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产床中空刹车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3-04-03  116



    1.本实用新型涉及产床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产床中空刹车机构。


    背景技术:

    2.产床的四个角上分别设置有万向轮,以方便产床的移动,同时在四个万向轮上分别设置有刹车机构,通过调节刹车机构,能够实现万向轮的刹车锁定与解锁定,使产床能够通过万向轮实现在自由移动、刹车固定及定向移动之间的灵活切换,提高使用的便捷性。
    3.中国专利cn 206414453 u公开了一种产床脚轮锁定机构,包括括底座组件、万向轮、旋转组件、旋转压块、第一软丝组件、阻尼部件、阻尼座、第二软丝组件、转轴、调整螺钉和刹车装置,并通过旋转组件与阻尼部件和阻尼座的配合,分别拉动第一软丝组件和第二软丝组件,实现刹车固定、自由移动和定向移动。
    4.但该专利的锁定机构,结构较为复杂,申请人在实施上述专利技术发现,其锁定机构的安装不便,且对安装精度的要求较高,比如对于旋转块与锁紧螺栓之间的安装角度、位置等要求较高,容易出现操作失灵的情况,影响产床的使用安全性。另外,在经常锁定与街锁定的操作过程中,旋转块与锁紧螺栓之间的相对移动较多,旋转块与锁紧螺栓的作用部分容易产生磨损,一旦磨损也会导致操作失灵,影响使用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通过提供一种产床中空刹车机构,刹车及解刹车操作简单可靠,使用灵活度高,不会出现操作失灵的情况,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产床锁定机构存在的上述问题。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产床中控刹车装置,包括:两组连杆组件、固定板、脚轮连接件、联动杆和刹车脚踏;其中,两组所述连杆组件平行安装在产床床架的两边,所述脚轮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连杆组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产床床架上万向轮的刹车装置连接;所述固定板与所述产床床架固定连接,所述联动杆贯穿所述固定板,并能够相对所述固定板作原位旋转,所述联动杆的两端依次与所述连杆组件和刹车脚踏固定连接;所述刹车脚踏带动所述联动杆作原位旋转,并通过所述连杆组件带动所述脚轮连接件与所述刹车装置相配合。
    7.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连杆连接件;其中,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相对的一端搭接,并与所述连杆连接件的顶端连接。
    8.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连杆连接件包括连接部、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平行布置,其顶端相同位置处均带有第一连接孔,其底端与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垂直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方向上带有贯通的第二连接孔,所述联动杆贯穿所述第二连接孔。
    9.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联动杆为六角棒,所述第二连接孔的形状和尺寸与所述联动杆相匹配。
    10.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为一体结构。
    11.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位于所述固定板处的所述联动杆上还套置有六角棒固定套,所述六角固定套为中空圆柱体结构,其内孔的形状和尺寸与所述联动杆相匹配。
    12.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板包括呈直角分布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产床床架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上带有与所述六角固定套相匹配的圆孔。
    13.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板的数量为2块,分别位于所述联动杆的两端,且所述连杆连接件位于所述固定板和刹车脚踏之间。
    14.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脚轮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为圆柱体,所述第二连接部垂直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圆周面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底端与所述第一连杆或第二连杆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垂直于其圆周面的底面的方向带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从所述万向轮的侧面插入并与其内的刹车装置连接。
    15.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旋转轴为六角棒。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产床中控刹车装置,通过连杆组件、固定板和联动杆的组合设计,利用联动杆带动两组连杆组件作同向、同步的旋转动作,从而快速、直接、有效地实现对刹车装置的控制,刹车灵敏度高、刹车效果好,刹车速度快,不会出现刹车失灵的情况,使用安全系数高,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产床中控刹车装置处于万向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产床中控刹车装置处于刹车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3本实用新型一种产床中控刹车装置处于定向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图1中圆圈部分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21.图5是所示连杆连接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6是所示脚轮连接件的正视结构示意;
    23.图7是所示脚轮连接件与所述万向轮的刹车装置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24.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
    25.1.连杆组件,11.第一连杆,12.第二连杆,13.连杆连接件,131.连接部,132.第一连接板,133.第二连接板,134.第一连接孔,135.第二连接孔;
    26.2.固定板,21.第一连接板,22.第二连接板,23.圆孔;
    27.3.脚轮连接件,31.第一连接部,311.旋转轴,32.第二连接部;
    28.4.联动杆;
    29.5.刹车脚踏,51.左脚踏板,52.右脚踏板;
    30.6.六角固定套;
    31.7.万向轮,71.刹车装置,711.延长杆,712.光滑圆轴,713.六角转件,714.行程定位座,7131.第一调节台,7132.第二调节台,7133.第三调节台。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33.请参阅图1-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
    34.实施例1
    35.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产床中控刹车装置,包括:两组连杆组件1、固定板2、脚轮连接件3、联动杆4和刹车脚踏5。
    36.其中,两组所述连杆组件1平行安装在产床床架两边的床架管上。具体地,所述连杆组件1包括第一连杆11、第二连杆12和连杆连接件13;其中,所述连杆连接件13包括连接部131、第一连接板132和第二连接板133,所述第一连接板132和第二连接板133平行布置,其顶端相同位置处均带有第一连接孔134,其底端与所述连接部13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131、第一连接板132和第二连接板133呈u形结构,且为一体结构;所述连接部131垂直于所述第一连接板132和第二连接板133的方向上带有贯通的第二连接孔135。所述第一连杆11和第二连杆12相对的一端搭接,用利用轴销与所述连杆连接件13的第一连接孔134连接。
    37.所述固定板2的数量为两块。每块所述固定板2包括垂直分布的第一连接板21和第二连接板22,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板21与所述产床床架(未显示)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22上带有贯通的圆孔23。
    38.所述联动杆4贯穿所述固定板2,其两端贯穿连杆组件1的第二连接孔135并与之位置固定。具体地,所述联动杆4为六角棒,所述第二连接孔135的形状和尺寸能够与所述联动杆4相匹配,使联动杆4能够与连杆组件1一体转动。所述联动杆4内置在所述固定板2的圆孔处还套置有六角棒固定套6,所述六角固定套6为中空圆柱体结构,其内孔的形状和尺寸与所述联动杆相匹配,其圆周面能够相对所述固定板2的圆孔相对转动,使得联动杆4能够在圆孔内作原位旋转,并带动连杆组件1作同步旋转。
    39.所述联动杆4伸出所述连杆组件1的两个端部还分别与所述刹车脚踏5固定连接,使连杆连接件13位于所述固定板2和刹车脚踏5之间。在操作过程中,踩踏刹车脚踏5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联动杆4以固定板2为支撑作旋转,联动杆4的转动又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连杆组件1朝相应的方向移动。所述刹车脚踏5带有对称分布的左脚踏板51和右脚踏板52。
    40.所述脚轮连接件3包括第一连接部31和第二连接部32,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31为圆柱体,所述第二连接部32垂直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接部31的圆周面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接部32的底端与所述第一连杆11或第二连杆12采用螺钉固定连接。具体地,所述第二连接部32为长条状结构或者三角形结构,且三角形的端点位于第二连接部32的底端,确保脚轮连接件3能够在连杆组件1的带动下向左或向右具有足够的旋转空间,有效旋转。所述第一连接部31垂直于其圆周面的底面的方向带有旋转轴311,所述旋转轴311从万向轮7的侧面插入并与其内的刹车装置71连接,所述万向轮7安装在产床床架的四个角上;所述旋转轴311为六角棒。
    41.所述刹车装置71包括与刹车轴心连接的延长杆711、光滑圆轴712和六角转件713;其中,所述延长杆711的顶端套有行程定位座714,所述行程定位座714的顶部带有供所述光滑圆轴嵌置的开口槽;所述六角转件713位于所述行程定位座714的顶部,其朝向所述行程
    定位座714的一侧带有第一调节台7131、第二调节台7132和第三调节台7133;所述光滑圆轴712嵌置在所述行程定位座714的开口槽和所述六角转件713之间,所述旋转轴311伸入到所述六角转件713的内孔,并与六角转件713配合。通过旋转轴311的转动,调节六角转件713的不同调节台与所述光滑圆轴712之间的配合,实现调节万向轮的刹车状态。
    4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43.当刹车脚踏5的两个脚踏板处于水平状态时,脚轮连接件3以其第一连接部31和第二连接部32呈垂直的状态分布,此时,旋转轴311驱动六角转件713的第二台阶面7132与光滑圆轴712配合,此时,延长杆711不被压缩,万向轮7处于万向状态,产床可以自由移动;
    44.当刹车脚踏5的左脚踏板51向下压(被踩下去),刹车脚踏5带动联动杆4逆时针旋转(向左旋转),并同步带动两组连杆组件向左移动,脚轮连接件3的第二连接部32向左倾斜,带动旋转轴311顺时针旋转(向右旋转),此时,旋转轴311驱动六角转件713向右旋转,使其第三台阶面7133与光滑圆轴712配合,此时,延长杆711被压缩,万向轮7处于刹车状态,产床被锁定,不能移动;
    45.当刹车脚踏5的右脚踏板52处于向下的位置(被踩下去),刹车脚踏5带动联动杆4顺时针旋转(向右旋转),并同步带动两组连杆组件1向右移动,脚轮连接件3的第二连接部32向右倾斜,带动旋转轴311逆时针旋转(向左旋转),此时,旋转轴311驱动六角转件713向左旋转至第一台阶面7131与光滑圆轴712配合,此时,延长杆711被卡住,万向轮7处于定向状态,产床只能定向移动。
    46.本实用新型一种产床中控刹车装置,具有如下优点:
    47.1、通过连杆组件、固定板和联动杆的组合设计,利用联动杆带动两组连杆组件作同向、同步的旋转动作,从而快速、直接、有效地实现对刹车装置的控制,刹车灵敏度高、刹车效果好,刹车速度快,不会出现刹车失灵的情况;
    48.2、通过连杆组件的结构设计,能够同步带动两侧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同时转动,使用的可靠性高,不会出现磨损导致刹车失灵的现象,使用安全性高;
    49.3、连杆组件的结构设计及工作原理,决定其组装简单、方便,对灵敏度的要求低,不会出现组装不恰当而导致刹车失灵的情况,安全系数高,使用性强。
    5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产床中控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组连杆组件、固定板、脚轮连接件、联动杆和刹车脚踏;其中,两组所述连杆组件平行安装在产床床架的两边,所述脚轮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连杆组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产床床架上万向轮的刹车装置连接;所述固定板与所述产床床架固定连接,所述联动杆贯穿所述固定板,并能够相对所述固定板作原位旋转,所述联动杆的两端依次与所述连杆组件和刹车脚踏固定连接;所述刹车脚踏带动所述联动杆作原位旋转,并通过所述连杆组件带动所述脚轮连接件与所述刹车装置相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床中控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连杆连接件;其中,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相对的一端搭接,并与所述连杆连接件的顶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产床中控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连接件包括连接部、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平行布置,其顶端相同位置处均带有第一连接孔,其底端与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垂直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方向上带有贯通的第二连接孔,所述联动杆贯穿所述第二连接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产床中控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杆为六角棒,所述第二连接孔的形状和尺寸与所述联动杆相匹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产床中控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为一体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产床中控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固定板处的所述联动杆上还套置有六角固定套,所述六角固定套为中空圆柱体结构,其内孔的形状和尺寸与所述联动杆相匹配。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产床中控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包括呈直角分布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产床床架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上带有与所述六角固定套相匹配的圆孔。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产床中控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的数量为2块,分别位于所述联动杆的两端,且所述连杆连接件位于所述固定板和刹车脚踏之间。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产床中控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轮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为圆柱体,所述第二连接部垂直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圆周面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底端与所述第一连杆或第二连杆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垂直于其圆周面的底面的方向带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从所述万向轮的侧面插入并与其内的刹车装置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产床中控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为六角棒。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产床中控刹车装置,包括:两组连杆组件、固定板、脚轮连接件、联动杆和刹车脚踏;其中,两组连杆组件平行安装在产床床架的两边,脚轮连接件的一端与连杆组件连接,另一端与刹车装置连接;固定板与产床床架固定连接,联动杆贯穿固定板,并能够相对所述固定板作原位旋转,联动杆的两端依次与连杆组件和刹车脚踏固定连接;刹车脚踏带动联动杆作原位旋转,并通过连杆组件带动所述脚轮连接件与刹车装置相配合。本实用新型利用联动杆带动两组连杆组件作同向、同步的旋转动作,从而快速、直接、有效地实现对刹车装置的控制,刹车灵敏度高、刹车效果好,不会出现刹车失灵的情况,使用安全系数高。使用安全系数高。使用安全系数高。


    技术研发人员:施建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市欣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29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597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