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角度的装配式建筑屋顶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3-03-20  145


    1.本实用新型涉及屋顶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角度的装配式建筑屋顶。


    背景技术:

    2.屋顶是房屋顶部的围护结构,用于避风雨,防寒隔热。屋顶的形式很多,从外形看主要有平屋顶、坡屋顶峰、曲面屋顶等。但是普通的屋顶都是固定的结构,无法调节角度,并不能很好的适应不同季节的需求。
    3.中国专利(公告号:cn105484408a)公开了一种建筑屋顶结构,包括脊柱,脊柱的两侧设置有承重梁,承重梁上设置有盖板,在所述盖板上设置有防水层,在防水层上方设置有平行于脊柱的横梁,瓦片包括瓦片a、瓦片b,所述瓦片a、瓦片b上设置有挂板,所述挂板钩在横梁上;瓦片a、瓦片b与防水层之间填充有保温填充剂;所述瓦片a上方设置有固定槽,在脊柱上方设置有连接脊柱两侧的瓦片a的顶板,顶板为弧形,顶板两侧定位在固定槽内;该装置在脊柱与承重梁构成的框架上设置有盖板,在盖板上设置有防水层,起到防水作用;瓦片a、瓦片b通过挂板挂在横梁上,固定牢靠,防止瓦片滑落或松动,使屋顶结构牢靠;而且在万片a、瓦片b与防水层之间填充有保温填充剂,起到保温作用。
    4.但是屋顶是建筑的普遍构成元素之一,是房屋顶层覆盖的外围护结构,功能是用于抵御自然界的风雪霜雨、太阳辐射、气温变化以及其他不利因素,干旱地区房屋多使用平顶结构,湿润地区多使用坡顶结构,现有集成度假屋屋顶需要根据项目所在地对屋顶的角度进行调节,以方便排水,防止屋顶漏水,但是该类屋顶还存在着角度调节起来非常困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可调节角度的装配式建筑屋顶。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可调节角度的装配式建筑屋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空心结构设置的固定板且顶部两侧均沿水平方向上滑动安装有连接块,两个连接块的顶端均转动安装有支撑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主杆,主杆的顶端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金属块,两个金属块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滑杆,两个滑杆的底端均滑动套接有滑套,两个滑套分别与对应的支撑板的顶部转动连接,且两个滑套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杆,两个连接杆的底端均延伸至固定板内均固定安装有同一个活动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内壁上转动安装有转轴且与转轴相邻的一侧内壁上转动安装有丝杆导套,所述丝杆导套上固定套接有第一端面齿轮与凸轮且一端螺纹套接有丝杆,所述凸轮位于活动板的下方且与活动板相适配,活动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转轴上固定套接有圆盘且一端固定套接有与第一端面齿轮相啮合的第二端面齿轮,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螺纹安装有螺
    纹杆,螺纹杆的两端均延伸至螺纹孔外且一端与丝杆的一端转动连接。
    8.优选的,所述螺纹杆的另一端固定套接有转盘。
    9.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两侧均沿着竖直方向上开设有滑槽,滑槽内均滑动安装有与活动板固定连接的滑块。
    10.优选的,所述圆盘与固定块之间转动安装有同一个连杆。
    11.优选的,两个支撑板为对称的倾斜设置。
    12.优选的,两个滑杆上均套接有压缩弹簧,两个压缩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对应的滑杆上,另一端固定在对应的滑套上。
    1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一种可调节角度的装配式建筑屋顶,当需要的对两个支撑板与底板之间的角度进行调节的时候,首先通过转动转盘带动了固定块的向外转动,即可带动了丝杆的向外移动,丝杆在移动的过程中带动了丝杆导套的转动,即可带动了凸轮与第一端面齿轮的转动。凸轮挤压了活动板带动了活动板的向上移动,且此时第一端面齿轮带动了第二端面齿轮的转动,即可带动了圆盘的转动,圆盘带动了连杆的向上转动,即也带动了活动板的向上移动,活动板带动了两个连接杆的向上移动,即可带动了两个滑套的向上移动,即可带动了两个支撑板的顶部向上转动,且两个连接块相向移动,即可增加了支撑板与底板之间的夹角,或者通过反向转动转盘,即可减小支撑板与底板之间的夹角,即可对支撑板的角度进行调节。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对装配式建筑屋顶的角度进行调节。
    14.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调节角度的装配式建筑屋顶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调节角度的装配式建筑屋顶的a部分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调节角度的装配式建筑屋顶的关于固定块的部分侧视图。
    18.图中:1底板、2连接块、3固定板、4支撑板、5转盘、6压缩弹簧、7金属块、8主杆、9滑杆、10滑套、11连接杆、12活动板、13凸轮、14丝杆导套、15第一端面齿轮、16丝杆、17螺纹杆、18第二端面齿轮、19圆盘、20转轴、21连杆、22固定块。
    19.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1.实施例一
    22.参照图1-3,一种可调节角度的装配式建筑屋顶,包括底板1,底板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空心结构设置的固定板3且顶部两侧均沿水平方向上滑动安装有连接块2,两个连接块2的顶端均转动安装有支撑板4,固定板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主杆8,主杆8的顶端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金属块7,两个金属块7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滑杆9,两个滑杆9的底端均滑动套接有滑套10,两个滑套10分别与对应的支撑板4的顶部转动连接,且两个滑套10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杆11,两个连接杆11的底端均延伸至固定板3内均固定安装有同一个活动板12,固定板3的一侧内壁上转动安装有转轴20且与转轴20相邻的一侧内壁上转动安装有丝杆导套14,丝杆导套14上固定套接有第一端面齿轮15与凸轮13且一端螺纹套接有丝杆16,凸轮13
    位于活动板12的下方且与活动板12相适配,活动板1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块22,转轴20上固定套接有圆盘19且一端固定套接有与第一端面齿轮15相啮合的第二端面齿轮18,固定板3的一侧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螺纹安装有螺纹杆17,螺纹杆17的两端均延伸至螺纹孔外且一端与丝杆16的一端转动连接。
    23.实施例二
    24.本实用新型中,螺纹杆17的另一端固定套接有转盘5,通过转盘5便于转动螺纹杆17。
    25.本实用新型中,固定板3的两侧均沿着竖直方向上开设有滑槽,滑槽内均滑动安装有与活动板12固定连接的滑块,通过滑槽与滑块便于活动板12的移动。
    26.本实用新型中,圆盘19与固定块22之间转动安装有同一个连杆21,第一端面齿轮15带动了第二端面齿轮18的转动,即可带动了圆盘19的转动,圆盘19带动了连杆21的向上转动,即也带动了活动板12的向上移动。
    27.本实用新型中,两个支撑板4为对称的倾斜设置。
    28.本实用新型中,两个滑杆9上均套接有压缩弹簧6,两个压缩弹簧6的一端固定在对应的滑杆9上,另一端固定在对应的滑套10上了,通过压缩弹簧6便于滑套10的复位。
    29.本实用新型中,当需要的对两个支撑板4与底板1之间的角度进行调节的时候,首先通过转动转盘5带动了固定块17的向外转动,即可带动了丝杆16的向外移动,丝杆16在移动的过程中带动了丝杆导套14的转动,即可带动了凸轮13与第一端面齿轮15的转动。凸轮13挤压了活动板12带动了活动板12的向上移动,且此时第一端面齿轮15带动了第二端面齿轮18的转动,即可带动了圆盘19的转动,圆盘19带动了连杆21的向上转动,即也带动了活动板12的向上移动,活动板12带动了两个连接杆11的向上移动,即可带动了两个滑套10的向上移动,即可带动了两个支撑板4的顶部向上转动,且两个连接块2相向移动,即可增加了支撑板4与底板1之间的夹角,或者通过反向转动转盘5,即可减小支撑板4与底板1之间的夹角,即可对支撑板4的角度进行调节。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对装配式建筑屋顶的角度进行调节。
    3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调节角度的装配式建筑屋顶,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空心结构设置的固定板(3)且顶部两侧均沿水平方向上滑动安装有连接块(2),两个连接块(2)的顶端均转动安装有支撑板(4),所述固定板(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主杆(8),主杆(8)的顶端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金属块(7),两个金属块(7)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滑杆(9),两个滑杆(9)的底端均滑动套接有滑套(10),两个滑套(10)分别与对应的支撑板(4)的顶部转动连接,且两个滑套(10)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杆(11),两个连接杆(11)的底端均延伸至固定板(3)内均固定安装有同一个活动板(12),所述固定板(3)的一侧内壁上转动安装有转轴(20)且与转轴(20)相邻的一侧内壁上转动安装有丝杆导套(14),所述丝杆导套(14)上固定套接有第一端面齿轮(15)与凸轮(13)且一端螺纹套接有丝杆(16),所述凸轮(13)位于活动板(12)的下方且与活动板(12)相适配,活动板(1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块(22),所述转轴(20)上固定套接有圆盘(19)且一端固定套接有与第一端面齿轮(15)相啮合的第二端面齿轮(18),所述固定板(3)的一侧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螺纹安装有螺纹杆(17),螺纹杆(17)的两端均延伸至螺纹孔外且一端与丝杆(16)的一端转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角度的装配式建筑屋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17)的另一端固定套接有转盘(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角度的装配式建筑屋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3)的两侧均沿着竖直方向上开设有滑槽,滑槽内均滑动安装有与活动板(12)固定连接的滑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角度的装配式建筑屋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盘(19)与固定块(22)之间转动安装有同一个连杆(2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角度的装配式建筑屋顶,其特征在于,两个支撑板(4)为对称的倾斜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角度的装配式建筑屋顶,其特征在于,两个滑杆(9)上均套接有压缩弹簧(6),两个压缩弹簧(6)的一端固定在对应的滑杆(9)上,另一端固定在对应的滑套(10)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屋顶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可调节角度的装配式建筑屋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空心结构设置的固定板且顶部两侧均沿水平方向上滑动安装有连接块,两个连接块的顶端均转动安装有支撑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主杆,主杆的顶端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金属块,两个金属块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滑杆,两个滑杆的底端均滑动套接有滑套,两个滑套分别与对应的支撑板的顶部转动连接,且两个滑套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对装配式建筑屋顶的角度进行调节。建筑屋顶的角度进行调节。建筑屋顶的角度进行调节。


    技术研发人员:王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中创智造装配式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12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576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