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插座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3-03-19  124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电插座,尤其是涉及一种无线耳机的充电插座。


    背景技术:

    2.按,如中国台湾专利证书第m596465号揭露了一种习知的充电插座,所述充电插座由一绝缘本体、至少一接地端子和至少一充电端子组成。所述绝缘本体具有一容置空间,开设有数个上下贯通的容置通道,所述容置通道围绕在所述容置空间的外围,所述容置通道与所述容置空间之间开设有互相连通的开槽。至少一接地端子设置于其中一所述容置通道中,具有一第一外接部,所述第一外接部向下并向一侧斜方向延伸形成一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一接触部通过所述开槽露出于所述容置空间中。至少一充电端子设置于另一所述容置通道中,具有一第二外接部,所述第二外接部向下并向一侧斜方向延伸形成一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二接触部通过所述开槽露出于所述容置空间中,所述第二接触部的位置较所述第一接触部低。
    3.惟,上述习知的充电插座在组装过程中需先将容置通道的上下两端以胶水填充密封,再于高温环境下烘烤干燥,故容置通道的材料容易在高温环境下与胶水反应而有龟裂的问题,制造程序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习知不足而提供一种充电插座,在其组装过程中,无需经过烘烤制程,防止绝缘本体龟裂,亦可避免制造程序繁琐,降低制程成本,并提高结构稳定性。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充电插座,包括一绝缘本体,设有开口朝上的一凹槽与上下贯通的数个容置通道,数个所述容置通道围绕所述凹槽的外侧,数个所述容置通道与所述凹槽之间具有互相连通的一贯穿开口,所述绝缘本体的上表面开设有数个固持孔,数个所述固持孔贯穿所述绝缘本体并分别连通数个所述容置通道的顶部,数个所述容置通道的上壁面分别开设有数个卡槽,所述绝缘本体的下表面开设有数个安装孔,数个所述安装孔贯穿所述绝缘本体并分别连通数个所述容置通道的底部;两只端子,所述两只端子为一接地端子与一充电端子,所述两只端子设于数个所述容置通道内,每一所述端子具有一外接部、一对固定部、一接触部、一干涉部、一延伸部及一对弯折部,所述外接部底端向下并向内倾斜延伸有所述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底端向下并向内弯折延伸有所述接触部,所述外接部底端两侧分别向内弯折延伸有所述一对弯折部,每一所述弯折部末端向上延伸有每一所述固定部,所述接触部底端向下延伸形成所述干涉部,数个所述固定部分别插入数个所述卡槽;数个胶座,分别填塞于数个所述安装孔;及数个硅胶,分别填塞于数个所述固持孔,各所述外接部穿过各所述硅胶并外露于所述绝缘本体。
    6.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数个所述固持孔对应于数个所述容置通道。
    7.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数个所述硅胶为硅胶垫片、硅胶垫圈。
    8.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一对弯折部对称向内延伸于所述外接部的两侧,所述一对固定部对称向上延伸于所述一对弯折部的末端。
    9.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数个所述容置通道还具有向所述绝缘本体外侧方向凸伸的一间隔肋,所述间隔肋设置于所述贯穿开口上方并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间隔肋位于所述弯折部与所述延伸部之间。
    10.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数个所述安装孔对应于数个所述容置通道。
    11.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数个所述胶座与所述绝缘本体之间以胶水密封固定。
    12.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每一所述端子的所述外接部的底端分别套设有所述硅胶,所述硅胶的底部抵接于所述弯折部的顶缘。
    13.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每一所述端子的所述延伸部设置于所述容置通道中,所述接触部穿过所述贯穿开口并露出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干涉部与数个所述容置通道的内壁面相互干涉。
    14.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充电端子的所述接触部与所述凹槽的底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接地端子的所述接触部与所述凹槽的底面之间的距离。
    1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充电插座藉由硅胶密封容置通道,不仅省去了烘烤制程的工艺,更提高制程效率及降低制程成本,并提高结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充电插座的立体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充电插座的立体分解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充电插座的俯视立体图。
    19.图4为第三图中a-a线的剖面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充电插座的另一剖面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充电插座的仰视立体图。
    22.图7为本实用新型充电插座的另一仰视剖面图。
    23.图中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24.充电插座
    ꢀꢀꢀꢀꢀꢀꢀꢀꢀꢀꢀꢀ
    100
    ꢀꢀꢀꢀꢀꢀꢀꢀꢀꢀꢀꢀ
    绝缘本体
    ꢀꢀꢀꢀꢀꢀꢀꢀꢀꢀ125.凹槽
    ꢀꢀꢀꢀꢀꢀꢀꢀꢀꢀꢀꢀꢀꢀꢀꢀ
    11
    ꢀꢀꢀꢀꢀꢀꢀꢀꢀꢀꢀꢀꢀ
    限位部
    ꢀꢀꢀꢀꢀꢀꢀꢀꢀꢀꢀꢀ
    111
    26.容置通道
    ꢀꢀꢀꢀꢀꢀꢀꢀꢀꢀꢀꢀ
    12
    ꢀꢀꢀꢀꢀꢀꢀꢀꢀꢀꢀꢀꢀ
    固持孔
    ꢀꢀꢀꢀꢀꢀꢀꢀꢀꢀꢀꢀ
    121
    27.卡槽
    ꢀꢀꢀꢀꢀꢀꢀꢀꢀꢀꢀꢀꢀꢀꢀꢀ
    122
    ꢀꢀꢀꢀꢀꢀꢀꢀꢀꢀꢀꢀ
    间隔肋
    ꢀꢀꢀꢀꢀꢀꢀꢀꢀꢀꢀꢀ
    123
    28.安装孔
    ꢀꢀꢀꢀꢀꢀꢀꢀꢀꢀꢀꢀꢀꢀ
    124
    ꢀꢀꢀꢀꢀꢀꢀꢀꢀꢀꢀꢀ
    贯穿开口
    ꢀꢀꢀꢀꢀꢀꢀꢀꢀꢀ
    13
    29.定位部
    ꢀꢀꢀꢀꢀꢀꢀꢀꢀꢀꢀꢀꢀꢀ
    14
    ꢀꢀꢀꢀꢀꢀꢀꢀꢀꢀꢀꢀꢀ
    硅胶
    ꢀꢀꢀꢀꢀꢀꢀꢀꢀꢀꢀꢀꢀꢀ
    15
    30.胶座
    ꢀꢀꢀꢀꢀꢀꢀꢀꢀꢀꢀꢀꢀꢀꢀꢀ
    16
    ꢀꢀꢀꢀꢀꢀꢀꢀꢀꢀꢀꢀꢀ
    胶水
    ꢀꢀꢀꢀꢀꢀꢀꢀꢀꢀꢀꢀꢀꢀ
    17
    31.接地端子
    ꢀꢀꢀꢀꢀꢀꢀꢀꢀꢀꢀꢀ2ꢀꢀꢀꢀꢀꢀꢀꢀꢀꢀꢀꢀꢀꢀ
    第一外接部
    ꢀꢀꢀꢀꢀꢀꢀꢀ
    21
    32.第一固定部
    ꢀꢀꢀꢀꢀꢀꢀꢀꢀꢀ
    22
    ꢀꢀꢀꢀꢀꢀꢀꢀꢀꢀꢀꢀꢀ
    第一接触部
    ꢀꢀꢀꢀꢀꢀꢀꢀ
    23
    33.第一干涉部
    ꢀꢀꢀꢀꢀꢀꢀꢀꢀꢀ
    24
    ꢀꢀꢀꢀꢀꢀꢀꢀꢀꢀꢀꢀꢀ
    第一延伸部
    ꢀꢀꢀꢀꢀꢀꢀꢀ
    25
    34.第一弯折部
    ꢀꢀꢀꢀꢀꢀꢀꢀꢀꢀ
    26
    ꢀꢀꢀꢀꢀꢀꢀꢀꢀꢀꢀꢀꢀ
    充电端子
    ꢀꢀꢀꢀꢀꢀꢀꢀꢀꢀ335.第二外接部
    ꢀꢀꢀꢀꢀꢀꢀꢀꢀꢀ
    31
    ꢀꢀꢀꢀꢀꢀꢀꢀꢀꢀꢀꢀꢀ
    第二固定部
    ꢀꢀꢀꢀꢀꢀꢀꢀ
    32
    36.第二接触部
    ꢀꢀꢀꢀꢀꢀꢀꢀꢀꢀ
    33
    ꢀꢀꢀꢀꢀꢀꢀꢀꢀꢀꢀꢀꢀ
    第二干涉部
    ꢀꢀꢀꢀꢀꢀꢀꢀ
    34
    37.第二延伸部
    ꢀꢀꢀꢀꢀꢀꢀꢀꢀꢀ
    35
    ꢀꢀꢀꢀꢀꢀꢀꢀꢀꢀꢀꢀꢀ
    第二弯折部
    ꢀꢀꢀꢀꢀꢀꢀꢀ
    36。
    具体实施方式
    38.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以下兹例举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予说明。
    39.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的充电插座100,包括一绝缘本体1及两只端子,所述两只端子为一接地端子2及一充电端子3。
    40.请参阅图1至图3与图5至图6,所述绝缘本体1设有开口朝上的一凹槽11,用以容置一无线耳机(图未示),所述凹槽11底面具有向上凸伸形成的一限位部111,用以限位无线耳机,确保无线耳机与充电插座100接通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所述绝缘本体1设有上下贯通的数个容置通道12,数个所述容置通道12围绕所述凹槽11的外侧,数个所述容置通道12与所述凹槽11之间具有互相连通的一贯穿开口13。本实施例中,所述绝缘本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数个固持孔121,数个所述固持孔121对应于数个所述容置通道12,数个所述固持孔121贯穿所述绝缘本体1并分别连通数个所述容置通道12的顶部,数个所述容置通道12的上壁面分别开设有数个卡槽122,数个所述容置通道12的内壁面具有向所述绝缘本体1外侧方向凸伸的一间隔肋123,所述间隔肋123设置于所述贯穿开口13上方并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绝缘本体1的下表面开设有数个安装孔124,数个所述安装孔124对应于数个所述容置通道12,数个所述安装孔124贯穿所述绝缘本体1并分别连通数个所述容置通道12的底部,所述固持孔121以硅胶15密封,数个所述安装孔124以胶座16密封,用以确保本实用新型充电插座100具有良好的防水性。在具体实施时,所述硅胶可为硅胶垫片、硅胶垫圈等型式作为密封件,所述胶座16与所述绝缘本体1之间以胶水17加强密封固定。
    41.请参阅图3,所述绝缘本体1还具有向外凸伸形成的一定位部14,用以供本实用新型充电插座100装设于一充电盒(图未示)中时,所述定位部14不仅可辅助本实用新型充电插座100定位,防止本实用新型充电插座100在充电盒中旋转,也能作为区分左右充电插座100的防呆机构。
    42.请参阅图2至图7,所述两只端子设于数个所述容置通道12内,每一所述端子具有一外接部、一对固定部、一接触部、一干涉部、一延伸部及一对弯折部,所述外接部底端向下并向内倾斜延伸有所述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底端向下并向内弯折延伸有所述接触部,所述外接部底端两侧分别向内弯折延伸有所述一对弯折部,所述弯折部末端向上延伸有所述固定部。具体实施时,所述接地端子2与所述充电端子3皆设于数个所述容置通道12内,所述接地端子2具有一第一外接部21、数个第一固定部22、一第一接触部23、一第一干涉部24、一第一延伸部25及一对第一弯折部26,所述充电端子3具有一第二外接部31、数个第二固定部32、一第二接触部33、一第二干涉部34、一第二延伸部35及一对第二弯折部36。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外接部21与所述第二外接部31皆穿过于数个所述容置通道12的上表面的固持孔121并露出于所述固持孔121,所述第一外接部21与所述第二外接部31的底端两侧分别向内弯折延伸有所述第一弯折部26与所述第二弯折部36,所述第一弯折部26与所述第二弯折部36末端分别向上延伸形成所述第一固定部22与所述第二固定部32,所述第一弯折部26与所述第二弯折部36皆对称向内延伸于所述第一外接部21与所述第二外接部31的两侧,数个所述第一固定部22与数个所述第二固定部32对称向上延伸于所述第一弯折部26与所述第二
    弯折部36的末端,用以与数个所述容置通道12内的数个所述卡槽122相互干涉卡紧,使所述接地端子2与所述充电端子3稳固设置于数个所述容置通道12内,所述第一外接部21与所述第二外接部31的底端分别套设有所述硅胶15,所述第一外接部21与所述第二外接部31底端皆向下倾斜延伸形成所述第一延伸部25与所述第二延伸部35,所述第一延伸部25与所述第二延伸部35设置于所述容置通道12中,所述第一延伸部25与所述第二延伸部35底端皆向下并向内弯折延伸形成所述第一接触部23与所述第二接触部33,所述第一接触部23与所述第二接触部33皆穿过所述贯穿开口13并露出于所述凹槽11内,所述第一接触部23与所述第二接触部33底端向下延伸形成所述第一干涉部24与所述第二干涉部34,所述第一干涉部24与所述第二干涉部34皆与数个所述容置通道12的内壁面相互干涉,使所述接地端子2与所述充电端子3稳固设置于数个所述容置通道12内。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接触部33与所述凹槽11的底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接触部23与所述凹槽的底面之间的距离。
    43.本实用新型的充电插座100使用时,本实用新型充电插座100为供一种分离式无线耳机的左右耳机充电,故本实用新型充电插座100设计有两个互为镜像结构且分离式的充电插座100,以对接所述无线耳机的左右耳机进行充电,每一充电插座100皆可独立运作。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充电插座100的凹槽11侧壁面呈圆弧状,以供所述无线耳机的左右耳机顺利插入。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充电插座100将接地端子2的第一接触部23设置相较于充电端子3的第二接触部33高,以供所述无线耳机进行充电时会先与接地端子2导通,再与充电端子3导通,如此先接地再导通充电的方式,能更稳定的进行充电。
    44.本实用新型的充电插座100组装时,本实用新型充电插座100预先将所述硅胶15由上而下分别套设于所述接地端子2的所述第一外接部21底端与所述充电端子3的所述第二外接部31底端,使所述硅胶15的底部抵接于所述第一弯折部26与所述第二弯折部36的顶缘,再将组装完成的所述硅胶15和所述接地端子2与所述充电端子3由下而上从述安装孔124一同组装至所述绝缘本体1的数个容置通道12内,使所述硅胶15填塞于所述固持孔121中,此时所述接地端子2的数个所述第一固定部22与所述充电端子3的数个所述第二固定部32分别插入数个所述容置通道12内的数个所述卡槽122并相互干涉卡紧,在绝缘本体1一侧的容置通道12中,所述间隔肋123位于所述第一弯折部26与所述第一延伸部25之间,在绝缘本体1另一侧的容置通道12中,所述间隔肋123位于所述第二弯折部36与所述第二延伸部35之间,所述胶座16填塞于所述安装孔124,藉由点胶制程将胶水17密封所述胶座16与所述安装孔124之间,最后将胶水17于室温下干燥,得到本实用新型充电插座100。
    45.承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充电插座100藉由硅胶15密封容置通道12,不仅省去了烘烤制程,更提高制程效率及降低制程成本。再者,本实用新型充电插座100藉由所述第一固定部22与所述第二固定部32插接于所述卡槽122,使接地端子2与充电端子3稳固设置于所述容置通道12中,以提高结构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充电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绝缘本体,设有开口朝上的一凹槽与上下贯通的数个容置通道,数个所述容置通道围绕所述凹槽的外侧,数个所述容置通道与所述凹槽之间具有互相连通的一贯穿开口,所述绝缘本体的上表面开设有数个固持孔,数个所述固持孔贯穿所述绝缘本体并分别连通数个所述容置通道的顶部,数个所述容置通道的上壁面分别开设有数个卡槽,所述绝缘本体的下表面开设有数个安装孔,数个所述安装孔贯穿所述绝缘本体并分别连通数个所述容置通道的底部;两只端子,所述两只端子为一接地端子与一充电端子,所述两只端子设于数个所述容置通道内,每一所述端子具有一外接部、一对固定部、一接触部、一干涉部、一延伸部及一对弯折部,所述外接部底端向下并向内倾斜延伸有所述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底端向下并向内弯折延伸有所述接触部,所述外接部底端两侧分别向内弯折延伸有所述一对弯折部,每一所述弯折部末端向上延伸有每一所述固定部,所述接触部底端向下延伸形成所述干涉部,数个所述固定部分别插入数个所述卡槽;数个胶座,分别填塞于数个所述安装孔;及数个硅胶,分别填塞于数个所述固持孔,各所述外接部穿过各所述硅胶并外露于所述绝缘本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数个所述固持孔对应于数个所述容置通道。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数个所述硅胶为硅胶垫片、硅胶垫圈。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弯折部对称向内延伸于所述外接部的两侧,所述一对固定部对称向上延伸于所述一对弯折部的末端。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数个所述容置通道还具有向所述绝缘本体外侧方向凸伸的一间隔肋,所述间隔肋设置于所述贯穿开口上方并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间隔肋位于所述弯折部与所述延伸部之间。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数个所述安装孔对应于数个所述容置通道。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数个所述胶座与所述绝缘本体之间以胶水密封固定。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所述端子的所述外接部的底端分别套设有所述硅胶,所述硅胶的底部抵接于所述弯折部的顶缘。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所述端子的所述延伸部设置于所述容置通道中,所述接触部穿过所述贯穿开口并露出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干涉部与数个所述容置通道的内壁面相互干涉。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端子的所述接触部与所述凹槽的底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接地端子的所述接触部与所述凹槽的底面之间的距离。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充电插座,其包括一绝缘本体,设有开口朝上的一凹槽与上下贯通的数个容置通道,所述绝缘本体开设有数个固持孔与数个安装孔,数个所述容置通道开设有数个卡槽;两只端子,所述两只端子为一接地端子与一充电端子,所述两只端子设于数个所述容置通道内,每一所述端子具有一外接部、一对固定部、一接触部、一干涉部、一延伸部及一对弯折部;数个胶座及数个硅胶分别填塞于数个所述安装孔与数个所述固持孔。如上所述,藉由硅胶密封容置通道,可达到本实用新型充电插座提高制程效率及降低制程成本目的,并提高结构稳定性。并提高结构稳定性。并提高结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婁方進 劉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富强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16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575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