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降水排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3-03-20  127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施工降水排水结构。


    背景技术:

    2.建筑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开挖深基坑,由于含水层被切断,在外部压力差地作用下,地下水会不断的穿透墙壁渗流入基坑中,如果不及时的进行基坑降排水工作,将会造成基坑浸水导致施工现场的施工环境受到影响,并且在水压的作用下可能会对基坑边坡的结构造成破坏,对施工人员的安全造成威胁。
    3.现有降水排水方式通常是使用抽水泵抽取基坑内渗水,但是此种方式在使用时,抽水泵长时间的设置于基坑中占用空间,可能会对施工过程造成影响,并且渗水中含有较多的杂质,长时间排水的过程中可能会对抽水设备造成破坏,同时渗水也无法快速的投入施工过程进行使用。
    4.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建筑施工降水排水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建筑施工降水排水结构。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建筑施工降水排水结构,包括池体,所述池体一端侧壁上开设有内外连通的集水口,所述池体位于集水口内腔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筛网,所述池体内腔设有用于对水位进行监测的监测机构,所述池体一端侧壁上开设有一组内外连通的排水口,所述排水口内侧设有用于对其进行闭合的闭合板,所述闭合板与池体内壁之间设有用于控制其开闭的控制机构。
    8.优选地,所述池体内腔纵向设置有一组输水管,一组所述输水管另一端延伸至池体外侧,所述输水管通过固定环与池体内壁之间相连。
    9.优选地,所述池体位于集水口外端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弧形收集板,所述弧形收集板两端侧壁上分别固定连接有挡板。
    10.优选地,所述池体内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弧形限位板,所述筛网纵向设置于弧形限位板上侧,所述筛网上端延伸至池体上侧,所述筛网位于池体上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和池体侧壁上端分别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与外部固定销之间进行配合。
    11.优选地,所述监测机构包括开设于池体内壁上的水位槽,所述水位槽靠近池体内腔的一端侧壁上开设有内外连通的滑动口,所述水位槽内腔设有横向的浮块,所述水位槽内腔上端面上安装设置有控制开关。
    12.优选地,所述控制机构固定连接于池体内壁上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下端面上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闭合板内侧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上端面为开放式设计,所述螺
    纹杆下端延伸至螺纹槽中,所述支撑板下端面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闭合板与限位杆相对应的位置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杆延伸至限位槽中。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4.1、通过将设置的弧形收集板与外部渗水面之间进行对接,进而便于将渗水通过集水口收集进入池体中,避免渗水流动至外侧对外部的施工过程造成影响,同时在渗水经过集水口时,筛网可以对渗水中的杂质进行有效的处理,使得渗水达到可以进行使用的标准避免其对输水设备造成堵塞,通过输水管和抽水泵的作用可以在施工过程中对处理后的渗水进行使用,进而提高其整体的利用率;
    15.2、通过设置的浮块的作用能够对池体中的水位进行监测,当水位到达一定位置后浮块与上端的控制开关接触,进而控制外部旋转电机运行,旋转电机运行带动螺纹杆转动通过螺纹与螺纹槽进行配合,同时在限位杆和限位槽的配合作用下,使得闭合板移动,进而解除对排水口的限制对池体内部的积水进行排放,避免渗水积累过多溢出至外侧影响施工过程。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图1中集水口及其附属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图1中控制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图3中监测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池体,101、输水管,2、集水口,201、收集板,3、筛网,301、限位板,302、固定板,303、固定孔,4、监测机构,401、水位槽,402、浮块,5、排水口,6、闭合板,7、控制机构,701、螺纹杆,702、螺纹槽,703、限位杆,704、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2.参照图1-4,一种建筑施工降水排水结构,包括池体1,池体1内腔纵向设置有一组输水管101,输水管101末端安装设置有抽水泵,一组输水管101另一端延伸至池体1外侧,输水管101通过固定环与池体1内壁之间相连,通过输水管101和外部抽水泵的作用可以在施工过程中对处理后的渗水进行使用,池体1一端侧壁上开设有内外连通的集水口2,池体1位于集水口2外端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弧形收集板201,弧形收集板201与外部渗水面之间进行对接,将渗水通过集水口2收集进入池体1中,弧形收集板201两端侧壁上分别固定连接有挡板。
    23.池体1位于集水口2内腔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筛网3,池体1内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弧形限位板301,筛网3纵向设置于弧形限位板301上侧,筛网3上端延伸至池体1上侧,筛网3位于池体1上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02,固定板302和池体1侧壁上端分别开设有固定孔303,固定孔303与外部固定销之间进行配合。
    24.池体1内腔设有用于对水位进行监测的监测机构4,监测机构4包括开设于池体1内
    壁上的水位槽401,水位槽401靠近池体1内腔的一端侧壁上开设有内外连通的滑动口,水位槽401内腔设有横向的浮块402,水位槽401内腔上端面上安装设置有控制开关,控制开关与旋转电机之间通过导线相连。
    25.池体1一端侧壁上开设有一组内外连通的排水口5,排水口5内侧设有用于对其进行闭合的闭合板6,闭合板6内壁表面覆盖有密封圈结构,用于保证闭合板6闭合时的密封程度。
    26.闭合板6与池体1内壁之间设有用于控制其开闭的控制机构7,控制机构7固定连接于池体1内壁上的支撑板,支撑板下端面上转动连接有螺纹杆701,螺纹杆701一端与外部旋转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之间固定相连,闭合板6内侧开设有螺纹槽702,螺纹槽702上端面为开放式设计,螺纹杆701下端延伸至螺纹槽702中,支撑板下端面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杆703,闭合板6与限位杆703相对应的位置上开设有限位槽704,限位杆703延伸至限位槽704中,旋转电机运行带动螺纹杆701转动通过螺纹与螺纹槽7022进行配合,同时在限位杆703和限位槽704的配合作用下,使得闭合板6向上侧进行移动,进而解除对排水口5的闭合。
    27.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装置移动至使用位置,将池体1移动至基坑外壁上且使得弧形收集板201与外部渗水面之间进行对接,将渗水通过集水口2收集进入池体1中,在渗水经过集水口2时,筛网3可以对渗水中的杂质进行有效的处理,使得渗水达到可以进行使用的标准避免对输水设备造成堵塞,通过输水管101和外部抽水泵的作用可以在施工过程中对处理后的渗水进行使用,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对筛网3进行拆卸清洗,进而保证筛网3整体的过滤效率,当水位到达一定位置后浮块402与上端的控制开关接触,进而控制外部旋转电机运行,旋转电机运行带动螺纹杆701转动通过螺纹与螺纹槽7022进行配合,同时在限位杆703和限位槽704的配合作用下,使得闭合板6向上侧进行移动,进而解除对排水口5的限制对池体1内部的积水进行排放。
    2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施工降水排水结构,包括池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一端侧壁上开设有内外连通的集水口(2),所述池体(1)位于集水口(2)内腔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筛网(3),所述池体(1)内腔设有用于对水位进行监测的监测机构(4),所述池体(1)一端侧壁上开设有一组内外连通的排水口(5),所述排水口(5)内侧设有用于对其进行闭合的闭合板(6),所述闭合板(6)与池体(1)内壁之间设有用于控制其开闭的控制机构(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降水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内腔纵向设置有一组输水管(101),一组所述输水管(101)另一端延伸至池体(1)外侧,所述输水管(101)通过固定环与池体(1)内壁之间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降水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位于集水口(2)外端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弧形收集板(201),所述弧形收集板(201)两端侧壁上分别固定连接有挡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降水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内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弧形限位板(301),所述筛网(3)纵向设置于弧形限位板(301)上侧,所述筛网(3)上端延伸至池体(1)上侧,所述筛网(3)位于池体(1)上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02),所述固定板(302)和池体(1)侧壁上端分别开设有固定孔(303),所述固定孔(303)与外部固定销之间进行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降水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机构(4)包括开设于池体(1)内壁上的水位槽(401),所述水位槽(401)靠近池体(1)内腔的一端侧壁上开设有内外连通的滑动口,所述水位槽(401)内腔设有横向的浮块(402),所述水位槽(401)内腔上端面上安装设置有控制开关。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降水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7)固定连接于池体(1)内壁上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下端面上转动连接有螺纹杆(701),所述闭合板(6)内侧开设有螺纹槽(702),所述螺纹槽(702)上端面为开放式设计,所述螺纹杆(701)下端延伸至螺纹槽(702)中,所述支撑板下端面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杆(703),所述闭合板(6)与限位杆(703)相对应的位置上开设有限位槽(704),所述限位杆(703)延伸至限位槽(704)中。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降水排水结构,包括池体,池体一端侧壁上开设有内外连通的集水口,池体位于集水口内腔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筛网,池体内腔设有用于对水位进行监测的监测机构,池体一端侧壁上开设有一组内外连通的排水口,排水口内侧设有用于对其进行闭合的闭合板,闭合板与池体内壁之间设有用于控制其开闭的控制机构。本实用新型将渗水收集进入池体中,避免渗水流动至外侧对外部的施工过程造成影响,筛网可以对渗水中的杂质进行有效的处理,使得渗水达到可以进行使用的标准,在施工过程中对处理后的渗水进行使用,进而提高其整体的利用率,并且能够对池体中的水位进行监测,避免渗水积累过多溢出至外侧影响施工过程。程。程。


    技术研发人员:哈斯出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哈斯出鲁
    技术研发日:2021.08.09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577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