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中药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中药发酵提取物保存罐。
背景技术:
2.中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通过实践,不断认识,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医药知识。由于太古时期文字未兴,这些知识只能依靠师承口授,后来有了文字,便逐渐记录下来,出现了医药书籍。这些书籍起到了总结前人经验并便于流传和推广的作用,中国医药学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对于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有着巨大的贡献,中药是指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诊断、治疗或调节人体机能的药物,中药在医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加工提取将中药中的原液提取出来,提取出的中药提取液储存在保存罐内。
3.现有的中药发酵提取物保存罐通常采用试管作为药液的储存工具,在运输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晃动,造成震荡,中药发酵提取物从试管内溢出,试管运输时受到冲击时较为容易破裂,造成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中药发酵提取物保存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中药发酵提取物保存罐,包括:
8.罐体,所述罐体的顶端开设有罐口,所述罐口的内部滑动穿插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手柄;
9.锁紧组件,所述锁紧组件设置在罐体的顶端,所述锁紧组件包括两个圆柱块,两个所述圆柱块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移动块,两个所述移动块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向块。
10.优选的,所述罐口的两侧均开设有移动槽,两个所述移动槽的内部均开设有滑槽,两个所述滑槽分别与两个移动块滑动穿插连接。
11.优选的,所述移动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长形块,两个所述长形块分别与两个移动槽滑动穿插连接。
12.优选的,所述移动板的底端设置有两个压缩弹簧,两个所述压缩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圆形板。
13.优选的,所述圆形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凸块,两个所述凸块分别与两个移动槽滑动穿插连接。
14.优选的,所述罐体的内部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两侧均开设有圆弧槽。
15.优选的,所述罐体的顶端开设有两个限位槽,两个所述限位槽分别与两个圆柱块滑动穿插连接。
16.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中药发酵提取物保存罐,其具备的有益效果如下:
17.1、该实用新型中药发酵提取物保存罐设置了锁紧组件,利用锁紧组件的设计,移动块与移动板相互配合,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便于圆形板与中药提取物相互贴合,移动块受力移动至移动板的顶端,限制住移动板从罐体的内部移出,从而达到锁紧固定的效果。
18.2、该实用新型中药发酵提取物保存罐设置了移动槽与长形块,两个相互配合,便于移动板与圆形板受力进行安装,使圆形板与移动板移动至罐体的内部,便于对中药发酵提取物进行保存,滑槽与移动块,两者相互配合,便于移动块水平移动。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保存罐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保存罐剖视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罐体;101、罐口;102、移动槽;103、滑槽;104、限位槽;2、移动板;201、长形块;3、圆形板;4、手柄;5、固定槽;6、圆弧槽;7、压缩弹簧;8、圆柱块;9、移动块。
具体实施方式
2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中药发酵提取物保存罐,如图1-4所示,包括:
25.罐体1,罐体1呈圆柱形,罐体1用来盛放中药发酵提取物,罐体1起到保护作用,可以保护罐体1内部的中药发酵提取物,罐体1的顶端开设有罐口101,罐口101呈圆形,罐口101方便中药发酵提取物流入罐体1的内部,罐口101的内部滑动穿插连接有移动板2,移动板2呈圆板状,移动板2与罐体1相互配合,使罐体1的形成封闭的空间,方便对中药发酵提取物进行保存,在受力时移动板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手柄4,手柄4呈圆柱形,便于手持,在受力时,手柄4受力进行垂直移动,带动移动板2进行垂直移动,方便移动板2安装在罐体1的内部;
26.锁紧组件,锁紧组件设置在罐体1的顶端,锁紧组件包括两个圆柱块8,两个圆柱块8相互配合,便于带动移动块9水平移动,圆柱块8呈圆柱形,便于手持,在受力时,圆柱块8进行水平移动,便于带动移动板9水平移动,两个圆柱块8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移动块9,两个移动块9相互配合,可以限制移动块2的垂直移动,移动块9呈长方形,移动块9与移动板2相互配合,防止移动板2从罐体1的内部移出,两个移动块9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向块,导向块起到导向的作用,便于移动块9水平移动。
27.罐口101的两侧均开设有移动槽102,两个移动槽102相互配合,便于移动板2垂直移动,移动板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长形块201,两个移动槽102的内部用来放置长形块201,两个长形块201分别与两个移动槽102滑动穿插连接,在受力时,长形块201在移动槽102的内部滑动,两个移动槽102的内部均开设有滑槽103,滑槽103的内部放置移动块9,滑槽103与移动块9相互配合,两个滑槽103分别与两个移动块9滑动穿插连接,在受力时,移动块9在滑槽103的内部滑动。
28.移动板2的底端设置有两个压缩弹簧7,压缩弹簧7受力进行压缩,失去外力后,做复位运动,两个压缩弹簧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圆形板3,圆形板3呈圆形,圆形板3与移动板2相互配合,便于两者受力进行安装,圆形板3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凸块,凸块起到导向的作用,两个凸块分别与两个移动槽102滑动穿插连接,便于圆形板3受力进行垂直移动。
29.罐体1的内部开设有固定槽5,固定槽5用来放置中药发酵提取物,固定槽5的两侧均开设有圆弧槽6,罐体1的顶端开设有两个限位槽104,限位槽104的内部用来放置圆柱块8,限位槽104与圆柱块8相互配合,两个限位槽104分别与两个圆柱块8滑动穿插连接,在受力时,圆柱块8在限位槽104的内部滑动,便于带动移动块9水平移动。
30.工作原理:
31.使用者需要使用保存罐时,先将中药发酵提取物放置在罐体1的内部,再手持手柄4,手柄4受力向靠近罐体1的方向垂直向下移动,圆形板3跟随手柄4的方向垂直向下移动,凸块跟随圆形板3的方向垂直向下移动,压缩弹簧7跟随圆形板3的方向垂直向下移动,移动板2跟随圆形板3的方向垂直向下移动,圆形板3与中药发酵提取物相贴合,手柄4继续垂直向下移动,压缩弹簧7受力进行压缩,压缩弹簧7处于压缩状态,移动板2受力向靠近压缩弹簧7的方向垂直向下移动,移动板2移动至罐体1的内部,手柄4停止移动;
32.再手持圆柱块8,圆柱块8受力向靠近移动板2的方向水平移动,移动块9跟随圆柱块8的方向水平移动,移动块9与移动板2相互贴合,移动块9移动停止。
33.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中药发酵提取物保存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的顶端开设有罐口(101),所述罐口(101)的内部滑动穿插连接有移动板(2),所述移动板(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手柄(4);锁紧组件,所述锁紧组件设置在罐体(1)的顶端,所述锁紧组件包括两个圆柱块(8),两个所述圆柱块(8)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移动块(9),两个所述移动块(9)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向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发酵提取物保存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口(101)的两侧均开设有移动槽(102),两个所述移动槽(102)的内部均开设有滑槽(103),两个所述滑槽(103)分别与两个移动块(9)滑动穿插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发酵提取物保存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长形块(201),两个所述长形块(201)分别与两个移动槽(102)滑动穿插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发酵提取物保存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2)的底端设置有两个压缩弹簧(7),两个所述压缩弹簧(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圆形板(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药发酵提取物保存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板(3)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凸块,两个所述凸块分别与两个移动槽(102)滑动穿插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发酵提取物保存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内部开设有固定槽(5),所述固定槽(5)的两侧均开设有圆弧槽(6)。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发酵提取物保存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顶端开设有两个限位槽(104),两个所述限位槽(104)分别与两个圆柱块(8)滑动穿插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中药发酵提取物保存罐,涉及中药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罐体,罐体的顶端开设有罐口,罐口的内部滑动穿插连接有移动板,移动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手柄,锁紧组件,锁紧组件设置在罐体的顶端,锁紧组件包括两个圆柱块,两个圆柱块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移动块,两个移动块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向块,该实用新型中药发酵提取物保存罐设置了锁紧组件,利用锁紧组件的设计,移动块与移动板相互配合,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便于圆形板与中药提取物相互贴合,移动块受力移动至移动板的顶端,限制住移动板从罐体的内部移出,从而达到锁紧固定的效果,移动槽与长形块,两个相互配合,便于移动板与圆形板受力进行安装。便于移动板与圆形板受力进行安装。便于移动板与圆形板受力进行安装。
技术研发人员:秦平伟 温学思 朱志琼 郭春艳 陈楠楠 吴玥 尹珺伊 刘宇 王岩 张鹏宇 刘雪松 黄宇翔 陈亮 冯万宇 陈曦 王爽 王丽坤 史同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分院
技术研发日:2021.10.29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6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