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模型展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信息化建筑模型展示装置。
背景技术:
2.建筑及环境艺术模型介于平面图纸与实际立体空间之间,它把两者有机的联系在一起,是一种三维的立体模式,建筑模型有助于设计创作的推敲,可以直观地体现设计意图,弥补图纸在表现上的局限性(见建筑制图)。它既是设计师设计过程的一部分,同时也属于设计的一种表现形式,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建设、房地产开发、商品房销售、设计投标与招商合作等方面。建筑模型为建筑学术语,以其特有的形象性表现出设计方案之空间效果。因此,在国内外建筑、规划或展览等许多部门模型制作,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3.现有的建筑物模型展示装置中大多数是平台展示,比较的单调,也不能丰富的展示建筑物中的每个细节,让游客比较难以参观,并且游客也不能近距离的参观建筑物模型,展示时需要设置多组展示台进行分类展示,十分占用面积。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息化建筑模型展示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信息化建筑模型展示装置,包括底箱,所述底箱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多组安装槽,多组所述安装槽内插接有模型板,所述模型板的侧边设置有滑柱,所述滑柱与安装槽相互配合,所述底箱上设置有放置台,所述放置台上设置有展示框,所述展示框内设置有抓取机构,所述抓取机构与翻转机构相连,所述翻转机构与移动架连接,所述移动架的两端设置有移动轮,所述移动轮与展示框的内侧壁之间安装。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抓取机构包括抓取架,所述抓取架的中间位置弯曲设置,所述抓取架的中间位置转动安装有齿轮,所述齿轮与第一电机相连,所述模型板上设置有齿槽,所述齿槽与齿轮设置在同一条轴线上,所述抓取架的侧边设置有配合块,所述模型板上设置有配合槽,所述配合块与配合槽相互配合,所述配合槽的两侧设置有铁块,所述抓取架在铁块的竖向对齐位置设置有永磁铁。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翻转机构包括纵向滑轨,所述纵向滑轨内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有滑块,所述抓取架上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与滑块相连,所述纵向滑轨上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与移动架相连。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槽的顶部和底部设置有电磁铁,所述滑块的材质为铁。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模型板的材料为塑料。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移动轮对称设置有两组,所述移动轮为自走轮。
12.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配合槽的顶部为张开式设置。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箱内均匀摆放多组模型板,利用展示框内设置抓取机构对多组模型板进行可选式抓取,再通过翻转机构将模型板翻转成水平位置,从而实现对模型板的展示操作,通过上述机构对需要展示的模型板进行抓取并展示,降低了对展示场地的占用情况。
附图说明
15.图1为一种信息化建筑模型展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一种信息化建筑模型展示装置中抓取机构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一种信息化建筑模型展示装置中抓取机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一种信息化建筑模型展示装置中底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一种信息化建筑模型展示装置中翻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底箱,100-安装槽,2-支撑柱,3-防滑垫,4-放置台,5-展示框,6-模型板,61-配合槽,62-铁块,63-齿槽,7-抓取机构,70-抓取架,71-永磁铁,72-齿轮,73-第一电机,74-纵向滑轨,75-移动架,76-移动轮,77-第二电机,78-配合块,8-滑柱,9-滑槽,10-滑块,11-连接柱,12-电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2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2.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3.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25.实施例1:
26.请参阅图1-5,一种信息化建筑模型展示装置,包括底箱1,所述底箱1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多组安装槽100,多组所述安装槽100内插接有模型板6,所述模型板6的侧边设置有滑柱8,所述滑柱8与安装槽100相互配合,所述底箱1上设置有放置台4,所述放置台4上设置有展示框5,所述展示框5内设置有抓取机构7,所述抓取机构7与翻转机构相连,所述翻转机构与移动架75连接,所述移动架75的两端设置有移动轮76,所述移动轮76与展示框5的内侧
壁之间安装。
27.具体的,通过在底箱1内设置多组安装槽100,结合安装槽100进行均匀安装模型板6,通过展示框5内设置的抓取机构7以及翻转机构实现对不同模型板6的选取,再通过翻转机构实现对抓取的模型板6进行翻转,使得模型板6变成水平,进行展示操作。
28.进一步的,所述抓取机构7包括抓取架70,所述抓取架70的中间位置弯曲设置,所述抓取架70的中间位置转动安装有齿轮72,所述齿轮72与第一电机73相连,所述模型板6上设置有齿槽63,所述齿槽63与齿轮72设置在同一条轴线上,所述抓取架70的侧边设置有配合块78,所述模型板6上设置有配合槽61,所述配合块78与配合槽61相互配合,所述配合槽61的两侧设置有铁块62,所述抓取架70在铁块62的竖向对齐位置设置有永磁铁71。
29.具体的,利用抓取架70上设置的齿轮72以及第一电机73,通过模型板6上设置的齿槽63与齿轮72相互啮合,从而实现对模型板6的提升操作,在提升的过程中为了保证模型板6与抓取架70之间的可靠吸附,通过在模型板6上设置铁块62,同时抓取架70上设置永磁铁71,利用永磁铁71对模型板6进行吸附。
30.再进一步的,所述翻转机构包括纵向滑轨74,所述纵向滑轨74内设置有滑槽9,所述滑槽9内设置有滑块10,所述抓取架70上设置有连接柱11,所述连接柱11与滑块10相连,所述纵向滑轨74上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77,所述第二电机77与移动架75相连。
31.具体的,通过第二电机77以及连接柱11,实现对抓取架70的翻转操作,实现对带有模型板6的抓取架70进行翻转,从而实现模型板6的水平展示。
32.再进一步的,所述模型板6的材料为塑料。
33.具体的,模型板6的材质宣威塑料可以降低模型板6的重量,便于模型板6进行翻转,同时降低模型板6与抓取架70之间脱落的可能性。
34.再进一步的,所述移动轮76对称设置有两组,所述移动轮76为自走轮。
35.再进一步的,所述配合槽61的顶部为张开式设置。
36.具体的,配合槽61的顶部张开设置,便于配合块78与配合槽61之间相互配合。
37.实施例2:
38.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实施例1作出的进一步改进和限定。
39.一种信息化建筑模型展示装置,包括实施例1中的所有部件,还包括:
40.再进一步的,所述滑槽9的顶部和底部设置有电磁铁12,所述滑块10的材质为铁。
41.具体的,通过电磁铁12的设置,实现移动架75在竖直位置上的调整,便于模型板6进行翻转操作。
4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43.如图1-5所示,通过在底箱1内均匀摆放多组模型板6,利用展示框5内设置抓取机构7对多组模型板6进行可选式抓取,再通过翻转机构将模型板6翻转成水平位置,从而实现对模型板6的展示操作,通过上述机构对需要展示的模型板6进行抓取并展示,降低了对展示场地的占用情况。
4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45.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
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信息化建筑模型展示装置,包括底箱(1),所述底箱(1)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多组安装槽(100),其特征在于,多组所述安装槽(100)内插接有模型板(6),所述模型板(6)的侧边设置有滑柱(8),所述滑柱(8)与安装槽(100)相互配合,所述底箱(1)上设置有放置台(4),所述放置台(4)上设置有展示框(5),所述展示框(5)内设置有抓取机构(7),所述抓取机构(7)与翻转机构相连,所述翻转机构与移动架(75)连接,所述移动架(75)的两端设置有移动轮(76),所述移动轮(76)与展示框(5)的内侧壁之间安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信息化建筑模型展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取机构(7)包括抓取架(70),所述抓取架(70)的中间位置弯曲设置,所述抓取架(70)的中间位置转动安装有齿轮(72),所述齿轮(72)与第一电机(73)相连,所述模型板(6)上设置有齿槽(63),所述齿槽(63)与齿轮(72)设置在同一条轴线上,所述抓取架(70)的侧边设置有配合块(78),所述模型板(6)上设置有配合槽(61),所述配合块(78)与配合槽(61)相互配合,所述配合槽(61)的两侧设置有铁块(62),所述抓取架(70)在铁块(62)的竖向对齐位置设置有永磁铁(7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信息化建筑模型展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构包括纵向滑轨(74),所述纵向滑轨(74)内设置有滑槽(9),所述滑槽(9)内设置有滑块(10),所述抓取架(70)上设置有连接柱(11),所述连接柱(11)与滑块(10)相连,所述纵向滑轨(74)上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77),所述第二电机(77)与移动架(75)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信息化建筑模型展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9)的顶部和底部设置有电磁铁(12),所述滑块(10)的材质为铁。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信息化建筑模型展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板(6)的材料为塑料。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信息化建筑模型展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轮(76)对称设置有两组,所述移动轮(76)为自走轮。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信息化建筑模型展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槽(61)的顶部为张开式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信息化建筑模型展示装置,涉及建筑模型展示技术领域,主要解决现有的建筑模型展示时需要设置多组展示架、占用展示场地面积的问题;该装置包括底箱,所述底箱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多组安装槽,多组所述安装槽内插接有模型板,所述模型板的侧边设置有滑柱,所述滑柱与安装槽相互配合,所述底箱上设置有放置台,所述放置台上设置有展示框,所述展示框内设置有抓取机构,所述抓取机构与翻转机构相连,所述翻转机构与移动架连接,所述移动架的两端设置有移动轮;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展示框内设置抓取机构以及翻转机构实现对模型板的抓取和翻转操作,实现对多种模型板的可选展示操作,大大降低了展示场地面积占用。大大降低了展示场地面积占用。大大降低了展示场地面积占用。
技术研发人员:汪超 吕清林 韩乐 周良云 马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合肥鸿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11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5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