下方法制备而成:将黄原胶、结冷胶以及水按照8-10:4-6:30-40的比例混合,加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胶液;将壳聚糖-姜黄素微球与乙酸溶液混合后,加入壳聚糖-姜黄素微球的重量的100-120倍的玉米芯粉,搅拌后蒸去溶剂,加入玉米芯粉重量的20-30%的混合胶液,在80-90℃的温度下搅拌反应30-60min后,降温至室温,经过静置、离心后,得到改性玉米芯粉。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将壳聚糖-姜黄素微球与乙酸溶液混合后,使壳聚糖-姜黄素微球均匀分散,而后利用玉米芯粉的多孔隙结构的特点,壳聚糖-姜黄素微球负载在玉米芯粉上。
    12.玉米芯粉虽然因具有大量的孔隙结构,使其具有很好的吸水性,但是其在水中并不能溶解,使其在液态饲料中难以分散均匀。而黄原胶具有很好的水溶性,易溶于冷、热水中;结冷胶虽然不溶于冷水,但是可分散于水中,加热后溶解,冷却后可形成透明且坚实的凝胶;将吸附有壳聚糖-姜黄素微球的玉米芯粉用黄原胶以及结冷胶进行包覆后,利用黄原胶水溶性好以及结冷胶易于分散的特点,可以提高玉米芯粉可以在液态饲料中的分散均匀性,从而提高液态饲料原料混合的均匀性以及稳定性。
    13.优选的,所述壳聚糖-姜黄素微球采用如下方法制备:
    所述壳聚糖-姜黄素微球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将姜黄素与乙醇溶液混合后,得到姜黄素的乙醇溶液;将壳聚糖溶于乙酸溶液中,搅拌均匀后,加入碱液调节ph为4-6,得到壳聚糖溶液;将三聚磷酸钠溶于水中,加入酸液调节ph为4-6,得到三聚磷酸钠溶液;将壳聚糖溶液加入姜黄素的乙醇溶液中,搅拌后,滴加三聚磷酸钠溶液;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1-3h;经过离心后,得到沉淀物,将沉淀物洗涤、干燥后,得到壳聚糖-姜黄素微球。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虽然姜黄素具有很好的抗炎、抗感染的作用,但是其存在水溶性差、热稳定性低以及生物利用率低的问题,不仅影响其在液态饲料中的分散均匀性,而且也影响其对犊牛的作用效果;将姜黄素分散于乙醇溶液中,可以提高其溶解度。壳聚糖作为一种天然多糖,其具有一定的粘附性,以壳聚糖作为姜黄素的载体,可以提高姜黄素在犊牛体内的停留时间,以提高其生物利用率;并且壳聚糖分解后不会产生有毒物质,保证了安全性。
    15.优选的,所述半固态饲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玉米20-30份、发酵豆粕10-20份、膨化大豆10-20份、苜蓿干草5-10份、玉米芯粉4-6份、大豆浓缩蛋白10-20份、全脂奶粉5-10份、碳酸钙0.5-0.6份、碳酸氢钙0.4-0.6份、麦芽糊精0.5-0.8份、食盐0.1-0.2份、犊牛预混料0.5-0.8份、黄原胶0.1-0.3份、结冷胶0.1-0.3份、稻壳酸化水解液1-2份以及水60-80份。
    16.优选的,将稻壳经清洗、粉碎、干燥后,得到稻壳粉;向稻壳粉中加入竹醋液、磷酸以及苹果酸,在80-90℃的温度下搅拌水解3-5h;静置后使得固液分离,收集液体为稻壳酸化水解液。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稻壳粉含有约40%的粗纤维和20%左右的五碳糖聚合物,还含有少量的脂肪和蛋白质,但是其外壳比较坚硬,难以消化,不适合犊牛的饲喂;本技术通过竹醋液、磷酸以及苹果酸对稻壳进行酸化水解处理,其酸化水解液中含有大量的木糖、葡萄糖和阿拉伯糖、有机酸、无机酸等,由于犊牛的消化功能不健全,免疫功能不完善,发生腹泻下痢等疾病的发病率比较高;而本技术的稻壳酸化水解液可以作为的半固体饲料酸化剂,通过降低犊牛胃内的ph值以激活蛋白酶活性,促进饲料的软化和水解,促进其消化。
    18.优选的,所述半固态饲料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将结冷胶与水混合后,加热搅拌均匀,得到结冷胶液;将玉米芯粉与稻壳酸化水解液混合后,充分搅拌,然后加入麦芽糊精以及结冷胶液,加热搅拌均匀后,再降温至室温,加入粉碎后的玉米、发酵豆粕、膨化大豆、苜蓿干草以及大豆浓缩蛋白、全脂奶粉、碳酸钙、碳酸氢钙、食盐、犊牛预混料以及苜蓿干草,搅拌均匀即可。
    19.未经处理的酸化剂在进入动物体内会被立即释放,导致其利用率低;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而本技术利用玉米芯的多孔结构,通过玉米芯对酸化水解液进行吸收,一方面对玉米芯具有一定的软化分解作用,另一方面酸化水解液可以被吸附在玉米芯中,而后通过结冷胶的包覆,配合麦芽糊精,使其具有一定的缓释效果,从而起到提高饲料稳定性、适口性以及利用率,降低犊牛的腹泻的效果。
    20.优选的,所述固态饲料ⅰ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苜蓿干草10-15份、改性玉米芯粉4-6份、玉米50-60份、发酵豆粕10-20份、膨化大豆5-10份、全脂奶粉5-10份、田菁粉2-3份、麦芽糖1-2份、葡萄糖1-2份、山楂粉0.2-0.4份、柠檬酸0.1-0.2份、食盐0.2-0.4份、碳酸钙1.0-1.5份、磷酸氢钙1.0-1.5份、赖氨酸0.5-1.0份、蛋氨酸0.05-0.10份以及犊牛预混料1-2份。
    21.所述固态饲料ⅰ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将改性玉米芯粉、全脂奶粉、葡萄糖、食盐、碳酸钙、碳酸氢钙、赖氨酸、蛋氨酸以及犊牛预混料加入粉碎后的玉米、发酵豆粕、膨化大豆中,搅拌均匀,调质制粒,得到粒料;将田菁粉、麦芽糖、山楂粉、柠檬酸以及水混合均匀后,得到混合浸渍液;将苜蓿干草置于混合浸渍液中浸渍后,得到浸渍苜蓿草;将浸渍苜蓿草与粒料搅拌后,经过粉碎、干燥,得到固体饲料ⅰ。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各种动物因其味觉和嗅觉生理不同,各有其偏爱的口味,反刍动物对酸味和甜味很敏感。本技术的混合浸渍液中通过麦芽糖、山楂粉、柠檬酸的配合,具有酸甜香味,可以提高牛的采食量,并且可以提高消化酶的分泌,促进消化。
    23.将苜蓿草浸渍在混合浸渍液中,利用其纤维孔隙结构可以尽可能的吸收混合浸渍液;而后将浸渍苜蓿草与粒料混合,使得苜蓿草对粒料进行包裹,利用苜蓿草的纤维结构可以提高饲料颗粒的完整性,降低饲料颗粒的破碎现象。此外,包裹在饲料颗粒外的苜蓿草除了可以提高牛的采食量外,而且还可以吸附部分细粉,提高颗粒饲料对牛的适口性。
    24.优选的,调质压力为0.1-0.2mpa,相对湿度为15-17%,温度为85-90℃,时间为25-35s。
    25.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对5日-10日龄的犊牛投喂液态饲料,对11日-15日龄的犊牛投喂半固态饲料,通过逐渐增加饲料的稠度,可以提高其对后续固态颗粒饲料的适应性,以降低断奶应激现象。
    26.2、本技术的液态饲料除了添加膨化大豆、大豆浓缩蛋白、全脂乳粉以及椰浆粉外,由此复配得到的液态饲料更加适合5日-10日龄的犊牛的生长发育,也有利于其向固态饲料的过渡。不仅可以提高犊牛的免疫力,而且还可以早日断奶,并喂食固态的颗粒饲料,以刺激犊牛瘤胃的发育;通过对0-3月龄的犊牛的饲喂,有利于小牛在生长期、育肥前期、育肥后期的生长发育,可以促进小牛骨骼以及肉的发育,通过肉中脂肪的再发育,可以形成更加密集的大理石纹的雪花牛肉。
    27.3、本技术先将玉米芯粉和壳聚糖-姜黄素微球混合,利用的玉米芯孔隙结构的吸附性,可以提高壳聚糖-姜黄素微球的分散性。由于玉米芯粉含有大量的纤维,使其在犊牛中的停留时间较长,可以进一步延长壳聚糖-姜黄素微球在犊牛体内的停留时间,以提高姜黄素的生物利用率。本技术以壳聚糖作为姜黄素的载体,可以提高姜黄素在犊牛体内的停留时间,以提高其生物利用率。并且壳聚糖分解后不会产生有毒物质,保证了安全性。
    28.4、本技术通过竹醋液、磷酸以及苹果酸对稻壳进行酸化水解处理,其酸化水解液中含有大量的木糖、葡萄糖和阿拉伯糖、有机酸、无机酸等,可以作为的半固体饲料酸化剂,通过降低犊牛胃内的ph值以激活蛋白酶活性,促进饲料的软化和水解,促进其消化。
    29.5、本技术的固态饲料ⅰ将苜蓿草浸渍在混合浸渍液中,利用其纤维孔隙结构可以
    尽可能的吸附混合浸渍液;而后将浸渍苜蓿草与粒料混合,使得苜蓿草对粒料进行包裹,利用苜蓿草的纤维结构可以提高饲料颗粒的完整性,降低饲料颗粒的破碎现象。此外,包裹在饲料颗粒外的苜蓿草除了可以提高牛的采食量外,而且还可以吸附部分细粉,提高颗粒饲料对牛的适口性。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1.壳聚糖-姜黄素微球的制备例

    将姜黄素与体积分数为85%的乙醇溶液按照1:5的比例混合后,得到姜黄素的乙醇溶液;将壳聚糖溶于其重量的2倍的0.5wt%的乙酸的水溶液中,搅拌均匀后,加入5wt%的氢氧化钠溶液,将体系的ph调节为6,得到壳聚糖溶液;将三聚磷酸钠溶于其重量的100倍的水中,加入5wt%的乙酸的水溶液调节ph为6,得到三聚磷酸钠溶液;

    将100ml壳聚糖溶液加入100ml姜黄素的乙醇溶液中,在室温下以3000r/min的速度搅拌10min后,以500r/min的速度边搅拌边滴加30ml三聚磷酸钠溶液,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2h;将反应物以3000r/min的速度离心5min,得到沉淀物;将沉淀物用去离子水清洗后,在60℃的温度下干燥5h,得到壳聚糖-姜黄素微球。
    32.改性玉米芯粉的制备例除特殊说明外,以下制备例中的原料均可通过市售获得。其中,壳聚糖-姜黄素微球由壳聚糖-姜黄素微球的制备例制备而得。
    33.改性玉米芯粉的制备例1

    将黄原胶、结冷胶以及水按照8:4:30的重量比混合,加热至90℃,搅拌均匀,得到混合胶液;

    将1kg壳聚糖-姜黄素微球与30kg 0.2wt%的乙酸的水溶液混合均匀后,加入100kg玉米芯粉,以200r/min的速度搅拌30min;蒸去溶剂后,加入20kg混合胶液,在85℃的温度下搅拌反应45min后,降温至室温,静置2h后,以5000r/min的速度离心5min,弃去上清液,得到改性玉米芯粉。
    34.改性玉米芯粉的制备例2本制备例与改性玉米芯粉的制备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

    中,黄原胶、结冷胶、水的重量比为10:6:40。
    35.改性玉米芯粉的制备例3本制备例与改性玉米芯粉的制备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

    中,玉米芯粉的用量为120kg,混合胶液的用量为36kg。
    36.改性玉米芯粉的制备例4本制备例与改性玉米芯粉的制备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

    中,将结冷胶替换为等量的黄原胶。
    37.改性玉米芯粉的制备例5本制备例与改性玉米芯粉的制备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

    中,将黄原胶替换为等量的结冷胶。
    38.改性玉米芯粉的制备例6

    将黄原胶、结冷胶以及水按照8:4:30的重量比混合,加热至90℃,搅拌均匀,得到混合胶液;

    将30kg 0.2wt%的乙酸的水溶液与100kg玉米芯粉混合,以200r/min的速度搅拌30min;蒸去溶剂后,加入20kg混合胶液,在85℃的温度下搅拌反应45min后,降温至室温,静置2h后,以5000r/min的速度离心5min,弃去上清液,得到改性玉米芯粉。
    39.液态饲料的制备例除特殊说明外,制备例中的原料均可通过市售获得。其中,犊牛预混料可直接购于市售,也可以自行配制。以下制备例中的犊牛预混料的的主要成分相同;犊牛预混料的主要成分为:每公斤犊牛预混料含维生素a 40000iu、维生素d 6000iu、维生素e 60mg、维生素k 5mg、维生素b
    1 4mg、维生素b250mg、维生素b
    6 30mg、维生素b
    12 0.02mg、烟酸55mg、维生素c 65mg、铜8.2mg、铁53mg、锌64mg、锰25mg、碘0.6mg、硒0.35mg、豆油5g、莫能菌素6g,余量为沸石粉载体。
    40.液态饲料的制备例1将膨化大豆粉10kg、改性玉米芯粉5kg、大豆浓缩蛋白10kg、全脂奶粉5kg、椰浆粉1kg、碳酸钙0.5kg、碳酸氢钙0.4kg、麦芽糊精0.5kg、食盐0.1kg、犊牛预混料0.5kg以及水150kg混合后,搅拌均匀,得到液态饲料。
    41.其中,改性玉米芯粉由改性玉米芯粉的制备例1制备而得。
    42.液态饲料的制备例2将膨化大豆粉20kg、改性玉米芯粉10kg、大豆浓缩蛋白20kg、全脂奶粉10kg、椰浆粉2kg、碳酸钙0.6kg、碳酸氢钙0.6kg、麦芽糊精0.8kg、食盐0.2kg、犊牛预混料0.8kg以及水200kg混合后,搅拌均匀,得到液态饲料。
    43.其中,改性玉米芯粉由改性玉米芯粉的制备例1制备而得。
    44.液态饲料的制备例3本制备例与液态饲料的制备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改性玉米芯粉由改性玉米芯粉的制备例2制备而得。
    45.液态饲料的制备例4本制备例与液态饲料的制备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改性玉米芯粉由改性玉米芯粉的制备例3制备而得。
    46.液态饲料的制备例5本制备例与液态饲料的制备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改性玉米芯粉由改性玉米芯粉的制备例4制备而得。
    47.液态饲料的制备例6本制备例与液态饲料的制备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改性玉米芯粉由改性玉米芯粉的制备例5制备而得。
    48.液态饲料的制备例7本制备例与液态饲料的制备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改性玉米芯粉由改性玉米芯粉的制备例6制备而得,且原料还添加了0.05kg壳聚糖-姜黄素微球。
    49.液态饲料的性能检测为了能够降低犊牛断奶的应激反应,降低其腹泻率,缩短喂食牛乳的时间,让犊牛
    可以尽早断奶,以更适应固态颗粒状饲料;本技术对5日-10日龄的犊牛投喂液态饲料;通过模拟牛乳的口感,并增加一定的粗纤维,使得犊牛可以顺利的由吃牛乳过渡到采食液态饲料。但是液态饲料中添加有玉米芯粉,虽然其具有很好的吸水性,但是其不溶于水,在液态饲料中常为悬浮或吸水后沉降的状态,导致液态饲料的均匀稳定性较差,不利于犊牛向固态颗粒状饲料的过渡。因此,本技术通过对玉米芯粉进行改性处理,以提高其在液态饲料中的分散均匀性。为了验证液态饲料的均匀稳定性,对其进行如下均匀稳定性试验,观察其是否有分层现象,无分层记为“√”,出现分层记为
    “×”
    ,将测试结果记录于表1。
    50.低温稳定性:将液态饲料置于4℃的温度下放置30d,观察其是否出现分层现象。
    51.高温稳定性:将液态饲料置于40℃的温度下放置30d,观察其是否出现分层现象。
    52.离心稳定性:将液态饲料在3000r/min的温度下离心30min,观察其是否出现分层现象。
    53.表1液态饲料的均匀稳定性测试表表1液态饲料的均匀稳定性测试表根据表1数据可以看出,由本技术液态饲料的制备例1-4制得的液态饲料在低温、高温以及离心后均不分层,说明其具有很好的稳定性。而液态饲料的制备例5-6制备的液态饲料在经过离心处理后,出现明显的分层现象,说明在液态饲料中,黄原胶和结冷胶具有协同配合作用,可以提高玉米芯粉在液态饲料中的稳定性。
    54.稻壳酸化水解液的制备例除特殊说明外,以下制备例中的原料均可通过市售获得。
    55.将稻壳经清洗后,在60℃的温度下4h后,分散过60目筛,得到稻壳粉;向10kg稻壳粉中加入8kg竹醋液、1kg磷酸以及1kg苹果酸,在85℃的温度下搅拌水解4h;静置后使得固液分离,收集液体为稻壳酸化水解液。
    56.半固态饲料的制备例除特殊说明外,以下制备例中的原料均可通过市售获得,其中,稻壳酸化水解液由稻壳酸化水解液的制备例制备而得。
    57.半固态饲料的制备例1

    将0.1kg结冷胶与60kg水混合后,加热搅拌均匀,得到结冷胶液;

    将玉米、发酵豆粕、膨化大豆粉碎过1.0-2.0mm筛网后,得到玉米粉、发酵豆粕粉
    以及膨化大豆粉;将苜蓿干草切碎,得到长度为1-2cm的短切苜蓿干草;

    将4kg玉米芯粉与0.4kg稻壳酸化水解液混合后,充分搅拌,然后加入0.5kg麦芽糊精以及结冷胶液,加热至80℃搅拌均匀后,再降温至室温,加入20kg玉米粉、10kg发酵豆粕粉、10g膨化大豆粉、10kg大豆浓缩蛋白、5kg全脂奶粉、0.5kg碳酸钙、0.4kg碳酸氢钙、0.1kg食盐、0.5kg犊牛预混料以及5kg短切苜蓿干草,搅拌均匀即可。
    58.半固态饲料的制备例2

    将0.3kg结冷胶与80kg水混合后,加热搅拌均匀,得到结冷胶液;

    将玉米、发酵豆粕、膨化大豆粉碎过1.0-2.0mm筛网后,得到玉米粉、发酵豆粕粉以及膨化大豆粉;将苜蓿干草切碎,得到长度为1-2cm的短切苜蓿干草;

    将6kg玉米芯粉与0.5kg稻壳酸化水解液混合后,充分搅拌,然后加入0.8kg麦芽糊精以及结冷胶液,加热至80℃搅拌均匀后,再降温至室温,加入30kg玉米粉、20kg发酵豆粕粉、20kg膨化大豆粉、20kg大豆浓缩蛋白、10kg全脂奶粉、0.6kg碳酸钙、0.6kg碳酸氢钙、0.2kg食盐、0.8kg犊牛预混料以及10kg短切苜蓿干草,搅拌均匀即可。
    59.固态饲料ⅰ的制备例固态饲料ⅰ的制备例1

    将玉米、发酵豆粕、膨化大豆粉碎1.0-2.0mm筛网后,得到玉米粉、发酵豆粕粉以及膨化大豆粉;将苜蓿干草切碎,得到长度为5-6cm的苜蓿干草;

    将4kg改性玉米芯粉、5kg全脂奶粉、1kg葡萄糖、0.2kg食盐、1.0kg碳酸钙、1.0kg碳酸氢钙、0.5kg赖氨酸、0.05kg蛋氨酸以及1kg犊牛预混料加入混合物料中,搅拌均匀,在压力为0.15mpa、相对湿度为16%、温度为86℃的条件下调质30s,制粒后,得到粒料;其中,改性玉米芯粉由改性玉米芯粉的制备例1制备而得;

    将2kg田菁粉、1kg麦芽糖、0.2kg山楂粉、0.1kg柠檬酸以及6kg水混合均匀后,得到混合浸渍液;

    将苜蓿干草置于混合浸渍液中浸渍后,得到浸渍苜蓿草;向浸渍苜蓿草中加入粒料,搅拌均匀后,经过粉碎、干燥,得到固体饲料ⅰ。
    60.固态饲料ⅰ的制备例2

    将玉米、发酵豆粕、膨化大豆粉碎1.0-2.0mm筛网后,得到玉米粉、发酵豆粕粉以及膨化大豆粉;将苜蓿干草切碎,得到长度为5-6cm的苜蓿干草;

    将6kg改性玉米芯粉、10kg全脂奶粉、2kg葡萄糖、0.4kg食盐、1.5kg碳酸钙、1.5kg碳酸氢钙、1.0kg赖氨酸、0.10kg蛋氨酸以及2kg犊牛预混料加入混合物料中,搅拌均匀,在压力为0.15mpa、相对湿度为16%、温度为86℃的条件下调质30s,制粒后,得到粒料;其中,改性玉米芯粉由改性玉米芯粉的制备例1制备而得;

    将3kg田菁粉、2kg麦芽糖、0.4kg山楂粉、0.2kg柠檬酸以及10kg水混合均匀后,得到混合浸渍液;

    将苜蓿干草置于混合浸渍液中浸渍后,得到浸渍苜蓿草;向浸渍苜蓿草中加入粒料,搅拌均匀后,经过粉碎、干燥,得到固体饲料ⅰ。
    61.固体饲料ⅰ的制备例3本制备例与固体饲料ⅰ的制备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改性玉米芯粉由改性玉米芯粉的制备例6制备而得,且原料还添加了0.04kg壳聚糖-姜黄素微球。
    62.犊牛期的饲养饲养方法:选择25头健康的安格斯犊牛,将其分为5组,每组5头。试验犊牛出生后立即与母牛分离,采用犊牛期的饲养实施例中的方法对其进行饲养。在饲养前以及饲养45d、60d对犊牛进行称重,记录其日增重量;并且记录犊牛腹泻率,腹泻率=(腹泻头数
    ×
    腹泻天数)/(每组犊牛总数
    ×
    试验天数)
    ×
    100%。将测试结果记录表2。实施例
    63.犊牛期的饲养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各阶段的饲料的不同。
    64.实施例1犊牛期的犊牛的饲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a)安格斯牛的犊牛出生后的4日内,正常饲喂初乳;(1b)第5日-第10日,除了对犊牛饲喂牛乳外,投喂液态饲料,每日三次自由采食;液态饲料由液态饲料的制备例1制备而得;(1c)第11日-第15日,除了对犊牛饲喂牛乳外,投喂半固态饲料,每日三次自由采食;半固态饲料由半固态饲料的制备例1制备而得;(1d)第16日-第45日,除了对犊牛饲喂牛乳外,投喂固态饲料ⅰ,每日三次自由采食;固态饲料ⅰ由固态饲料ⅰ的制备例1制备而得;(1e)在第46日断奶,46日-3月龄投喂固态饲料ⅰ,每日三次自由采食;固态饲料ⅰ由固态饲料ⅰ的制备例1制备而得。
    65.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液态饲料由液态饲料的制备例2制备而得;半固态饲料由半固态饲料的制备例2制备而得;固态饲料ⅰ由固态饲料ⅰ的制备例2制备而得。
    66.实施例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液态饲料由液态饲料的制备例7制备而得,且固态饲料ⅰ由固态饲料ⅰ的制备例3制备而得。
    67.对比例对比例1犊牛期的犊牛的饲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a)安格斯牛的犊牛出生后的4日内,正常饲喂初乳;(1b)第5日-第55日,除了对犊牛饲喂牛乳外,投喂精饲料,每日三次自由采食;(1c)在第56日断奶,56日-3月龄投喂固态饲料ⅰ,每日三次自由采食。
    68.对比例2犊牛期的犊牛的饲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a)安格斯牛的犊牛出生后的4日内,正常饲喂初乳;(1b)第5日-第10日,除了对犊牛饲喂牛乳外,投喂液态饲料,每日三次自由采食;液态饲料由液态饲料的制备例1制备而得;(1c)第11日-第45日,除了对犊牛饲喂牛乳外,投喂固态饲料ⅰ,每日三次自由采食;固态饲料ⅰ由固态饲料ⅰ的制备例1制备而得;(1d)在第46日断奶,46日-3月龄投喂固态饲料ⅰ,每日三次自由采食;固态饲料ⅰ由固态饲料ⅰ的制备例1制备而得。
    69.表2犊牛的生长发育情况记录表根据表2数据,结合实施例1以及对比例1可以看出,采用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方法饲养的犊牛在犊牛期具有更低的腹泻率以及更高的日增重量,且在45d断奶后,其日增重量也明显提高,说明采用本技术的方法饲养犊牛可以明显降低犊牛腹泻的发生,有助于促进其生长发育。
    70.结合实施例1以及实施例3可以看出,实施例1的犊牛的腹泻率明显低于实施例3的犊牛,实施例1的犊牛的日增重量明显高于实施例3。这说明饲料中的壳聚糖-姜黄素微球的加入可以提高犊牛的免疫力,降低其断奶应激反应,特别是将壳聚糖-姜黄素微球负载于玉米芯粉后,可以提高其生物利用率,进一步提高犊牛的免疫力以及生长发育。
    71.结合实施例1以及对比例2可以看出,实施例1的犊牛的腹泻率明显低于对比例2的犊牛,实施例1的犊牛的日增重量明显高于对比例2。这说明在饲喂犊牛时,在液态饲料与固体饲料的喂养之间增加半固体饲料的喂养,可以提高其对固体饲料的适应性,有利于促进犊牛的生长发育。
    72.应用例应用例中的固态饲料ⅱ、固态饲料iii、固态饲料iv、固态饲料v、均可为普通固态颗粒饲料,可通过市售获得,也可自行配制。以下应用例中的固态饲料ⅱ由重量比为2:1的精饲料和粗饲料配制而成;固态饲料iii由重量比为4:6的精饲料和粗饲料配制而成;固态饲料iv由重量比为1:1的精饲料和粗饲料配制而成;固态饲料v由重量比为6:4的精饲料和粗饲料配制而成;固态饲料ⅶ由重量比为7:3的精饲料和粗饲料配制而成。其中,固态饲料ⅱ由重量比为2:1的精饲料和粗饲料配制而成,精饲料的配方如下玉米20kg、发酵豆粕15kg、膨化大豆10kg、大豆浓缩蛋白15kg、碳酸钙0.5kg、碳酸氢钙0.4kg、麦芽糊精0.5kg、食盐0.1kg、犊牛预混料0.5kg;粗饲料为苜蓿干草。
    73.一种生产雪花牛肉的肉牛饲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第一阶段:犊牛期,即0-3月龄:(1a)安格斯牛的犊牛出生后的4日内,正常饲喂初乳;(1b)第5日-第10日,除了对犊牛饲喂牛乳外,投喂液态饲料,每日三次自由采食;液态饲料由液态饲料的制备例1制备而得;(1c)第11日-第15日,除了对犊牛饲喂牛乳外,投喂半固态饲料,每日三次自由采食;半固态饲料由半固态饲料的制备例1制备而得;(1d)第16日-第45日,除了对犊牛饲喂牛乳外,投喂固态饲料ⅰ,每日三次自由采食;固态饲料ⅰ由固态饲料ⅰ的制备例1制备而得;
    (1e)在第46日断奶,46日-3月龄投喂固态饲料ⅰ,每日三次自由采食;固态饲料ⅰ由固态饲料ⅰ的制备例1制备而得;(2)第二阶段:生长期,即3-9月龄:投喂固态饲料ⅱ,每日三次自由采食;(3)第三阶段:育肥前期,即10-20月龄:投喂固态饲料iii,每日三次自由采食;(4)第四阶段:育肥后期,即21-24月龄,投喂固态饲料iv,每日三次自由采食;(5)第五阶段:出栏期,即25月龄以后,投喂固态饲料v,每日三次自由采食;当牛的采食量明显下降,背腰宽平、骨结节不明显、胁部脂肪厚、体型呈圆桶状时即可出栏。
    74.每日三次自由采食是指在每日的7点-8点、12点-13点、17点-18点的时间段内,不限量供应食料。在饲养期间,保证牛每天有6h的户外活动时期,每天清晨饲喂犊牛后打扫圈舍,并每周对牛舍消毒两次。
    75.肉质评定在饲养27月龄,饲养结束。选取采用应用例的方法饲养的4头试验牛送往屠宰,按照ny/t676-2010《牛肉等级规格》中的标准进行评定。
    76.试验牛屠宰前进行称重,胴体分割30min后,在白炽灯照明下,以牛肉的大理石纹、牛生理成熟度、肌肉色、脂肪色等为指标,评定其肉质等级。应用例的牛肉的里脊、外脊、上脑、眼肉、小米龙的大理石纹均为5级,大理石花纹分布均匀,肌肉呈樱桃红色,达到特级标准。
    77.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技术特征:
    1.一种生产雪花牛肉的肉牛饲养方法,包括犊牛期、生长期、育肥前期、育肥后期以及出栏期的喂养,其特征在于,所述犊牛期的饲养包括如下步骤:(1a)犊牛出生后的4日内,正常饲喂初乳;(1b)第5日-第10日,除了对犊牛饲喂牛乳外,投喂液态饲料,每日三次自由采食;(1c)第11日-第15日,除了对犊牛饲喂牛乳外,投喂半固态饲料,每日三次自由采食;(1d)第16日-第45日,除了对犊牛饲喂牛乳外,投喂固态饲料ⅰ,每日三次自由采食;(1e)在第46日断奶, 46日-3月龄投喂固态饲料ⅰ,每日三次自由采食;所述液态饲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膨化大豆粉10-20份、改性玉米芯粉5-10份、大豆浓缩蛋白10-20份、全脂奶粉5-10份、椰浆粉1-2份、碳酸钙0.5-0.6份、碳酸氢钙0.4-0.6份、麦芽糊精0.5-0.8份、食盐0.1-0.2份、犊牛预混料0.5-0.8份以及水150-200份;所述改性玉米芯粉为玉米芯粉负载壳聚糖-姜黄素微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雪花牛肉的肉牛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玉米芯粉采用如下方法制备而成:将黄原胶、结冷胶以及水按照8-10:4-6:30-40的比例混合,加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胶液;将壳聚糖-姜黄素微球与乙酸溶液混合后,加入壳聚糖-姜黄素微球的重量的100-120倍的玉米芯粉,搅拌后蒸去溶剂,加入玉米芯粉重量的20-30%的混合胶液,在80-90℃的温度下搅拌反应30-60min后,降温至室温,经过静置、离心后,得到改性玉米芯粉。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产雪花牛肉的肉牛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壳聚糖-姜黄素微球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将姜黄素与乙醇溶液混合后,得到姜黄素的乙醇溶液;将壳聚糖溶于乙酸溶液中,搅拌均匀后,加入碱液调节ph为4-6,得到壳聚糖溶液;将三聚磷酸钠溶于水中,加入酸液调节ph为4-6,得到三聚磷酸钠溶液;将壳聚糖溶液加入姜黄素的乙醇溶液中,搅拌后,滴加三聚磷酸钠溶液;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1-3h;经过离心后,得到沉淀物,将沉淀物洗涤、干燥后,得到壳聚糖-姜黄素微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雪花牛肉的肉牛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固态饲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玉米20-30份、发酵豆粕10-20份、膨化大豆10-20份、苜蓿干草5-10份、玉米芯粉4-6份、大豆浓缩蛋白10-20份、全脂奶粉5-10份、碳酸钙0.5-0.6份、碳酸氢钙0.4-0.6份、麦芽糊精0.5-0.8份、食盐0.1-0.2份、犊牛预混料0.5-0.8份、结冷胶0.1-0.3份、稻壳酸化水解液0.4-0.5份以及水60-80份。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生产雪花牛肉的肉牛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化水解液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将稻壳经清洗、干燥、粉碎后,得到稻壳粉;向稻壳粉中加入竹醋液、磷酸以及苹果酸,在80-90℃的温度下搅拌水解3-5h;静置后使得固液分离,收集液体为稻壳酸化水解液。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生产雪花牛肉的肉牛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固态饲料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将结冷胶与水混合后,加热搅拌均匀,得到结冷胶液;将玉米芯粉与稻壳酸化水解液混合后,充分搅拌,然后加入麦芽糊精以及结冷胶液,加热搅拌均匀后,再降温至室温,加入粉碎后的玉米、发酵豆粕、膨化大豆、苜蓿干草以及大豆浓缩蛋白、全脂奶粉、碳酸钙、碳酸氢钙、食盐、犊牛预混料以及苜蓿干草,搅拌均匀即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雪花牛肉的肉牛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态饲料ⅰ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苜蓿干草10-15份、改性玉米芯粉4-6份、玉米50-60份、发酵豆粕10-20份、膨化大豆5-10份、全脂奶粉5-10份、田菁粉2-3份、麦芽糖1-2份、葡萄糖1-2份、山楂粉0.2-0.4份、柠檬酸0.1-0.2份、食盐0.2-0.4份、碳酸钙1.0-1.5份、磷酸氢钙1.0-1.5份、赖氨酸0.5-1.0份、蛋氨酸0.05-0.10份以及犊牛预混料1-2份。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生产雪花牛肉的肉牛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态饲料ⅰ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将改性玉米芯粉、全脂奶粉、葡萄糖、食盐、碳酸钙、碳酸氢钙、赖氨酸、蛋氨酸以及犊牛预混料加入粉碎后的玉米、发酵豆粕、膨化大豆中,搅拌均匀,调质制粒,得到粒料;将田菁粉、麦芽糖、山楂粉、柠檬酸以及水混合均匀后,得到混合浸渍液;将苜蓿干草置于混合浸渍液中浸渍后,得到浸渍苜蓿草;将浸渍苜蓿草与粒料搅拌后,经过粉碎、干燥,得到固体饲料ⅰ。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生产雪花牛肉的肉牛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质压力为0.1-0.2mpa,相对湿度为15-17%,温度为85-90℃,时间为25-35s。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肉牛饲养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生产雪花牛肉的肉牛饲养方法,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产雪花牛肉的肉牛饲养方法,所述犊牛期的饲养包括如下步骤:犊牛出生后的4日内,正常饲喂初乳;第5日-第10日,除了对犊牛饲喂牛乳外,投喂液态饲料,每日三次自由采食;第11日-第15日,除了对犊牛饲喂牛乳外,投喂半固态饲料,每日三次自由采食;第16日-第45日,除了对犊牛饲喂牛乳外,投喂固态饲料Ⅰ,每日三次自由采食;在第46日断奶,46日-3月龄投喂固态饲料Ⅰ,每日三次自由采食;液态饲料包括玉米芯粉负载壳聚糖-姜黄素微球。采用本申请的方法,犊牛的腹泻率低,牛肉的脂肪分布量大、大理石花纹密,具有较高的品质。具有较高的品质。


    技术研发人员:李婉 王伟 赵军 刘桂瑞 王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九州大地生物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15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573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