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雾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雾化器结构及电子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2.雾化装置是指将存储的可雾化的物质通过雾化过程形成雾化状态的装置,如:空气加湿器、医疗雾化器、电子抽吸设备等,分别用于将水、药液、雾化油等雾化液雾化。
3.在相关技术中,为防止雾化器底部漏油,通常采用密封硅胶组装在支撑底座外,然后支撑底座和油杯卡扣紧固,使得密封硅胶和油杯内壁紧密连接的方式,以实现密封,或者在其基础上,外部套金属件扣合。然而,采用相关技术中的密封结构在制造、组装雾化器时会使累计公差较大,容易有漏液风险,密封可靠性低,而且,装配过程复杂,生产效率低,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在于至少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雾化器结构及电子雾化装置。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一种雾化器结构,包括油杯和安装于所述油杯的雾化组件,所述雾化组件包括第一密封组件、第二密封组件和雾化芯;所述第一密封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油杯一端的底座及插置于所述底座内的两间隔设置的电极,所述底座由软质弹性材料制成,所述底座的周壁和所述油杯的内壁过盈配合,所述底座的位于所述油杯内的一端设置限位结构;所述第二密封组件装配于所述限位结构,所述雾化芯夹置于所述底座和所述第二密封组件之间且和两所述电极抵接,所述第二密封组件和所述油杯围合形成用于容置雾化介质的收容腔,所述第二密封组件设有将所述雾化介质导向所述雾化芯的进液通道。
6.进一步地,所述油杯的内壁开设第一卡口,所述底座和所述油杯装配时,所述底座外壁的至少部分容置于所述第一卡口内。
7.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包括嵌置于所述油杯内的安装座,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连接于所述安装座的两间隔设置的卡接台,两所述电极分别位于两所述卡接台;
8.所述第二密封组件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一端套设于两所述卡接台外,所述支架的内壁和所述卡接台过盈配合,所述雾化芯连接于两所述卡接台且位于所述卡接台和所述支架之间。
9.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结构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安装座且连接于两所述卡接台的限位台,所述支架的一端开设和所述限位台匹配的限位口,所述支架连接于所述卡接台时所述限位台嵌置于所述限位口内。
10.进一步地,所述支架的和所述卡接台位置对应处开设第二卡口,所述支架和所述卡接台相连时,所述卡接台的至少部分容置于对应的所述第二卡口内。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密封组件还包括密封连接于所述支架和所述油杯内壁之间的
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开设第一通孔,所述支架开设和所述第一通孔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共同构成所述进液通道;
12.所述雾化芯包括连接于两所述卡接台的发热体和叠置于所述卡接台的背离所述卡接台侧的导油体,所述发热体的两端分别电连接于两所述电极,所述导油体贴设于所述支架且封盖于所述第二通孔。
13.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开设进气孔,所述进气孔位于两所述卡接台之间,所述支架开设导气孔,油杯包括连接于所述导气孔且和外界连通的导气管。
14.进一步地,所述底座还包括自所述安装座的周侧朝外延伸的抵接缘,所述抵接缘抵顶于所述油杯的一端,所述抵接缘的外边缘和所述油杯的外壁平齐。
15.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由硅胶材料制成。
16.进一步地,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雾化器结构。
17.本实用新型中雾化器结构及电子雾化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
18.第一密封组件包括底座和电极,由于底座采用软质弹性材料,底座和油杯装配时可以通过挤压的方式实现过盈配合,从而使底座和油杯装配稳定可靠,防止烟油漏出,第二密封组件可以和第一密封组件的限位结构装配固定,第二密封组件装配在油杯内后和油杯围合形成容置雾化介质的收容腔,雾化芯夹置于底座和第二密封组件之间且和两电极抵接,可以使得雾化芯稳定可靠地装配于油杯内,并且,第二密封组件设有将雾化介质导向雾化芯的进液通道,雾化介质在雾化芯的作用下可以形成气溶胶。相比于现有技术采用橡胶底座和密封件,本方案仅通过软质弹性材料制成的底座实现油杯的密封,减少了零部件的数量,能有效降低累计制造/组装公差,使密封更可靠,减少漏液风险,并且,组装便捷,可以降低工时/物料成本。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雾化器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雾化器结构在图1中a-a方向上的剖面示意图;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雾化器结构的部分零部件在第一视角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22.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雾化器结构的部分零部件在第二视角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23.在附图中,各附图标记表示:1、油杯;11、第一卡口;12、导气管;121、吸气口;2、雾化组件;21、第一密封组件;211、底座;212、电极;2111、安装座;2112、限位结构;2113、抵接缘;21111、进气孔;21121、卡接台;21122、限位台;22、第二密封组件;221、支架;222、密封件;2211、限位口;2212、第二卡口;2213、第二通孔;2214、导气孔;2221、第一通孔;23、雾化芯;231、发热体;232、导油体。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周向”、“径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6.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7.实施例:
28.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电池杆和雾化器结构,电池杆内设有供电电源和控制电路,控制电路用于控制供电电源为雾化器结构供电,结合图1-4,雾化器结构包括油杯1和安装于油杯1的雾化组件2,其中,雾化组件2包括第一密封组件21、第二密封组件22和雾化芯23;第一密封组件21包括安装于油杯1一端的底座211及插置于底座211内的两间隔设置的电极212,底座211由软质弹性材料制成,底座211的周壁和油杯1的内壁过盈配合,底座211的位于油杯1内的一端设置限位结构2112;第二密封组件22装配于限位结构2112,雾化芯23夹置于底座211和第二密封组件22之间且和两电极212抵接,第二密封组件22和油杯1围合形成用于容置雾化介质的收容腔,第二密封组件22设有将雾化介质导向雾化芯23的进液通道。
29.第一密封组件21包括底座211和电极212,由于底座211采用软质弹性材料,底座211和油杯1装配时可以通过挤压的方式实现过盈配合,从而使底座211和油杯1装配稳定可靠,防止烟油漏出,第二密封组件22可以和第一密封组件21的限位结构2112装配固定,第二密封组件22装配在油杯1内后和油杯1围合形成容置雾化介质的收容腔,雾化芯23夹置于底座211和第二密封组件22之间且和两电极212抵接,可以使得雾化芯23稳定可靠地装配于油杯1内,并且,第二密封组件22设有将雾化介质导向雾化芯23的进液通道,雾化介质在雾化芯23的作用下可以形成气溶胶。相比于现有技术采用橡胶底座和密封件,本方案仅通过软质弹性材料制成的底座211实现油杯1的密封,减少了零部件的数量,能有效降低累计制造/组装公差,使密封更可靠,减少漏液风险,并且,组装便捷,可以降低工时/物料成本。
30.油杯1的内壁开设第一卡口11,底座211和油杯1装配时,底座211外壁的至少部分容置于第一卡口11内。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底座211采用硅胶材料,油杯1的横截面为对称结构且边缘光滑,油杯1横截面具有相对的两个尖端,油杯1靠近尖端处的内壁分别开设一个第一卡口11,第一卡口11为不贯通的开口,并且,第一卡口11的靠近油杯1内部的侧壁为弧状,底座211的外形和油杯1内壁的轮廓匹配,在装配底座211时,仅需将底座211从油杯1的一端挤入即可,第一卡口11的弧状侧壁可以对底座211导向,使得底座211装配时更为顺畅,第一卡口11的靠近油杯1外部的侧壁为平面状,并且和底座211的装配方向垂直,底座211装配到油杯1之后,由于底座211和油杯1过盈配合受到挤压,底座211在第一卡口11处会恢复形状而膨胀,使部分材料填充到第一卡口11处,第一卡口11可以对这个位置形成阻碍作用,因此,底座211不易拔出,底座211和油杯1的装配牢靠稳定。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座211
也可以采用橡胶材料。在一些实施例中,油杯1尖端侧和宽端侧可以均开设第一卡口11,这样可以使得底座211和油杯1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稳定。在一些实施例中,油杯1的内壁也可以不开设第一卡口11,此时,底座211和油杯1之间可以仅仅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实现稳固连接,当然,为了进一步地提高底座211和油杯1之间的密封性以及连接稳定性,油杯1的内壁和底座211的周壁可以涂覆胶水,装配完成后胶水固化即可。
31.底座211包括嵌置于油杯1内的安装座2111,限位结构2112包括连接于安装座2111的两间隔设置的卡接台21121,两电极212分别位于两卡接台21121;第二密封组件22包括支架221,支架221的一端套设于两卡接台21121外,支架221的内壁和卡接台21121过盈配合,雾化芯23连接于两卡接台21121且位于卡接台21121和支架221之间。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底座211通过安装座2111实现和油杯1的过盈配合,两卡接台21121整体的外轮廓尺寸小于安装座2111的外轮廓尺寸,并且,两卡接台21121在底座211装配方向上的投影完全落入到安装座2111投影内,因此,在装配底座211时卡接台21121可以顺畅地伸入油杯1内,便于其安装,支架221的内壁和卡接台21121过盈配合,可以使得支架221和卡接台21121连接牢靠稳定。
32.底座211还包括自安装座2111的周侧朝外延伸的抵接缘2113,抵接缘2113抵顶于油杯1的一端,抵接缘2113的外边缘和油杯1的外壁平齐。抵接缘2113的设置一方面可以防止底座211插入油杯1过多,另一方面也可以使雾化器结构整体性更好。
33.限位结构2112还包括连接于安装座2111且连接于两卡接台21121的限位台21122,支架221的一端开设和限位台21122匹配的限位口2211,支架221连接于卡接台21121时限位台21122嵌置于限位口2211内。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安装座2111上设置有两限位台21122,并且两限位台21122分别位于两卡接台21121之间缺口的对侧,限位台21122的延伸方向和支架221侧壁的延伸方向一致,限位台21122的两端以及限位口2211的两端均设置有导向斜面,因此,在将支架221和底座211装配时,限位台21122和限位口2211可以对两者实现定位作用,使得支架221和底座211之间的装配位置更加精准,此外,限位台21122和限位口2211配合之后还可以防止冷凝液流出。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座2111上可以设置一个限位台21122、三个限位台21122、四个限位台21122等等,并且,限位台21122位于两卡接台21121外轮廓外且位于安装座2111外轮廓内,支架221对应设置限位口2211,从而实现支架221和底座211的精准装配。
34.为了使得支架221和卡接台21121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支架221的和卡接台21121位置对应处开设第二卡口2212,支架221和卡接台21121相连时,卡接台21121的至少部分容置于对应的第二卡口2212内。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支架221开设两第二卡口2212,并且两第二卡口2212为贯通口,两第二卡口2212分别位于支架221的两端,支架221和卡接台21121过盈配合后,由于形变,卡接台21121的部分可以嵌置于第二卡口2212内,因此,卡接台21121和支架221之间不易松脱。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卡口2212也可以是开设于支架221内侧的非贯通口。在一些实施例中,卡接台21121外壁的和第二卡口2212位置对应处也可以设置突出的凸起,将支架221和卡接台21121装配完成后,该凸起嵌置于第二卡口2212,进一步地提高了支架221和卡接台21121之间的连接牢靠性。
35.第二密封组件22还包括密封连接于支架221和油杯1内壁之间的密封件222,密封件222开设第一通孔2221,支架221开设和第一通孔2221连通的第二通孔2213,第一通孔
2221和第二通孔2213共同构成进液通道;雾化芯23包括连接于两卡接台21121的发热体231和叠置于卡接台21121的背离卡接台21121侧的导油体232,发热体231的两端分别电连接于两电极212,导油体232贴设于支架221且封盖于第二通孔2213。具体的,密封件222开设两对称的第一通孔2221,支架221开设两对称的第二通孔2213,并且两第二通孔2213和两第一通孔2221分别对应,雾化介质可以通过第一通孔2221和第二通孔2213流到导油体232,然后由导油体232扩散,之后由发热体231加热雾化。
36.安装座2111开设进气孔21111,进气孔21111位于两卡接台21121之间,支架221开设导气孔2214,油杯1包括连接于导气孔2214且和外界连通的导气管12。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安装座2111的中部可以开设多个进气孔21111,底座211和支架221之间形成雾化空间,雾化空间连通进气孔21111和导气孔2214,从而连通导气管12,导气管12的和外界相连端为吸气口121,当用户对着吸气口121进行抽吸时,发热体231对导油体232内的雾化介质进行加热雾化,产生可供用户吸食的气溶胶,与此同时,外部空气通过进气孔21111补充到雾化空间内,从而实现雾化器结构的可靠工作。
3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雾化器结构,包括油杯和安装于所述油杯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组件包括第一密封组件、第二密封组件和雾化芯;所述第一密封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油杯一端的底座及插置于所述底座内的两间隔设置的电极,所述底座由软质弹性材料制成,所述底座的周壁和所述油杯的内壁过盈配合,所述底座的位于所述油杯内的一端设置限位结构;所述第二密封组件装配于所述限位结构,所述雾化芯夹置于所述底座和所述第二密封组件之间且和两所述电极抵接,所述第二密封组件和所述油杯围合形成用于容置雾化介质的收容腔,所述第二密封组件设有将所述雾化介质导向所述雾化芯的进液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杯的内壁开设第一卡口,所述底座和所述油杯装配时,所述底座外壁的至少部分容置于所述第一卡口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嵌置于所述油杯内的安装座,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连接于所述安装座的两间隔设置的卡接台,两所述电极分别位于两所述卡接台;所述第二密封组件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一端套设于两所述卡接台外,所述支架的内壁和所述卡接台过盈配合,所述雾化芯连接于两所述卡接台且位于所述卡接台和所述支架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安装座且连接于两所述卡接台的限位台,所述支架的一端开设和所述限位台匹配的限位口,所述支架连接于所述卡接台时所述限位台嵌置于所述限位口内。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和所述卡接台位置对应处开设第二卡口,所述支架和所述卡接台相连时,所述卡接台的至少部分容置于对应的所述第二卡口内。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组件还包括密封连接于所述支架和所述油杯内壁之间的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开设第一通孔,所述支架开设和所述第一通孔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共同构成所述进液通道;所述雾化芯包括连接于两所述卡接台的发热体和叠置于所述卡接台的背离所述卡接台侧的导油体,所述发热体的两端分别电连接于两所述电极,所述导油体贴设于所述支架且封盖于所述第二通孔。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雾化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开设进气孔,所述进气孔位于两所述卡接台之间,所述支架开设导气孔,所述油杯包括连接于所述导气孔且和外界连通的导气管。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还包括自所述安装座的周侧朝外延伸的抵接缘,所述抵接缘抵顶于所述油杯的一端,所述抵接缘的外边缘和所述油杯的外壁平齐。9.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雾化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由硅胶材料制成。10.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雾化器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雾化器结构及电子雾化装置,电子雾化装置包括雾化器结构,雾化组件包括第一密封组件、第二密封组件和雾化芯;第一密封组件包括安装于油杯一端的底座及插置于底座内的两间隔设置的电极,底座由软质弹性材料制成,底座的周壁和油杯的内壁过盈配合,底座的位于油杯内的一端设置限位结构;第二密封组件装配于限位结构,雾化芯夹置于底座和第二密封组件之间且和两电极抵接,第二密封组件和油杯围合形成用于容置雾化介质的收容腔,第二密封组件设有将雾化介质导向雾化芯的进液通道。本方案仅通过软质弹性材料制成的底座实现油杯的密封,能有效降低公差,使密封更可靠,减少漏液风险,并且,组装便捷,可以降低工时/物料成本。工时/物料成本。工时/物料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波 翟公高 别海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卓力能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16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5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