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旋转蒸发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3-04-05  142



    1.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具体为一种检测旋转蒸发器。


    背景技术:

    2.食品安全涉及每一个人是需要重视的一个问题,而食品在生产结束后需要提取样品之后放入旋转蒸发器内,在真空条件下,水浴锅恒温旋加热旋转瓶中食品的样品,同时电动机使旋转瓶恒速旋转,之后使物的样品在瓶壁形成大面积薄膜,通过这层薄膜对食品的成分进行检测以达到检测食品能否食用的效果。
    3.现有的检测用旋转蒸发器在工作时水浴锅会散发大量的蒸汽,蒸汽的散发不但容易烫伤附近的工作人员同时会导致水浴锅内的液位下降,从而需要工作人员持续对水浴锅内加入液体,操作繁琐使用较为不便,且现有的检测用旋转蒸发器在工作前需要将旋转瓶内抽真空,而旋转瓶内的湿度较高导致真空泵在抽真空时会将大量的湿气抽入真空泵内排出,从而导致真空泵内的转子、定子和叶片等结构容易被湿气侵蚀导致氧化生锈增加磨损,从而导致真空泵的密封性降低影响抽真空的效率,使用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检测旋转蒸发器,以解决真空泵容易被湿气侵蚀和水浴锅散发大量蒸汽容易造成伤害同时需要持续加水的技术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检测旋转蒸发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分别连接有支柱和支架,所述支柱的一侧连接有旋转瓶,所述底座的顶部一侧安装有水浴锅,所述水浴锅的顶部设置有收集组件,所述底座的顶部另一侧设置有净化组件。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收集组件通过收集罩和导向槽将蒸汽导向冷凝器内,冷凝器启动后将蒸汽温度降低从而使蒸汽液化受重力影响流回水浴锅内,减少蒸汽排放的同时无需持续向水浴锅内添加液体,净化组件通过风扇持续对导热铜管吹风从而使空气的温度降低,使部分湿气冷凝成水,同时由于导热铜管螺旋形使空气的制冷时间延长从而减少空气中的大部分湿气。
    7.进一步的,所述收集组件包括连接于水浴锅顶部一侧的收集罩、连接于水浴锅顶部的密封条和连接于水浴锅一侧的托架,所述收集罩的一侧安装有冷凝器,所述收集罩和冷凝器之间连接有导向槽,所述收集罩的顶部开设有缺口。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旋转蒸发器工作时通过转动收集罩使收集罩将水浴锅的顶部盖住配合密封条增加密封性从而减少蒸汽的排放,同时通过缺口的设置避免收集罩在转动时磕碰到旋转瓶导致旋转瓶破裂,蒸汽产生后通过收集罩和导向槽将蒸汽导向冷凝器内,冷凝器启动后将蒸汽温度降低从而使蒸汽液化受重力影响流回水浴锅内,减少蒸汽排放的同时无需持续向水浴锅内添加液体,工作结束后通过向上转动收集罩将收集罩打开,收集罩打开后通过托架支撑避免转轴断裂。
    9.进一步的,所述净化组件包括连接于底座顶部另一侧的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一侧安装有真空泵,所述真空泵的进气端连接有活性炭箱,所述活性炭箱的底部连接有导热铜管,所述导热铜管的一端连接有真空管,所述导热铜管的外表面连接有排水阀,所述箱体的顶部和一侧均安装有风扇。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真空泵启动后将旋转蒸发器的器皿内空气抽入导热铜管内,之后通过风扇持续对导热铜管吹风从而使空气的温度降低,使部分湿气冷凝成水,同时由于导热铜管螺旋形使空气的制冷时间延长从而减少空气中的大部分湿气,由于导热铜管的底部两侧沿排水阀方向向下倾斜从而使冷凝后的水在排水阀前堆积等待排出,之后空气再进入活性炭箱内通过活性炭将湿气吸附净化从而有效减少进入真空泵内的湿气,以延长真空泵的使用寿命,工作结束后通过打开排水阀将水排出。
    11.进一步的,所述导热铜管呈螺旋形,且所述导热铜管的底部两侧沿排水阀方向向下倾斜。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导热铜管螺旋形使空气的制冷时间延长从而减少空气中的大部分湿气,由于导热铜管的底部两侧沿排水阀方向向下倾斜从而使冷凝后的水在排水阀前堆积等待排出。
    13.进一步的,所述缺口与旋转瓶相适配,且所述托架与收集罩相适配,所述收集罩通过转轴与水浴锅转动连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旋转蒸发器工作时通过转动收集罩使收集罩将水浴锅的顶部盖住配合密封条增加密封性从而减少蒸汽的排放,同时通过缺口的设置避免收集罩在转动时磕碰到旋转瓶导致旋转瓶破裂。
    15.进一步的,所述支架的一侧安装有控制面板,且所述水浴锅、冷凝器、风扇和真空泵均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通过控制面板开启或关闭水浴锅、冷凝器、风扇和真空泵,冷凝器启动后将蒸汽温度降低从而使蒸汽液化受重力影响流回水浴锅内,减少蒸汽排放的同时无需持续向水浴锅内添加液体。
    17.进一步的,所述活性炭箱通过法兰分别与真空泵和导热铜管拆卸连接,且所述箱体的外表面连接有挡板,所述活性炭箱通过挡板与箱体拆卸连接。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空气进入活性炭箱内通过活性炭将湿气吸附净化从而有效减少进入真空泵内的湿气,以延长真空泵的使用寿命,工作结束后工作人员可将挡板打开之后通过法兰将活性炭箱取下更换活性炭。
    19.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0.1、本实用新型通过收集罩、密封条、冷凝器、托架、缺口和导向槽,在旋转蒸发器工作时通过转动收集罩使收集罩将水浴锅的顶部盖住配合密封条增加密封性从而减少蒸汽的排放,同时通过缺口的设置避免收集罩在转动时磕碰到旋转瓶导致旋转瓶破裂,蒸汽产生后通过收集罩和导向槽将蒸汽导向冷凝器内,冷凝器启动后将蒸汽温度降低从而使蒸汽液化受重力影响流回水浴锅内,减少蒸汽排放的同时无需持续向水浴锅内添加液体,工作结束后通过向上转动收集罩将收集罩打开,收集罩打开后通过托架支撑避免转轴断裂,减少蒸汽排放从而避免工作人员被烫伤,同时将蒸汽冷凝回收减少添加液体的频率;
    21.2、本实用新型通过排水阀、风扇、导热铜管和活性炭箱,真空泵启动后将旋转蒸发
    器的器皿内空气抽入导热铜管内,之后通过风扇持续对导热铜管吹风从而使空气的温度降低,使部分湿气冷凝成水,同时由于导热铜管螺旋形使空气的制冷时间延长从而减少空气中的大部分湿气,由于导热铜管的底部两侧沿排水阀方向向下倾斜从而使冷凝后的水在排水阀前堆积等待排出,之后空气再进入活性炭箱内通过活性炭将湿气吸附净化从而有效减少进入真空泵内的湿气,以延长真空泵的使用寿命,工作结束后通过打开排水阀将水排出,有效减少进入真空泵内的湿气以延长真空泵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箱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收集罩剖面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水浴锅结构示意图。
    26.图中:1、底座;2、水浴锅;3、支柱;4、支架;5、控制面板;6、旋转瓶;7、收集组件;701、收集罩;702、密封条;703、冷凝器;704、托架;705、缺口;706、导向槽;8、净化组件;801、箱体;802、排水阀;803、真空管;804、风扇;805、导热铜管;806、活性炭箱;9、真空泵。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8.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29.一种检测旋转蒸发器,如图1、2、3和4所示,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分别连接有支柱3和支架4,支柱3的一侧连接有旋转瓶6,底座1的顶部一侧安装有水浴锅2,水浴锅2的顶部设置有收集组件7,减少蒸汽排放从而避免工作人员被烫伤,同时将蒸汽冷凝回收减少添加液体的频率,底座1的顶部另一侧设置有净化组件8,有效减少进入真空泵9内的湿气以延长真空泵9的使用寿命,支架4的一侧安装有控制面板5,且水浴锅2、冷凝器703、风扇804和真空泵9均与控制面板5电性连接,工作人员通过控制面板5开启或关闭水浴锅2、冷凝器703、风扇804和真空泵9。
    30.参阅图1、3和4,收集组件7包括连接于水浴锅2顶部一侧的收集罩701、连接于水浴锅2顶部的密封条702和连接于水浴锅2一侧的托架704,收集罩701的一侧安装有冷凝器703,收集罩701和冷凝器703之间连接有导向槽706,收集罩701的顶部开设有缺口705,缺口705与旋转瓶6相适配,且托架704与收集罩701相适配,收集罩701通过转轴与水浴锅2转动连接,减少蒸汽排放从而避免工作人员被烫伤,同时将蒸汽冷凝回收减少添加液体的频率。
    31.参阅图1和2,净化组件8包括连接于底座1顶部另一侧的箱体801,箱体801的内部一侧安装有真空泵9,真空泵9的进气端连接有活性炭箱806,活性炭箱806的底部连接有导热铜管805,导热铜管805的一端连接有真空管803,导热铜管805的外表面连接有排水阀802,箱体801的顶部和一侧均安装有风扇804,导热铜管805呈螺旋形,且导热铜管805的底部两侧沿排水阀802方向向下倾斜,活性炭箱806通过法兰分别与真空泵9和导热铜管805拆卸连接,且箱体801的外表面连接有挡板,活性炭箱806通过挡板与箱体801拆卸连接,有效
    减少进入真空泵9内的湿气以延长真空泵9的使用寿命。
    32.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首先,工作人员将在旋转瓶6内放入待检测的食品样品,之后工作人员将旋转瓶6装入支柱3内,之后工作人员通过控制面板5开启水浴锅2、冷凝器703、风扇804和真空泵9,真空泵9启动后将旋转蒸发器器皿内的空气抽入导热铜管805内,风扇804启动后持续对导热铜管805吹风从而使空气的温度降低,使部分湿气冷凝成水,同时由于导热铜管805螺旋形使空气的制冷时间延长从而减少空气中的大部分湿气,由于导热铜管805的底部两侧沿排水阀802方向向下倾斜从而使冷凝后的水在排水阀802前堆积等待排出,之后空气再进入活性炭箱806内通过活性炭将湿气吸附净化从而有效减少进入真空泵9内的湿气,以延长真空泵9的使用寿命,水浴锅2启动后开始检测工作,旋转蒸发器的工作原理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过多描述,在旋转蒸发器工作时工作人员转动收集罩701使收集罩701将水浴锅2的顶部盖住配合密封条702增加密封性从而减少蒸汽的排放,同时通过缺口705的设置避免收集罩701在转动时磕碰到旋转瓶6导致旋转瓶6破裂,蒸汽产生后通过收集罩701和导向槽706将蒸汽导向冷凝器703内,冷凝器703启动后将蒸汽温度降低从而使蒸汽液化受重力影响流回水浴锅2内,减少蒸汽排放的同时无需持续向水浴锅2内添加液体,工作结束后工作人员向上转动收集罩701将收集罩701打开,收集罩701打开后通过托架704支撑避免转轴断裂,之后工作人员打开排水阀802将导热铜管805中的水排出,同时工作人员可将挡板打开之后通过法兰将活性炭箱806取下更换活性炭。
    33.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但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制,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对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替换和变型等,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技术特征:
    1.一种检测旋转蒸发器,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分别连接有支柱(3)和支架(4),所述支柱(3)的一侧连接有旋转瓶(6),所述底座(1)的顶部一侧安装有水浴锅(2),所述水浴锅(2)的顶部设置有收集组件(7),所述底座(1)的顶部另一侧设置有净化组件(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测旋转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组件(7)包括连接于水浴锅(2)顶部一侧的收集罩(701)、连接于水浴锅(2)顶部的密封条(702)和连接于水浴锅(2)一侧的托架(704),所述收集罩(701)的一侧安装有冷凝器(703),所述收集罩(701)和冷凝器(703)之间连接有导向槽(706),所述收集罩(701)的顶部开设有缺口(70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检测旋转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组件(8)包括连接于底座(1)顶部另一侧的箱体(801),所述箱体(801)的内部一侧安装有真空泵(9),所述真空泵(9)的进气端连接有活性炭箱(806),所述活性炭箱(806)的底部连接有导热铜管(805),所述导热铜管(805)的一端连接有真空管(803),所述导热铜管(805)的外表面连接有排水阀(802),所述箱体(801)的顶部和一侧均安装有风扇(80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检测旋转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铜管(805)呈螺旋形,且所述导热铜管(805)的底部两侧沿排水阀(802)方向向下倾斜。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检测旋转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705)与旋转瓶(6)相适配,且所述托架(704)与收集罩(701)相适配,所述收集罩(701)通过转轴与水浴锅(2)转动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检测旋转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4)的一侧安装有控制面板(5),且所述水浴锅(2)、冷凝器(703)、风扇(804)和真空泵(9)均与控制面板(5)电性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检测旋转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箱(806)通过法兰分别与真空泵(9)和导热铜管(805)拆卸连接,且所述箱体(801)的外表面连接有挡板,所述活性炭箱(806)通过挡板与箱体(801)拆卸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检测旋转蒸发器,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部分别连接有支柱和支架,支柱的一侧连接有旋转瓶,底座的顶部一侧安装有水浴锅,水浴锅的顶部设置有收集组件。本实用新型通过收集罩、密封条、冷凝器、托架、缺口和导向槽,在旋转蒸发器工作时通过转动收集罩使收集罩将水浴锅的顶部盖住配合密封条增加密封性从而减少蒸汽的排放,同时通过缺口的设置避免收集罩在转动时磕碰到旋转瓶导致旋转瓶破裂,蒸汽产生后通过收集罩和导向槽将蒸汽导向冷凝器内,冷凝器启动后将蒸汽温度降低从而使蒸汽液化受重力影响流回水浴锅内,减少蒸汽排放从而避免工作人员被烫伤,同时将蒸汽冷凝回收减少添加液体的频率。同时将蒸汽冷凝回收减少添加液体的频率。同时将蒸汽冷凝回收减少添加液体的频率。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夏康源检验检测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16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6024.html

    最新回复(0)